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手忙脚乱的将萧吟秋安顿好,春露才堪堪转头看向刚刚的婆子“妈妈,你说什么?老太太她殡天了?”
“是啊,千真万确国公府里的人来报的,说是今晨寅时薨的”
“那为什么不早早来禀报?”萧吟秋撑着虚弱的身体问,如今她面色发白,气虚乏力,眼睛里的血丝都淡了许多,整个人毫无生气,就像是将死之人。
奶娘将外头的人给带了进来,是兰欢,她哭哭啼啼的说“是因为国公府忙上忙下安顿好老太太,如今的得空了才来找姑娘”这一幅楚楚可怜的样子着实看着心疼,半大的姑娘跪在屋内,哭得我见犹怜。
高玄刚回府还没来得及换官服就听到有路过的丫鬟说萧吟秋又晕了,现在他听不得关于萧吟秋出的一点事情,他疯了似得跑去秋霜苑,看见萧吟秋正在有气无力的问在地上跪着的女使。
高玄走近一看不大像是府中的丫鬟,也不像是任何人家的丫鬟,兰欢见高玄来低下头啜泣“这种事情就该第一时间...咳咳告诉我!”萧吟秋奋力的咳嗽,高玄见状赶紧上去替她顺背。
“这是怎么了?”
“主君,老太太殡天了...”兰欢有着一张极为精致的小脸,琉璃般的眸子轻轻眨动,身影单薄的让人心疼。
高玄眼底闪过轻微的诧异,眼眸里藏着让人看不懂的情愫“什么时候的事?怎么走的?”
“今晨寅时走得,其余的不知道,还没查出来”
“回府”萧吟秋强撑着身体站起来,高玄赶忙扶着。
两人坐在马车内,高玄不忍心还让萧吟秋为这件事操心“回去看一眼就回府休息吧,我会安排好人查的,一定查个水落石出”萧吟秋摇摇头,要是其他事情,都可以往后搁置,可是这件事情是万万不能的。
“祖母,她虽然年事已高但绝对不会到已经老死的地步,这其中必有人作祟”萧吟秋眼神空洞,仿佛这世间最后属于她的一丝温情也荡然无存。
暮春的雨丝如愁绪般缠绕着国公府的飞檐,萧吟秋袖中藏着的银簪子抵着掌心,冰凉刺骨,轿帘掀起时,她看见朱漆大门上的铜环结着薄锈,仿佛时光在此留下的斑驳泪痕,三年前她出嫁时,这对铜环还被擦得锃亮,映得出她头上的鎏金步摇,如今却只剩满目疮痍。
春风敲打着青石台阶,萧吟秋的绣鞋踏碎满地银光,国公府门前的白灯笼在风里摇晃,太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如同悬在府邸上空的一柄利剑。
“姑娘请回吧”一个婆子拦住萧吟秋,众人不敢相信的瞪大双眼,国公府嫡女也敢拦。
“放肆,你竟敢拦我”这是萧吟秋难得的一回摆架子,婆子一脸不屑的看着萧吟秋。
“你是哪家的姑娘,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今里头有我们伯爵夫人,您呐还是请回吧”
萧吟秋朝春露使了个眼色,春露上前给了婆子一巴掌“你生是国公府的人,死是国公府的鬼,我们家姑娘可是国公府嫡女,要听也是听姑娘的”
“竟敢让外头的人来做主,是当我们姑娘不在吗?”高玄让几个家丁上前按住婆子,几人朝里面走。
萧筠正在指挥着丫鬟挂白灯笼,看见萧吟秋回来了,嘴角先是扯了一下,随后笑脸请上前“秋儿,你怎么回来了?你现在身子正亏欠着,这府里头有我呢”
萧吟秋指尖掐进掌心,前日祖母托人送来的玉佛还贴在胸口发烫“我作为国公府的姑娘,也得回来看看祖母不是,现在更是作为国公府唯一的主人,我也得回来安排后事”
听到这儿萧筠不高兴了,嘴角弧度轻蔑“你一个嫁出去的女儿怎么敢回来指手画脚?”
“姑母怕是忘了,这国公府的匾额上刻的是先父的名讳”她忽然轻笑,凤尾裙裾扫过阶前积水“倒是姑母当年十里红妆嫁入建昌伯爵府,怎的如今倒像是这府里的主子了?”
