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婵音难得良心发现,愿意带着底下的弟弟妹妹们玩儿,别说年纪最小、最贪玩的凤卓诜,连一向安静的凤婵筝都高兴坏了,从校场回去的时候,小脸玩得红扑扑的,还有些不舍得走。
“二姐姐,我们明天还来吗?”她意犹未尽道,“有姐姐在,骑马射箭都好有意思,那些武师傅无趣极了,跟着她们练,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这会儿有些乏了。”凤婵音道,“要是谁能弹两首悦耳的曲子,驱驱我的乏闷,或许我明天就又有精神了。”
“我给二姐姐弹。”凤婵筝立即道,“我最近学了好些新曲子,夫子都说我弹得好,正好请二姐姐点评点评。”
凤婵音很是受用。
瞧瞧,多会说话!
还叫她点评呢!
就她那垫底的琴技,姐妹之中,只有别人点评她的份儿,哪有她点评别人的份儿?
若不是凤婵筝说这话的时候情真意切,满脸期待,她都要怀疑她是在故意讽刺人了。
凤婵音脸皮厚,她只当这是凤婵筝对她鉴赏能力的认可!
谁说琴弹得稍微差些,就不能有高超的鉴赏能力?这是两回事!
而且,她的琴技,最近进步了不少呢!
凤婵音拍了拍凤婵筝的小脑袋,大言不惭道:“弹得不好,我可不听。”
凤婵筝嘟了嘟嘴,不敢说她弹得比凤婵音好多了,只嘟囔道:“我弹得可好了!”
凤婵蔻在一旁羞她们二人:“不害臊,自卖自夸,二姐姐也不害臊,都敢指点三姐姐的琴技了。”
凤婵音和凤婵筝眼睛一瞪,作势要去抓她,凤婵蔻赶忙把凤卓诜往前一推,挡在自己前面,笑道:“表率,表率,做姐姐的要有做姐姐的样子,你们可不能当着六弟弟的面,一起欺负我。”
凤卓诜一把抱住凤婵音的膝盖,小大人似的劝和道:“不打架不打架,母亲说了,兄弟姐妹之间要和和气气的。”
凤婵音在他和凤婵蔻的脑门上各弹了一下:“道理一套一套的。”
弹得很轻,一点都不疼,凤婵蔻和凤卓诜却捂着脑门夸张地喊着好疼好疼,见凤婵音又要来弹第二下,这才松开手,嘻嘻哈哈地跑开了。
凤婵音也不禁跟着笑了笑,一回到凤家,她真是觉得天也阔了,云也轻了,连秋风都带着柔情蜜意。
离开了姚家那压抑的宅子,她是呼吸也顺畅了,心情也舒坦了,看什么什么漂亮,见谁谁可爱!
连差点被丫鬟迎面撞了一下,都觉得那丫鬟摔过来的姿势甚是曼妙!
“你是哪个院子里的?”武妈妈可不觉得曼妙,她只觉得这丫鬟不长眼睛,好好地走着路都能往主子身上撞,“大白日的就花了眼不成?”她训斥道,“你往谁身上撞呢?”
那丫鬟被凤婵音搀了一下,没完全摔下去,但知道自己是冲撞到主子了,头都不敢抬,立即跪了下去,开始请罪。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个妇人紧跟着跪到她身边,“她许久没进宅子里伺候了,规矩生疏了,我这就带她回去好好教导。”
“是吕妈妈呀。”武妈妈显然认识这妇人,“你怎么过来了?”
