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卫骏驰处,他即刻带着人去驿馆,将掌柜细细询问了一番,又让人将田云志的随身之物全都送到了家中。
田云志的行李简单,除却换洗衣裳,只有几锭银子与一张路引。
卫骏驰缓缓踱步:“这情形只有两种结果:他觉察不对,不敢再在此间停留,换了身份悄然离去,他们必定不止一张路引,改头换面也易如反掌!再不然便是被静王府捉走了!静王府察觉了他要倒戈,派了爪牙追来。”
姚姜深感懊悔:“早知如此,那日我该将他带回家中的!”
卫骏驰却甚是淡定:“夫人切勿自责,若他是逃逸离去,将来也能找到。若他是被静王府捉去,也是他咎由自取。他不肯对夫人说实话,犹豫踌躇,才会招来大祸,怨不得夫人。”
姚姜叹息:“我不该犹豫。”
卫骏驰摇头:“夫人,不是你犹豫,是他犹豫!他知晓的秘密越多,说明作过的恶越多!这情形下,他的思虑也极多,犹豫害怕都是常情。即便夫人当即请他回家中,他也未必肯来,来了也不会说真话。他定要隔日前来,必定是要多方探看,自觉能安然离开了才敢往家中来。或许还是我们与静王府了结的时机未到,才会这样枝节横生。”
小孤城北极适合种植棉苗,来到小孤城三个月,北城门外的田里已收了一次棉花。
姚姜早已画了弹棉花所需的机子图样,并请了工匠按图做来。
机子做好后,汪娘子带着人学了两日,终于学会。新摘下的棉花被弹得又松又软,而后交由针线营的苦役做成棉衣。
虽说时值夏日,但棉衣的暖和柔软还是让营中兵士都爱不释手:“今年努力挣些功劳换这棉衣穿。”
姚姜将培育好的棉种交与卫骏驰,随军营内的公文送往大孤城与归雁城。
这日,姚姜在城北的田边看汪秀芝带着兵士肥田,琼叶将一张请帖递到了她面前。
姚姜接过请帖打开来,见上面写着:恭请卫夫人到玉壶楼品茗。
请帖下方落着个“徐”字。
姚姜这些日子收到数张这样的请帖。
小孤城也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打此间经过的商人也不少。
棉田在北城门外,商人打此间经过都会驻足细看,农庄种出棉花的消息在收获当日便传开了。
商人早在打听棉花的用处,只是先前未见结果,打听消息的多,想采买的少;待得棉花结了棉桃被收采,针线营又做出了松软的棉衣,商贾纷纷前来打听,想要采买棉种与棉衣。
汪秀芝农活做得好,但不擅长与商贾交道,对这类请帖从不理会,商贾们的请帖便送到了姚姜面前。
姚姜让小四或苏季扬去感谢,说她不便前去,再说明棉苗棉种现下还不能沽售。
因此接了这张请帖,姚姜便交给了小四。
小四自去处置,姚姜在田边看着肥田完毕,方才返回家中。
自北城门穿入城内,小四已迎面而来:“夫人,我已见了那位客商,谢了他。”
姚姜微笑着正要说话,却看到小四身后的街角立着一人。
那人一身浅灰色长衣,身形挺拔,面上有着纵横交错的累累伤痕。
姬复秋!
姚姜没想到姬复秋在这时出现,一时间愣在当地,而姬复秋转身便走。
经历了上回,姚姜没有跟随而去,甚而没让小四尾随。
她站在原地,看着姬复秋的背影转过街巷尽头,消失不见。
“夫人怎的了?可是头晕,可是身上不好?”琼叶的话声让姚姜回过神来。
她一直紧盯着姬复秋消失的方向,这时才觉她的手早已捏紧了琼叶的手。
琼叶扶着姚姜,转头吩咐小四:“夫人身上不适,你回去让苏大哥赶了车来。”
“不必。”姚姜出声了:“我没有不适。”
她对着姬复秋消失处看了片刻,问小四:“你可看到那面上全是伤痕的人?”
小四点头,向着姬复秋消失处看了看:“先前见到一眼。他吓到夫人了?”
姚姜:“今日的请帖可是还给了他?”
小四摇头:“不是他。”
姚姜又向着那方看了看,才道:“咱们回去。”
卫骏驰回到家中听到姬复秋在此间出现,看着姚姜:“夫人怎不让人去唤我?”
