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第一百零七章太子的反省第一百零七章太子的反省

    这一瞬间,太子忽然有些体悟。

    未来所谓之历史对他的影响力,忽然淡然了。

    很多时候,一些道理,每一个人并不是不懂,而是转不过来那个弯。不愿意接受。

    很早,安庆公主与朱元璋就已经告诉他。未来已经改变,所谓的历史,仅仅能作为一个参考。只是,太子有切身利益关联其中,关心太过,才无法自拔。

    此刻,他忽然觉得,其实,别人不管怎么说,最少老四并没有这个意思。

    这个结果,让太子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太子看着燕王长大的。对燕王很了解,只是这些年,分割两地。多年没有见面,这才有些陌生。而今一番言语之下,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他能看出来,燕王言语之中,有很多不尽不实的地方,但是不尽不实的地方,并不在燕王想在塞北就藩这一件事情。那更不是隐藏自己窥视大宝之位的想法。对于太子来说。

    这就行了。

    帝位传承是太子完全不能让步,也无法让步的底线。除此之外,都很好说。

    而且塞外纵然军力强悍。但是太子很清楚一件事情,随着太平铁厂,沈阳铁厂等陆续落成,战争的模式,已经变了。蒙古骑兵固然是战争之中重要一环,但是单单蒙古骑兵,是无法战胜大明铁甲步卒,火炮,还有大明本身的铁骑的。

    而北平与漠北是完全不一样的。燕云地区,虽然脱离中国数百年,但依然是无可争议的中国地区。而漠北就不在传统中国范围之内了,对天下士子的倾向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太子心中暗道:太子说道:

    燕王大喜过望,说道:

    燕王皇子的面子还是有的。

    他真低三下四去这些老将面前哀求,这些老将也很难说不。

    在这一件事情上,燕王是不要面子的。

    ——

    燕王教授何夕骑马技巧,是很有用的。何夕这一次从辽东赶过来,从天津到北平,一路骑行而来,并没有什么感觉,大腿内侧早就长出了厚厚的老茧。让他适应了骑马的起伏。

    只是辽东事情太多了。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件事情,何夕负责的辽东,在管理模式上已经与朝廷其他方面相比,已经大有不同。别的不说,单单从工作量上来说,何夕自己与他的下属的工作量,是寻常大明官员的两倍。

    甚至,特别繁忙的工作岗位,比如银号里的职位,其中计算量之多,工作量之重,几乎天天加班。就工作时间而言,已经不比现代白领工作时间少了。甚至因为工具的问题,工作量就没有办法比了。

    即便何夕知道太子来到北平。并召见他。他也只能紧赶慢赶地出发。这个时候才堪堪赶到。

    何夕到了京师,还没有休息,冯诚就已经来迎接了。说道:

    何夕连忙说道:

    冯诚说道;

    何夕对身后的王千里说道:() ()

    不等王千里说话。冯诚说道:「这倒不用。而今还有

    一个多时辰,我已经准备好热汤,足够大人清洗风尘。只是伯父有交代。」

    何夕说道:

    冯诚说道;

    何夕说道:

    ——

    时辰到了。

    咚咚的鼓声响起。

    各路将领早已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定了。太子从后堂转了出来。于是所有将领一起起身行礼不用多说。

    何夕在一群人之中,显得有一些显眼。

    盖因此,各地过来的都是武将,勋臣,大多数都有爵位在身。何夕虽然是一个驸马,但是到底并不是勋臣。

    太子目光扫过全场。淡然说道:

    下面没有人主动请缨。太子说道:

    立即有人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太子看着瞿能,目光之中有一丝丝温和。

    这位就是靖难之战中,血战北平城,恶战白沟河的悍将。

    永乐年间,汉王之所以与太子相争,就是汉王在靖难之中,有一次救永乐于战事之中,永乐抚其背,说道:这一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就是被瞿能打得狼狈不堪,三易其马。如果不是汉王来得及时,永乐人头估计都不在了。

    可见瞿能是何等勇悍的。

    本来,历史上瞿能任职于四川,多有建树。太子知道了这个人之后,就直接调到了北方。掌管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

    所谓行都司,就是另外设立的都司。

    一般来说,都司属于省中的。与布政司,按察司并称三司。但是有一些地方,因为地理,军事的原因,需要另外设立一个机构统管数个卫所的机构,那就是行都司。

    福建,山西,都有行都司。

    而辽东都司,本质上也是一种行都司,因为辽东名义上在山东下辖。只是没有叫行都司而已。

    山西行都司所管辖的地方,就是大同以及河套地区,大约有十几个卫所。从规模上来说,与辽东规模相差无几。当然了,是之前的辽东,而不是现在的辽东。

    太子说道;

    瞿能也激动非常,因为能有一个在太子身边表现的机会,也是非常难得的。他立即朗声说道:

    瞿能这一番话,让很多人听得不舒服。

    瞿能的父亲瞿通乃是合肥人,很早就投奔朱元璋,善用长枪,号称长枪千户。已经过世数年了。而瞿能有今日的地位,也是因为瞿通的遗泽。否则,他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成为都指挥使。

    只是,瞿通虽然是淮西老兄弟一员。但是才能平平。毕竟,在元末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他如果真有本领。朱元璋岂能不用之?

    瞿通在的时候,在这些老将面前,也不敢造次,至于瞿能

    这个后辈小子,更是不被正眼看。

    而今北伐先锋,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瞿能一个小儿,敢大放厥词。这些人能看得惯才怪。

章节目录

大明公务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