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天气,朗月湖景色正好,说书娘子的故事虽然精彩,但是众人也没有多听,只在日光最烈的那段时间坐在船厅里听了两三个故事,等太阳没那么毒了,就各去找其他的消遣了。
凤卓诩拦住又要往明弈身边凑的妹妹:“行了啊,瞒着父亲邀他一起来游湖,刚才又让你们单独下了那么久的棋,你就是有再多的感谢话,也该说完了。”
“不许再去找他了,和婵韵、婵萱玩儿去。”
凤婵音呆了呆,不可思议道:“你是在拦着我和朋友来往吗?你何时学得跟父亲似的专横不讲理了?”
凤卓诩道:“我怎么不讲理了?男女有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你老和他凑在一起,会传出闲话的。”
凤婵音连父亲的话都阳奉阴违,怎么会受他的管束?反问道:“众目睽睽之下,能有什么闲话?”
问完,也不等兄长的回答,高高兴兴地找明弈去了。
凤卓诩抓不住人,头疼地砸了砸手,只能暗暗地观察着她和明弈相处的情状,倒是没让他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通瞎玩儿。
下晌回府后,凤卓诩尤不放心,追到长音阁,打算再与妹妹谈谈心。
但他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直言相劝、长篇大论一定会惹得凤婵音心生抵触,所以,他没有表现出说教的心思,而是找了个还书的借口。
凤婵音在别院养伤时,安氏从他这里拿了好几本古籍,带去别院给凤婵音打发时间,至今还没还他,那可都是他的宝贝,他估摸着凤婵音也看得差不多了,此时去拿,正好一举两得。
有了还书的由头,凤婵音果然不疑有他,爽快地让他进了长音阁,还亲自领他去书房取书。
凤卓诩顺利拿到了书,却还没想好该怎么开口劝她少与明弈往来,只能先装模作样地挨个翻翻手里的书,拖一拖时间。
谁知这一翻,还真被他看出了点蹊跷之处,他抽出一张盖住两行字的白纸,有些怀疑地道:“我听母亲说你极爱这几本古籍,为了看书,连觉都不睡……”
他举起明显原封没动的书,“你真的看了?怎么我盖在字上的纸条,还在上面?”
凤婵音有些心虚,凤卓诩说的那晚,她根本没有熬夜看书,而是趁夜溜出别院办事去了。
“我这是爱惜书籍,所以即使翻过很多遍,也没有改动书页一分一毫,看之前是什么样,看之后还是什么样。”
她振振有词道。
“你说的那张纸,我是特意没取的,还当有什么典故,想着回来问你的。”
她倒也不是故意欺瞒凤卓诩,只是她答应过父亲,刺客和惠贵妃的事情轻易不告诉旁人,若是要坦承她没看此书,不免就要再解释解释她那晚去做了什么,那解释起来就复杂了。
所以,还是先瞒着吧。
她想得很好,但凤卓诩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接着追问道:“是吗?那你说说,这一页讲的是什么?”
凤婵音瞬间卡壳,暗悔失算,这本书她倒是之前在明月观就看过了,但她没翻过凤卓诩的这一本,他翻开的这一页是哪一页,她压根儿不知道啊!
凤卓诩一脸果然如此的神情,笑道:“露馅儿了吧?凤二姑娘,你有秘密啊!”
“说吧,你那夜大半夜的不睡觉,又不是在看书,做什么去了?”
“是不是……”他故意拖长了音调,“偷偷看那些消遣的话本子了?”
凤婵音:“……”
她暗自松了一口气,又很有些无语,语气毫无波澜地道:“是啊,是啊,你可千万别告诉父亲和母亲。”
凤卓诩一脸好奇又心动地问道:“什么话本?什么话本?”
“以你的品位,能让你废寝忘食的话本,指定有它的过人之处,借我看看呗。”
凤婵音再次语塞,一时不知该嫌弃兄长没出息,还是谢谢他对她品位的认可,最终还是拿了几本冬棋珍藏的话本给他。
凤卓诩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书,却没急着走,而是一本本地翻着话本,待看到都是些传奇异闻类的,没看到什么缠绵悱恻的情爱话本,这才放了心。
“那个明弈……”他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我承认他有些才情,但他志不在仕途,是个散漫无拘的性子,与我们凤家不是一道,你以后还是少和他来往吧,父亲不会同意的。”
凤婵音被他说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解道:“他志向在不在仕途的,与凤家有什么关系?而且,他为什么要和我们家是一道?他是我的朋友,和我是一道的不就行了?”
她觉得凤卓诩是在贬低明弈为人,不由替其辩护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人喜欢科举做官,自然也就有人不喜欢,总不能要求全天下的书生都只有做官的志向吧?”
