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人们有去寺庙进香的习俗,各处庙会也多。霍澄他们几个叫上慕怀清,城里城外逛遍了,说是她第一次在晋州过年。
正月十七开印上学,十五上元节是他们能享受的最后一个热闹日子。
上元前一天城中就开始张灯结楼,到上元夜,人们争相出门,街上摩肩接踵。
流动的花灯淌成星河,能人异士表演杂耍戏剧,歌声乐声嘈杂,锦绣繁华,叫人目不暇接。
五个人停驻在某处街角,那里的灯会最热闹,花灯也最好看,宫灯、兽头灯、走马灯,各式各样的挂满了。
只见柳江心和江程轩站在灯前,前者高声笑道:“这是家父特意请人做的花灯,老规矩,不售卖,大家靠猜谜来赢,给大家添个彩头!”
慕怀清道:“没想到柳兄和江兄还组织灯会。”
陆居澜道:“他们两个关系好,两家又都是出了名的良商,喜欢在节日里给百姓添些热闹。我还没在他们家猜过,你要去猜猜看吗?”
慕怀清笑道:“当然。”
几人走上前和江柳二人打了招呼。
柳江心玩笑道:“你们学问太厉害了,怕是要把这里的花灯都猜了去。”
慕怀清道:“柳兄过誉,猜谜我们未必在行,柳兄不笑话就好。”
霍澄毫不客气对陆居澜道:“老陆,我不会猜,你帮我猜一个呗。”
陆居澜道:“自力更生。”
柳江心这时公布第一个谜题:“大家听好了,第一个灯谜,猜中药名,谜面如下:词填山谷语偏工,制出东坡意亦同。赢得文人増慧业,此心真在玉壶中。”
第一个灯谜就如此之难,众人一时窃窃私语,没人出面回答。
陆居澜也笑了:“中药名我倒不熟悉。”
周近野摇头道:“这,我也难住了。”
霍澄瞪眼道:“你们居然都不知道啊。”
赵知行道:“往年我们又不怎么猜谜,更何况这道谜猜的还是中药。”
慕怀清思索片刻道:“我倒是有一点头绪,不知道是否正确。”
陆居澜来了兴趣:“那你试试,错了也不要紧。”
慕怀清对柳江心拱手道:“在下不才,想试着解一下。”
周围人见这么快就有人站出来,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柳江心也很意外,笑道:“慕师弟请试。”
慕怀清道:“词填山谷语偏工,前朝词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工为精巧之意,第一句的谜底是黄精。”
江承轩对柳江心低声道:“还真让他猜对了。”
柳江心笑着点头:“是黄精。”
陆居澜偏头看慕怀清,奇道:“还有呢?”
慕怀清道:“制出东坡意亦同。东坡也是前朝词人苏轼的号,意同为合,第二句的谜底是苏合。”
柳江心仍旧点头:“没错。”
慕怀清接着道:“接下来两句就简单了。赢得文人増慧业,是益智,此心真在玉壶中,是冰片。这首诗藏了四个中药,分别是黄精、苏合、益智、冰片。”
柳江心折服道:“慕师弟果然厉害。”他见陆居澜慕怀清在场,有意将第一个谜出得难了些,没想到还是没难倒他们。
周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纷纷为慕怀清鼓掌。
“这是哪家的郎君,好生厉害!”
“我听见他姓慕,莫非是赵知州去年找回来的小儿子?”
“是他是他,就是他,去年他们蹴鞠赛我还见过他们来着!”
陆居澜对慕怀清笑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中药?你还有多少事是我不知道的?”
慕怀清道:“那可多了去了。”
柳江心问:“慕师弟喜欢哪个灯?”
霍澄朗声道:“哎哎哎柳江心,你这可就不厚道了,哪有四个谜底合起来算一个谜的?”
周围人跟着起哄:
“就是,四个谜底四个灯!”
“再多送几个!”
柳江心笑骂:“霍明澈,又不是你猜的你还着急了。最多两个灯,不能再多了。”
听见有两盏灯,慕怀清下意识问陆居澜:“你有喜欢的吗?”
陆居澜愣一下,笑道:“我和你一样的就好。”
慕怀清挑了一对兔子灯,一盏递给陆居澜。
霍澄道:“无晦,我还没开口呢,你这偏心也偏得太明显了。”
慕怀清反应过来,摸了摸鼻子没说话。
陆居澜心情很好,说道:“等下我猜一个给你。”
周近野心如明镜,对霍澄道:“你就让让云程吧,他今年可是第一次写拜年贴。”
霍澄疑惑道:“这跟拜年帖有什么关系?”
周近野但笑不语。自从认识无晦后,云程明显比以前更开朗了,很多不曾和他们交心的话,也能对无晦吐露,今年更是难得写了拜年贴。
接下来的灯谜简单了许多,周近野和赵知行分别拿了一盏花灯,陆居澜也猜了一盏送给霍澄。
几人又去了别处逛。
城门附近的惊呼声吸引了慕怀清注意。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花在半空绽放,璀璨如金,转瞬而逝。
“是打铁花吗?”慕怀清道:“很久没见过了。我们去那边看看吧。”
陆居澜道:“宁州也有打铁花吗?”
