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早朝本以为会如往常一样,谁知李御史的一本奏折掀起了波涛,甚至不久后,在京城之中都引起热议。

    “皇上,臣有本奏。据前线来报,有人在出使金朝的大军中,发现了太子昭训。其不顾天家颜面,朝廷法度,肆意妄为,竟以女子之身随军出征,并领兵作战。臣弹劾太子昭训,宋家三房长女,一,罔顾法纪,诈死出宫,蔑视天家尊严;二以女子之身参军,无视朝廷法度;三,无官无职,擅自领兵出征,形同谋逆!求陛下严惩,以正朝纲!”

    李御史这话一出,多位朝臣皆面露讶然之色,而景行、宗镕、左右相等一些重臣却面色不变,显然早就知道了消息。

    皇上眉头拧起,不悦地看了一眼李御史。这事事关皇家,知道消息的人都心知肚明,怕触了太子的霉头,没一个人敢当朝提出。

    他扫了一眼在经过短暂安静后炸开了锅的朝堂,沉声道:“此时容后在议,退朝!”

    散朝后,宗镕和景行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有担忧。

    -----

    从东宫诈死脱身后,宋卿卿便成了宋憬平的侍卫,跟随大军一起北上。开战后,她并未上战场,只在背后给阿弟提了一些建议,且身为宋家的侍卫,她也不必跟随大军住在一起,又极少出营帐,身份便一直瞒了下来。

    刚开始,双方战势焦灼,蒙古族虽骁勇善战,但粮草跟不上,加之金朝作为守的一方,占据地势,对方并没有讨到便宜。但是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蒙古族的兵士显然更抗冻,交战中隐隐占据优势。

    宗朝将士虽说是出兵援助金朝,但金人对他们并不信任,而他们对金人也不信任,所以这一万大军多是给金朝人提供辅助,或是押运粮草,上战场机会很少。这样一来,武艺不怎么好的宋憬平倒一直没受过伤,再加上一些军中管理事宜,多有宋卿卿出主意,倒也应付得来。

    但就在三日前,因金朝将领指挥失误,导致被蒙古人围了东边的一座小城。那座城地势高,易守难攻,虽被围困,但蒙古人一时也攻不进去,便将整座城给围了起来。城内粮草不足,他们这是想耗死城里的人。

    宗朝虽说出兵相助,但这座城俨然已被大军围困,他们没必要为了金朝人拼上自己军士的姓命,去帮忙夺回这座城。但城里被困的除了金朝人,还有王瑾。

    王瑾本是被大皇子派去协助边防,谁知也被困在了里面。三日时间里,金朝和宗朝两边吵吵闹闹,都没拿定个注意。宗朝大部分将领不愿意出兵营救,一是因为难度太大,二是城已被围,不必要再做无畏牺牲,但金朝将领当然主张营救,并希望里外合围,重新夺回城池。

    按照金朝人估计,这城中军草也就够将士和百姓们五六日左右的饭食,今日必要做出抉择,不然等将士都饿着肚子,再派人去营救,也就没了意义。

    王副将即王巡抚使,被困的是他的儿子,他当然相救,但理智告诉他,若派人去救,多半是给蒙古人送人头,且看着大皇子及其它军师都不愿意的样子,他闭了闭眼,身上的责任也不允许他擅自带兵去救人。

    就在宗朝将士纠结时,宋卿卿一身劲装,长发束起,挑开营帐,跟宋憬平一起走了进来。

    “王伯伯,我去吧。”

    王巡抚使眼神疑惑,一时之间并未认出她。宋卿卿看着他,笑着道:“几年不见,伯伯这就不认识我了。”

    “卿卿,你怎么在这?”王巡抚使大骇。他出城时并不知道皇宫内的那场大火,一直以为宋卿卿在东宫。

    站在一旁的赵辰安也一脸惊讶,话都说不出来了,只有宋憬平一脸担忧。今日在场的还有大皇子,阿姐诈死这消息是瞒不住了。

    “伯伯,这就说来话长了!我可以带五百士兵,亲自去救王瑾。”她眼神淡淡地扫视一圈,看到了众人或惊讶,或不解,或狂喜,或信任的表情。

    一时之间没有人开口,赵辰安却忍不住了:“宋卿卿,我知道你武艺好,但五百士兵,蒙古人可是用近六千人围住了那座城。”

    宋卿卿神情淡然:“城里还有金朝士兵和王瑾带的一支骑兵。里应外合,冲出来不是难事。”

