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国有点后悔,以为自己转移了话题,没想到更大的坑在这儿等着他。

    他明知故问:“户口没有啊?”

    赵友娣受不了自己女儿那磨叽劲儿,把话抢过来说——

    “她跟她男人都死打工的,哪来的户口,江城的户口这么好弄啊?哪像你们两口子,这么有本事!”

    伍美梅赶紧解释:“不不不,我跟志国也没有!”

    宋志国赶紧附和:“可不嘛,这户口太难弄了,我们也没有。”

    赵友娣不相信:“那之前不是听你们过年跟家的时候吹,说家耀按人本地人的交钱标准给上完高中了么?”

    宋志国和伍美梅一脸吃了翔似的憋屈。

    家耀念书那事儿,是当初他们在卫疆办公室被逼着签的协议。

    伍美梅期期艾艾地说:“那……是卫疆用了关系帮忙的。”

    赵友娣来了精神:“你们跟宋盈君和好了啊?!”

    宋志国听不得这些,酒杯重重往桌上一放:“什么和好不和好!做子女的,就是得孝顺父母!”

    赵友娣笑着接——

    “哎!对嘛!我也这么觉得!”

    “我说你们也别太犟!看看宋盈君带的那两个小的,都送出国去,一个回国接手她公司,一个在国外当什么导演风流快活,你们就姿态低点儿,哄哄她,家耀也不用像现在这么苦哈哈地创业了,你们说是吧?!”

    伍美梅受触动了:“可不么!她好了,家里弟弟都不帮衬!净帮外人!我怎么就生了个没良心的!”

    宋志国更烦:“还提宋盈君干什么!她就能一直好?!”

    赵友娣想着既然他们一家人都和好了,她说点好话,指不定能捞点处。宋盈君现在那家底多厚啊,她就是沾边碎末,那都够她们一家人一辈子躺着不用干了!

    她就一股脑递好话:“那她现在的集团说是什么在全国都排上号的餐饮集团,那卫疆,也说是什么龙头企业!这多风光啊!”

    伍美梅刚才在商场看到大屏幕的不忿又给吊了起来:“怎么好事全让那俩占了!再怎么样还是一家人,怎么就不分我们一点,分我们家家耀一点儿!”

    宋志国酒劲上头,声音都高了几底:“管他们干嘛!我们家耀争气,现在开始创业了,到时比他们还好的时候,他们还不是会巴上来讨好!到时看我们理不理他们就完了!”

    伍美梅完全沉浸在忿忿不平的情绪里:“我也知道……可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去啊!”

    宋志国喝大了,自信上身:“家耀现在创业了 ,就离成功不远了,我宋志国的儿子,能差到哪儿去!”

    赵友娣完全没料到是这么个走向,眼下根本插.不进话,拼命使眼色给女儿。

    可惜女儿也不晓得是不是被鬼遮眼了,对她的暗示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就晓得吃菜吃菜!吃死算球!

    赵友娣气得喉咙发紧。

    好不容易等宋志国和伍美梅骂完,赵友娣逮着机会就说:“那你们替我家梅婷跟盈君说说呗,帮帮她小外甥解决一下这个念书问题。”

    宋志国冷笑:“你刚才不是说了么,我家小的回来接手她公司了,现在跟她说没用,得跟小的那个说。”

    伍美梅点点头。

    赵友娣两眼一黑:“宋……子君啊?”

    这个她真不熟,都没见过几回。

    当初那丫头刚回向宁镇不久,就被宋盈君给带到卫家涌去了。

    以前总觉得卫家涌那儿荒地一块,谁去谁就是往死坑里跳,哪成想风水轮流转,现在卫家涌发展得比向宁镇还好了。

    “那……”赵友娣想了想,说,“让盈君跟小的那个说说呗。”

    伍美梅摇摇头——

    “听说宋盈君跟卫疆那重心都放卫家涌了,说是什么成功人士身系家乡,回乡发展旅游业了。”

    “他们村租了辆小面包,那车装得跟正月十五的花车似的,车身的招牌写了一堆好话,在镇上四处游荡,开着大喇叭给那俩托大脚拍马屁。”

    ·

    卫家涌村委会办公室。

    “现在拆迁的事情基本定了,大伙儿生活不愁,但是大多数人也不种地了。”

    “这不种地不行,粮食咋来啊?”

    “他们有钱了,还愁粮食?”

    “那让那些地荒着,也不好看啊!”

    “那能有什么办法,村里的老人干不动了,他们老一辈穷惯了,也不愿意花钱雇人来种。”

    “也是,小年轻呢都往外跑,更不可能种地了。”

    “盈君啊,你有什么想法?”

