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又是欧阳伦,朱元璋不开心了

    “再说了,刚刚三叔已经跟我说了信中内容,我为啥还要再付出一份代价?”欧阳伦没好气道。

    听到这话,汤和嘴角微微上扬,“贤侄啊贤侄,你还是年轻了些。”

    “你可知做好一件事情难,但要是坏掉一件事情,那可就很容易啊!”汤和笑着道:“你和老三的交易我都清清楚楚,这要是我写一封奏章,送到京城,根本不需要添油加醋,觉得你和老三的事情能成么?”

    我靠!

    闻言,欧阳伦自然是明白汤和是什么意思了。

    这就是在找他要封口费啊!

    再看徐达沉默不语,显然这两个家伙是商量好的,在他面前演的一出戏!

    上当了!

    “欧阳贤侄,你可别怪我俩,实在是你这家伙心眼子太多,想要骗过你,真不容易!”徐达摊摊手。

    “欧阳贤侄,上次刑部尚书的事情还是我俩给你打的掩护,最后好处没捞着不说,还免费给你当五天门神,这事都传到京城去了,我和老三的一世英明都毁在你手里了,还有和草原人贸易,我和老三天天带着军队沿路巡逻,保证过往百姓、商人的安全,这些算下来,你帮我和老三恢复天上人间贵宾卡以及一艘大驱,没毛病吧!”汤和笑着道。

    “二叔、三叔,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欧阳伦点点头,“从明天开始,你们二位在天上人间的贵宾卡恢复,给二叔安排一艘大驱,同时我再给三叔赠送一份长城长峪关到贸易城的大沙盘地图,价值也在百万以上!不过之前的事情咱们一笔勾销,谁也不许再提,另外接下来的事情你们也还得配合我。”

    “没问题!”

    “同意!”

    汤和、徐达连连点头,神色激动不已,心心念念的东西终于到手了!

    “对了,欧阳贤侄,我想问问我那十万北伐军还能继续在长城工地上干活么?”徐达开口问道。

    “长城工地的确是不需要人了,不过我已经给十万北伐军找到了新工作,那就是去宣府种红薯!”欧阳伦继续道:“此事我已经跟宣府知府焦仁交代好,到时候他会好好配合北伐军的,在宣府开垦荒地、种植红薯,免除红薯种子以及官员培训指导等费用,并且第一年种出来的红薯都归你们北伐军,到时候你们可以将这些红薯做军粮,也可以出售给中华粮业,总之赚的钱绝对不比在长城上干活少!”

    “这么说你连工钱都不用给了?”徐达问道。

    “当然了,红薯种子以及官员培训那都是成本啊!咱们这是多赢,一年之后,北伐军获得红薯,宣府获得大量耕地,而我也省了一笔工钱,宣府耕地开垦出来后,便会有更多的百姓去宣府定居,人口一多,发展起来也会快上很多!”欧阳伦解释道。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有些道理,就这样定了吧!”徐达点点头,“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这个不早己,今天种红薯的时机已经过去了,等明天开春吧。”欧阳伦继续说道:“在这之前还是先完成‘联合军演’这个事情,毕竟这关系到赤塔部落的安危。”

    “好!”

    “那二位叔叔可还有什么事情么?”欧阳伦问道。

    “我没有了。”

    “我也没有了。”

    “既然没事,两位叔叔慢走,我今天就不留两位叔叔吃饭了。”

    说完,欧阳伦转身便走进衙门当中。

    看着欧阳伦淡定从容的背影,汤和、徐达却是陷入了疑惑当中。

    “老三,刚刚这小子答应得太快了些吧!还有他居然主动给一件价值百万的沙盘地图,这可不比我那大驱差啊!”汤和嘀咕道:“你说.这里面会不会是一个坑!?”