“嗯。逢年过节,祈福消灾。”
那附近围满了人,他们费了点力气才挤进去。
中央高高搭着柳枝花棚,道士站在花棚下,手拿两根柳木棒,舀出一勺滚烫的铁水倒在其中一根木棒凹槽处,另一只手挥动木棒奋力击打。
铁水升空,化作金色的花绽放,化作金色的雨落下。那一瞬的震撼犹如洪潮,无论多少次看见,都是如此。
她看得出神,金色的光在眸中明明灭灭,欢呼声如波浪起伏,陆居澜立在人潮里,偏头看见她眸中倒映的璀璨。
火花再一次熄灭,像朦胧的面纱飘落下来,赵知行看见了面纱后的少女。
美好易逝。
他心中像是被什么冲击着,在霍澄的惊呼下,在下一次火花绽放之前,他握紧手中的花灯灯杆,走到少女面前。
“陆娘子,又见面了。”
陆窈仪也痴痴望着他,似乎没想到他会这样直接出现在自己面前。
“赵郎君,好久不见。”
两人一时无言。
赵知行如梦初醒,火光映着他的面庞,分不清是火光的温度,还是他真的红了脸。
他呆呆递出手中的花灯,少见的温柔语气说:“这盏花灯,和陆娘子很相衬。”
一盏圆灯,绘着盛夏繁枝,鸟跃其间,生机勃勃。
陆窈仪笑着接过灯:“多谢郎君。”
赵知行见她接了自己的灯,整个人微微松懈下来:“陆娘子不怪我唐突就好。”
陆窈仪摇头:“怎么会。赵郎君是和堂哥他们一起来的吗?”
“嗯。”
另一边霍澄瞅着远处聊天的两个人,问道:“真是难得见知行主动,你们说他会不会聊两句又回来了?”
周近野道:“有可能。”
霍澄看热闹不嫌事大:“要不我们推他一把,帮他把人留住吧。”
陆居澜毫不客气在他后脑勺拍了一掌:“在我面前说什么呢?”
霍澄不服道:“老陆,这两个锯嘴葫芦凑一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说得清楚呢。不如我家逐月,说拿起就拿起,说放下就放下。”
慕怀清扶额:“你可别说了。”
见那边赵知行行了个礼,真有聊两句就走的打算,陆居澜也看不下去了,率先迈步走了过去。
“你一个人出来的吗?”
赵知行正要告退,陆居澜的声音闯了进来。
“十一哥,几位郎君好。”陆窈仪朝几人行了一礼,回答陆居澜的问题道:“本来我是和娘还有小妹一起的,我在这看久了些,就和他们走散了。”
陆居澜点头道:“你一个人也不安全,我们陪你逛逛吧,晚点再送你回去。”
陆窈仪看了赵知行一眼,应下了。
说是陪同她逛,六个人的队伍却稀稀拉拉前后拖成三队。
霍澄特意离远了些,和周近野走在前头,东逛逛西瞧瞧,好不自在。
周近野无奈笑道:“过完这个年,你也该收收心了。离秋闱可就还有半年多时间。”
霍澄道:“我看着你们考就行了。”
周近野道:“你不怕又惹老太爷生气?”
霍澄道:“唔……在晋州这么多年我已经很收敛了,也该让他老人家高兴一点了吧。等你们过了解试,我也要和你们一起去京城。”
周近野道:“世事未必尽如人愿,能不能过还不知道呢。”
霍澄被他一句话点醒,陷入沉思。他还没想过几个人以后分开的日子呢。
陆居澜和慕怀清走在中间。
慕怀清笑道:“没想到你就这么走过去了。”
陆居澜道:“是知行瞻前顾后太磨叽了。难得上元佳节,有缘遇见。”
慕怀清沉默了一下,玩笑道:“云程兄将来有了喜欢的人,不见得会比他更利落。”
陆居澜笑道:“自己喜欢的女子,当然要主动追求,万一哪天她就从你的人生里消失了怎么办?”
慕怀清淡淡地笑:“喜欢的事,尽管去做,成便成,不成便罢。我一直是这样以为的,但有些事,也许根本没有踏出第一步的必要。”
陆居澜道:“瞻前顾后可不像我认识的无晦了。”
慕怀清望着他,没再就此多说什么。
赵知行和陆窈仪走在最后,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偶尔有几声欢笑夹杂在喧闹的人潮中。
“你们书院的生活听起来还挺有趣。”
“平日读书还是枯燥的。”
陆窈仪有些向往道:“读书其实也算得一件趣事,可惜我身为女子,还没去过学堂。”
赵知行愣了一下,不知因为她的哪句话触动了,沉吟片刻,真挚道:“陆娘子这样好的人,是言礼自愧不如的。”
“郎君谬赞了,其实我看的还是话本多一些,不如你们有钻研学问,”陆窈仪低下头,又小声地补了一句,“郎君和我未见几面,又怎么知道我好?”