姚姜摇头:“我猜今日那请帖便是姬复秋所写,只是他另找了人传来。我以为是寻常商贾送来的,没有放在心上。他来得突然,就立在街角,若不是跟随在小四身后前来见我,便是悄然在我返家的路上等候。他来到此间就是要来见我的。他没了钱豆豆的下落,也没有我们掳走钱豆豆的凭据,但他必定知晓钱豆豆在夫君的掌控之中。他想要再见到钱豆豆,必定还会再来。”
卫骏驰抱了抱她:“这回夫人应对得极好,没有跟随而去。不论姬复秋是为何而来,是否独身一人,夫人都不能去跟随,被他推上一把都会出意外。”
姚姜点头:“上回吃的亏我都记在心中,绝不重蹈覆辙。今日跟随我的小四单薄,琼叶柔弱,我绝不会去跟随,甚而不会走近。”
姬复秋再次出现是三日之后,姚姜自农庄回来,他便立在通往姚姜家门的巷道边。
看到姚姜,他遥遥对着姚姜行了个礼:“见过卫夫人。”
姚姜早知他会出现,她收住脚步,苏季扬已上前两步将拦在了姚姜与姬复秋当中。
苏季扬对姬复秋行了个礼:“这位先生贵姓?是来拜见千户的么?”
这当口,冯嬷嬷已听到了他们的话声来到院门前,再招和琼叶已扶紧了姚姜,小四抢上来也拦在了姚姜前方。
姬复秋没出声,只是看着姚姜。
姚姜微微一笑:“这位先生,累你在门前等候了。我不在家中,先生也能敲门进院去等候的,不必立在门外等候。请先生进入家中,坐下喝盏茶再说话吧。”
姬复秋对着姚姜行了个礼:“多谢卫夫人美意,在下今日有事在身,就不进打扰了。在下请卫夫人后日在瓦舍听傀儡戏,请卫夫人务必赏光。”
姬复秋对着苏季扬也拱了拱手,姚姜已见他袖中寒光一闪,将要说到口边的话忍住,看着他转身离去。
再招和琼叶十分不解:“夫人,这位先生在此间等候夫人就是为了说这句话?有何话还要等后日?进入家中去说不是甚好?”
姚姜:“他不敢进入咱们家中,他担忧且害怕。”
再招与琼叶更加迷糊了:“担忧害怕?难不成他还怕咱们家中有猛兽会吃了他?”
姬复秋的身影已消失,姚姜摇头:“在他看来,咱们家中果真藏得有猛兽,他一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小四撇嘴:“别人想进咱们家院内都找不着机会。这人是有了机会转身便跑,真没见过这样的蠢人!”
姚姜淡淡地:“他心中有鬼,所见便皆是鬼。”
卫骏驰回来,姚姜将姬复秋来到一事说了,卫骏驰:“夫人可要去见?”
姚姜没对卫骏驰说看到姬复秋携了凶器前来,只道:“我记得夫君与我说过,那十六位供养人都换过姓名,想要找到得费很大周折。因此我想去见他一见。他也是供养人中的一位,他应当与那田云志相似,知晓的事不少。他若肯开口,会少费许多心力。”
卫骏驰:“我陪夫人同去。”
姚姜摇头:“姬复秋今日在院门前不肯进来,便是心有疑虑。他担心进来了出不去!在我看来他见到夫君比见到我更加好些,但他不在路上等候夫君却来等我,必有缘故。”
卫骏驰:“夫人上回被掳走就有他的份儿,可他真将这事做得滑不留手。这人极其狡诈。夫人独自去见他,我不能放心。”
姚姜:“我知他非善类,不敢踏入院中便是留后路。当日夫君说过让他自行跳出来,现下他跳出来了,我便不能放过。我想去听一听他要说何话。”
“似姬复秋这情形,他不愿意,咱们也很难得到想要的消息。唯有他心甘情愿,才会将真话说出。因此这事是好事多磨,夫君先不要出现,我去见他。”
后日下午,姚姜来到城南瓦舍。还没下车,瓦舍内的热闹已扑面而来。
伙计迎上来:“这位夫人是来听戏么?”
再招:“有位姓姬的先生请我们来听傀儡戏,请引我们去这位先生所在的雅间?”
伙计想了想:“今日的雅间已有客人认下了,但其中没有姓姬的先生。”
再招愣了,回头看向姚姜。
姚姜想了想:“可有位姓魏的先生认下了雅间?”