萧筠脸色骤变,指甲刮过门环发出刺耳声响,面色不同刚刚一般好人面“你...”
“姑母,你此时在此可以,但是当做这府里头的主人怕是不妥吧”萧筠恶狠狠地剜了一眼高玄,瞧见他身上穿的官服,神色闪过不自然。
她眼里透着几分戏谑淡淡道“不就是个丞相吗?有什么好炫耀的”
“我官居一品,姑母见我理应出府迎接”短短几个字把萧筠气得不轻,开始指桑骂槐,一身华丽的服饰也被穿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姑娘,老太太的灵堂设在松鹤堂”冬含低声提醒,声音里带着一丝忐忑,萧吟秋轻轻颔首,指尖抚过腰间的玉佩,那是祖母亲自给她戴上的及笄礼,玉质温润,如今却成了她与亲人最后的联结。
“祖母曾说过玉最养人,饶是我病着的这几年祖母每每寻找一块好玉就送来给我,却忘了自己”萧吟秋强忍心中的伤心,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怀念以前,而是先查清祖母逝世的原因。
松鹤堂内,白幡低垂,烛火摇曳,萧吟秋走上前望着棺木中面色青灰的祖母,心中一阵刺痛,她伸手轻轻拨开祖母额前的白发,目光落在那抹异常的青黑上。
一道尖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萧吟秋转身,只见姑母萧筠身着华服,珠光宝气,哪里有半点丧母的悲痛之色“我劝你还是不要管,那毕竟是我的亲生母亲”
“姑母,我劝你不要拦着我” 萧吟秋站起身,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
待萧筠离去后,萧吟秋与高玄对视一眼,心中已有计较“先去看看祖母的遗物,或许能发现些什么” 高玄低声说道。
两人来到祖母的卧房,屋内陈设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虽与祖母居俱未数年,亦割舍不其心,萧吟秋拂过这里的每一寸,这些都是祖母生前钟爱的玩意儿,记忆中的小老太太还未到步履蹒跚的地步,她正慈爱的笑着挥手让她赶快过去。
单看房间没有任何异样,萧吟秋摇摇头还是决定审完下人们“把近三日老太太的食案都呈上来”她猛地站起身,惊得侍奉在旁的刘妈妈险些打翻了茶盏,这位国公府实际掌权的嫡女,眉目间透着与年纪不符的凌厉。
“回姑娘,这是老太太昨日用过的点心”刘妈妈颤巍巍递上雕花食盒,红木托盘里摆着半盏未喝完的雪梨汤、几块碎了的茯苓糕,还有一碗燕窝粥。
她俯身凑近食盒,突然闻到雪梨汤里飘出若有若无的檀香味“这汤是厨房现熬的?”
“回姑娘,老太太近日咳嗽,每日都要喝雪梨汤”刘妈妈垂首答道,眼角却微微抽搐,宫里的陈太医已背着药箱匆匆赶来。
“陈太医,劳您再查查这些吃食”萧吟秋将点心推到案前,陈太医捻起茯苓糕仔细端详“这糕点性寒,老太太体虚不宜多食,但...”他话音未落,萧吟秋已追问“但不足以致死?”
“下官查验过,糕点、汤药里均无剧毒,唯有这燕窝粥...”陈太医欲言又止,最终摇头“老太太是否最近外感风寒?”