说着就小声给凤婵音介绍道,“是侯府的人,三夫人身边的,很得三夫人重用。”
原来是侯府那边的,凤婵音示意把人扶起来。
武妈妈亲自上去,把姓吕的妈妈搀了起来,冬琴也扶了扶那莽撞的丫鬟。
“我们夫人前儿得了一批西边来的宝石,镶在珠钗上很是漂亮。”吕妈妈道,“夫人和二夫人最是要好,有好东西第一个就想到了二夫人,就让我拿了些过来,让二夫人戴着玩儿。”
吕妈妈没有见过凤婵音,但她知道武妈妈如今伺候的主子是谁,所以一下就猜到了凤婵音的身份,言行妥帖地依次给几位主子请了安。
“二姑奶奶事忙,不常去侯府,所以不认得我。”她对凤婵音道,“这还是我第一次给二姑奶奶请安,还请二姑奶奶不要见怪。”
真是个会说话的。
凤婵音点了点头,示意武妈妈留下来送送人,就带着凤婵筝等人继续往前行去。
武妈妈拉着吕妈妈道:“下次可不能叫二姑奶奶了,我们老爷和夫人不许,姑娘也不喜欢,还是叫二姑娘。”
吕妈妈虽不知为何,但还是先应承道:“是,我这井底蛙出来得少了,不知道府里的时讯,下次一定多来找你武姐姐聊天。”
两方人交错而过之际,那差点摔倒的丫鬟却突然拦在了凤婵音身前:“二姑娘?你是二姑娘!”
凤婵音不明所以,转头看向她,不知道自己是二姑娘这事,有这么稀奇的。
难不成,侯府那边还流传着她的什么传奇故事?
“我是冬琴啊,二姑娘。”那丫鬟激动地道,“您还认得我吗?我是冬琴,之前伺候过您的!”
她的手往前伸了伸,似乎想去抓凤婵音的手,但最后还是忍住了,转了个弯精准地扣住冬棋的手腕,道,“你是小冬棋吧?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冬琴姐姐。”
她感慨道,“你都这么大了?”
说完又转头看向凤婵音,“二姑娘也长大了,你们都长大了,我都没认出来。”
“冬琴?”凤婵音、冬棋、新冬琴异口同声道。
凤婵音和冬棋是惊奇和感慨,新冬琴则是警惕和疑惑。
早听说凤婵音去明月观之前,身边就有四个“冬”,只是后来她只带了同龄的冬棋去明月观,另外三个“冬”留在了凤家。
凤婵音离家时,这三人已经十四五岁,凤婵音还没回来,她们到了年纪,就各自许人了。
旧冬书嫁在了府里,所以凤婵音回府时,她来磕过头、请过安。
旧冬琴和旧冬画一个嫁去了文信侯府,一个嫁去了凤家在外地的庄子,所以凤婵音回来之后,还没见过这两人。
没想到今儿竟见着了一个。
刚才是这丫头一直埋着头,凤婵音和冬棋没看见她的脸,故而没认出来,如今仔细一看,确实还有几分过去影子。
“原来是你啊,冬琴姐姐。”冬棋高兴道,“你最近过得好吗?”
新冬琴看到她们的亲热劲儿,酸酸地蹙了蹙鼻子,生怕这旧冬琴会重新回到凤婵音身边,威胁到她的地位。
新冬琴的脸色不好看,旧冬琴的脸色亦没好到哪里去。
按理说,听到“你最近过得好吗”这样的寒暄话,平常人都会立即回一句:“好,你过得好吗?”,然后就顺利地开启下一个话题,或者开始挥手告别,并约定下次有空再约。
可冬棋问出那句话之后,冬琴却迟迟没有作答,神态中满是纠结,心中似乎在挣扎什么。
在场的人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凤婵音含笑的嘴角垂了下去,冬棋也关切地看着旧冬琴,冬琴被她看得差点落下泪来。
凤婵筝看出事有蹊跷,招了招手,带着弟弟妹妹先离开了。
同一时刻,吕妈妈也打叠出一个笑模样,对凤婵音道:“二姑娘贵人事忙,我们就不多打扰了,这就先回去了,等来日,二姑娘得闲了,再让我这儿媳去给二姑娘请安。”
她现在已经开始后悔,为什么要为了多分些赏钱,把侯府的小丫鬟按了下去,反倒把冬琴这个不安分的给带了来。
早知道凤婵音今日回娘家,她打死都不会带冬琴过来。
她预感,冬琴遇见了凤婵音这个旧主,一定会闹出一些事来!