    徐达摇摇头,“二哥,这次我也看不准,但他答应得太快,的确有些不对劲。”

    “就是,这小子心眼那么多,这次吃了这么大个亏,他却是如此淡定,这里面肯定有鬼!”汤和再次嘀咕道。

    “那咱们拒绝?”徐达试探性问道。

    “拒绝?这辈子都不可能拒绝,就算这里面是大坑,我也得跳进去,这可是大驱啊!”汤和感叹道。

    “也是,长峪关到贸易城的沙盘地图我早就想要了,无奈钱不够,这次能弄到手,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得趟过去!”徐达神色坚定道。

    欧阳伦回到衙门内,周保立马凑了过来,无比心疼道:“老爷,您就这么让魏国公、信国公敲你竹杠啊!两张天上人间贵宾卡,一艘大驱、一份沙盘地图,加起来好几百万了!”

    欧阳伦笑着道:“周保,我要说咱是故意让他们敲我竹杠的,你信不?”

    “啊!”周保楞住了,“老爷这是为何啊!”

    “其实无论是大驱、沙盘地图我都已经给魏国公、信国公准备好了,这段时间他们二位帮了我不少忙,我却一直没有表示,但是直接送.以这两位的脾气估计还不会接受,但是让他们敲竹杠,既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又将东西送给他们了,两全其美!”

    “再说了,今后要是我那皇帝岳父说我贿赂他人,也没证据,明明是我被敲竹杠,我才是受害者!”

    听到这话,周保张大嘴巴,伸出大拇子,由衷感叹道:“老爷,还是您高明啊!”

    “我出去这么久,你钓了多少鱼了?”

    周保指着竹篓里满满的鱼,“老爷,这些都是我在你出去后钓的,有点少你别介意。”

    “我”欧阳伦嘴角抽抽。

    尼玛!这周保的钓鱼天赋怕是点满了吧!

    红薯的出现,让整个北直隶都沸腾起来。

    小到村头,大到酒楼,街头巷尾,田间野地,商人、百姓都在讨论红薯的事情。

    “听说了吧,咱们北直隶出粮食新品种了!据说亩产能达千斤!”

    “乖乖!我家那一亩上好良田种一年粮食,最好的时候也就三百多不到四百斤,产量翻两三倍啊!”

    “听说是布政使大人培育出来的,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红薯!”

    “这红薯不挑田地,好地坏地都能种,而且产量都不低,我已经决定了,等官府开放红薯种植后,我就把自家那几亩产量不高的地都种上红薯。”() ()

    “我也是这样打算的。”

    “中华粮业那边已经放出话来了,日后谁家的红薯要买,他们照单全收!”

    “哎,不过官府也发了公告,目前北直隶这边先在宣府那边大规模种植,咱们想要种植的话,得等到明年下半年了!”

    关于“红薯”的传闻,很快从北直隶传到了其他行省,最后连京城也开始谈论起“红薯”。

    大明百姓们对这“红薯”充满了期待。

    皇宫当中。

    朱元璋正从容走上龙椅,却发现大殿上百官都不停讨论着,声音还不小,显然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咳咳――”

    轻咳两声。

    结果根本没有大臣理会。

    这就有些尴尬了,朱元璋当即又重重咳嗽两声。

    咳咳――!!

    百官这才发现皇帝已经坐在了龙椅之上,连忙熄声。

    整个太极殿瞬间安静下来。

    虽说刚刚被百官忽视,但是朱元璋心情还是很不错,所以并没有和百官计较,而是好奇问道:“诸位爱卿,刚刚是在讨论何事?居然如此入神,不如说出来,让朕也听听?”

    百官一阵沉默。

    毕竟谁也不清楚皇帝陛下的意图,都不敢贸然开口。

    “吴敬之你来说!”

    既然没人主动说,朱元璋便直接点名。

    被点名的吴敬之只好站出来道:“回陛下,最近京城内一直在流传一个消息,说是北直隶出现了一种新的粮食,这种粮食不仅味道不错,而且产量很高,一亩产量高达一千斤!”

    “亩产千斤!!”朱元璋当即瞪大了眼珠子。

    乖乖!

    这不是他做梦都想要的粮食么!

