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玉泉山。

    这里是丹青门的山门所在,地下有三道地脉交错,灵气还算充沛。

    四五座山脉叠靠在一起,也有几处险峻秀丽的山峰。

    两道身影由远而近来到山前止住脚步。

    “这玉泉山便是本派的根基了,自从本派祖师八百年前在此立下丹青门,期间也经历了颇多的磨难!”

    张克细细打量着玉泉山,马上就要进入山门了,此刻万万出不得差错。

    经过与章长砚十几日的细致交谈,张克对中域总算有了大致的了解。

    中域共有‘夏、梁、苍、岚、楚、昌、代’七国,国力有强有弱。

    每一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说‘梁’国重视律法,国内法家学派的势力就比较大一些。

    ‘代’国位置靠近西北,地域内萨满及出马仙很受百姓尊崇。

    七国之中,其中国力最强的当首推‘大夏’,国内诸多流派争鸣,以儒、法、兵三家为最。

    国土面积较其它随意两国的总和还要大些。

    其它四国也都各有特点,‘岚’、‘楚’二国临海,商贸较为发达,百姓生活较为富足。

    而‘苍’、‘昌’两国毗邻,因某些历史原因,时常发生争战。

    故此这两个国家对于兵家极其重视,是公认的武力较强的国家。

    至于其余的诸多小诸侯国家则分别挂靠在这些国家之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通过了解,张克得知,在一百多年前,中域也推行了九品宗门制度。

    上品宗门共有七个,分别对应管理着中域内的七个大国。

    也因此,张克发现了中域与东域最大的不同。

    东域主要以道家为主,六成以上的宗门所修行的功法都是源于道家一脉。

    而中域却是不一样,上品宗门还好,大多以道家为主。

    可到了各个国家中反倒是儒、法、墨、兵、农、杂、阴阳等诸多流派争鸣斗艳。

    这些流派刚刚兴起不足千年,学派门人很特殊,既属于修行者,也属于普通人。

    说他们是修行者,是因为他们同样可以撬动天地法则的力量施展法术。

    说他们是普通人,则是因为他们无法通过修行获得长久的寿元。

    张克推断,这些人之所以可以使用法术,估计是以国家内百姓的信仰之力作为媒介。

    既然承受这份信仰的好处,自然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比如说‘寿命’!

    但是,即便他们的寿元不长,却也在一代一代地传承着。

    一家家学说,无数的思想随着这些人传播到中域地界的每一个角落及百姓的心里。

    诸多的举措都在推动着中域的发展,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存与生活。

    但是在这其中,却偏偏没有以道家为首的修行界力量参与其中。

    传统修行力量的影响力在被一点点的淡化,分离、转移。

    张克极其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域的这一个巨大隐患。

    当你在所有人的感觉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时,这也就意味着你已经被遗忘。

    如果在东域,那么所有城池的每一项举措,必定是由宗门发起并参与其中的。

    故此,百姓与宗门就像鱼和水一样,彼此密不可分。

    但在中域,道家的力量却并没有实实在在地融入世间,与民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割裂。

    就像油和水,看似贴合,实则稍稍催化,必将引起剧烈的变化。

    而且,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现在中域的情况是每个国家的头顶上都压着一个宗门。

    可你让习惯了生杀予夺的国主,时时刻刻小心翼翼地看人脸色行事。

    这正常吗?

    张克有预感,随着这些新兴流派的快速发展。

    迟早有一天,中域的传统修行力量会与这些新兴流派碰撞在一起。

    而且,这一天注定不会太久。

    因为张克发现所有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每一个国家内各自有一个专门针对修士的部门,用于处理各种因修士引发的特殊事件。

    这个部门建立的时间也基本在一千年前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传统的类似斩妖除魔等可以凝聚人心的影响力在逐渐地被替代。

    当这股力量达到巅峰的时候,必定就是图穷匕见,白刃见红的时候。

    张克不相信中域的高阶修行者看不清这些变化。

    但这牵扯着无数修行者未来的大局却始终无人问津、理睬。

    张克隐隐地察觉到这其中定然有自己无法预料的大能在布局,这令他不由有些毛骨悚然。

    下定决心,只要查找到涂山的下落,立刻离开这个可以吞噬所有人的巨大漩涡。

    丹青门隶属于‘卞’国,这是一个诸侯国,其上则归属于‘大岚’国。

    门内修为最高的就是以谢士伦为首的四人,此外还有先天境三百余人,以及众多的外门弟子。() ()

    因为门内没有元神真君,丹青门无法进入九品宗门序列,只能说是一个杂品的宗门。

    金丹境的真人除了已经陨落的二人。

    还有一名寿元临近大限的祖师钟鼓真人,常年隐居在‘银钩’峰,非要事不出。

    张克以‘天视地听’及‘神念探针’细致地观察着玉泉山上的一切。

    脑中暗暗与章长砚告知的信息一一加以对应。

    同时二人展开身法向山上飞驰,不多时已到山门外。

    没有什么显赫的牌楼或是建筑,只是在山路的一旁简易地立了一块碑。

    ——丹青——

    此刻正有一男一女两名弟子守在山门前,见到二人身影。

    连忙上前行礼:

    “弟子荆子新、鞠水华拜见谢师叔、章师叔!”

