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麻也不客气,将几个人支使的团团乱转。

    有力气的翻沙和泥,年龄较大的就平整菜地,做些轻松活计。

    张麻自己主要做些苦笨需要下大力的活,抬石分砖之类。

    他只是安排,也不强求干活时间。

    村民来时各自带着工具等物,一应俱全,足够使用了。

    有几个婆娘没事做,索性领了孩子,过来帮忙,负责做饭整理。

    几个山娃子就混在人堆里,跑来跑去地耍闹,不时被婆娘们呵斥。

    山村的平静被打破,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村正也被惊动,过来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张麻干活,微笑点头。

    两天后,带着一张地契来找张麻,这是村正专门到镇上办理的,与原先户主商量过后,正式将张麻落户在小王庄。

    张麻有些发懵,看着村正一脸的得意,就等着张麻来夸。

    张麻也不扭捏,签了字,摁了手印,心头不自觉感觉好像安稳许多,小心地将契书收好。

    自己也感觉好笑,这算什么,干活干成老板,租房租成户主吗!

    之后村里来了更多的人来帮忙,这是一种认可。

    张麻琢磨半晌,既然已经安家落户,索性大干一场,停止了现在的工程。

    招呼几个人将房屋推倒,再次推车入山,这次可就不是自己一人了。

    带着几个村民,耗费了几天的时间,从山中拉出了大量上好的土石木料。

    响过鞭炮,开挖地基,张麻张罗众人一起干活,由于这次人手充足,营生干的很快。

    而张麻每天菜饭管饱供应,晚间还有酒喝,皆大欢喜,干的热火朝天。

    干起活来,众多村民发现这张麻子几乎无所不精。

    干活细致精巧,指挥起来也是井井有条,任何人有所疑问,必定解释的通俗易懂,毫不藏着掖着。

    十几天下来,住所基本成型,而村民们不但吃的油光水滑,各自手艺也是增长不少。

    张麻由着自己心意,建起三间大瓦房,屋内青砖铺地。

    这些是张麻每日晚间分割青条石亲手制成,青砖仅手掌大小,镌刻坚固符纹,本是无心之举。

    而等地砖铺好后,所有符砖无意间衔接连成一体,竟然形成简易场域。

    虽没有太大功效,可安神镇宅、防虫防蛀、坚固耐用的特性还是有的,不由得大为惊奇。

    墙柱屋顶同样依此而建,经过村正同意,张麻将院子扩大数倍,依着心意。

    院子里多下了几分心思,院门至屋门鹅卵石铺就过道,将院子一分为二。

    左侧建了凉亭,不太大,但三五人围坐足以,其余地方除菜地外,全部铺就草坪,间隙处有一尺宽过道。

    右侧则是弄得平整,搭棚起架,弄了不少草药架子,还建了个鸡笼狗舍,整座小院很朴实无出奇之处。

    屋内家具张麻自己动手,村民争相协助,木匠手艺啥时候都能用得上。

    期间巧嫂丈夫也回来了,这是个朴实汉子,过来后二话不说,只是埋头苦干。

    他是正统拜过师的木匠,下过苦功夫,手艺自是不同。

    而且颇有内秀,凡事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一会就精,张麻暗自称奇。

    选了个吉日,张麻换上全新道袍,笑眯眯地点燃爆竹,鞭炮声中开门迎客,摆了几桌。

    请了帮忙的村民及家属参加乔迁宴席,吃过酒后,算是正式落户入住。

    第二天张麻去金巧家中探望,金巧母亲一身的病痛,根由不过是常年劳累外加风邪入体,倒也不难治。

    张麻下了符水,没有使用见效快的法子,而是主要以符水配合药物及食疗辅助治疗,估摸着大约需要半年左右时间痊愈。

    到时自己大概已离开此地,叮嘱金巧不要在外大肆宣扬。

    平淡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他清楚自己将来未必还能有机会过这种闲情逸致的田园生活,很是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

    晚间。

    卧室内,桌旁的油灯散发着昏黄的灯光,温暖而又温馨。

    住所内所有木料都没有上漆,打磨的很是光滑,保持着原有的气息,静悄悄的住所感觉有些孤单、冷清。

    张麻吐纳结束,脑中胡思乱想起来,心灵中似乎卸掉了铠甲,变得敏感、脆弱。

    木桌上摊开一摞符纸,有一尺见方,这种大型符纸是他专门用来施展“折符术”的。

    朱砂磨散开,镇纸压住一角,符笔持在手中,脑中思绪发散,顺着心中所想慢慢书写。

    一个个符文印上符纸,没有刻意带动法力,只是随便写着。

    都是这些天干活时的一些感想和心中情绪的抒发。

    蕴含着诸如:疲乏、辛苦、喜悦、沟通、清扫等等,渐渐地思绪开始统一。

    夜已深,四下一片宁静。() ()