原来这吕妈妈是旧冬琴的婆母,那就是人家的家务事了。
武妈妈悄悄杵了杵凤婵音,小声道:“虽然之前是咱们府里的,但现在已经嫁出去了,想来身契原就是在侯府的,姑娘若是想管,还容我先去把事情打听打听。”
凤婵音觉得武妈妈说得有道理,师出无名,必有毁誉,还是先打听清楚的好。
反正人就在文信侯府,也不会跑掉,她近日也闲得很,有很多时间。
武妈妈的声音虽然小,但在场的众人还是都听见了。
吕妈妈和新冬琴松了一口气。
旧冬琴却瞬间慌张起来。
眼看吕妈妈就要来拉自己了,旧冬琴来不及思考太多,扑到凤婵音身前,“咚”的一声就跪了下去。
“姑娘救救我!”她大声道,“我想回到姑娘身边,求姑娘让我回来!”
“十一年前,我也想跟着姑娘去明月观的,是姑娘不要我的,不是我背弃了姑娘,我一直都记挂着姑娘。”
她一边说,一边止不住地淌下泪来。
“求姑娘看在过去的情分上,让我回来吧!”
那一下磕得非常实,在场的人都不禁替她感到疼。
凤婵音先是被惊了一下,后又被她连珠似的话语砸在了心坎上,忍不住疼惜道:“有话说话,有委屈诉委屈,糟践自己的身体做什么?”
一边说着,一边立即把人扶了起来。
她的话说得语意不明,可以理解成疼惜之下的怒其不争,也可以理解成厌恶之下的斥责。
吕妈妈和旧冬琴都听成了后者。
冬琴的心中生出了深深的绝望。
吕妈妈却欣喜异常,就说嘛,都是多少年前事情了?那时凤婵音还是个小孩子,能有多少主仆情谊?
吕妈妈想,像凤婵音这样的贵人,还能记得冬琴这个人,就已经给足冬琴体面,彰显出足够的涵养了。
她不可能为了一个丫头,和三夫人过不去。
“二姐姐,我们明天还来吗?”她意犹未尽道,“有姐姐在,骑马射箭都好有意思,那些武师傅无趣极了,跟着她们练,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这会儿有些乏了。”凤婵音道,“要是谁能弹两首悦耳的曲子,驱驱我的乏闷,或许我明天就又有精神了。”
“我给二姐姐弹。”凤婵筝立即道,“我最近学了好些新曲子,夫子都说我弹得好,正好请二姐姐点评点评。”
凤婵音很是受用。
瞧瞧,多会说话!
还叫她点评呢!
就她那垫底的琴技,姐妹之中,只有别人点评她的份儿,哪有她点评别人的份儿?
若不是凤婵筝说这话的时候情真意切,满脸期待,她都要怀疑她是在故意讽刺人了。
凤婵音脸皮厚,她只当这是凤婵筝对她鉴赏能力的认可!
谁说琴弹得稍微差些,就不能有高超的鉴赏能力?这是两回事!
而且,她的琴技,最近进步了不少呢!
凤婵音拍了拍凤婵筝的小脑袋,大言不惭道:“弹得不好,我可不听。”
凤婵筝嘟了嘟嘴,不敢说她弹得比凤婵音好多了,只嘟囔道:“我弹得可好了!”
