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秦越已经在张府待了近一个半月。
自那日说要筹粮后,张福沅连着几天都忙的脚不沾地,一天中大半时间都不落屋。
这日醒来,秦越又默默盘算了下天数,从京城到明州,以信蛇的速度,需要十日到十五日,若能成功传信,死士快马加鞭赶来,至少七八日。
一共最多二十来天,也就是这两天了。
她之前在屋里转悠时,基本已经摸清,除了院内几个侍卫,院外也一直都有巡逻侍卫,听脚步声和甲胄声,人数不少、配备精良,像是训练有素的军卫。
届时若她的人到,想要直接硬闯进来救她,必定还要缠斗很久。若是引起盯梢的人注意,有人借此掺张福沅,也不是秦越想要的结果。
说到底,她与张福沅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她想出去,但不想别人发现张福沅偷梁换柱,给他招来麻烦。
才这么想着,秦越忽听到一阵嘈杂声,混着惊叫、喊话、咒骂、痛哭,断断续续,忽高忽低,似乎是从张府门口那边传来的。
秦越住的这个院子离张府大门还隔着一个偏院,加之门窗都合着,所以听不太真切。
她立刻起身着衣,想出去凑近听听。
一开门,就听到一声十分高亢洪亮的悲呼:
“猪狗当道,魑魅魍魉,张贼一手遮天,乱朝纲、酷刑法,党同伐异、压制异见,残害忠儒义将。吾辈无能,只能以死联名,请求苍天除奸佞、还清正!”
间或着,还有更恶毒的诅咒,诸如“磔尸锉骨”,“千刀万剐”,“世世为娼"之类。
还有很多妇女、幼童的哭声,多是“我那官人”、“还我爹爹……”
中间不断有侍卫的高喊声:“往后、往后,谁再往前挤,别怪刀剑无眼!”
秦越目色寒凉起来。
那个“猪狗当道”的声音,她很熟悉——是她国史院的同僚。
而且,听这些嘈杂声,国史院来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年轻的进士,基本上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傲才,不屑党派之争。自然而然,也就容易受到排挤。
陈书旸出于各种考量,将这种人调去国史院,叫他们修订史书典籍,也算人尽其用,他们就不必搅入朝堂政事。
这些骨子清高的文人难驯服,并不因此就站在陈书旸一方。可他们却是打心底眼认同编纂医书的,所以即便是纸墨不足、饷银不发,他们还是死撑着。
原以为不与任何派系结党,只在一隅埋头啄巢,也算是迂回地兼济天下了。
可却没想到,党派之争竟已到如此可怖的程度,一夜间陈书旸九族诛尽,医典项目彻底停摆,方知倾巢之下无完卵,从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哪里是因为自身清正,而不过是陈书旸这颗大树阴庇罢了。
于是,从刑部被放出后,他们就一起跑去宣德门外敲登闻鼓,要为陈书旸申冤。陈书旸被杀一事,明面上是张福沅做的,暗地里还是皇上默许,所以告状肯定是无人理睬的。
后来他们就堵在张福沅回府的路上,在大街上聚众闹事。
彼时皇上正想借着张福沅清除朝中毒瘤、拔出袁家势力,所以十分气恼国史院这群蠢货绊住张福沅,就直接下令杀了几个、关了一批,才震慑住他们。
国史院也因此闭门暂歇,可如今,他们怎么突然又来张府门口来闹了?
而且还弄来这么多妇女幼童……
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张福沅定是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根系,敌手坐不住了。
而且,这些人沉寂这么久,却敢在这时候闹,必定是探得仁和帝口风。这个皇上老毛病是又犯了吧,忌惮张福沅势头太强,想要打压威震,以平衡几党势力,待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时再一网打尽,坐收渔翁利。
狗皇上,她是真想扇几巴掌。
还有国史院这群人,一个个也都不长脑子,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外头的声音越来越吵、越来越乱。
一会是侍卫的恐吓,一会是女子幼童的惊叫,一会又是文人的喊叫,把张福沅骂了个狗血淋头,听得秦越心头火气大。
她很想亲自上阵驱散这些人,可院里四个侍卫全部出动,八双眼睛全盯在她身上,生怕她借机逃跑。
秦越哀叹一声——张福沅恐怕还有一个时辰才回来,那些侍卫没得令,谁也不敢杀这些官员,恐为张福沅惹来祸端,所以拦不了多久。
正想着,朱漆大门开了一道口,季良满头大汗地钻进来,将门一关,火急火燎跑至秦越跟前:
“秦大小姐,国史院带着人来闹事了,我们一群武夫,说不过那些文人,现在人越聚越多,好多百姓也围过来,受了那帮言官蛊惑也一同跟着骂,眼看着就要拦不住了……”
顿了顿,他朝着秦越单膝跪下:“秦小姐,大人说过,若是有要紧事我们一时找不到他,就来找您拿注意……”
说着,他目光一凛,抬头看秦越:“为今之计,只能杀鸡儆猴,秦小姐觉得如何?”
