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心中颇为感叹。

    他原本率兵七万伐代,在几场战斗中死伤了一部分。

    灭代之后,又经过调整安排,他将一部兵马交给副将杨原,由其主管剩下的代地之事,于是赵佗在东垣城驻扎的士兵便只剩下了五万人。

    秦王政此番在秋收后征召秦军二十万作为伐齐的兵力,加上赵佗手中剩下的五万士卒,就是整整二十五万人,兵力比当年李信伐楚时还要多。

    且这一次秦王政任命的伐齐副将,乃是曾经的东郡郡尉屠睢,他和赵佗交好,不会对赵佗产生掣肘。

    一切条件都给赵佗准备足够了,这是完完全全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当初李信伐楚那一次。

    赵佗心中很感动。

    东垣城外的秦军营帐中,赵佗召集麾下诸将,正式开始进行此番伐齐之战的部署。

    赵佗声音铿锵,将自己心中计划说了出来。

    谋士丽食其抢先捧场,笑眯眯的出口赞扬。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

    战场兵势乃是处于无穷变化中,秦军自然不可能将所有兵力都集中于正面战场,预留一部分兵力在其他地方作为奇兵,便可衍生出无尽战机。

    听到赵将军这么一说,帐中诸位将领纷纷点头,眼中闪过兴奋之色。

    特别是涉间、赵广和蒙恬三将。

    赵佗麾下,就以这三将能力最强,爵位和级别最高,留在此处的率领奇兵之人,自是从这三者中挑一个。

    蒙恬身躯雄壮,双目炯炯,腰部打的笔直。

    赵广面容沉稳,但双目中的渴望之色难以掩饰。

    涉间看着赵佗,目光柔和。

    赵佗视线扫过三人面容,心中便有了思量。

    他开口道:

    此话一出,蒙恬眼中闪过一抹讶异,他本以为这种独领一军的大功,赵佗会将其交给自己原本的老部下涉间或是赵广。

    毕竟伐代之战,自己升了爵位,这两人却没有升爵,若是赵佗将此重任交给他们,也是合理,没想到最后落到了自己头上。

    让我独领一军。

    赵将军,真有识人之明呐!

    蒙恬心中激动,立刻起身拱手道:

    赵佗微笑着点头。

    让蒙恬统兵,从公心来讲,是因在蒙恬在这几场战斗中,已经展示出了高强的军事天赋和素质,比之涉间和赵广还要强一些,有了后来者居上的趋势,让其领兵自是更加稳妥。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利,堪称双赢之举,何乐而不失为呢?() ()

    眼见蒙恬领命,赵广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涉间依旧脸带微笑,并不在意,甚至相比于独领一军,他更想和将军在一起。

    当然赵佗也不会亏待他们,正面战场数十万大军搏杀之处,想要建功立业,又有何难?

    安排好奇兵后,赵佗没有再耽搁下去,立刻率领两万士卒拔营南下,前往东郡,准备与大军汇合。

    秦军黑旗飘扬,如同一条黑龙向着南方行去。

    但当这支秦军南下抵达邯郸时,刚好遇到了一支北上的军队。

    邯郸城外,冬风呼啸。

    赵佗拍马上前,怔怔的看着前方立在战车上的秦将。

    那人的模样,让他想到了很多很多。

    赵佗拱手,轻声道:

    李信立在车上,两鬓发丝如同染雪,他看着眼前的少年将军,同样神色复杂。

    但很快,李信便笑了起来:

    李信突如其来的豪爽让赵佗微微一怔,紧接着,笑容在赵佗脸上绽放。

    赵佗目光如炬,与李信四目相对。

    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一切情感只在不言中。

    李信率军北上征伐辽东,赵佗率军南下准备灭齐。

    两军交错。

    南下的赵佗情不自禁的回头北望,低语着:

    北上的李信也不由侧首南望,喃喃着:

    ……

    秦王政二十五年,十一月。

    赵佗所部从黄河北岸的黎阳津渡过河水,抵达白马,然后一路到达东郡治所,濮阳。

    这里,早已是旌旗蔽空,矛戟如林,一眼望不到头的秦军营寨遍布于城外。

    此番伐齐的副将屠睢,带领一干将领前来迎接。

    赵佗亦上前回礼。

    两人略微寒暄后,屠睢便与赵佗把臂前行。

    赵佗低声开口,他注意到屠睢的脸上,有着一个硕大的凹陷型伤疤,那是上一次灭楚之战时,由刺客陈馀给他留下的伤痕。

    屠睢哈哈大笑,笑完又伸手指着脸上的伤疤,调侃道:

    赵佗笑着赞了一句,屠睢此人,真是豁达啊。

    ……

    就在秦国二十万大军开赴东郡,秦将赵佗率兵从恒山郡南下时。

    消息也传到了齐国朝堂。

    就在齐国君臣被摆在眼前的事实惊骇之时。

    大司马田冲却是在听到赵佗率兵南下的消息后,脸色涨的通红。

    你赵佗既然不去辽东打胡人,又为何写信给我求御胡之法?

章节目录

秦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起飞的东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起飞的东君并收藏秦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