凤婵蔻在一旁羞她们二人:“不害臊,自卖自夸,二姐姐也不害臊,都敢指点三姐姐的琴技了。”
凤婵音和凤婵筝眼睛一瞪,作势要去抓她,凤婵蔻赶忙把凤卓诜往前一推,挡在自己前面,笑道:“表率,表率,做姐姐的要有做姐姐的样子,你们可不能当着六弟弟的面,一起欺负我。”
凤卓诜一把抱住凤婵音的膝盖,小大人似的劝和道:“不打架不打架,母亲说了,兄弟姐妹之间要和和气气的。”
凤婵音在他和凤婵蔻的脑门上各弹了一下:“道理一套一套的。”
弹得很轻,一点都不疼,凤婵蔻和凤卓诜却捂着脑门夸张地喊着好疼好疼,见凤婵音又要来弹第二下,这才松开手,嘻嘻哈哈地跑开了。
凤婵音也不禁跟着笑了笑,一回到凤家,她真是觉得天也阔了,云也轻了,连秋风都带着柔情蜜意。
离开了姚家那压抑的宅子,她是呼吸也顺畅了,心情也舒坦了,看什么什么漂亮,见谁谁可爱!
连差点被丫鬟迎面撞了一下,都觉得那丫鬟摔过来的姿势甚是曼妙!
“你是哪个院子里的?”武妈妈可不觉得曼妙,她只觉得这丫鬟不长眼睛,好好地走着路都能往主子身上撞,“大白日的就花了眼不成?”她训斥道,“你往谁身上撞呢?”
那丫鬟被凤婵音搀了一下,没完全摔下去,但知道自己是冲撞到主子了,头都不敢抬,立即跪了下去,开始请罪。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个妇人紧跟着跪到她身边,“她许久没进宅子里伺候了,规矩生疏了,我这就带她回去好好教导。”
“是吕妈妈呀。”武妈妈显然认识这妇人,“你怎么过来了?”
说着就小声给凤婵音介绍道,“是侯府的人,三夫人身边的,很得三夫人重用。”
原来是侯府那边的,凤婵音示意把人扶起来。
武妈妈亲自上去,把姓吕的妈妈搀了起来,冬琴也扶了扶那莽撞的丫鬟。
“我们夫人前儿得了一批西边来的宝石,镶在珠钗上很是漂亮。”吕妈妈道,“夫人和二夫人最是要好,有好东西第一个就想到了二夫人,就让我拿了些过来,让二夫人戴着玩儿。”
吕妈妈没有见过凤婵音,但她知道武妈妈如今伺候的主子是谁,所以一下就猜到了凤婵音的身份,言行妥帖地依次给几位主子请了安。
“二姑奶奶事忙,不常去侯府,所以不认得我。”她对凤婵音道,“这还是我第一次给二姑奶奶请安,还请二姑奶奶不要见怪。”
真是个会说话的。
凤婵音点了点头,示意武妈妈留下来送送人,就带着凤婵筝等人继续往前行去。
武妈妈拉着吕妈妈道:“下次可不能叫二姑奶奶了,我们老爷和夫人不许,姑娘也不喜欢,还是叫二姑娘。”
吕妈妈虽不知为何,但还是先应承道:“是,我这井底蛙出来得少了,不知道府里的时讯,下次一定多来找你武姐姐聊天。”
两方人交错而过之际,那差点摔倒的丫鬟却突然拦在了凤婵音身前:“二姑娘?你是二姑娘!”
凤婵音不明所以,转头看向她,不知道自己是二姑娘这事,有这么稀奇的。
难不成,侯府那边还流传着她的什么传奇故事?
“我是冬琴啊,二姑娘。”那丫鬟激动地道,“您还认得我吗?我是冬琴,之前伺候过您的!”
她的手往前伸了伸,似乎想去抓凤婵音的手,但最后还是忍住了,转了个弯精准地扣住冬棋的手腕,道,“你是小冬棋吧?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冬琴姐姐。”
她感慨道,“你都这么大了?”