“大哥哥自己就不喜欢考科举,怎么反倒非议起旁人来了?”
凤卓诩不承认这一点,连忙否认道:“谁说我不喜欢考科举了?我那是想考但考不上!你不要乱说啊,要是传到父亲耳朵里,我就没有清静日子好过了。”
凤婵音嘁道:“你那点招数,连我都能看出来,你以为父亲看不出来?你是真的连个举人功名都考不下来吗?”
“也就是现在父亲在朝中如日中天,不急着让凤家的后辈们去朝堂崭露头角,才容得你自在多年。”
“待再过几年,你看父亲还会不会纵着你?”
凤卓诩被这个残酷的事实当头一砸,瞬间就蔫了,垂头丧气地道:“你看出来了,也别明着拆穿啊!”
凤婵音看他自欺欺人的样子,有些好笑,问道:“你真就那么讨厌考科举?为什么啊?”
问完,还颇为费解地感叹道,“怎么你们一个二个的,都无心仕途?”
凤卓诩深知她口中的第二个,说的是明弈,他趁机上眼药道:“我不想科举,是因为我不想做官,我就喜欢念书,将来也只想去当一个教书先生。”
“我们凤家门第已是显赫至极,族中更是人才济济,不缺我一个做官的。”
“可那个明弈不一样,他本就出身低微,却胸无大志,不想着通过科举改换门庭,只想着得过且过,逍遥当下,拿着家里的资财在京城挥霍度日,早晚要败光家业!”
凤婵音不明白说凤家说得好好的,怎么又扯到了明弈身上去,她替明弈辩解道:“他不是那样的人。”
说了这么一句,她又把话题拉回来,“说你呢,不要说旁人。”
她有些惊奇地道,“原来你以后想去教书啊!可你不考取一个好的功名下来,将来谁愿意投在你门下读书?”
“难不成,你只想去小私塾里当个幼童的启蒙先生?”
“这你就不明白了。”凤卓诩道,“我若是太早考取功名,父亲一定会给我派官,所以这事不能急,得再缓缓。”
“缓到什么时候?”凤婵音道,“难不成,你要缓到四弟弟成才的那一日?”
凤卓诩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脑袋,笑道:“知我者,吾妹也!”
还真是这么打算的!
凤婵音不由得也笑出了声,她刚回府的时候,看到不成器的大堂兄和亲哥哥,也是第一时间把家族的重任放在了凤卓谚身上。
“四弟弟真可怜。”她不是很真心地同情道。
凤卓诩兄友弟恭,认可地重复道:“是啊,四弟弟真可怜。”
有了支应门庭的人选,兄妹俩坦然地继续过着我行我素的日子。
凤卓诩依然勤勤恳恳地去国子监读书,为读书而读书,不为科举,不为做官,纯爱好。
凤婵音勤勤恳恳地练她的飞雪剑法,学她的闺仪课程。
武妈妈等人搬回了院子里住,她会功夫这件事情已经瞒不住武妈妈和几个大丫鬟了,凤婵音干脆在院子里敞开了练剑法,还让安氏把旁边的院子夷平了并到长音阁里,给她当练武的场所。
安氏宠她宠得没边,自是没有意见。
凤丞相也没有异议,只是一个院子而已,都是小事。
在凤丞相看来,只要能把凤婵音留在家里,不让她时刻想着偷溜出去,就算把丞相府一半的宅子划给她当练武场,也未尝不可。
有了两位当家人的首肯,没出十日,旁边的院子就平平整整地归进了长音阁,对外的说法是,这块地方是给凤婵音练骑射的。
任是丞相府一向妻妾和睦,子女关系融洽,可这一举动,不免还是让人眼红!
连詹氏都不禁有些咋舌,觉得公婆宠爱凤婵音太过。
她倒也不是嫉妒,只是觉得没有哪一个婆家会这么纵容凤婵音,这怕是会让凤婵音出嫁后生出不小的落差感,将来与婆家矛盾频生。
凤婵音全不管其他人或羡慕或嫉妒或担忧的目光,恣意地过着自己的闺阁生活,在家里当乖乖女之余,就是想方设法地带冬棋出去玩儿!
这是她之前就答应过冬棋的。
她调查刺客的这段时间,冬棋一直都待在院子里帮她守屋子,下山以来统共都没出去过几回,如今刺客的事情告一段落,该是带着冬棋到处玩儿的时间了!