伙计又:“夫人请稍候,小人去向掌柜问一问。”
不多时,伙计摇着头来到:“今日没有姬姓的先生也没有姓魏的先生订下雅间。”
这一下连姚姜都意外,她看了看戏舍:“这位小哥,劳烦你给我们找个清静的坐处。”
傀儡戏舍内三面都设了观戏的桌椅,另一面是戏房与戏台。戏台与戏房扎花绘彩、描金涂翠,乐师们坐在一角调较弦索。
田云志的行李简单,除却换洗衣裳,只有几锭银子与一张路引。
卫骏驰缓缓踱步:“这情形只有两种结果:他觉察不对,不敢再在此间停留,换了身份悄然离去,他们必定不止一张路引,改头换面也易如反掌!再不然便是被静王府捉走了!静王府察觉了他要倒戈,派了爪牙追来。”
姚姜深感懊悔:“早知如此,那日我该将他带回家中的!”
卫骏驰却甚是淡定:“夫人切勿自责,若他是逃逸离去,将来也能找到。若他是被静王府捉去,也是他咎由自取。他不肯对夫人说实话,犹豫踌躇,才会招来大祸,怨不得夫人。”
姚姜叹息:“我不该犹豫。”
卫骏驰摇头:“夫人,不是你犹豫,是他犹豫!他知晓的秘密越多,说明作过的恶越多!这情形下,他的思虑也极多,犹豫害怕都是常情。即便夫人当即请他回家中,他也未必肯来,来了也不会说真话。他定要隔日前来,必定是要多方探看,自觉能安然离开了才敢往家中来。或许还是我们与静王府了结的时机未到,才会这样枝节横生。”
小孤城北极适合种植棉苗,来到小孤城三个月,北城门外的田里已收了一次棉花。
姚姜早已画了弹棉花所需的机子图样,并请了工匠按图做来。
机子做好后,汪娘子带着人学了两日,终于学会。新摘下的棉花被弹得又松又软,而后交由针线营的苦役做成棉衣。
虽说时值夏日,但棉衣的暖和柔软还是让营中兵士都爱不释手:“今年努力挣些功劳换这棉衣穿。”
姚姜将培育好的棉种交与卫骏驰,随军营内的公文送往大孤城与归雁城。
这日,姚姜在城北的田边看汪秀芝带着兵士肥田,琼叶将一张请帖递到了她面前。
姚姜接过请帖打开来,见上面写着:恭请卫夫人到玉壶楼品茗。
请帖下方落着个“徐”字。
姚姜这些日子收到数张这样的请帖。
小孤城也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打此间经过的商人也不少。
棉田在北城门外,商人打此间经过都会驻足细看,农庄种出棉花的消息在收获当日便传开了。
商人早在打听棉花的用处,只是先前未见结果,打听消息的多,想采买的少;待得棉花结了棉桃被收采,针线营又做出了松软的棉衣,商贾纷纷前来打听,想要采买棉种与棉衣。
汪秀芝农活做得好,但不擅长与商贾交道,对这类请帖从不理会,商贾们的请帖便送到了姚姜面前。
姚姜让小四或苏季扬去感谢,说她不便前去,再说明棉苗棉种现下还不能沽售。
因此接了这张请帖,姚姜便交给了小四。
小四自去处置,姚姜在田边看着肥田完毕,方才返回家中。
自北城门穿入城内,小四已迎面而来:“夫人,我已见了那位客商,谢了他。”
姚姜微笑着正要说话,却看到小四身后的街角立着一人。
那人一身浅灰色长衣,身形挺拔,面上有着纵横交错的累累伤痕。
姬复秋!
姚姜没想到姬复秋在这时出现,一时间愣在当地,而姬复秋转身便走。
经历了上回,姚姜没有跟随而去,甚而没让小四尾随。
她站在原地,看着姬复秋的背影转过街巷尽头,消失不见。
“夫人怎的了?可是头晕,可是身上不好?”琼叶的话声让姚姜回过神来。
她一直紧盯着姬复秋消失的方向,这时才觉她的手早已捏紧了琼叶的手。
琼叶扶着姚姜,转头吩咐小四:“夫人身上不适,你回去让苏大哥赶了车来。”
“不必。”姚姜出声了:“我没有不适。”
她对着姬复秋消失处看了片刻,问小四:“你可看到那面上全是伤痕的人?”
小四点头,向着姬复秋消失处看了看:“先前见到一眼。他吓到夫人了?”
姚姜:“今日的请帖可是还给了他?”
小四摇头:“不是他。”
姚姜又向着那方看了看,才道:“咱们回去。”
卫骏驰回到家中听到姬复秋在此间出现,看着姚姜:“夫人怎不让人去唤我?”