秦越倒是没想到张福沅这么相信她。
不过,他信她确实是对的,毕竟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嘛。
秦越凝思一瞬,而后摇头:“不行。你现在当着他们的面杀人,只会激怒他们。他们人多势众,顷刻就能冲破你们防线……而且,我担心有人从中作乱,趁机杀掉我们几个侍卫,挑动我们的人抽刀还击,引起两方厮杀。那些文人女弱不比握刀侍卫,最终结果就是张府门口成尸海,张大人这滥杀无辜的罪名就套上了。”
季良一听,额头豆大汗簌簌而落,急道:“那该如何?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
秦越忽而一笑,望向正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捣鼓药材的周月心:“这不是有现成的办法么。”
她语气平缓:“你在这等我。”
说着,她就去后院,不一会就带着几个瓶子出来,交给季良:“这是迷药,你往外头一撒,先把那些人迷晕再说。”
“啊?”季良惊异:“迷药?”
他狐疑地望向后院,这药肯定是周月心做的。
可周月心能拿到的药材,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绝不可能有能做迷药的药材。
情况危机,已顾不得多问,季良接过迷药,嫌开朱漆门浪费时间,就直接飞身翻墙而出,还不忘叮嘱四个侍卫:“你们几个把人看好了!”
不过多久,外头又炸开一阵嘈杂,有人大喊:“毒粉……咳咳咳……堂堂中书令,一派道貌岸然的模样,竟用这样的阴招!”
尔后,又是一波大闹:“冲进去,将张府砸烂!”
按照周月心同她说的,这种迷药其实只是容易让人困乏而晕,他们愈是激动,越使劲,越容易耗尽力气晕倒。
不一会,外头声量便小了。
不过,这实在是个指标不治本的法子,但没办法,人在激动时是听不进去任何道理。
更何况,他们给张福沅罗列的那些罪名,诸如踩着陈书旸尸体上位、党同伐异镇压异见,偏偏又都是事实。
即便这些事实背后,是逼不得已。
一听外面的祸端暂时压制下去了,四个侍卫也松了口气,想起来正事还没做,于是一人道:“秦小姐,我去看看炉上的水热了没……”
因为灶屋尚未修好,所以烧水做饭都在西苑灶房,如今天冷,晨起洗漱都得用温水才行。
秦越刚想点头,瞳孔却骤然一颤——两条赤红的小蛇,正从那朱漆大门的门顶蜿蜒而下。
此时,四个侍卫都背门而站,面朝秦越,只有秦越是正对朱漆大门的。
眼看那自称要去看热水的侍卫要转身,可蛇才刚划过门闩,秦越心头一紧,立刻大叫:“等一下!”
那欲转身的侍卫被秦越这突如其来的高声吓得一怔,顿住步子,疑惑地看向秦越。
就在这么转眼的一瞬,那蛇已遁入草间,借着呼啦啦的秋风,行踪无影,溜往后院。
她紧绷的眼一松,声音清脆婉转:“本想叫你买点桃花枝来祛祛晦气,早上一醒就听见那些咒骂人命的话,怪不吉利的。”
侍卫更疑惑了,指了指西角花坛那颗约有一人高的光秃秃的树:“这颗桃花树,小姐您不是天天来浇水吗?”
秦越一愣——确实有这回事,她竟没想起来,好像最近自己不光犯困,连记忆和逻辑都不如从前了。
想了想,她道:“所以我才说‘本想叫你’,说完就想起来了,我自己折就行,你去吧。”
而后,秦越就开始在前院转悠,转着转着又去了后院,见周月心在支摘窗前十分专注地看医书。
她走近,将脑袋从窗中伸进去,道:“看什么呢?”
她是想跟周月心打个招呼,一会季良若是来,周月心自然会帮她掩饰。
交谈两句,她便说要去茅厕那边转转,周月心抿嘴点头,又忽然叫住她:“秦姐姐……”
秦越转过身,看向周月心。
周月心一双杏眼水波流转,盈动着清浅的光,似有什么极难开口的事情。
秦越心中急着要跟信蛇汇合,可现在也不好就这么丢下人走了,柔下声音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不必有什么顾虑。”
周月心唇抿地发白,思忖半刻,她压低声音问:“秦姐姐,你能不能不走?”
