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的大嫂王氏也是个性子爽利之人,知道李氏想让自己陪着林老二家的大闺女去镇上买羊时,她没有丝毫犹豫就干脆应下了。

    王氏是隔壁王家村嫁过来的,身量在女子里不算高,生得方圆脸阔,有着格外饱满红润的厚唇,笑起来时很亲善。

    今儿要去镇上赶集,林婧便起了个大早。

    四丫姐妹俩如今年纪还小,第一次去镇上人生地不熟,顾虑到前世林四丫就是被人拐子相中后使计拐走的,怕发生什么意外自己顾及不到,她干脆就让姐妹俩留在家里。

    草草吃了朝食后,仔细叮嘱了一番两个小姑娘,林婧就出门找王氏去了。

    刚好林大根兄弟俩毗邻而居,就连两家的院子都是相连的,从林家过去倒也不算远,林婧脚程快,走了没几步路就到了。

    “大丫来了啊,可曾吃过朝食?婶子这里还有些饼子,给你垫垫肚子。”

    林婧刚到得王氏家门前,都还没来得及开口喊人,就见王氏从里面推门而出,对方手里拿着个小包袱,还特地用干净的帕子包了几块饼子,看来是准备带给她的。

    “婶子早,刚在家吃过了,多谢婶子关心。”听了王氏的话,林婧笑着回道。

    “这样啊,婶子还以为时辰太早你会来不及吃朝食,特地准备了几块饼子,看来只能留着咱们路上饿了的时候吃了,去镇上这一来一回的可得花上不少时间,等会子若是饿了就跟婶子说。”

    听了这话王氏也不恼,反而眉眼弯弯的,和善地对林婧笑道。

    小六、小七暂时养在李氏那里,前段时间林婧来林大根家也来得勤,曾经跟王氏打过几次照面聊过几句,因此对她也还算熟识。

    “好,到时可得尝一尝婶子的手艺。”

    林婧对林大根家里人的观感都还不错,这几次接触下来,对王氏也有几分了解,这是个性情温和善良的妇人。

    跟李氏一样,都是没什么坏心思,也不跟人耍心眼,她很乐意跟这样的人家来往。

    “那咱们赶紧去村头吧,估计刘老头他们已经在等着了,没得晚了得挤着上去。”

    林家村有牛车的人家少,平日里大家想去镇上赶集的话,就只有花上两文钱在村口等着坐牛车,这样来回就得花上四文钱,不舍得掏腰包的那就得自己徒步走着去。

    这一来一回的,即使再快的脚程,至少也得费上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可是要走上这一路的话,草鞋都得给你磨破了,没准儿脚下也得长泡。

    王氏夫妇俩都是勤快能干的人,家里过得也还成,有积蓄,自是不缺这两文钱的,而林婧刚从戴大夫那里得了第一桶金,当然不会委屈自己的脚,因此两人一早就打算坐牛车的。

    不过附近好些村民的生活过得很一般,甚至是极其困窘潦倒的,他们都舍不得花这坐牛车的钱,自己挑着要拿去镇上卖的东西,譬如一些山上砍来的柴火,又或是自家种的土产、鸡蛋之类的,就这样挑着担子徒步往镇上走去。

    他们天不亮就得早早起来,不然去到镇上太晚了,东西就可能卖不出去。

    林婧跟王氏坐着牛车不紧不慢地往镇上赶去的时候,一路上就路过了不少这样的村人,他们脚下走得又快又稳,尽管眼下的天气还有几分凉意,可要一路挑着担子赶路,额上难免布满了汗珠。

    可即使是这样,遇见了自己熟识的村人,他们依然会热情地大声打招呼,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毫不在意地抹一把额上的汗珠,继续挑着担子往前赶路。

    原身也没怎么去过镇上,似乎只有很小的时候林老二夫妇领着去过一次,因此脑子里对镇上的印象极少,这一路上的风景对林婧来说都很是新鲜的体验。

    一路上绿树茵茵,凉风习习,坐在牛车上慢悠悠地晃着,很是舒服。

    偶尔路过一些农田,就见得起早的村民们在犁田耕种,田地都被侍弄得很是干净齐整,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难以想象这些东西会在什么时候溃散崩坏,面目全非。

    王氏本来在跟旁边熟识的妇人说话,一转头见林婧似乎不知看什么看得出神,怕她坐在牛车上觉得无聊,不由笑着对她道:“大丫以前可曾去过镇上?没去过也不打紧,等会子到了镇上就紧跟着婶子,咱们走在一处就不怕不认路走散了。”

    听到王氏的说话声,林婧也回过神来了,转头看到对方关切含笑的眼神,便顺势循着脑中记忆回想道:“依稀记得小时候,爹娘曾领着我来过一次,不过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好像只记得吃过一块糖,很甜,还有街上的人也很多。”

    王氏听了林婧这话,联想到林老二夫妇前头刚去世,不由心生怜惜,以为她这是记挂着去世的父母心中难过,忙不迭地开口安慰。

    “那正好,这次咱们去镇上好生逛一下,婶子每回来一趟镇上,就发现新鲜玩意儿都多了不少,看得人眼花缭乱的,顾都顾不过来了!”