刘妈妈恳切的点点头,陈太医摇摇头说“虽说偶感风寒时食了这燕窝粥,应无大碍啊”没有一丝头绪让萧吟秋感到头疼。
夜色渐浓时,萧吟秋独自坐在祖母生前最爱的罗汉床上,檀木架上摆着半幅未绣完的《百寿图》,针线篮里散落着各色丝线,她摩挲着食案上那盏雪梨汤的瓷碗。
“查!查所有接触过药房的仆役!”她的声音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回荡,三更梆子敲响时,萧吟秋站在书房窗前,看着远处忽明忽暗的灯火。
更深露重时,萧吟秋站在祖母的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她略显憔悴的面容,妆奁底层压着一封未写完的信,信纸上的字迹被泪水洇开:"秋儿,祖母身子大不如前,我记着你小时如同瓷娃娃讨人喜欢,后来被送进宫,让我日思夜想...”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萧吟秋费尽脑子也想不到到底何处不对,她连夜翻看今日祖母用的食案,全都没有问题,祖母的离世实在蹊跷。
烛泪在青铜灯台上堆成赤色珊瑚,萧吟秋指尖划过最后一页食案记录,忽然被雾气蒙住的窗棂传来三更梆子,青瓷茶盏被人轻轻按住,她抬眼看见高玄鸦青色袖口凝着夜露。
“戌时三刻的药膳单子查了七遍”他声音像浸在寒潭里的玉石,掌心的温度却透过杯壁渗过来。
“他人所为,必定得消灭证据,我不能懈怠”萧吟秋抽回手指,案上黄麻纸簌簌作响,她忽然发现自己的手腕在抖,不知是冷的还是气的,祖母竟停了往日惯用的参苓白术饮,改服萧筠送来的雪山石蜜羹。
高玄解下墨灰鹤氅,带着松针清苦的气息拢住她单薄的肩,菱花窗外,守夜婆子的灯笼在游廊拐角忽明忽暗,像是飘在浓雾里的鬼火。
“灵柩下的冰鉴子时添过三次”他忽然说。
萧吟秋猛地站起,膝头账册哗啦啦散落一地,是了!灵堂四角摆着半人高的青玉冰鉴,虽说依然入春,但怎么会用那么多冰块。
她疾步走向西墙紫檀药柜,踏碎满地月华,高玄的叹息追上来“此刻去动冰鉴,明日验毒就难了”
她抓过灯笼就往庭院冲,夜雾立刻噬灭了那点昏黄的光晕,青石板上滑腻的苔藓沾着露水,远处传来夜枭凄厉的长啸。
“吟秋!”高玄追到月洞门,看见她跪在湿冷的石阶上,正用银簪挑开冰鉴底层的霜花,雪色襦裙浸在积水里,像朵被雨水打散的玉簪花。
萧吟秋失望的看向手中的簪子,没有任何发黑的迹象“不是这个...”一连串的打击对萧吟秋来说太为致命,她行径近乎癫狂,在灵堂放肆哭着。
“这些冰鉴似乎只是为了祖母肉身短期不腐...”
“是啊,千真万确国公府里的人来报的,说是今晨寅时薨的”
“那为什么不早早来禀报?”萧吟秋撑着虚弱的身体问,如今她面色发白,气虚乏力,眼睛里的血丝都淡了许多,整个人毫无生气,就像是将死之人。
奶娘将外头的人给带了进来,是兰欢,她哭哭啼啼的说“是因为国公府忙上忙下安顿好老太太,如今的得空了才来找姑娘”这一幅楚楚可怜的样子着实看着心疼,半大的姑娘跪在屋内,哭得我见犹怜。
高玄刚回府还没来得及换官服就听到有路过的丫鬟说萧吟秋又晕了,现在他听不得关于萧吟秋出的一点事情,他疯了似得跑去秋霜苑,看见萧吟秋正在有气无力的问在地上跪着的女使。
高玄走近一看不大像是府中的丫鬟,也不像是任何人家的丫鬟,兰欢见高玄来低下头啜泣“这种事情就该第一时间...咳咳告诉我!”萧吟秋奋力的咳嗽,高玄见状赶紧上去替她顺背。
“这是怎么了?”
“主君,老太太殡天了...”兰欢有着一张极为精致的小脸,琉璃般的眸子轻轻眨动,身影单薄的让人心疼。
高玄眼底闪过轻微的诧异,眼眸里藏着让人看不懂的情愫“什么时候的事?怎么走的?”