这话乍一听没头没脑,却惊地秦越一怔,她要再次感叹周月心拥有如此强悍的第六感,不管刚才她是看见了信蛇,还是只是察觉茅房后侧的血,她竟都能一步猜对。
秦越逐渐收了脸上的笑意,事关重大,她不可能正面回应,只能迂回道:“这里困不住我,也同样困不住你。你会理解我的。”
周月心齿关一紧,默然低头。
秦越知道自己不用多说,聪明人自己会动脑子想。她转身,左右观察一番,便步入茅厕后方。
“嘶——嘶-嘶-”,一长两短,是为召唤。不出几秒,那寂静的密草间,蹿出两条红白花纹的蛇来。
秦越蹲下来,按照之前罗刹堂所说,将手伸到丹雪红面前。
而后,丹雪红蓝色的蛇信子一吐,一张约有半个小拇指大小的纸卷便落入掌心中。
秦越的手抑制不住地抖——不管信上写的什么,回信本身就意味着传信成功,其余就是时间问题,她这颗悬着的心也就落定了。
越是这种时候,秦越越不敢耽搁,将信塞入袖囊中,见蛇从后墙离去,才压下翘起的嘴角、整理表情走出去,东转转西转转,就挪进来自己卧房。
只要张福沅不在,她的卧房就是绝对安全的,几个侍卫作为男子,等闲不敢乱闯乱瞄,周月心行事规矩,也不会进来。
合好门窗,秦越上了拔步床,解下四角的纱帘,在昏暗的光下,将那一小卷纸拿出。
这卷纸的材质也是油纸,但不同于秦越之前从油纸伞中撕下的,这是罗刹堂特制的纸,想要显字,需要有母虫的血液。
这个方式,其实与张福沅飞鸽传信相似,都是靠不同物质叠加发生化学反应而显字。
她迅速从腰间掏出碎瓷片——当时来张府时情急,身上没有带匕首这类刀具,而张福沅因为提防她,也撤了前后院所有锐器,她只得碎了一个瓷盏带着防身,晚上放在枕下,起床就塞入腰间。
她撩开手臂,找了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轻轻一划,几滴鲜血流淌在油纸上,划过之处,字便开始显现出来——
【二十人已入京郊,因城门严查,只得乔装分批进入,恐需三日。主上有何吩咐?】
自那日说要筹粮后,张福沅连着几天都忙的脚不沾地,一天中大半时间都不落屋。
这日醒来,秦越又默默盘算了下天数,从京城到明州,以信蛇的速度,需要十日到十五日,若能成功传信,死士快马加鞭赶来,至少七八日。
一共最多二十来天,也就是这两天了。
她之前在屋里转悠时,基本已经摸清,除了院内几个侍卫,院外也一直都有巡逻侍卫,听脚步声和甲胄声,人数不少、配备精良,像是训练有素的军卫。
届时若她的人到,想要直接硬闯进来救她,必定还要缠斗很久。若是引起盯梢的人注意,有人借此掺张福沅,也不是秦越想要的结果。
说到底,她与张福沅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她想出去,但不想别人发现张福沅偷梁换柱,给他招来麻烦。
才这么想着,秦越忽听到一阵嘈杂声,混着惊叫、喊话、咒骂、痛哭,断断续续,忽高忽低,似乎是从张府门口那边传来的。
秦越住的这个院子离张府大门还隔着一个偏院,加之门窗都合着,所以听不太真切。
她立刻起身着衣,想出去凑近听听。
一开门,就听到一声十分高亢洪亮的悲呼:
“猪狗当道,魑魅魍魉,张贼一手遮天,乱朝纲、酷刑法,党同伐异、压制异见,残害忠儒义将。吾辈无能,只能以死联名,请求苍天除奸佞、还清正!”
间或着,还有更恶毒的诅咒,诸如“磔尸锉骨”,“千刀万剐”,“世世为娼"之类。
还有很多妇女、幼童的哭声,多是“我那官人”、“还我爹爹……”
中间不断有侍卫的高喊声:“往后、往后,谁再往前挤,别怪刀剑无眼!”
