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女军医的年纪是部队中所有女干部中最长的,有三十二三岁。在并不漫长的人生中,关于她的传说却一直很悠长。自杀的是她的第三任丈夫,据说前两任丈夫也都是在苦苦相留最终没留住的情况下无奈离得婚,第三任丈夫当初也是为了女军医抛妻舍家净身出户才抱的美人归,可不到三年时间,这段婚姻竟然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而且丈夫自杀的目的并不是要结束婚姻,恰恰相反是为了留住妻子留住婚姻,留不住就不苟且痛苦地活,用丈夫自杀前留给女军医的信上一句话说:“没有你的生活对我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一个痴情男子负心女的故事。

    女军医对此倒没有表现出很激烈的态度。她正常请了丧假,办理了丧事,收拾完一切和婚姻相关的物件和心情,波澜不惊地回到单位上班,情绪稳定得不真实。但是,部队的同事对这件事情的情绪可没有女军医这般稳定。

    “前两任丈夫想的开,幸好想得开”

    “你说这男人都是大校衔了,怎么还能为一个女人这么想不开?”

    “对啊,这女人要长相一般,能力一般,还不生孩子,有啥魔力,换的老公一个比一个级别高,人家还不愿意白头到老,真是老天不睁眼。”

    “听说她又找了一个更厉害的,马上就调到基地卫生院工作了。”

    “应该是,你没见她刚换了一辆红色的Q7?”

    “妖孽啊!”

    男人们的八卦中透着对自杀男士的不值和同情,也透着对两性谜题的不解,当然免不了对女军医“红颜祸水”的愤恨和咒骂,全然不顾平日里他们生病、体检、打针时女军医的温柔照顾和专业治疗,也顾不上那同事情谊和面子,男人们都跳到男人的阵营,对立着女人的阵营。

    同样这件事情,部队中的女干部却表现出了完全不同地看法。女人们都以羡慕崇拜的语气谈论着表达着。

    “李军医真厉害!她应该开班授课。”

    “真羡慕她,怎么就能让一个个男人死心塌地到以死明爱。”

    “女人活成这样,才是真女人。”

    “就是,换一个男人换一辆车,男人的军衔级别越换越高,车子的档次也越换越高,啥啥都有了,关键是还不用生孩子带孩子和公婆相处,真是人生理想啊。”

    “你说我要身材有身材,要长相有长相,咋就没有她这么好的命?”

    “人家这不是命,人家是掌控命的人。以色侍人终不长久。”

    “这是高段位,学不来,就羡慕着吧。”

    女人们对女军医一个个极尽羡慕,在幻想自己也能够如此自如掌控男人于股掌间的同时,全面没有道德层面的批判。

    这一点,让杨光军在听到后,心里更加不舒服,其中有对着世风日下的不耻,也有着对两性关系的迷茫,这些女人们的态度和因为女人引起的事故,让他更加确定部队不应该有太多女干部的看法。他有这种想法时,脑海里又有一个声音提醒他,他这个直男,怎么可以这样去看待女同事?这是很危险的。对此,杨光军在心里给自己澄清,他不是搞性别歧视,对女性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单纯觉得部队不适合女人。

    在他过往的工作生活中,好像和女性相关的话题和议题,都是在传统道德观念前提下的讨论和坚持,也只是与何璐相关。

    何璐当然不是这些女人一样的女孩,何璐是有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好女孩,何璐和杨光军是有着相同和相似价值观道德观的女孩。这都是杨光军在看到听到新单位的女干部事件时,他心里真实的想法。何璐在情感中忠贞的,何璐是追求爱情的唯一的,何璐是鄙视这些庸俗的女人的,何璐是杨光军理想中的理想。

    那如果何璐并不是他想像中理想的样子,杨光军的爱和坚持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爱是爱她真实的样子还是爱你理想中她的样子?

    这一个多月新单位的见闻,打开了杨光军的认知。也许这些他觉得不适合部队的女干部们,她们的所作所闻所言所想,正是代表着当下社会的某种现象?某种倾向?何璐会不会同意她们的观点?也许会。不然,何璐为什么要分手?这个问题再一次回到了杨光军的眼前。

    一个多月后,新单位的人、人事、环境、工作都基本熟悉,杨光军被安排在政治处做组织干事,这也算是专业对口。工作的内容和程序,与他之前部队无太大差别,轻车熟路,他几乎不需要过太多过渡就能做好;城市部队的干部和兵虽然油滑一些但也不失真诚,性格温和的杨光军和同事们相处还是比较融洽,用政治处擅长八卦的那位士官的话说,就是杨光军没有攻击性,大家都愿意和这样的人相处,放心,安全;住宿条件虽然差一些,住着慢慢也就习惯了,并且他还能从中找到乐趣,比如大家睡通铺,一个放屁全场雷醒,集体哈哈哈,既增添乐趣又能增进战友感情,又比如大家集体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又让他找回了久违的军校生活,亲切温暖。

    既来之则安之嘛!这不杨光军很快就安下来了。

    但又不是全安。

    说是现在这个部队,因为地处城市,干部人数远远超出计划编制以外,繁重的接待任务也是之前部队所没法比的。之前杨光军所在的山区部队,远离城市甚至城镇,要先坐火车到就近城市,然后再坐汽车一个小时左右,这期间有高速路一段,乡镇公路一段,乡村道路一段,坑洼不平颠簸异常尘土飞扬的山路一段,才能到达。如此曲折的路途,不只是阻断了部队与外面的出行联系,也大大阻隔了上级领导来检查的想法。很少有特别大的领导去检查工作,偶尔有几次,领导坐在车上,看着车外两边的庄稼,颠颠颠到了部队后,差点吐出来的一腔恶心,早都没了细细检查工作的心情,往往都草草略看,走个过场,食堂吃一顿饭,便立刻打道回府,很多年很少有过夜的领导。这些都让这个部队像一个独立的小王国,里面的人自在生活,不用接待不必应酬,省了许多麻烦。杨光军在那儿工作的那些年,主要精力几乎全用在了本职工作上,能静心看书,能静心学习政工文章,能静心写有自己想法的政工文章,他能真正静心。

    到了这边部队后,繁重的接待任务让杨光军身心俱疲无暇应对。城市部队,交通便利,又处于十三朝古都的西京城,便利的同时还有太多好玩的地方,领导检查工作的频率几乎是以前部队的许多倍,领导的家属也会一起来,领导的朋友也会经常来,工作就那么些,检查检查也就结束了,西京城里逛一逛,西京周边古迹名胜游一游,每一次都需要人接待陪同。

    杨光军调过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就已经接待陪同领导或者领导朋友两三次。

章节目录

骆驼和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创新朵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创新朵拉并收藏骆驼和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