“今晨寅时走得,其余的不知道,还没查出来”
“回府”萧吟秋强撑着身体站起来,高玄赶忙扶着。
两人坐在马车内,高玄不忍心还让萧吟秋为这件事操心“回去看一眼就回府休息吧,我会安排好人查的,一定查个水落石出”萧吟秋摇摇头,要是其他事情,都可以往后搁置,可是这件事情是万万不能的。
“祖母,她虽然年事已高但绝对不会到已经老死的地步,这其中必有人作祟”萧吟秋眼神空洞,仿佛这世间最后属于她的一丝温情也荡然无存。
暮春的雨丝如愁绪般缠绕着国公府的飞檐,萧吟秋袖中藏着的银簪子抵着掌心,冰凉刺骨,轿帘掀起时,她看见朱漆大门上的铜环结着薄锈,仿佛时光在此留下的斑驳泪痕,三年前她出嫁时,这对铜环还被擦得锃亮,映得出她头上的鎏金步摇,如今却只剩满目疮痍。
春风敲打着青石台阶,萧吟秋的绣鞋踏碎满地银光,国公府门前的白灯笼在风里摇晃,太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如同悬在府邸上空的一柄利剑。
“姑娘请回吧”一个婆子拦住萧吟秋,众人不敢相信的瞪大双眼,国公府嫡女也敢拦。
“放肆,你竟敢拦我”这是萧吟秋难得的一回摆架子,婆子一脸不屑的看着萧吟秋。
“你是哪家的姑娘,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今里头有我们伯爵夫人,您呐还是请回吧”
萧吟秋朝春露使了个眼色,春露上前给了婆子一巴掌“你生是国公府的人,死是国公府的鬼,我们家姑娘可是国公府嫡女,要听也是听姑娘的”
“竟敢让外头的人来做主,是当我们姑娘不在吗?”高玄让几个家丁上前按住婆子,几人朝里面走。
萧筠正在指挥着丫鬟挂白灯笼,看见萧吟秋回来了,嘴角先是扯了一下,随后笑脸请上前“秋儿,你怎么回来了?你现在身子正亏欠着,这府里头有我呢”
萧吟秋指尖掐进掌心,前日祖母托人送来的玉佛还贴在胸口发烫“我作为国公府的姑娘,也得回来看看祖母不是,现在更是作为国公府唯一的主人,我也得回来安排后事”
听到这儿萧筠不高兴了,嘴角弧度轻蔑“你一个嫁出去的女儿怎么敢回来指手画脚?”
“姑母怕是忘了,这国公府的匾额上刻的是先父的名讳”她忽然轻笑,凤尾裙裾扫过阶前积水“倒是姑母当年十里红妆嫁入建昌伯爵府,怎的如今倒像是这府里的主子了?”
萧筠脸色骤变,指甲刮过门环发出刺耳声响,面色不同刚刚一般好人面“你...”
“姑母,你此时在此可以,但是当做这府里头的主人怕是不妥吧”萧筠恶狠狠地剜了一眼高玄,瞧见他身上穿的官服,神色闪过不自然。
她眼里透着几分戏谑淡淡道“不就是个丞相吗?有什么好炫耀的”
“我官居一品,姑母见我理应出府迎接”短短几个字把萧筠气得不轻,开始指桑骂槐,一身华丽的服饰也被穿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姑娘,老太太的灵堂设在松鹤堂”冬含低声提醒,声音里带着一丝忐忑,萧吟秋轻轻颔首,指尖抚过腰间的玉佩,那是祖母亲自给她戴上的及笄礼,玉质温润,如今却成了她与亲人最后的联结。
“祖母曾说过玉最养人,饶是我病着的这几年祖母每每寻找一块好玉就送来给我,却忘了自己”萧吟秋强忍心中的伤心,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怀念以前,而是先查清祖母逝世的原因。
松鹤堂内,白幡低垂,烛火摇曳,萧吟秋走上前望着棺木中面色青灰的祖母,心中一阵刺痛,她伸手轻轻拨开祖母额前的白发,目光落在那抹异常的青黑上。
一道尖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萧吟秋转身,只见姑母萧筠身着华服,珠光宝气,哪里有半点丧母的悲痛之色“我劝你还是不要管,那毕竟是我的亲生母亲”
“姑母,我劝你不要拦着我” 萧吟秋站起身,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
待萧筠离去后,萧吟秋与高玄对视一眼,心中已有计较“先去看看祖母的遗物,或许能发现些什么” 高玄低声说道。
两人来到祖母的卧房,屋内陈设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虽与祖母居俱未数年,亦割舍不其心,萧吟秋拂过这里的每一寸,这些都是祖母生前钟爱的玩意儿,记忆中的小老太太还未到步履蹒跚的地步,她正慈爱的笑着挥手让她赶快过去。
单看房间没有任何异样,萧吟秋摇摇头还是决定审完下人们“把近三日老太太的食案都呈上来”她猛地站起身,惊得侍奉在旁的刘妈妈险些打翻了茶盏,这位国公府实际掌权的嫡女,眉目间透着与年纪不符的凌厉。
“回姑娘,这是老太太昨日用过的点心”刘妈妈颤巍巍递上雕花食盒,红木托盘里摆着半盏未喝完的雪梨汤、几块碎了的茯苓糕,还有一碗燕窝粥。
她俯身凑近食盒,突然闻到雪梨汤里飘出若有若无的檀香味“这汤是厨房现熬的?”