秦越目色寒凉起来。
那个“猪狗当道”的声音,她很熟悉——是她国史院的同僚。
而且,听这些嘈杂声,国史院来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年轻的进士,基本上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傲才,不屑党派之争。自然而然,也就容易受到排挤。
陈书旸出于各种考量,将这种人调去国史院,叫他们修订史书典籍,也算人尽其用,他们就不必搅入朝堂政事。
这些骨子清高的文人难驯服,并不因此就站在陈书旸一方。可他们却是打心底眼认同编纂医书的,所以即便是纸墨不足、饷银不发,他们还是死撑着。
原以为不与任何派系结党,只在一隅埋头啄巢,也算是迂回地兼济天下了。
可却没想到,党派之争竟已到如此可怖的程度,一夜间陈书旸九族诛尽,医典项目彻底停摆,方知倾巢之下无完卵,从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哪里是因为自身清正,而不过是陈书旸这颗大树阴庇罢了。
于是,从刑部被放出后,他们就一起跑去宣德门外敲登闻鼓,要为陈书旸申冤。陈书旸被杀一事,明面上是张福沅做的,暗地里还是皇上默许,所以告状肯定是无人理睬的。
后来他们就堵在张福沅回府的路上,在大街上聚众闹事。
彼时皇上正想借着张福沅清除朝中毒瘤、拔出袁家势力,所以十分气恼国史院这群蠢货绊住张福沅,就直接下令杀了几个、关了一批,才震慑住他们。
国史院也因此闭门暂歇,可如今,他们怎么突然又来张府门口来闹了?
而且还弄来这么多妇女幼童……
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张福沅定是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根系,敌手坐不住了。
而且,这些人沉寂这么久,却敢在这时候闹,必定是探得仁和帝口风。这个皇上老毛病是又犯了吧,忌惮张福沅势头太强,想要打压威震,以平衡几党势力,待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时再一网打尽,坐收渔翁利。
狗皇上,她是真想扇几巴掌。
还有国史院这群人,一个个也都不长脑子,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外头的声音越来越吵、越来越乱。
一会是侍卫的恐吓,一会是女子幼童的惊叫,一会又是文人的喊叫,把张福沅骂了个狗血淋头,听得秦越心头火气大。
她很想亲自上阵驱散这些人,可院里四个侍卫全部出动,八双眼睛全盯在她身上,生怕她借机逃跑。
秦越哀叹一声——张福沅恐怕还有一个时辰才回来,那些侍卫没得令,谁也不敢杀这些官员,恐为张福沅惹来祸端,所以拦不了多久。
正想着,朱漆大门开了一道口,季良满头大汗地钻进来,将门一关,火急火燎跑至秦越跟前:
“秦大小姐,国史院带着人来闹事了,我们一群武夫,说不过那些文人,现在人越聚越多,好多百姓也围过来,受了那帮言官蛊惑也一同跟着骂,眼看着就要拦不住了……”
顿了顿,他朝着秦越单膝跪下:“秦小姐,大人说过,若是有要紧事我们一时找不到他,就来找您拿注意……”
说着,他目光一凛,抬头看秦越:“为今之计,只能杀鸡儆猴,秦小姐觉得如何?”
秦越倒是没想到张福沅这么相信她。
不过,他信她确实是对的,毕竟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嘛。
秦越凝思一瞬,而后摇头:“不行。你现在当着他们的面杀人,只会激怒他们。他们人多势众,顷刻就能冲破你们防线……而且,我担心有人从中作乱,趁机杀掉我们几个侍卫,挑动我们的人抽刀还击,引起两方厮杀。那些文人女弱不比握刀侍卫,最终结果就是张府门口成尸海,张大人这滥杀无辜的罪名就套上了。”
季良一听,额头豆大汗簌簌而落,急道:“那该如何?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
秦越忽而一笑,望向正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捣鼓药材的周月心:“这不是有现成的办法么。”
她语气平缓:“你在这等我。”
说着,她就去后院,不一会就带着几个瓶子出来,交给季良:“这是迷药,你往外头一撒,先把那些人迷晕再说。”
“啊?”季良惊异:“迷药?”
他狐疑地望向后院,这药肯定是周月心做的。
可周月心能拿到的药材,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绝不可能有能做迷药的药材。
情况危机,已顾不得多问,季良接过迷药,嫌开朱漆门浪费时间,就直接飞身翻墙而出,还不忘叮嘱四个侍卫:“你们几个把人看好了!”
不过多久,外头又炸开一阵嘈杂,有人大喊:“毒粉……咳咳咳……堂堂中书令,一派道貌岸然的模样,竟用这样的阴招!”
尔后,又是一波大闹:“冲进去,将张府砸烂!”
