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敕川徐徐地踏出庙门:“本王不扫你的兴致,都统也不要拂本王的心意。”
紧接着若有所思地登上庙外的銮驾,放言准备烧庙。
姜芜见他走远,双手一使劲:“帝卿,你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吗?”
“陛下言过了,多演上一时都不肯,难道还打算疼疼臣吗?”帝释霄拉过她的手,加大揽腰的幅度。
“你......孤没与你说笑,三日才过半,帝卿为何携伤而来。”姜芜审视着他的伤口,不曾想推不开他,神情不悦道,“仅凭着卫陀的缘由,你何至于追到此地,何至于跟到这破庙。”
帝释霄眉梢轻动,打量向陛下的脸。
白太医做的假皮囊。
果然不中看。
“庙内发生的事,涉及楚鸣皇家秘辛,纵使孤想要置身事外,他楚鸣王怎能相信,一座破庙大变活人了还......”姜芜咬牙切齿道,“加之帝卿方才那般的话,无疑是令孤的身份,不清不白。”
帝释霄抬了抬眼,扯出腰间的那把破剑。
“也罢,孤得先解决楚鸣的燃眉之急,再赴东棘寻韩姑娘。”姜芜把手搭在了剑柄处,“可孤还记得,你给孤的时日不多......孤该怎么和你说,有位顶好的宫女,死在我的面前,孤却只能熟视无睹,看着对方残害。”
帝释霄掰住破剑:“陛下想耍赖,臣不准你赖皮。”
“嘴上说的不准,却将孤的破剑带来,帝大人当真是心口不一。”姜芜侧着脸在他的耳边,另一只手勾着他的脸庞,“孤又不逃,条件归条件,赌命归赌命,楚鸣攻打卫陀,战后的尾巴,孤去砍断它,只要你肯乖乖回去。”
帝释霄扬起唇,冷笑一声。
“陛下觉得臣会轻易回去?”
他话音刚落,姜芜心下一沉,破剑在彼此间晃了晃,不属于自己的气息,翻涌着扑了过来。
“转圜的余地,臣得给,必须得给。”帝释霄伸直脖颈,狠盯着陛下忽张忽闭的唇,眼神晦涩道,“但楚鸣的这件事,陛下还得三思而行,太过危险,你无法插手。”
姜芜望向他的双眸,差点儿失神:“你一个臣子罢了,同孤说教......几日前算计孤,害得孤提心吊胆,现在呢,莫说是龙潭虎穴,就连你的都统府,孤都敢掀。”
帝释霄单纯听着这些话,手指不由地在陛下的唇边,打了个旋儿。
“夫人为何总是如此的固执呢?”
姜芜猝不及防地张嘴,咬了他一口。
“逢场作戏,陛下休得以权谋私。”帝释霄往回蜷了蜷手指。
姜芜闭紧两片唇瓣,悻悻道:“孤看你才是窝藏私心。”
“臣是深得陛下真传。”帝释霄敲了敲桌案,“呵,你要藏到什么时候,本都统就数三下,三——”
大概是他的话,听起来过于威慑,形同阎王点命簿,没等下一个数出声,李初直接从桌案里滚了出来。
“帝都统,请剑下留人。”
“李公子,你的出息呢?”姜芜身子一轻,谈不上有多高兴,破剑倒是拔的顺手了。
帝释霄两手一环:“看清楚了,剑在谁的手中。”
李初靠在桌案边上,冲着他们直眨眼。
“一声声涟漪,涟漪的,唤她可有回应!”姜芜微愠道,“枉费孤此番带上你,以为是游山玩水吗?人命浅薄,沈后要有个三长两短,你也在此处当缩头乌龟吗?”
李初握紧了双手:“女帝如何能知晓,在下罪不容赦,试问以何种身份去救,难道要我和阮姑娘一样,飞蛾扑火,最终一无所有吗?”
“李初你......你还不如王八呢,背负罪孽又如何,现在是活着的他们需要你,懂吗?”姜芜指向破碎的石像,“皇后的贴身宫女,他想杀便杀了,甚至宁愿烧庙,毁尸灭迹,也不肯让林将军走,若帝卿来的不及时,今日你是不是就甘愿烧死了?”
李初开口的声音,不轻不重的。
“在下早是死过一回的人了。”
姜芜不知道为什么,有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恍惚感。
反倒是帝释霄站在她的一边,没有掺和的想法。
“生死对于君主来说,难道是值得一提的话吗?”姜芜不解道。
李初停顿了片刻,叹息道:“女帝能帮我什么。”
姜芜握剑的手在抖:“李公子的本事,看来是就在言语间,盼着孤帮忙,不得给点好处。”
说不出哪里有问题,但她心脏也开始作痛起来。
帝释霄好像伸出手,挽着她的腕,慢慢地接过她手里的那把破剑。
“陛下与他费什么话。”
“别总把孤的剑夺去。”姜芜说得有些轻,“你造的是那把假的......”