    此时的张克依然是幼童形态。

    脸上带着白金色的面具,身穿淡紫长袍,这是谢士伦比较喜欢的颜色。

    “嗯!今日是你二人执役吗?”

    章长砚面露戚然之色,随口问道。

    那两名弟子恭声回答道:“正是弟子二人!”

    张克冲二人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径自朝山上走去。

    谢士伦因为功法造成体貌时常改变,故此性格变得有些怪异,不喜与人交谈。

    宗门内的弟子早已见怪不怪,没有发现丝毫不妥。

    二人一路疾行,很快便来到了丹青门议事的地方‘青雘’宫。

    张克一路行来,发现果然是不愧以丹青立派的宗门。

    山门内无论是风景还是建筑,每一处布置都独具匠心,有着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青雘宫同样如此,即便这里是议事的地方。

    但无论是建筑还是宫内摆设,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意境,与自然极其的协调。

    进入大殿,章长砚喊过来两名执事弟子。

    “吩咐下去!全宗挂皂,辛舟真人陨落了!”

    两名弟子浑身猛地一震,脸上齐齐露出惊骇之色。

    “辛...辛师叔,陨...陨落了???”

    章长砚难过地点了点头,两名弟子跌跌撞撞地跑出了大殿。

    不多时,一道道钟鸣声响起。

    “咚——!咚——!咚——!......”

    钟鸣九响!

    所有听到钟声的丹青门弟子明白,宗门内肯定出大事了。

    “噗!噗!噗!”

    急促的脚步声由少渐多,由轻变重,杂乱的脚步声体现出了众多弟子焦急的心态。

    一刻钟后。

    丹青门此刻在宗门内的所有弟子全部到齐。

    就连钟鼓真人都被惊动了,派人前来询问发生何事。

    丹青门的掌门名叫左温士,先天守一境修为。

    在听到钟鸣声的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大殿,与章长砚及张克化身的谢士伦询问事情的经过。

    看到所有弟子全部都到齐,左温士来到殿前。

    肃然道:“辛师叔外出为救护百姓与‘红袍会’邪修死战陨落。

    即日起,全宗停止一切喜庆活动,悼念辛师叔!”

    左温士简单地说了几句,章长砚又出言对众弟子进行鼓励鞭策。

    等多数弟子离开后,张克根据章长砚的指点,模仿谢士伦的语气说话。

    “章师弟!如今我有伤在身,需进行修养几日,门中事情你来主持吧!”

    章长砚颔首道:

    “师兄尽管放心修养,等忙过这几日,我再去看师兄!”

    张克点头,迈着小短腿离开,循着章长砚的指点,直接返回‘探月峰’。

    此峰极其陡峭,高有百丈,丹青门在此也没有什么产业,故此少有人来。

    当初谢士伦选择这里居住,为的就是其清静。

    在山峰的峰顶附近,靠山挖掘出一座洞府,这里就是谢士伦的居住之所。

    洞府上有着层层叠叠的禁制锁闭着,非本人,其他人无法入内。

    但这又怎么能难得住张克,指尖五色光芒闪烁,其后五指并拢向着禁制随意一划。

    无声无息中,禁制悄然崩解。

    抬头看了看洞府顶部阴刻着的‘养虚’二字,张克抬脚迈步进入洞府。

    洞府很简陋,除了起居室、客厅之外,只有书房、库房与一个宽阔的演练场。

    四下转了一圈,对洞府进行了一番了解。

    谢士伦留下的一些法宝及各种资源,张克并没有动什么念头,而是直接到了书房。

    书房很大,十数排书架满满当当,其中大部分典籍,都有谢士伦留下的注解及感悟。

    张克重视的就是这个,想要冒充一个人,你首先要理解他的思想。

    而这里,谢士伦留下的气息是最多的。

    张克细细地对所有的典籍进行阅读,根据谢士伦的注解一一揣摩。

章节目录

符箓魔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巡山打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巡山打伞并收藏符箓魔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