姚姜摇头:“我猜今日那请帖便是姬复秋所写,只是他另找了人传来。我以为是寻常商贾送来的,没有放在心上。他来得突然,就立在街角,若不是跟随在小四身后前来见我,便是悄然在我返家的路上等候。他来到此间就是要来见我的。他没了钱豆豆的下落,也没有我们掳走钱豆豆的凭据,但他必定知晓钱豆豆在夫君的掌控之中。他想要再见到钱豆豆,必定还会再来。”
卫骏驰抱了抱她:“这回夫人应对得极好,没有跟随而去。不论姬复秋是为何而来,是否独身一人,夫人都不能去跟随,被他推上一把都会出意外。”
姚姜点头:“上回吃的亏我都记在心中,绝不重蹈覆辙。今日跟随我的小四单薄,琼叶柔弱,我绝不会去跟随,甚而不会走近。”
姬复秋再次出现是三日之后,姚姜自农庄回来,他便立在通往姚姜家门的巷道边。
看到姚姜,他遥遥对着姚姜行了个礼:“见过卫夫人。”
姚姜早知他会出现,她收住脚步,苏季扬已上前两步将拦在了姚姜与姬复秋当中。
苏季扬对姬复秋行了个礼:“这位先生贵姓?是来拜见千户的么?”
这当口,冯嬷嬷已听到了他们的话声来到院门前,再招和琼叶已扶紧了姚姜,小四抢上来也拦在了姚姜前方。
姬复秋没出声,只是看着姚姜。
姚姜微微一笑:“这位先生,累你在门前等候了。我不在家中,先生也能敲门进院去等候的,不必立在门外等候。请先生进入家中,坐下喝盏茶再说话吧。”
姬复秋对着姚姜行了个礼:“多谢卫夫人美意,在下今日有事在身,就不进打扰了。在下请卫夫人后日在瓦舍听傀儡戏,请卫夫人务必赏光。”
姬复秋对着苏季扬也拱了拱手,姚姜已见他袖中寒光一闪,将要说到口边的话忍住,看着他转身离去。
再招和琼叶十分不解:“夫人,这位先生在此间等候夫人就是为了说这句话?有何话还要等后日?进入家中去说不是甚好?”
姚姜:“他不敢进入咱们家中,他担忧且害怕。”
再招与琼叶更加迷糊了:“担忧害怕?难不成他还怕咱们家中有猛兽会吃了他?”
姬复秋的身影已消失,姚姜摇头:“在他看来,咱们家中果真藏得有猛兽,他一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小四撇嘴:“别人想进咱们家院内都找不着机会。这人是有了机会转身便跑,真没见过这样的蠢人!”
姚姜淡淡地:“他心中有鬼,所见便皆是鬼。”
卫骏驰回来,姚姜将姬复秋来到一事说了,卫骏驰:“夫人可要去见?”
姚姜没对卫骏驰说看到姬复秋携了凶器前来,只道:“我记得夫君与我说过,那十六位供养人都换过姓名,想要找到得费很大周折。因此我想去见他一见。他也是供养人中的一位,他应当与那田云志相似,知晓的事不少。他若肯开口,会少费许多心力。”
卫骏驰:“我陪夫人同去。”
姚姜摇头:“姬复秋今日在院门前不肯进来,便是心有疑虑。他担心进来了出不去!在我看来他见到夫君比见到我更加好些,但他不在路上等候夫君却来等我,必有缘故。”
卫骏驰:“夫人上回被掳走就有他的份儿,可他真将这事做得滑不留手。这人极其狡诈。夫人独自去见他,我不能放心。”
姚姜:“我知他非善类,不敢踏入院中便是留后路。当日夫君说过让他自行跳出来,现下他跳出来了,我便不能放过。我想去听一听他要说何话。”
“似姬复秋这情形,他不愿意,咱们也很难得到想要的消息。唯有他心甘情愿,才会将真话说出。因此这事是好事多磨,夫君先不要出现,我去见他。”
后日下午,姚姜来到城南瓦舍。还没下车,瓦舍内的热闹已扑面而来。
伙计迎上来:“这位夫人是来听戏么?”
再招:“有位姓姬的先生请我们来听傀儡戏,请引我们去这位先生所在的雅间?”
伙计想了想:“今日的雅间已有客人认下了,但其中没有姓姬的先生。”
再招愣了,回头看向姚姜。
姚姜想了想:“可有位姓魏的先生认下了雅间?”
伙计又:“夫人请稍候,小人去向掌柜问一问。”
不多时,伙计摇着头来到:“今日没有姬姓的先生也没有姓魏的先生订下雅间。”
这一下连姚姜都意外,她看了看戏舍:“这位小哥,劳烦你给我们找个清静的坐处。”
傀儡戏舍内三面都设了观戏的桌椅,另一面是戏房与戏台。戏台与戏房扎花绘彩、描金涂翠,乐师们坐在一角调较弦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