“回姑娘,老太太近日咳嗽,每日都要喝雪梨汤”刘妈妈垂首答道,眼角却微微抽搐,宫里的陈太医已背着药箱匆匆赶来。
“陈太医,劳您再查查这些吃食”萧吟秋将点心推到案前,陈太医捻起茯苓糕仔细端详“这糕点性寒,老太太体虚不宜多食,但...”他话音未落,萧吟秋已追问“但不足以致死?”
“下官查验过,糕点、汤药里均无剧毒,唯有这燕窝粥...”陈太医欲言又止,最终摇头“老太太是否最近外感风寒?”
刘妈妈恳切的点点头,陈太医摇摇头说“虽说偶感风寒时食了这燕窝粥,应无大碍啊”没有一丝头绪让萧吟秋感到头疼。
夜色渐浓时,萧吟秋独自坐在祖母生前最爱的罗汉床上,檀木架上摆着半幅未绣完的《百寿图》,针线篮里散落着各色丝线,她摩挲着食案上那盏雪梨汤的瓷碗。
“查!查所有接触过药房的仆役!”她的声音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回荡,三更梆子敲响时,萧吟秋站在书房窗前,看着远处忽明忽暗的灯火。
更深露重时,萧吟秋站在祖母的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她略显憔悴的面容,妆奁底层压着一封未写完的信,信纸上的字迹被泪水洇开:"秋儿,祖母身子大不如前,我记着你小时如同瓷娃娃讨人喜欢,后来被送进宫,让我日思夜想...”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萧吟秋费尽脑子也想不到到底何处不对,她连夜翻看今日祖母用的食案,全都没有问题,祖母的离世实在蹊跷。
烛泪在青铜灯台上堆成赤色珊瑚,萧吟秋指尖划过最后一页食案记录,忽然被雾气蒙住的窗棂传来三更梆子,青瓷茶盏被人轻轻按住,她抬眼看见高玄鸦青色袖口凝着夜露。
“戌时三刻的药膳单子查了七遍”他声音像浸在寒潭里的玉石,掌心的温度却透过杯壁渗过来。
“他人所为,必定得消灭证据,我不能懈怠”萧吟秋抽回手指,案上黄麻纸簌簌作响,她忽然发现自己的手腕在抖,不知是冷的还是气的,祖母竟停了往日惯用的参苓白术饮,改服萧筠送来的雪山石蜜羹。
高玄解下墨灰鹤氅,带着松针清苦的气息拢住她单薄的肩,菱花窗外,守夜婆子的灯笼在游廊拐角忽明忽暗,像是飘在浓雾里的鬼火。
“灵柩下的冰鉴子时添过三次”他忽然说。
萧吟秋猛地站起,膝头账册哗啦啦散落一地,是了!灵堂四角摆着半人高的青玉冰鉴,虽说依然入春,但怎么会用那么多冰块。
她疾步走向西墙紫檀药柜,踏碎满地月华,高玄的叹息追上来“此刻去动冰鉴,明日验毒就难了”
她抓过灯笼就往庭院冲,夜雾立刻噬灭了那点昏黄的光晕,青石板上滑腻的苔藓沾着露水,远处传来夜枭凄厉的长啸。
“吟秋!”高玄追到月洞门,看见她跪在湿冷的石阶上,正用银簪挑开冰鉴底层的霜花,雪色襦裙浸在积水里,像朵被雨水打散的玉簪花。
萧吟秋失望的看向手中的簪子,没有任何发黑的迹象“不是这个...”一连串的打击对萧吟秋来说太为致命,她行径近乎癫狂,在灵堂放肆哭着。
“这些冰鉴似乎只是为了祖母肉身短期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