    “还有啊,婶子知道哪家铺子的粽子糖最好吃,等会子到了镇上,婶子请你吃糖,保准你吃了就忘不了!”

    王氏还神神秘秘地凑在林婧耳旁,把她当成几岁的小孩子那般哄着,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那敢情好,大丫就先谢过婶子了。”

    被王氏这么一打岔,林婧也不由想到了林二丫姐弟几个,到时她去了那糕点铺子里也买些零嘴,回去了给她们姐弟几个尝尝好像也不错,五丫那小吃货肯定欢喜。

    林婧跟王氏她们到得镇上时,街市上已经热闹非凡,各式摊贩们的吆喝声随处可见,有卖包子、汤面等吃食的,也有卖自个儿纳的鞋底、草鞋、簸箕等杂货的,花样百出的的摊子如画卷般舒展开,逐一罗列眼前。

    好一副烟火人间的热闹场面。

    同坐刘老头的牛车的,基本上都是林家村的村民们,大家来镇上都有自个儿的事情,约定好了时辰在哪里等,彼此打了个招呼也就各自散开了。

    从牛车上下来后,林婧就跟王氏走在一处,准备先往东市那头走去。

    “大丫,今儿可还有什么东西要买的?”

    “卖盐的铺子就在前头,婶子先去买些盐醋酱油,若是东市这附近没有卖羊的,等会子就陪你去西市那头瞅瞅,听说西市是最多那些个新奇的玩意儿,偶尔还会有一些外域的胡商过来做买卖的,没准儿会有人在那处卖羊呢。”

    其实林婧这次也打算买些米面、盐糖等调味品回去,没有这些东西做菜都不得劲,“正好家里的盐也没有了,那就先去婶子说的铺子罢,等咱们把东西都买齐了,再去西市瞅瞅也不着急。”

    “若是这回没碰着卖羊的,那就下回再来便是,反正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急在一时。”

    林婧心里也没想着,来这一趟就能买到想要的母羊,毕竟附近村子都没什么养羊的人家,可见要买到刚下了崽的母羊不是件易事。

    若是一直都买不到的话,到时再另外想其他的办法就是。

    于是林婧跟王氏便先去铺子里买了盐、糖、酱醋等日常用物,还去了趟卖糕点的铺子,买了些零嘴吃食给林二丫姐弟几个。

    随后又在附近打听了一番没有卖羊的,两人这才准备动身往西市去。

    然而就在林婧她们走到一个拐弯的转角处,抬脚要往西市而去时,猛地就听到一声“救命啊打劫啊”的痛呼声。

    王氏听到这声音,人都有点懵了,甚至都还没发应过来,林婧就已经习惯性地把手里东西往地上一扔,一个蹿步飞也似地冲了过去。

    身体比脑子快,说得就是她现在。

    林婧本来没打算多管闲事的,可是脚都踏了出去,干脆也懒得转身回去,正如应了那句极具魔性的老话说的“来都来了”,索性她就往声音的源头去了。

    如今林婧她们在的这地界正处在西市与南街的交界处,素来是个鱼龙混杂的三不管地带,有那些逞凶斗恶的地痞流氓乞丐之类的都在此处扎堆,还有见不得光的暗娼、窑子、赌坊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连县衙里捕役都对此地避之不及怕惹麻烦。

    如今的县衙老太爷惯爱和稀泥不干实事,一心只求稳,对此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待任期一到就收拾包袱走人,也不怎么管。

    因此普通的老百姓对此地几乎都是绕道而行。

    本来王氏听到呼救声时,脑子里顿时“咯噔”一下,这才想起以往有人跟她说的事,正想要拉着林婧赶紧快步离开此地的,免得碰上了什么麻烦事。

    哪成想自己还没发应过来,林老二家的丫头就猛地蹿了出去,那矫捷利落的身法差点把王氏看傻了,还以为自己眼花了,这么一个眨眼林家丫头就不见踪影了?

    林老二家的大丫头她人呢?!

    虽说王氏不过乡下妇人一个,胆子不大也怕事,可她为人厚道老实,既然答应了妯娌李氏领着林老二的丫头到镇上来,那就得把人平平安安地带了回去,没得干出丢下人小姑娘自己就跑这种混账事的。

    若是林婧出了什么事的话,那她就没脸见老林家的人了,也对不住前头刚去世的林老二夫妇。

    于是咬了咬银牙壮胆,王氏捡起地上林婧丢下的东西,头也不回地忙追着林婧的身影,往声音的源头赶去了。

    老天爷保佑,可千万不要出了什么事啊!

    追在林婧屁股后面的王氏不安地默念着。

章节目录

长姊她真的不想养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思思无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思思无邪并收藏长姊她真的不想养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