按照周月心同她说的,这种迷药其实只是容易让人困乏而晕,他们愈是激动,越使劲,越容易耗尽力气晕倒。
不一会,外头声量便小了。
不过,这实在是个指标不治本的法子,但没办法,人在激动时是听不进去任何道理。
更何况,他们给张福沅罗列的那些罪名,诸如踩着陈书旸尸体上位、党同伐异镇压异见,偏偏又都是事实。
即便这些事实背后,是逼不得已。
一听外面的祸端暂时压制下去了,四个侍卫也松了口气,想起来正事还没做,于是一人道:“秦小姐,我去看看炉上的水热了没……”
因为灶屋尚未修好,所以烧水做饭都在西苑灶房,如今天冷,晨起洗漱都得用温水才行。
秦越刚想点头,瞳孔却骤然一颤——两条赤红的小蛇,正从那朱漆大门的门顶蜿蜒而下。
此时,四个侍卫都背门而站,面朝秦越,只有秦越是正对朱漆大门的。
眼看那自称要去看热水的侍卫要转身,可蛇才刚划过门闩,秦越心头一紧,立刻大叫:“等一下!”
那欲转身的侍卫被秦越这突如其来的高声吓得一怔,顿住步子,疑惑地看向秦越。
就在这么转眼的一瞬,那蛇已遁入草间,借着呼啦啦的秋风,行踪无影,溜往后院。
她紧绷的眼一松,声音清脆婉转:“本想叫你买点桃花枝来祛祛晦气,早上一醒就听见那些咒骂人命的话,怪不吉利的。”
侍卫更疑惑了,指了指西角花坛那颗约有一人高的光秃秃的树:“这颗桃花树,小姐您不是天天来浇水吗?”
秦越一愣——确实有这回事,她竟没想起来,好像最近自己不光犯困,连记忆和逻辑都不如从前了。
想了想,她道:“所以我才说‘本想叫你’,说完就想起来了,我自己折就行,你去吧。”
而后,秦越就开始在前院转悠,转着转着又去了后院,见周月心在支摘窗前十分专注地看医书。
她走近,将脑袋从窗中伸进去,道:“看什么呢?”
她是想跟周月心打个招呼,一会季良若是来,周月心自然会帮她掩饰。
交谈两句,她便说要去茅厕那边转转,周月心抿嘴点头,又忽然叫住她:“秦姐姐……”
秦越转过身,看向周月心。
周月心一双杏眼水波流转,盈动着清浅的光,似有什么极难开口的事情。
秦越心中急着要跟信蛇汇合,可现在也不好就这么丢下人走了,柔下声音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不必有什么顾虑。”
周月心唇抿地发白,思忖半刻,她压低声音问:“秦姐姐,你能不能不走?”
这话乍一听没头没脑,却惊地秦越一怔,她要再次感叹周月心拥有如此强悍的第六感,不管刚才她是看见了信蛇,还是只是察觉茅房后侧的血,她竟都能一步猜对。
秦越逐渐收了脸上的笑意,事关重大,她不可能正面回应,只能迂回道:“这里困不住我,也同样困不住你。你会理解我的。”
周月心齿关一紧,默然低头。
秦越知道自己不用多说,聪明人自己会动脑子想。她转身,左右观察一番,便步入茅厕后方。
“嘶——嘶-嘶-”,一长两短,是为召唤。不出几秒,那寂静的密草间,蹿出两条红白花纹的蛇来。
秦越蹲下来,按照之前罗刹堂所说,将手伸到丹雪红面前。
而后,丹雪红蓝色的蛇信子一吐,一张约有半个小拇指大小的纸卷便落入掌心中。
秦越的手抑制不住地抖——不管信上写的什么,回信本身就意味着传信成功,其余就是时间问题,她这颗悬着的心也就落定了。
越是这种时候,秦越越不敢耽搁,将信塞入袖囊中,见蛇从后墙离去,才压下翘起的嘴角、整理表情走出去,东转转西转转,就挪进来自己卧房。
只要张福沅不在,她的卧房就是绝对安全的,几个侍卫作为男子,等闲不敢乱闯乱瞄,周月心行事规矩,也不会进来。
合好门窗,秦越上了拔步床,解下四角的纱帘,在昏暗的光下,将那一小卷纸拿出。
这卷纸的材质也是油纸,但不同于秦越之前从油纸伞中撕下的,这是罗刹堂特制的纸,想要显字,需要有母虫的血液。
这个方式,其实与张福沅飞鸽传信相似,都是靠不同物质叠加发生化学反应而显字。
她迅速从腰间掏出碎瓷片——当时来张府时情急,身上没有带匕首这类刀具,而张福沅因为提防她,也撤了前后院所有锐器,她只得碎了一个瓷盏带着防身,晚上放在枕下,起床就塞入腰间。
她撩开手臂,找了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轻轻一划,几滴鲜血流淌在油纸上,划过之处,字便开始显现出来——
【二十人已入京郊,因城门严查,只得乔装分批进入,恐需三日。主上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