帝释霄忽然抬眸,破剑利落地入了剑鞘。
姜芜干巴巴地杵在那里:“孤又没说错。”
帝释霄多看了陛下几秒,袖子里的手,眨眼间拿出块帕巾。
“太招摇了。”
“在下要杀他。”李初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活着一条命,苟延残喘得了,还想杀......你有几条命,够你去杀,区区一个懦夫。”姜芜看着帕巾在手指间来回,心中有些怪怪的。
帝释霄不语,只是专心地擦着陛下的手。
李初透过庙中的糊窗,隔着远远的庙门,出声道:“不,不是这样的,其实三年前便有了打算,只不过早该这么做了。”
帝释霄卷起帕巾,塞进了袖中,走到李初的面前。
“你有把握,但我们凭什么得帮你,楚鸣储君?”
姜芜蹙起眉头,看着他挡在自己的面前,没吭声。
这该死的氛围,又是怎么回事?
明明是孤在逼问对方,但搞得好像事实并非如此。
李初甩开袍子,倏然跪在了地上:“帝都统,尽管提要求,事成之后,本王一定兑现于女帝。”
帝释霄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庙后的墙,还得你自己翻出去。”
他们的隐喻,姜芜实在听得糊涂,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后背像是撞上了硬物。
“帝卿是要作甚?!”
“错了。”帝释霄单手抱起她,“得喊夫君。”
喊什么!这入戏未免太快了点吧!
姜芜扑腾着双腿,难以配合道:“三言两语的,帝卿是打发了他,眼里可还有我这个陛下,你也想打发孤不成!”
帝释霄外袍一脱,扯开了领口,嗓音有些性感。
“对,都在外边候着呢,夫人急什么?”
姜芜蓦然哑口。
“为夫是帮他了,但夫人切记,绝不可令自己身陷在险境之中。”帝释霄轻声说道,用外袍盖住陛下的双腿。
姜芜犹豫地伸出胳膊,圈向他的脖颈,脑袋不甘心地耷拉下去,却久违闻到了那股安心的香气。
总是这样,从前也如此,她称帝以来,似乎在帝卿的手里,每每棋差一招。
也难怪会输,毕竟帝卿是老师的义子,而老师对她,应该也是有所保留,但抛去这层不谈,他们君臣......动心的是孤......至于那个,无情无义的南旻都统......又怎会轻易表露真情。
“夫君可真爱操心。”
于是当他们走出庙门的那一刻,迎接的不是风雨洗礼,而是数不清的兵卫,和蠢蠢欲动的那位君王。
李敕川神色淡然道:“本王遵循帝都统的话,眼瞧着,把这天都快等黑了,进宫用个膳也不过分吧。”
“本都统不喜和夫人分离,一刻也不行。”帝释霄看了一眼他的銮驾,话音凉薄道。
李敕川嘴角一抽,捂着脸招了招手,含笑道:“本王也不是没想到,出行得匆忙,只是话又说回来,从帝都统的口中,亲耳听到的,总归还是有些不太真实。”
他亲自牵来一匹汗血宝马,缰绳都还没递过去,便听见黑着脸的帝释霄,幽幽地开口。
“骑马入宫,夫人应该会怕的,本都统的这位夫人,难伺候得很,楚鸣王得多花点心思才是。”
姜芜重掐着他的肩。
什么叫孤......难伺候。
李敕川挠了挠头,颇为耐心地解释道:“方圆百里的,本王是没什么别的办法,不知贵夫人可否暂且将就?”
姜芜学着帝卿的话,笑容不减,故作跋扈道:“将就?楚鸣王的建议,我一介草民,自是说也说不得,夫君要如何便如何吧,反正在你们眼中,我本就见不得光。”
帝释霄绷住脸,些许难忍道:“夫人,你这话说出去,莫不是在怪为夫?”
“夫君.......众目睽睽的,你怎么能这么想我......小女子无依无靠的,是夫君好心收留,我又岂敢得罪。”姜芜顿时来了劲儿。
光冲那几句话,帝释霄便招架不得,更何况一句接一句的,哪能都招架得住。
他一脚踩住马鞍,先把陛下抱到了马上,自己却吃力地翻身坐在她的后边。
“你别给为夫耍心眼儿。”
姜芜抚摸着宝马的毛发,表情祥和道:“知道了,阿霄。”
帝释霄一听,僵在了马背上。
紧接着若有所思地登上庙外的銮驾,放言准备烧庙。
姜芜见他走远,双手一使劲:“帝卿,你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吗?”