说完又转头看向凤婵音,“二姑娘也长大了,你们都长大了,我都没认出来。”
“冬琴?”凤婵音、冬棋、新冬琴异口同声道。
凤婵音和冬棋是惊奇和感慨,新冬琴则是警惕和疑惑。
早听说凤婵音去明月观之前,身边就有四个“冬”,只是后来她只带了同龄的冬棋去明月观,另外三个“冬”留在了凤家。
凤婵音离家时,这三人已经十四五岁,凤婵音还没回来,她们到了年纪,就各自许人了。
旧冬书嫁在了府里,所以凤婵音回府时,她来磕过头、请过安。
旧冬琴和旧冬画一个嫁去了文信侯府,一个嫁去了凤家在外地的庄子,所以凤婵音回来之后,还没见过这两人。
没想到今儿竟见着了一个。
刚才是这丫头一直埋着头,凤婵音和冬棋没看见她的脸,故而没认出来,如今仔细一看,确实还有几分过去影子。
“原来是你啊,冬琴姐姐。”冬棋高兴道,“你最近过得好吗?”
新冬琴看到她们的亲热劲儿,酸酸地蹙了蹙鼻子,生怕这旧冬琴会重新回到凤婵音身边,威胁到她的地位。
新冬琴的脸色不好看,旧冬琴的脸色亦没好到哪里去。
按理说,听到“你最近过得好吗”这样的寒暄话,平常人都会立即回一句:“好,你过得好吗?”,然后就顺利地开启下一个话题,或者开始挥手告别,并约定下次有空再约。
可冬棋问出那句话之后,冬琴却迟迟没有作答,神态中满是纠结,心中似乎在挣扎什么。
在场的人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凤婵音含笑的嘴角垂了下去,冬棋也关切地看着旧冬琴,冬琴被她看得差点落下泪来。
凤婵筝看出事有蹊跷,招了招手,带着弟弟妹妹先离开了。
同一时刻,吕妈妈也打叠出一个笑模样,对凤婵音道:“二姑娘贵人事忙,我们就不多打扰了,这就先回去了,等来日,二姑娘得闲了,再让我这儿媳去给二姑娘请安。”
她现在已经开始后悔,为什么要为了多分些赏钱,把侯府的小丫鬟按了下去,反倒把冬琴这个不安分的给带了来。
早知道凤婵音今日回娘家,她打死都不会带冬琴过来。
她预感,冬琴遇见了凤婵音这个旧主,一定会闹出一些事来!
原来这吕妈妈是旧冬琴的婆母,那就是人家的家务事了。
武妈妈悄悄杵了杵凤婵音,小声道:“虽然之前是咱们府里的,但现在已经嫁出去了,想来身契原就是在侯府的,姑娘若是想管,还容我先去把事情打听打听。”
凤婵音觉得武妈妈说得有道理,师出无名,必有毁誉,还是先打听清楚的好。
反正人就在文信侯府,也不会跑掉,她近日也闲得很,有很多时间。
武妈妈的声音虽然小,但在场的众人还是都听见了。
吕妈妈和新冬琴松了一口气。
旧冬琴却瞬间慌张起来。
眼看吕妈妈就要来拉自己了,旧冬琴来不及思考太多,扑到凤婵音身前,“咚”的一声就跪了下去。
“姑娘救救我!”她大声道,“我想回到姑娘身边,求姑娘让我回来!”
“十一年前,我也想跟着姑娘去明月观的,是姑娘不要我的,不是我背弃了姑娘,我一直都记挂着姑娘。”
她一边说,一边止不住地淌下泪来。
“求姑娘看在过去的情分上,让我回来吧!”
那一下磕得非常实,在场的人都不禁替她感到疼。
凤婵音先是被惊了一下,后又被她连珠似的话语砸在了心坎上,忍不住疼惜道:“有话说话,有委屈诉委屈,糟践自己的身体做什么?”
一边说着,一边立即把人扶了起来。
她的话说得语意不明,可以理解成疼惜之下的怒其不争,也可以理解成厌恶之下的斥责。
吕妈妈和旧冬琴都听成了后者。
冬琴的心中生出了深深的绝望。
吕妈妈却欣喜异常,就说嘛,都是多少年前事情了?那时凤婵音还是个小孩子,能有多少主仆情谊?
吕妈妈想,像凤婵音这样的贵人,还能记得冬琴这个人,就已经给足冬琴体面,彰显出足够的涵养了。
她不可能为了一个丫头,和三夫人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