    宋盈君是被村干部拉来提意见的,她正好要在村里起民宿,也不好推。

    但这个意见,她还真不能提。

    “是这样的,我自己也不种地,我是雇人种的。”宋盈君很为难,“我不方便说这个话啊,人家会说,你宋盈君都不吃这苦,还劝人家吃!怕被人骂。”

    村干部们实在没招了。

    “不是,盈君啊,你就直说,这儿说这儿散。”

    “可不么,这儿又没外人。”

    “对么!你就随便说说!”

    宋盈君本来不想做这个丑人。

    但是她觉得,自己在村里办民宿,村委会的一众干部那个配合,出力出人,她如果真一点建议都不提,在这儿干坐着也不适合。

    她想起上辈子的后来,很多果园都种草莓橙子李子之类的,卖门票让游客来摘,体验农家生活。有些地方还开放了稻田,让客人体验割禾。

    宋盈君明知道这事,她是忍不了不说。

    更何况这事对村里的发展只有益处。

    虽然她很清楚,这明显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大家的认知不一样。

    对于她来说,上辈子她已经见过这种营利模式,她觉得现在可以趁没什么人做这个营生,就先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可是村民们不一样,他们大多连村子都不怎么出去,最多就是逢墟日到镇上溜达。

    他们老一辈大多靠天天在地里累死累活种点粮食卖点钱糊口,现在你跟他们说,有人愿意付钱种地,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颠覆认知的事情,他们不会信。

    但是呢,现在村里条件好了,年轻一辈思想还是有不一样的。

    要不然试一试呢?

    宋盈君清了清喉咙,其他人立马停止交谈,满怀希冀地看着她。

    宋盈君先开个头:“其实……农耕地,还是得种地。”

    其他人心里一空,这不废话嘛!刚来的精神,又全退下去了。

    可念及宋盈君这些年给村里做了那么多贡献,光是当年人家带头做的那个玻璃房温室,就让村里人种地,给村里带来了多少收入。

    后来开饭馆,也不只顾自己挣钱,把自己的本事都教给乡亲们,让大家能做生意的都做生意。

    村支记记着宋盈君这些好,决定打个圆场。

    “那个……也是,耕地么,肯定是得种农作物,怎么种嘛,大家都想想,打起精神来!”

    宋盈君继续说——

    “但地还是让别人种,不用自己动手,还有收入。”

    “村里不是搞旅游开发嘛,游客来这儿总得玩点什么干点什么,也不能光看景,有的人会觉得无聊。”

    “这个地,正好就让游客种了,算是我们这儿的旅游特色一种。到时可以让田地的主人一起开个会,商量出一个合理的价钱。”

    “反正愿意继续种地的就继续种,不愿意种的,就用我提议这种模式,把地开放出去。让游客体验种地。”

    “游客们愿意到时回来收成,就在细苖那儿标记好游客的名字,到时让他们收自己的果实,但是中途如果他们不回来维护,就给我们维护费用。如果不想维护光想种,那也成,就按两种价钱就行。”

    “果实作物种好让游客纯感受收成的情况呢,就更好办了,作物反正是人家处的,就让人家带回去,价钱当然又是另一个价钱,这个都需要你们定好价。”

    “至于不愿意把地拿来做生意,自己也不想种的,那就还是让它丢那儿,反正自己不干,也不用眼热别人。你自己不干,没收成没收入,那就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

    这会议开会,办公室里一众人都把手掌拍烂了。

    要不说人家宋盈君生意都做到国外去了呢,人家那脑子,处处都能发现商机!

    活该人有钱啊!

    这次村委会会议就算是彻底把农耕地的利用问题给解决了。

    村干部一开始给村里的人说的时候,大多人都不太卖账。

    “开玩笑!谁愿意花钱种地?!”

    “谁想的损招啊?”

    “你们干部带头打个样呗!真能赚钱咱就干!”

    村干部就又求到宋盈君这儿来了。

    宋盈君想着,反正自己也是要做的,就爽快地答应了。

    别的不说,“系统”给她发任务了,就是要让她给自家的几块田发展个新用途。

    奖励的数目相当多,大概有六位数。

    宋盈君都懒得细看,她现在不缺钱,她从做任务中获得无限乐趣,所以就无所谓钱多钱少。

    耕地,她有三块,就她跟卫疆的院子旁边那小块,和屋前大路对面坡下两大块。

    这三块田一直种着东西,苏美兰也一直都帮她维护着。

    这些都是现成的,她只要印点旅游小册子,在她的民宿里放着,愿意去体验种田的客人,自然就会去了。

    既然所有条件都齐全,她就听村干部的,给大家“打个样”。

章节目录

回到1988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雨霖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霖咛并收藏回到1988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