就她们二人当然是出不去府门的,凤丞相和安氏都不会准允,凤婵音深知在出府这件事情上,凤卓诩这位亲兄长是指望不上的了。
且这位亲兄长有一个桃李满天下的伟大志向,凤婵音也不能耽误了他实现抱负,所以,她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位兄长。
凤卓诩拦住又要往明弈身边凑的妹妹:“行了啊,瞒着父亲邀他一起来游湖,刚才又让你们单独下了那么久的棋,你就是有再多的感谢话,也该说完了。”
“不许再去找他了,和婵韵、婵萱玩儿去。”
凤婵音呆了呆,不可思议道:“你是在拦着我和朋友来往吗?你何时学得跟父亲似的专横不讲理了?”
凤卓诩道:“我怎么不讲理了?男女有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你老和他凑在一起,会传出闲话的。”
凤婵音连父亲的话都阳奉阴违,怎么会受他的管束?反问道:“众目睽睽之下,能有什么闲话?”
问完,也不等兄长的回答,高高兴兴地找明弈去了。
凤卓诩抓不住人,头疼地砸了砸手,只能暗暗地观察着她和明弈相处的情状,倒是没让他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通瞎玩儿。
下晌回府后,凤卓诩尤不放心,追到长音阁,打算再与妹妹谈谈心。
但他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直言相劝、长篇大论一定会惹得凤婵音心生抵触,所以,他没有表现出说教的心思,而是找了个还书的借口。
凤婵音在别院养伤时,安氏从他这里拿了好几本古籍,带去别院给凤婵音打发时间,至今还没还他,那可都是他的宝贝,他估摸着凤婵音也看得差不多了,此时去拿,正好一举两得。
有了还书的由头,凤婵音果然不疑有他,爽快地让他进了长音阁,还亲自领他去书房取书。
凤卓诩顺利拿到了书,却还没想好该怎么开口劝她少与明弈往来,只能先装模作样地挨个翻翻手里的书,拖一拖时间。
谁知这一翻,还真被他看出了点蹊跷之处,他抽出一张盖住两行字的白纸,有些怀疑地道:“我听母亲说你极爱这几本古籍,为了看书,连觉都不睡……”
他举起明显原封没动的书,“你真的看了?怎么我盖在字上的纸条,还在上面?”
凤婵音有些心虚,凤卓诩说的那晚,她根本没有熬夜看书,而是趁夜溜出别院办事去了。
“我这是爱惜书籍,所以即使翻过很多遍,也没有改动书页一分一毫,看之前是什么样,看之后还是什么样。”
她振振有词道。
“你说的那张纸,我是特意没取的,还当有什么典故,想着回来问你的。”
她倒也不是故意欺瞒凤卓诩,只是她答应过父亲,刺客和惠贵妃的事情轻易不告诉旁人,若是要坦承她没看此书,不免就要再解释解释她那晚去做了什么,那解释起来就复杂了。
所以,还是先瞒着吧。
她想得很好,但凤卓诩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接着追问道:“是吗?那你说说,这一页讲的是什么?”
凤婵音瞬间卡壳,暗悔失算,这本书她倒是之前在明月观就看过了,但她没翻过凤卓诩的这一本,他翻开的这一页是哪一页,她压根儿不知道啊!
凤卓诩一脸果然如此的神情,笑道:“露馅儿了吧?凤二姑娘,你有秘密啊!”
“说吧,你那夜大半夜的不睡觉,又不是在看书,做什么去了?”
“是不是……”他故意拖长了音调,“偷偷看那些消遣的话本子了?”
凤婵音:“……”
她暗自松了一口气,又很有些无语,语气毫无波澜地道:“是啊,是啊,你可千万别告诉父亲和母亲。”
凤卓诩一脸好奇又心动地问道:“什么话本?什么话本?”
“以你的品位,能让你废寝忘食的话本,指定有它的过人之处,借我看看呗。”
凤婵音再次语塞,一时不知该嫌弃兄长没出息,还是谢谢他对她品位的认可,最终还是拿了几本冬棋珍藏的话本给他。
凤卓诩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书,却没急着走,而是一本本地翻着话本,待看到都是些传奇异闻类的,没看到什么缠绵悱恻的情爱话本,这才放了心。
“那个明弈……”他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我承认他有些才情,但他志不在仕途,是个散漫无拘的性子,与我们凤家不是一道,你以后还是少和他来往吧,父亲不会同意的。”
凤婵音被他说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解道:“他志向在不在仕途的,与凤家有什么关系?而且,他为什么要和我们家是一道?他是我的朋友,和我是一道的不就行了?”
她觉得凤卓诩是在贬低明弈为人,不由替其辩护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人喜欢科举做官,自然也就有人不喜欢,总不能要求全天下的书生都只有做官的志向吧?”
