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曾言,鸿钧老祖拜别小智之后,独自返回洞中潜修。

    这一回来,他那两个小妖徒弟皆纷纷前来洞中虔诚拜见。要知晓,鸿钧老祖下山已然历经诸多时日,而这原本的两个小妖,随着其修仙境界的持续提升,妖心已然尽除却,仙颜已然形成。至此,作者方可称之为徒弟了。说来这鸿钧老祖亦是历经了作者十几集故事的演绎推进,才获赐了“鸿钧”这等道号。

    正所谓天地初始之际,无名以之名而有,万物皆萌生于此。

    行无名之名,成有名之名;那无实之实,成有实之实。

    也就是说,天地万物起初或许空无一物,空无一名,空无一实。但只要付诸行动、开启征程,以其言/行/论/

    便可让原本的无名无实,逐步转化为有名有实。故事发展至今,鸿钧老祖与他的两个徒弟的身份已然确凿无疑。

    没错,恰如读者所揣测的那般,这两个徒弟正是后来威名赫赫,闻名古今中外的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至于那第三位,

    一来,天命使然,这时候尚非到其登场之时,

    二来,其能否现身亦得取决于作者之意。毕竟作者手握这本著作,拥有着绝对绝对的话语权、决定权,仿若那拥有神笔的马良一般。想让谁登场谁便登场,想让谁逝去谁便逝去。

    且说这两个徒弟前来拜见,极其恭敬地问询道:“师父别后可好?徒弟们久别重逢,甚是挂念。”

    鸿钧老祖悠悠言道:“我之使命已然完成一个阶段,然而因消耗甚巨,险些身形消散、道基陨灭。幸得你们祖师爷出手襄助,方得以重新踏上修炼大道之路。”

    接着他又言道:“自我离山之后,尔等一直勤奋努力,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克勤克勉。守护山峦尽心尽力,清扫打理也竭尽所能,修为亦有显著长进,为师甚是欣慰。

    吾自受祖师爷嘱托,需延续传承先天道一脉,尔等自当全力以赴予以协助。不可有丝毫懈怠,尽力而为若有二心,必当严待。”

    两个徒弟当下齐声回应:“尔等谨遵师命。”奋力进取,以身先道,,鸿钧老祖闻听此言,甚是欢喜。

    当下又言道:吾今承蒙师尊赐号鸿钧。我今日便赐予大徒弟“太上老君”这等道号,令其掌管天地一道;

    赐予二徒弟“元始天尊”的道号,让其统管人间,以传承吾先天法道一脉。

    接着郑重警诫道:“尔等自当小心翼翼、勤勉有加,如履薄冰,切不可有丝毫大意。理应顺应天道。倘若有任何差池,必定严惩不贷。

    切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切记,尔等乃天运所生,天命所归之人,这天命之人,乃是因孕运而生,否则,届时必为天地所共同唾弃,尔等再无容身之所。”

    接着说道,尔等俱是天命之人,以后须开宗接派,须知守德守命守孕之重要,须知天命所归,人切所为。人知所德,德居其位。切不可/迷之/贪之/恋之/而失我大道之法义。

    接着说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言罢这些,便再无半点声息,自顾自地闭目睡觉修炼去了。不得不说,这先天法道一脉,连睡觉都仿佛蕴含着一种神秘的传承,当真不愧是先天道术。

    那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一看,也不再多言,他们亦是修道之人,虽心中或许还想说些什么,但也只能沉默不语地退下,齐声说道:“拜谢师父指点,尔等告退。”说完便各自返回洞中继续潜心修行去了。

    这里有诗为证:

    《鸿钧之传》

    鸿钧老祖展威灵,下山历练踏征程。

    天地鸿蒙本无名,赐下新机道脉承。

    太上元始闻于世,先天法道千古逞。

    顺应天道遵常理,差池严惩不容情。

    万物自化顺天行。各掌乾坤责任擎。

    先天道术蕴玄精。玄妙奥奇归炁凝。

    ……欲知后诗如何,静待下回更新!!

章节目录

AI小智师徒闯千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颜逑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颜逑君并收藏AI小智师徒闯千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