“陛下言过了,多演上一时都不肯,难道还打算疼疼臣吗?”帝释霄拉过她的手,加大揽腰的幅度。
“你......孤没与你说笑,三日才过半,帝卿为何携伤而来。”姜芜审视着他的伤口,不曾想推不开他,神情不悦道,“仅凭着卫陀的缘由,你何至于追到此地,何至于跟到这破庙。”
帝释霄眉梢轻动,打量向陛下的脸。
白太医做的假皮囊。
果然不中看。
“庙内发生的事,涉及楚鸣皇家秘辛,纵使孤想要置身事外,他楚鸣王怎能相信,一座破庙大变活人了还......”姜芜咬牙切齿道,“加之帝卿方才那般的话,无疑是令孤的身份,不清不白。”
帝释霄抬了抬眼,扯出腰间的那把破剑。
“也罢,孤得先解决楚鸣的燃眉之急,再赴东棘寻韩姑娘。”姜芜把手搭在了剑柄处,“可孤还记得,你给孤的时日不多......孤该怎么和你说,有位顶好的宫女,死在我的面前,孤却只能熟视无睹,看着对方残害。”
帝释霄掰住破剑:“陛下想耍赖,臣不准你赖皮。”
“嘴上说的不准,却将孤的破剑带来,帝大人当真是心口不一。”姜芜侧着脸在他的耳边,另一只手勾着他的脸庞,“孤又不逃,条件归条件,赌命归赌命,楚鸣攻打卫陀,战后的尾巴,孤去砍断它,只要你肯乖乖回去。”
帝释霄扬起唇,冷笑一声。
“陛下觉得臣会轻易回去?”
他话音刚落,姜芜心下一沉,破剑在彼此间晃了晃,不属于自己的气息,翻涌着扑了过来。
“转圜的余地,臣得给,必须得给。”帝释霄伸直脖颈,狠盯着陛下忽张忽闭的唇,眼神晦涩道,“但楚鸣的这件事,陛下还得三思而行,太过危险,你无法插手。”
姜芜望向他的双眸,差点儿失神:“你一个臣子罢了,同孤说教......几日前算计孤,害得孤提心吊胆,现在呢,莫说是龙潭虎穴,就连你的都统府,孤都敢掀。”
帝释霄单纯听着这些话,手指不由地在陛下的唇边,打了个旋儿。
“夫人为何总是如此的固执呢?”
姜芜猝不及防地张嘴,咬了他一口。
“逢场作戏,陛下休得以权谋私。”帝释霄往回蜷了蜷手指。
姜芜闭紧两片唇瓣,悻悻道:“孤看你才是窝藏私心。”
“臣是深得陛下真传。”帝释霄敲了敲桌案,“呵,你要藏到什么时候,本都统就数三下,三——”
大概是他的话,听起来过于威慑,形同阎王点命簿,没等下一个数出声,李初直接从桌案里滚了出来。
“帝都统,请剑下留人。”
“李公子,你的出息呢?”姜芜身子一轻,谈不上有多高兴,破剑倒是拔的顺手了。
帝释霄两手一环:“看清楚了,剑在谁的手中。”
李初靠在桌案边上,冲着他们直眨眼。
“一声声涟漪,涟漪的,唤她可有回应!”姜芜微愠道,“枉费孤此番带上你,以为是游山玩水吗?人命浅薄,沈后要有个三长两短,你也在此处当缩头乌龟吗?”
李初握紧了双手:“女帝如何能知晓,在下罪不容赦,试问以何种身份去救,难道要我和阮姑娘一样,飞蛾扑火,最终一无所有吗?”
“李初你......你还不如王八呢,背负罪孽又如何,现在是活着的他们需要你,懂吗?”姜芜指向破碎的石像,“皇后的贴身宫女,他想杀便杀了,甚至宁愿烧庙,毁尸灭迹,也不肯让林将军走,若帝卿来的不及时,今日你是不是就甘愿烧死了?”
李初开口的声音,不轻不重的。
“在下早是死过一回的人了。”
姜芜不知道为什么,有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恍惚感。
反倒是帝释霄站在她的一边,没有掺和的想法。
“生死对于君主来说,难道是值得一提的话吗?”姜芜不解道。
李初停顿了片刻,叹息道:“女帝能帮我什么。”
姜芜握剑的手在抖:“李公子的本事,看来是就在言语间,盼着孤帮忙,不得给点好处。”
说不出哪里有问题,但她心脏也开始作痛起来。
帝释霄好像伸出手,挽着她的腕,慢慢地接过她手里的那把破剑。
“陛下与他费什么话。”
“别总把孤的剑夺去。”姜芜说得有些轻,“你造的是那把假的......”