    门外偶尔传来几声狗叫,一种只有山村才有的独特气息涌入心头。

    符纸上的符文开始向着这方面靠拢,一页页的符纸被写满,放在一边。

    再次下笔时,脑中一转,随手写出一个“家”字符文。

    不由得笔锋一顿,停了下来,出神地看着这个符文。

    “家”在最早的象形写法是画了一栋房子,然后在房子里圈着猪。

    远古时代,狩猎不易,最早发现猪可以通过驯养,为生活提供食物。

    为了保护猪不被外部猎食,只能养在房子里和人一起居住,这是最早的写法。

    就是“人”字,两边垂下贴地,象征屋顶遮风挡雨,内部画猪的大致形态,这就是“家”字的由来。

    张麻看着这个字,脑中思绪万千,忽地重新取了一张符纸。

    他没有再以符文书写,而是按照自己心中所想。

    先打宝盖头做屋顶。

    停顿片刻,再画一横,象征宗门,这也是他的家。

    接着又画一横,这是家族,然后继续画一横,是自己现在住所。

    想了想一竖贯穿三横,代表自己与宗门、家族、居所相牵连。

    细想片刻,最上面再补一横,代表父母,在右侧连点了两下,代表妻儿,一个全新的“家”字跃然纸上。

    透漏出安定、祥和、和谐。

    不由嘿嘿一笑,端起欣赏,这是一个篆文,这是他对家的认知。

    同时他发现了一个书写篆文的诀窍。

    在梦境中,以汉字为例,被无数学者根据字形字意进行推衍,归纳为几个阶段: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而对于张麻来说,梦境中汉字的演化由于历代学者的解读,已经将字形字意研究了个透彻。

    而他只需要根据各类解读,进行正推或反推。

    加上有针对性的感悟理解,很容易就可以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篆文。

    就如这个“家”字一样,今天晚上的这一点感悟对自己的将来至关重要。

    张麻思索着:除了自己刚才想到的,还有哪些东西能够加速自己对篆文的感悟?

    篆文“家”透漏出的信息很多。

    他盯着这个篆文,喃喃自语:“感悟其实就是情绪的表述,什么东西最能表现出情绪呢?”

    这时忽然听到有狗叫声,叫声中充满警惕,接着又有其它狗也叫起来,像是在互相传达、沟通。

    脑中猛地闪过一道灵光,一巴掌拍在自己头上。

    “声音是最好的情绪传递工具,没有比它更适合表达情绪了!”

    前人早已归纳,只是自己愚笨,今日才反应过来。

    用笔在符纸上写下“听、读、写”三字,这其实才是符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接连的感悟令他欲罢不能。

    这一刻,他思如泉涌,趁着机会,下笔有神,一张张符纸记录下此刻充实的感悟。

    直到一声鸡鸣,才一下子从恍惚中清醒过来。

    站起身,出门,天边旭日初升。

    面向东方,张麻深吸一口气,采紫气修行,早课有条不紊进行。

    尽管他好奇自己昨晚究竟悟到哪些东西,但仍然压抑住自己,克制也是一种进步。

    待早课结束,用餐完毕,活动完手脚,心思也完全定下来。

    这才取出昨天写的满满当当的十数页符纸,细细研读起来。

    这一投入进去,便是两天,最终将自己对“符法”篆文所有的感悟理解。

    通过“听、写、读”三个方面汇通联系在一起,汇集归纳为两个字:

    ——音符

    这是他对“符文”新的理解,“听”代表信息接入,“写”代表信息记录,“读”代表信息表述传达。

    他的理解是:听到信息,记录理解,然后表述传达,而这才是“符文”的真正意义:

    ——传承——

    传承是一个文明的延续,这方世界原本的主人并非人类,而是其它种族。

    人类之所以能够崛起,依靠的就是一代代的传承。

    口口相传的局限会因为各种意外情况而中断,但文字不会。

    张麻之所以选择“符箓师”职业,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认为在文明的延续中,符文能更好地传递传承文明。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麻整理着自己学到的一切符文知识。

    “音符”的理解可以加深自己对“符文”的理解,但现在所领悟到的只是一些皮毛,想要实际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张麻此时心中竟然有了些许的神圣感。

    或许自己一生都无法将此符文发挥到极致。

    但一定要记录下来,将来也许会有其他人将其发扬光大。

章节目录

符箓魔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巡山打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巡山打伞并收藏符箓魔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