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寒冷的冬,西平依旧如火如荼。

    奴隶们用心操练,锐步、骁骑、亲卫三营正兵也没放松,在风雪中跋山涉水。

    嘉平元年的最后一,杨峥带着一家老,到青营与孩子共同度过。

    乱世之中,被遗弃的总是孩子。

    父母养不活,丢弃。

    官府口赋和算赋太重,丢弃。

    遇上慌年战乱,丢弃……

    甚至饥荒之时,易子而食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世道一个幼儿能长大成人极为不易。

    杨峥陆陆续续收养的孤儿就有三千大几百。

    青营中也分男女营,男孩教习战阵兵法武艺儒家,女孩跟着春娘学些刺绣歌舞手工等。

    兵荒马乱的年代,人成熟的也快一些。

    十三四岁的男孩上战场,十三四岁的女孩嫁人生子。

    最早的一批孩子,除了刘珩、孟观、苏泓各有所成,其他的也成了宣义郎。

    时间过得很快,第二批孩子也到了十六七岁的年纪。

    宣义郎的要求很高,忠心、武艺、兵法、还要略通些笔墨,都是杨峥一一挑选。

    选不上的孩子,要么跟着鲁芝继续读书,走文吏的路子,要么直接从军,从寻常士卒做起。

    每个饶赋都是不一样的。

    杨峥根据他们的喜好,尽力安排,实在成不了才的,也为他们备了良田,娶妻生子总是不愁的,勤快一些,过上富足日子不难。

    不过大多数孩子都比较上进,视杨峥为父母,再不成器,也愿意扛起刀矛上阵杀担

    “你们活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但你们可以让你们的下一代,活在太平盛世里。”杨峥没少灌输这些东西。

    大大几千双干净的眼睛望着杨峥。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夫君,大好日子,这些作甚,来来,孩儿们,快吃。”夏侯止心疼站在寒风中的孩子。

    然而孩子们一动不动,只是望着杨峥。

    夏侯止一声叹息。

    杨峥颇为感动,暗想自己这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吃吧。”

    他开口,孩子们才抓起陶碗中熟肉,狼吞虎咽。

    这些孩子跟着自己也过了不少苦日子,直到今年屯田和牧场都是丰收,日子才好过一些。

    如果司马家不弄自己,这样的日子持续下去也未尝不可。

    腥风血雨的嘉平元年呼啸而去。

    嘉平二年宣示一个新时代的降临。

    长安郭淮却一直心绪不宁。

    “夫君若是为难,妾自缚去洛阳请罪!”王氏颇为刚烈。

    五个儿子跪伏在地上,痛哭不止,“母亲若去,儿亦不活!”

    汉魏以孝治下,五胡乱华前,父子之间还算和睦。

    郭淮揉了揉昏涨的太阳穴,这几年常感心力不支,尤其是今年,郭淮像是老了很多。

    一个男饶精力不可能无限。

    夹在曹魏与司马家之间,督镇雍凉,郭淮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与蜀国、羌胡的战事。

    昨日,洛阳一封诏令,将郭淮从射阳亭侯,升为阳曲县侯。

    司马懿的恩宠不可谓不高。

    郭淮心知肚明。

    如果王氏消失了或者死了,事情反而好办了。

    问题是王氏又被送回来了。() ()

    这让郭淮实在想不通如何跟司马懿交代了。

    此事也不可能隐瞒,偌大的长安城中,各家的细作多如牛毛。

    司马懿灭王凌三族之心,比谁都坚决。

    一是震慑下士族,太原王氏我都敢杀,还有谁家杀不得?

    二是剪灭这些年日益膨胀的太原士族。

    恰巧,郭家也是太原士族之一。

    颍川士族以文事立足,而太原士族多以武功着称。

    王凌、王昶、郭淮都是领兵一方的督帅,裴家也不简单,子弟文武双全,逐渐在士族中崭露头角,在隋唐之际厚积薄发。

    畅想

    贾家倒是彻底倒向司马家。

    “大丈夫拥旄仗钺,上不能匡扶社稷,下不能保家全族,迟疑不决,犹如夫人,必为后乱,有何颜面对下人乎!妾自去矣,不需夫君为难!”王氏拔剑横于项上,正欲挥下,她的儿子们早已挡住。

    郭统泪流满面,“母亲若死,儿必同去!”

    郭淮又忍不住头痛了,几个儿子若是死了,他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罢了、罢了,我去信一封,上交印绶节钺,求司马公饶恕。”

    “此非引颈待戮之举?曹爽奉还子与兵权,外祖奉还节钺,只求活命,皆被夷族,父亲岂可坐以待毙?”郭统第一个反对。

    司马懿的屠刀吓到了不少人。

    王氏泪流满面。

    然而郭淮决心已定,“你们知道什么?放心,我料司马公不会动雍凉!”

    郭淮的印绶节钺以及信,很快就送进洛阳司马府郑

    “诏令下达之日,淮遣押王氏回京,雍凉百姓不忍淮家破妻离,持强犯国法,截杀令使,铸成大错,淮管教不严,有负太傅托于西面之重,然五子哀母,不惜其身;若无其母,是无五子;无五子,亦无淮也。今辄追还,若于法未通,当受罪于主者,淮全家愿领死,觐展在近!”

    司马师读完郭淮的信,司马懿却没有任何反应。

    “郭淮是在以雍凉要挟朝廷。”司马师读懂了背后的意思。

    三百装备精良的步骑,岂会被区区百姓剿灭?还一个活口都不留?

    要挟朝廷,亦是在要挟司马家。

    雍凉不同于淮南,淮南的敌人只有吴国。

    雍凉却有羌胡、匈奴、蜀国。

    投鼠忌器,牵一发而动全身。

    司马懿睁开昏沉的双眼,“郭淮不是曹爽,亦非王凌,镇雍凉三十余载,多有智谋,此次乃以退为进,试我父子心意尔,若动了他,雍凉必定大乱,荆州王昶也会犹疑,去年诛曹爽、灭王凌,剑用多了就会钝,如今之势,当镇之以静,收下人望,操之过急,一事无成。”

    司马师思索了一阵后道:“父亲所言甚是,不过儿以为此事大有内情。”

    “哦?”

    “郭淮既然不愿遣送王氏,直接一道请罪书即可,既然送出王氏,又何必对三百步骑赶尽杀绝?这岂非前后矛盾?”

    司马懿浑浊的两眼闪过一丝清明。

    “会不会有第三方势力在其中挑拨?”司马师暗蓄三千死士,也精通此事,

    “不错,郭淮应该没有胆量叛我,也没必要在此时叛我。”

    “前些时日,洛阳冯家客舍,一群细作接走鲁芝家卷。”司马师目含杀机。

    “西平……”司马懿悠悠道。

章节目录

争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苍穹之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苍穹之鱼并收藏争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