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康熙三十六年夏,北京开天府。

    在被康熙的大蒙古控制了十三四年后,这座西域名都已经变得有些东方化了。而且人们已经开始忘记它原本的名字——撒马尔罕了。

    不知道是因为印度太热,还是康麻子大帝吸取了大清不开发东北,以至于在关内变天后失去了退路和可靠的大后方的教训。在康麻子征服了富饶的印度西北地区后,他并没有把蒙、清、儒三个八旗的主要力量迁入印度,而是开始下大力气经营印度版的关外龙兴之地,也就是以避暑山庄、北京开天府、上京齐天府为中心的三块地盘。而北京开天府,更是康麻子经营关外龙兴之地的重中之重。

    征服了印度东北的康麻子自然变成了个又富又麻的康麻子了,而且他的“富”是非常实在的“富”,不是西班牙那种黄金白银可以挖出来,但是国内要什么没什么,都得从外国进口的那种“富”。

    康熙统治下的印度西北那可是要金银有金银,要粮食有粮食,要香料有香料,要手工业品也有的是手工业品。虽然手工业门类不如大明那么齐全,但如棉布、白糖、铁器、火药、枪炮这些产品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

    另外,康熙统治的印度西北地区的人口既多又密,其中还有许多习惯了压迫和奴役的贱民......虽然贱民太多会造成劳动力价格低廉,不利于印度发展工业化。但是对于大蒙古西北龙兴之地的开发建设而言,却是非常有利的。

    从七八年前开始,就有十万从印度西北各地征来的贱民奴工长驻在北京开天府,并且在儒八旗出身的内务府营造处的官员、大匠指挥下,开始将撒马尔罕改造成北京开天府。

    经过了七八年不间断的施工,原本完全是中亚风格的城市,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东西方建筑风格交汇融合的城市了。在许多很有年代感的天方寺旁,就矗立着雕梁画栋的东方式样的建筑。也有一些被废弃的中亚风格的建筑被刷上了鲜亮的红色或黄色的涂料,又加上了许多东方式样的装潢,变成了“文化融合”式的建筑......虽然现在看上去有点古怪,但只要再存在上几百年,没准也会变成什么联合国都要保护的文化遗产。

    始建于帖木儿大帝时代的撒马尔罕的宫殿,在康熙接管城市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废墟,没有什么恢复的可能了。所以康熙干脆就命人把这处废墟给铲平了,然后照着盛京皇宫的规制,在原址上又建了一座新宫,称之为盛京宫。

    而盛京宫周遭一带,则是整个北京开天府最繁华的“旗城”所在。所谓的“旗城”,并不是用围墙圈起来不许旗人以外的人们随便进出的禁区,实际上如今在开天府城落籍和常住的居民,大部分都是清八旗、蒙八旗的旗人,也有一些是儒八旗的子弟。其中隶籍蒙八旗的旗人大多在开天府周遭经营牧场,只有上番服役的时候才会进城居住。

    而清八旗的旗人则是一水的庄园主,都在城外的绿洲里分到了庄子,除了服役之外,农闲的时候他们也会拖家带口入城闲居,亲眼目睹着他们“新北京”一点点成长起来,顺便追忆一下当年在老北京当爷的岁月。

    至于儒八旗的旗人,理论上都落籍在上京齐天府和碎,但是她还是愿意继续听下去。

    毕竟,罗刹真的很缺钱!

    虽然康熙汗已经答应资助,但是相对于罗刹那么个大国而言,康熙给的赞助还是太少了。如果“魔鬼”愿意投资,那么......和魔鬼交易的也是彼得,为了罗刹的强大,他的灵魂下地狱也是值得的。

    “罗刹值得投资吗?”索非亚问。

    “现在还不值得投资......”圣菲利普道,“虽然罗刹国是个辽阔的国家,但并没有多少温暖且容易开发的土地,也没有可以有很好利用起来的海岸线。”

    罗刹国只是地图上看着大,同时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发展经济所需要的优良海岸和比较宜居的土地,罗刹都是没有的......至少现在还没有!

    菲戈又补充道:“但是,罗刹国很快就将拥有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和海岸......就是乌克兰的土地和克里米亚汗国的土地!一旦罗刹国拥有了黑海的大片海岸线、克里木半岛和第聂伯河的出海口。那这个国家一定,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而我们的投资,也会拥有高额的回报!”

    70250sy

章节目录

活埋大清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大罗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罗罗并收藏活埋大清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