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二月,长秋殿。

    “启禀太后,这是父王亲手写的致歉书让陵儿转交给太后,弟弟刘迁娇纵任性,委屈了太子妃,是父王教子无方,陵儿替父王向太后请罪!”

    大殿下,刘陵跪在地上高举致歉书,态度端正诚恳。

    大殿上,皇太后坐在正中间,看了一眼孙芳,孙芳下殿接过致歉书,奉与皇太后,皇太后看了两眼递给右手边坐着的刘彻,回头看了一眼左手边坐着的平阳公主和修成君,修成君轻轻点头,太后会意,又朝刘彻轻轻颔首。

    刘彻扫了一眼致歉书,说道:“既是太子和太子妃无缘,此事便与皇叔无关,着令二人解除婚约即可。”

    “多谢陛下体恤,陵儿替父王叩谢太后和陛下隆恩!”刘陵说完,重重稽首。

    “平身吧”,太后笑道:“哀家已经许久没见你父王了,不知他的身体可还好啊?”

    “多谢太后挂怀,父王身体还好,只是毕竟年迈,腿脚比不了前两年利索,遇上下雨或者下雪天便走不了路,若非如此,父王非亲自入朝向太后和陛下请罪不可。”

    “无妨,皇叔年事已高,保重身子要紧,朕就赐他王杖,准其在淮南安养,不必入朝觐见!”刘彻又说。

    “多谢陛下!”刘陵再次行礼。

    太子妃金娥是修成君的女儿,太后的外孙女,早年由田蚡做媒嫁给了淮南太子刘迁,如今二人感情不和,金娥独自回京,刘陵原以为此举会招致两位至尊的不满,如今瞧着倒是多虑了。

    皇太后请她入座,又笑盈盈地打量她:“你父王最疼的就是你,当初为了你的终身大事将你留在长安,也过去这么久了,可有相中合适的?如果有喜欢的,可以跟哀家和陛下说,我们可以给你做主。”

    刘陵在下殿坐下,目光扫向端坐的平阳公主,笑道:“多谢太后,只是陵儿一向视平阳公主为亲姐姐,长幼有序,姐姐都没找到合适的,陵儿就更不着急了。”

    “你不用等她”,王太后瞄了平阳一眼:“她挑得很,这也不好那也不要的,怕是难嫁!”

    平阳不说话,捧着一杯茶由着她们打趣。

    刘彻接不上话,也不肯走,捧着淮南王的致歉书翻来覆去地瞧。

    “我瞧着那汝阴侯夏侯颇就不错啊,列侯出身,长得也俊俏,他最近不是同姐姐走得挺近的么,姐姐瞧不上?”刘陵好奇道。

    太后看向平阳:“有这事儿?”

    平阳讪讪:“没有,我跟他只是朋友。”

    “连夏侯颇都瞧不上,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刘陵望着她,又惊讶道:“姐姐不会是……”

    话说了一半,引得太后,平阳和修成君纷纷侧目看着她,就连刘彻也忍不住好奇,抬头瞅她。

    “我也是听其他人说的”,刘陵故作为难:“说姐姐和长平侯……”

    “不可能!”皇太后直接打断:“长平侯已经娶妻了,怎么配得上我儿?”

    刘陵笑说:“若是姐姐喜欢,也可以赐他们夫妻和离……”

    刘彻悄悄看向了自己的姐姐。

    平阳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喝着茶水,并不抬眼:“都是谣言罢了!”

    皇太后也说:“长平侯以前不过是个家奴,平阳怎么可能瞧得上他?!”

    “是陵儿失言了……”刘陵十分乖觉。

    平阳起身道:“母后,儿臣约了皇后赏梅,先告退了。”不等太后说话,直接行礼走了。

    刘彻起身朝太后作揖:“儿臣也有事要忙,让二位姐姐再陪母后说会儿话。”

    看着这姐弟二人一唱一和,王太后将耳杯往桌上一扣,暗自生闷气。

    修成君起身近前安抚:“母亲,娥儿的事还劳烦母亲多操心。”

    王太后心疼这个女儿,握住她的手安抚:“你放心,哀家会再给她找个好人家。”

    出了长秋殿,刘彻追上平阳公主:“皇姐可愿陪朕一同骑马?”

    平阳点点头,骑马刚好可以散散心。

    侍从牵来两匹马,刘彻亲自搀扶平阳公主骑上一匹黄鬃马,自己骑上一匹黑色玄骓。

    “皇姐不高兴?”刘彻问道。

    “无事”,平阳面上还是淡淡的。

    刘彻侧脸看着她:“刚才刘陵说的……”

    “别听她胡说,她那是拿我当借口呢!”

    “若是皇姐有喜欢的人,一定告诉朕,便是成了亲的,朕也要给你抢来。”

    平阳被他哄笑,执辔拉缰道:“可要跟我比试一场?”