    作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于粮食他是再了解不过,也很清楚亩产千斤粮食意味着什么。

    真是如此的话,大明将不会有人挨饿,即便是遇到了天灾,百姓们也能储存足够的食物渡过去!

    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朱元璋赶紧重新坐稳龙椅,沉声问道:“此事可当真!若是谣言朕定要严惩传播谣言之人!”

    当初朱元璋就是被杨宪用一株花高价钱从外邦卖来的一株稻穗欺骗,丢了个大脸,从那以后他对官员那是多长了好多个心眼。

    吴敬之神色一顿,“回陛下,这消息是真还是假,臣等也不清楚,正是因为如此臣等再在讨论。”

    这时候,宋濂站出来道:“陛下,老夫这两天翻阅了诸多古籍,以及历朝历代有记录的粮食产量,从未发现有亩产千斤过!”

    “此物横空出事,若是真那必然是天助我大明,若是假传播这谣言之人该杀!”

    朱元璋缓缓点头,“宋濂说得有道理,那位爱卿还知道此物更多的消息?”

    户部尚书郭资站出来道:“陛下,臣听说此物名为红薯,据说是北直隶先前派出的一支远洋舰队,从海上一座岛屿上寻得并且带了回来,欧阳驸马将此物精心培育,第一次种了半亩便收获了超过五百斤,并且已经开始在宣府大力种植起来。”

    北直隶.红薯欧阳伦.

    朱元璋心里默念两句,心里顿时明白了什么。

    又是欧阳伦这小子!

    或许是每次大事都和欧阳伦这小子有关系,朱元璋此刻也是表现得相当的淡定。

    他更在意红薯这粮食。

    朱元璋忽然想起来,上次他去北直隶微服私访的时候,跟欧阳伦连着喝了好几顿酒,两人喝到兴头上的时候,欧阳伦好像还跟他说过什么粮食红薯的话,不过那个时候朱元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亩产千斤!

    要么是活在梦里,要么就是在吹牛。

    可如今传言四起,传得是有鼻子有眼的,又涉及到欧阳伦,朱元璋就算是不相信也得想办法搞清楚,要不然他绝对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

    “陛下,我大明缺粮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终于有了解决办法,咱们可绝对不能错过!”

    “没错,亩产千斤,粮食产量直接翻数倍,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

    “若是全国推广,必定能够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字还没有一撇,大家还是不要高兴过早。”

    朱元璋一边听着百官们的争论,一边也在思考着。

    大明如今的发展的确是不错,可粮食短缺一直是个大问题,军队要粮食,受灾百姓要粮食,但每年的粮食产量就那么多,为了能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也做了很多措施,比如鼓励百姓开荒种地、减轻税负,甚至是让徐达带着军队在边疆一边练兵,一边屯田!

    可以说是用了各种办法来增加粮食。

    但是效果却是不明显,年年灾害,粮食年年欠收,这几年要不是北直隶,准确点来说是永安府的粮食输出,局面只会更糟糕。

    若是粮食产量多一点,也不说翻几倍,只要多出五成,就能让天下百姓过上个好日子!

    得想办法把“红薯”从欧阳伦手里弄出来!

    就在朱元璋打算开口的时候。

    郭资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既然此物是欧阳驸马发现的,但欧阳驸马还未正式上书陈述此物,说明时机还未成熟,若是朝廷着急插手,会不会对此照成影响?”

    “那你觉得该如何做?”朱元璋沉声问道。

    “此事也很简单,静静等待欧阳驸马的消息就是,欧阳驸马的能力整个大明都是知道的,这件事有且只有他能解决。”

    郭资无比郑重道。

    此话一出,大殿上的大臣们都安静下来。

    显然对于郭资的言论,他们都觉得有道理,毕竟欧阳伦虽然人品不咋滴,身上有一堆黑点,但是能力那绝对没话说,大明能有今天这局面,欧阳伦最少占一半的功劳,这是谁也无法抹去的事实。

    红薯还真得在欧阳伦手里才有可能发展得好。

    见状,朱元璋彻底不开心了。

章节目录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今或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或古并收藏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