第二章

    向洋的生活从十岁那年起,便是一片灰蒙蒙的。

    向洋和爷爷最终还是留在了那个黄土砖房里。叔叔在计划把爷爷和向洋接进县城居住的时候,同样在县城的婶婶还是理由满满地终止了叔叔的想法——叔叔家里的尖尖已经长大了,需要独立的空间居住,县城的家已经安不下这么多人,如果叔叔要表示孝顺,找人修修补补老房子便是,以后经常回家探望便是了。婶婶在家里一向掌握着内外事务大权,叔叔也只好点头同意。于是在找人加固了房梁和修补了屋顶后,就默默回到了县城的家。

    家里的灯还是发出黄色光线的老灯泡,从门口拉扯过来的电线,从房梁挂下来,开窗的时候,风轻轻一吹,便会摇摆起来。向洋在学语文新词“摇曳”的时候,总觉得这个词跟家里的灯光很像,风一吹起来,就很“摇曳”。晚上的时候,家里一般只开一个灯,房间里的灯光是弥漫着黑暗的昏黄,向洋会在这样的灯光下写作业,写完就和爷爷一起看电视。电视机是80年代的黑白的带着雪花的电视机,换个台需要扭按钮那种,当然是没有了遥控器的。爷爷在电视还没播放到一半的时候,就躺在安乐椅上睡着了,等电视剧的片尾曲播出来,便勉勉强强睁开眼睛,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回他的房子里去,也不点灯,仿佛能看到路。向洋有问过爷爷为什么不用点灯,爷爷当时在找拐杖,摸索到了就用老人特有的卖老语气说:“我都在这里活了几十年了,还用得着电灯啊?!”向洋从此以后再也没问过爷爷这样的问题。

    叔叔的救济总是那么不及时,但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爷爷说:“我们还有手有脚。”有一天放学回来,向洋发现自己家的小院子里又有了十几只嫩黄嫩黄的小生物,有小尖嘴儿的,也有小扁嘴儿的,在那里蜂拥抢食。爷爷在旁边捣腾鸡食,向洋一回来,就抬起头来中气十足对向洋说:“这些鸡和鸭一天喂三次,用粥拌点米糠。”向洋“哦”了一声,心里挺高兴。随后的时间里,爷爷带着向洋修整了后院的菜地,种上蔬菜、苜薯和地瓜。给蔬菜施肥是向洋每天必做的家务活儿,当然还有砍柴、洗衣、给鸡鸭喂食等。在村里,几乎每个八、九岁的小孩儿都会做一些家务,所以向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不觉得苦的,因为大家都一样。不一样的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般都是孩子的爸妈带着,而向洋则是跟着爷爷身后而已。

    之前说过,向洋是个聪颖的孩子,所以在学习上一直保持优异。因为家庭经济实在困难,学习的费用一直受到社会上爱心人士的慈善资助,至于是何人,向洋不清楚,大家都不清楚,只是听说对方是个大公司的老板。当不清楚对方职业而来头又很大的时候,这些久居乡下的朴实的村民们便会对对方尊以“大老板”的称号。不过,向洋记住了那个村民口中的大公司的名字:向阳集团。缘分总是那么巧妙。

章节目录

星光半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悠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悠粒并收藏星光半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