    赵辰安还想再说,先不管她为什么在这,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去送死。大皇子却抢先一步开了口:“宋昭训,据本宫所知,你应该已经死了。”

    宋卿卿扭头直视对方,丝毫不惧对方话里的试探和怀疑:“大将军,身在军中,就只谈军事。我有信心,救出王瑾,只需五百士兵。”

    大皇子从眼前女子身上嗅出了同类的味道,那是对自己的判断极度自信的感觉。他尚武,在军中待了多年,对一些琐事并不关注,对于宋卿卿怎么活了,又怎么逃出东宫的事,他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此事能不能给打击到太子。

    宋卿卿丝毫不惧他的打量,似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开口道:“将军,若我活着回来,您自是可以押我回去请罪。若我阵亡,你也不损失什么,五百士兵换一个机会,还是值得的。”

    “那你呢,你又是为什么?你该知道你就这么藏着,便可以活一辈子,可你站了出来,不论生死,这事瞒不住,不管你是否平安归来,你可知这后果?”皇家多疑,他想不明白她此时站出来的用意。

    “除了我,没有人有必胜的把握救出他,王伯伯也不行。”宋卿卿此时如一杆锋利的枪,浑身上下洋着异样的风采。

    大皇子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赏,有些懊悔之前在京中,怎没注意到这般妙人。他缓缓扫视一圈,除了他自己的人外,此次军中还有一些塞北老将和王副将的谋士,在那些人眼中,对她的话全然没有疑惑。

    他看到王副将点了点头,才开口道:“我凭什么信你?”

    宋卿卿笑了:“将军,您不必信我,只要那些将士信我就行。只要我能募集到五百士兵,你允我带他们走就行。再说,五百人而已,您不损失什么。”

    大皇子思量片刻,这人若不救,会寒了军心,王副将更是朝中重臣,不救他儿子,难免他心中又怨愤。可若要救,愿意领兵的没几个,大家都知道这是去送死。王副将倒是愿意去,可他身为副将,若这么早就折在这,他没法向父皇交代。

    “王副将,此事毕竟事关你的儿子,你意下如何?”

    王副将看了看宋卿卿,只见她正朝他笑着,他弯下了腰,跪在地上:“臣肯请殿下恩准!”

    他叫殿下,这不是在以军中之礼相求,而是在以他朝中重臣的身份恳求。大皇子越发看不明白了,眼前这个小娘子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能让副将这般信任她。

    大皇子快步上前,想要扶起他:“王巡抚使,快快请起!本宫准了。但就依她所说,只有士兵自愿跟她走,才行。”

    王巡抚使并未起来,他仍旧跪在地上:“老臣还有一事相求,恳请殿下看在老臣的份上,为我这侄女隐藏一二。”

    大皇子皱了皱眉。按理说,这事他应该立马向京中送信。此时,赵辰安、宋憬平、还有几个出自塞北的谋士和老将也立马跪了下来。

    大皇子不解,且不论眼前这女子是不是太子昭训,在宗朝,女子上战场就是一大罪过,他能允许这人去救王瑾,是事出紧急,加上五百人,他损失的起,可若瞒着这事…。

    宋卿卿亲自上前,扶起了王巡抚使:“伯伯,不必这样。”

    而后她也跪了下来:“我替父亲,替我自己谢过各位!各位今日暂且不必向殿下求情,若臣女平安归来,日后被押到了京中,再恳请各位到时为我上一本凑折。”

    “伯伯,这事是瞒不住的。我若不亮明身份,怎么招揽得到人!”

    王副将面露犹豫,他想说要不就别救了,但那是他儿子。

    她看出了对方的犹豫,直接说道:“伯伯,无论今日那被困之人是谁,我都会去救。咱们将士,可以战死沙场,但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失误,在城中被困死。我了解王瑾,明日,他定会突围。可他毕竟只带了一支骑兵,需要我去接他。”

    “可,可是,卿卿,你父亲已经” 王巡抚使虽不知道宫里的事,但从大皇子的话中,也可以窥探一二,她是诈死出宫的,可眼下,却为了救他儿子…。他想到自己的至交已经战死了,若她的女儿再…。

    “伯伯,不必担忧。你若不准,父亲才会伤心。对我们而言,最好的归宿就是沙场,这与我是一个小娘子还是小郎君无关,这只与我是不是军人有关。伯伯,你知道我的,我即站出来,就已然做好了所有准备。”

    宋卿卿又一次跪了下来,这次他朝着大皇子跪下:“请大将军,王副将准许臣女前去营救王瑾校尉。”

章节目录

求太子娶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不可休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可休说并收藏求太子娶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