    “当然!”刘彻亦笑。

    未有迟疑,平阳挥舞马鞭破雪冲出,雪色披风随风轻舞,马蹄纷扬起一层薄薄的雪雾,映着暖融融的冬日,风姿绰约,明媚飒爽,刘彻看了欣喜,挥鞭紧随其后。

    次日,卫子夫被召到了长乐宫,王太后相看夏侯颇,让她作陪。

    汝阴侯夏侯颇生得浓眉秀目,芝兰玉树,其祖上是汝阴文侯夏侯婴,与高祖皇帝同出沛县,战功卓著,早前娶过妻室,妻子过世后,便未再续,比公主小几岁。

    一翻望闻问切后,皇太后对夏侯颇甚是满意,事后问卫子夫的意见。

    卫子夫是知道他的,说道:“无论是年纪,家世还是模样,都与公主相配,只是他身体康健,却不愿入朝,怕也没什么志向,不知公主喜不喜欢。”

    “他是世袭列侯,只要家境人品可以,苦不到哀家的女儿就行,又不用治国打仗,要什么志向?!”王太后立即回驳。

    卫子夫微微一笑,再不提反对二字。

    “平阳这边的事该定下了,你回去早做准备吧!”皇太后起身回了寝殿。

    卫子夫行礼目送她,出了长秋殿,叹息一声,上了马车。

    回到未央宫,卫子夫去了宣室,将太后的想法告诉刘彻,毫无意外,立刻遭到刘彻反对。

    “你明知皇姐和卫青才是一对,为何还要答应?”刘彻不满,自立后那日她醉酒说胡话开始,他就觉得不对。

    卫子夫坐着喝茶,沉默片刻说:“公孙婵有身孕了。”

    “卫青倒是快活,儿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刘彻冷语讽刺,也坐下来喝茶。

    卫子夫白他一眼,又说道:“我也知道卫青喜欢公主,可这一世和之前不一样了,他们夫妻感情不错,公孙婵这已经是第四胎,是我们家的大功臣,我只有盼她好的。”

    前世公孙婵是在生卫伉的时候难产而死,现在明显不太可能,以后如何也不知道,她总不能为了平阳公主,咒她死吧!

    “那我姐姐呢?”刘彻瞋她:“你们现在出头了就嫌我姐姐碍眼,想赶紧打发走是吧?”

    “我什么时候嫌弃过公主了?”卫子夫与他对视:“当年为了不让卫青被刘陵祸害,这才让卫青娶了公孙婵,现在你又要为了公主,逼死公孙婵不成?”

    “朕又没说要逼死她,让她和卫青和离,她还可以再嫁,待朕将她那几个儿子封侯,日后还能委屈了她不成?”

    “你怎么就知道这不是委屈?你问过她了吗?”

    “也对,要不朕把公孙婵叫来问问?”刘彻顺着她的话反问。

    卫子夫气急,知道他强盗本性,说多了都是废话,起身道:“我不同意,你就别想逼她和卫青和离!”

    刘彻望着她的背影,心底冷笑,他下推恩令的时候也没问那些诸侯王愿不愿意啊,一个公孙婵算什么,他还要看她的意思行事真是笑话!

    卫子夫知道夏侯颇不是平阳公主的良配,但她阻止不了这件事,要跟皇太后叫板还得刘彻和平阳公主才行,她出面只能适得其反,因此即使知道这门亲事成不了,她还是得按规矩筹办,让他们一家三口去斗法。

    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皇太后有心赐婚,刘彻不同意,向来聪慧果断的平阳公主却在这个时候拿不定主意,事情就此僵持下来,宫里为公主筹办婚事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得知消息的公孙婵第一时间进宫找卫子夫确认:“我听说你这边已经在筹办公主的婚礼,是给平阳公主准备的么?”

    寒冬腊月,卫子夫领着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三个公主和卫伉卫不疑在雪地里打雪仗,她领着据儿和昌安堆雪人,说道:“你这又是听谁胡说的呢?”

    “你就告诉我吧,是不是给平阳公主的?”公孙婵在空地待不住,也下到雪地里来。

    “你别过来!”卫子夫喝止,忙将她赶去空地:“你这身子是能玩雪的么?万一摔着了,我怎么跟卫青交代?”

    “三姐”,公孙婵抓着她的手撒娇:“那你就告诉我到底是不是嘛!”

    卫子夫知道她的担心,安抚道:“我是奉太后之命在准备,至于是不是平阳公主的,可得下了诏才知道。”

    “太后三个女儿,另外两个都已成家,只有平阳公主,一定是给她准备的!”公孙婵想想就兴奋,又问:“是那个汝阴侯吗?”

    “看来本宫成亲,最高兴的应该是你们两个了!”

    二人寻声看去,平阳公主领着侍女自假山后走出来,面色异常严肃,公孙婵面露惧色,抓紧了卫子夫的衣袖。

    卫子夫笑道:“公主若能得遇良缘,我们自然是高兴的!”

    平阳屈膝给卫子夫行礼,公孙婵亦上前给她行礼。

    平阳凝视着她道:“你就这么盼着本宫嫁出去?”

章节目录

重生之归来望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苍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苍栮并收藏重生之归来望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