帝释霄忽然抬眸,破剑利落地入了剑鞘。
姜芜干巴巴地杵在那里:“孤又没说错。”
帝释霄多看了陛下几秒,袖子里的手,眨眼间拿出块帕巾。
“太招摇了。”
“在下要杀他。”李初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活着一条命,苟延残喘得了,还想杀......你有几条命,够你去杀,区区一个懦夫。”姜芜看着帕巾在手指间来回,心中有些怪怪的。
帝释霄不语,只是专心地擦着陛下的手。
李初透过庙中的糊窗,隔着远远的庙门,出声道:“不,不是这样的,其实三年前便有了打算,只不过早该这么做了。”
帝释霄卷起帕巾,塞进了袖中,走到李初的面前。
“你有把握,但我们凭什么得帮你,楚鸣储君?”
姜芜蹙起眉头,看着他挡在自己的面前,没吭声。
这该死的氛围,又是怎么回事?
明明是孤在逼问对方,但搞得好像事实并非如此。
李初甩开袍子,倏然跪在了地上:“帝都统,尽管提要求,事成之后,本王一定兑现于女帝。”
帝释霄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庙后的墙,还得你自己翻出去。”
他们的隐喻,姜芜实在听得糊涂,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后背像是撞上了硬物。
“帝卿是要作甚?!”
“错了。”帝释霄单手抱起她,“得喊夫君。”
喊什么!这入戏未免太快了点吧!
姜芜扑腾着双腿,难以配合道:“三言两语的,帝卿是打发了他,眼里可还有我这个陛下,你也想打发孤不成!”
帝释霄外袍一脱,扯开了领口,嗓音有些性感。
“对,都在外边候着呢,夫人急什么?”
姜芜蓦然哑口。
“为夫是帮他了,但夫人切记,绝不可令自己身陷在险境之中。”帝释霄轻声说道,用外袍盖住陛下的双腿。
姜芜犹豫地伸出胳膊,圈向他的脖颈,脑袋不甘心地耷拉下去,却久违闻到了那股安心的香气。
总是这样,从前也如此,她称帝以来,似乎在帝卿的手里,每每棋差一招。
也难怪会输,毕竟帝卿是老师的义子,而老师对她,应该也是有所保留,但抛去这层不谈,他们君臣......动心的是孤......至于那个,无情无义的南旻都统......又怎会轻易表露真情。
“夫君可真爱操心。”
于是当他们走出庙门的那一刻,迎接的不是风雨洗礼,而是数不清的兵卫,和蠢蠢欲动的那位君王。
李敕川神色淡然道:“本王遵循帝都统的话,眼瞧着,把这天都快等黑了,进宫用个膳也不过分吧。”
“本都统不喜和夫人分离,一刻也不行。”帝释霄看了一眼他的銮驾,话音凉薄道。
李敕川嘴角一抽,捂着脸招了招手,含笑道:“本王也不是没想到,出行得匆忙,只是话又说回来,从帝都统的口中,亲耳听到的,总归还是有些不太真实。”
他亲自牵来一匹汗血宝马,缰绳都还没递过去,便听见黑着脸的帝释霄,幽幽地开口。
“骑马入宫,夫人应该会怕的,本都统的这位夫人,难伺候得很,楚鸣王得多花点心思才是。”
姜芜重掐着他的肩。
什么叫孤......难伺候。
李敕川挠了挠头,颇为耐心地解释道:“方圆百里的,本王是没什么别的办法,不知贵夫人可否暂且将就?”
姜芜学着帝卿的话,笑容不减,故作跋扈道:“将就?楚鸣王的建议,我一介草民,自是说也说不得,夫君要如何便如何吧,反正在你们眼中,我本就见不得光。”
帝释霄绷住脸,些许难忍道:“夫人,你这话说出去,莫不是在怪为夫?”
“夫君.......众目睽睽的,你怎么能这么想我......小女子无依无靠的,是夫君好心收留,我又岂敢得罪。”姜芜顿时来了劲儿。
光冲那几句话,帝释霄便招架不得,更何况一句接一句的,哪能都招架得住。
他一脚踩住马鞍,先把陛下抱到了马上,自己却吃力地翻身坐在她的后边。
“你别给为夫耍心眼儿。”
姜芜抚摸着宝马的毛发,表情祥和道:“知道了,阿霄。”
帝释霄一听,僵在了马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