“大哥哥自己就不喜欢考科举,怎么反倒非议起旁人来了?”
凤卓诩不承认这一点,连忙否认道:“谁说我不喜欢考科举了?我那是想考但考不上!你不要乱说啊,要是传到父亲耳朵里,我就没有清静日子好过了。”
凤婵音嘁道:“你那点招数,连我都能看出来,你以为父亲看不出来?你是真的连个举人功名都考不下来吗?”
“也就是现在父亲在朝中如日中天,不急着让凤家的后辈们去朝堂崭露头角,才容得你自在多年。”
“待再过几年,你看父亲还会不会纵着你?”
凤卓诩被这个残酷的事实当头一砸,瞬间就蔫了,垂头丧气地道:“你看出来了,也别明着拆穿啊!”
凤婵音看他自欺欺人的样子,有些好笑,问道:“你真就那么讨厌考科举?为什么啊?”
问完,还颇为费解地感叹道,“怎么你们一个二个的,都无心仕途?”
凤卓诩深知她口中的第二个,说的是明弈,他趁机上眼药道:“我不想科举,是因为我不想做官,我就喜欢念书,将来也只想去当一个教书先生。”
“我们凤家门第已是显赫至极,族中更是人才济济,不缺我一个做官的。”
“可那个明弈不一样,他本就出身低微,却胸无大志,不想着通过科举改换门庭,只想着得过且过,逍遥当下,拿着家里的资财在京城挥霍度日,早晚要败光家业!”
凤婵音不明白说凤家说得好好的,怎么又扯到了明弈身上去,她替明弈辩解道:“他不是那样的人。”
说了这么一句,她又把话题拉回来,“说你呢,不要说旁人。”
她有些惊奇地道,“原来你以后想去教书啊!可你不考取一个好的功名下来,将来谁愿意投在你门下读书?”
“难不成,你只想去小私塾里当个幼童的启蒙先生?”
“这你就不明白了。”凤卓诩道,“我若是太早考取功名,父亲一定会给我派官,所以这事不能急,得再缓缓。”
“缓到什么时候?”凤婵音道,“难不成,你要缓到四弟弟成才的那一日?”
凤卓诩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脑袋,笑道:“知我者,吾妹也!”
还真是这么打算的!
凤婵音不由得也笑出了声,她刚回府的时候,看到不成器的大堂兄和亲哥哥,也是第一时间把家族的重任放在了凤卓谚身上。
“四弟弟真可怜。”她不是很真心地同情道。
凤卓诩兄友弟恭,认可地重复道:“是啊,四弟弟真可怜。”
有了支应门庭的人选,兄妹俩坦然地继续过着我行我素的日子。
凤卓诩依然勤勤恳恳地去国子监读书,为读书而读书,不为科举,不为做官,纯爱好。
凤婵音勤勤恳恳地练她的飞雪剑法,学她的闺仪课程。
武妈妈等人搬回了院子里住,她会功夫这件事情已经瞒不住武妈妈和几个大丫鬟了,凤婵音干脆在院子里敞开了练剑法,还让安氏把旁边的院子夷平了并到长音阁里,给她当练武的场所。
安氏宠她宠得没边,自是没有意见。
凤丞相也没有异议,只是一个院子而已,都是小事。
在凤丞相看来,只要能把凤婵音留在家里,不让她时刻想着偷溜出去,就算把丞相府一半的宅子划给她当练武场,也未尝不可。
有了两位当家人的首肯,没出十日,旁边的院子就平平整整地归进了长音阁,对外的说法是,这块地方是给凤婵音练骑射的。
任是丞相府一向妻妾和睦,子女关系融洽,可这一举动,不免还是让人眼红!
连詹氏都不禁有些咋舌,觉得公婆宠爱凤婵音太过。
她倒也不是嫉妒,只是觉得没有哪一个婆家会这么纵容凤婵音,这怕是会让凤婵音出嫁后生出不小的落差感,将来与婆家矛盾频生。
凤婵音全不管其他人或羡慕或嫉妒或担忧的目光,恣意地过着自己的闺阁生活,在家里当乖乖女之余,就是想方设法地带冬棋出去玩儿!
这是她之前就答应过冬棋的。
她调查刺客的这段时间,冬棋一直都待在院子里帮她守屋子,下山以来统共都没出去过几回,如今刺客的事情告一段落,该是带着冬棋到处玩儿的时间了!
就她们二人当然是出不去府门的,凤丞相和安氏都不会准允,凤婵音深知在出府这件事情上,凤卓诩这位亲兄长是指望不上的了。
且这位亲兄长有一个桃李满天下的伟大志向,凤婵音也不能耽误了他实现抱负,所以,她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位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