赵知行一时心跳快起来,大冷天里掌心出汗,身侧两只手都捏着:“第一眼见到陆娘子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正月十七开印上学,十五上元节是他们能享受的最后一个热闹日子。
上元前一天城中就开始张灯结楼,到上元夜,人们争相出门,街上摩肩接踵。
流动的花灯淌成星河,能人异士表演杂耍戏剧,歌声乐声嘈杂,锦绣繁华,叫人目不暇接。
五个人停驻在某处街角,那里的灯会最热闹,花灯也最好看,宫灯、兽头灯、走马灯,各式各样的挂满了。
只见柳江心和江程轩站在灯前,前者高声笑道:“这是家父特意请人做的花灯,老规矩,不售卖,大家靠猜谜来赢,给大家添个彩头!”
慕怀清道:“没想到柳兄和江兄还组织灯会。”
陆居澜道:“他们两个关系好,两家又都是出了名的良商,喜欢在节日里给百姓添些热闹。我还没在他们家猜过,你要去猜猜看吗?”
慕怀清笑道:“当然。”
几人走上前和江柳二人打了招呼。
柳江心玩笑道:“你们学问太厉害了,怕是要把这里的花灯都猜了去。”
慕怀清道:“柳兄过誉,猜谜我们未必在行,柳兄不笑话就好。”
霍澄毫不客气对陆居澜道:“老陆,我不会猜,你帮我猜一个呗。”
陆居澜道:“自力更生。”
柳江心这时公布第一个谜题:“大家听好了,第一个灯谜,猜中药名,谜面如下:词填山谷语偏工,制出东坡意亦同。赢得文人増慧业,此心真在玉壶中。”
第一个灯谜就如此之难,众人一时窃窃私语,没人出面回答。
陆居澜也笑了:“中药名我倒不熟悉。”
周近野摇头道:“这,我也难住了。”
霍澄瞪眼道:“你们居然都不知道啊。”
赵知行道:“往年我们又不怎么猜谜,更何况这道谜猜的还是中药。”
慕怀清思索片刻道:“我倒是有一点头绪,不知道是否正确。”
陆居澜来了兴趣:“那你试试,错了也不要紧。”
慕怀清对柳江心拱手道:“在下不才,想试着解一下。”
周围人见这么快就有人站出来,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柳江心也很意外,笑道:“慕师弟请试。”
慕怀清道:“词填山谷语偏工,前朝词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工为精巧之意,第一句的谜底是黄精。”
江承轩对柳江心低声道:“还真让他猜对了。”
柳江心笑着点头:“是黄精。”
陆居澜偏头看慕怀清,奇道:“还有呢?”
慕怀清道:“制出东坡意亦同。东坡也是前朝词人苏轼的号,意同为合,第二句的谜底是苏合。”
柳江心仍旧点头:“没错。”
慕怀清接着道:“接下来两句就简单了。赢得文人増慧业,是益智,此心真在玉壶中,是冰片。这首诗藏了四个中药,分别是黄精、苏合、益智、冰片。”
柳江心折服道:“慕师弟果然厉害。”他见陆居澜慕怀清在场,有意将第一个谜出得难了些,没想到还是没难倒他们。
周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纷纷为慕怀清鼓掌。
“这是哪家的郎君,好生厉害!”
“我听见他姓慕,莫非是赵知州去年找回来的小儿子?”
“是他是他,就是他,去年他们蹴鞠赛我还见过他们来着!”
陆居澜对慕怀清笑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中药?你还有多少事是我不知道的?”
慕怀清道:“那可多了去了。”
柳江心问:“慕师弟喜欢哪个灯?”
霍澄朗声道:“哎哎哎柳江心,你这可就不厚道了,哪有四个谜底合起来算一个谜的?”
周围人跟着起哄:
“就是,四个谜底四个灯!”
“再多送几个!”
柳江心笑骂:“霍明澈,又不是你猜的你还着急了。最多两个灯,不能再多了。”
听见有两盏灯,慕怀清下意识问陆居澜:“你有喜欢的吗?”
陆居澜愣一下,笑道:“我和你一样的就好。”
慕怀清挑了一对兔子灯,一盏递给陆居澜。
霍澄道:“无晦,我还没开口呢,你这偏心也偏得太明显了。”
慕怀清反应过来,摸了摸鼻子没说话。
陆居澜心情很好,说道:“等下我猜一个给你。”
周近野心如明镜,对霍澄道:“你就让让云程吧,他今年可是第一次写拜年贴。”
霍澄疑惑道:“这跟拜年帖有什么关系?”
周近野但笑不语。自从认识无晦后,云程明显比以前更开朗了,很多不曾和他们交心的话,也能对无晦吐露,今年更是难得写了拜年贴。
接下来的灯谜简单了许多,周近野和赵知行分别拿了一盏花灯,陆居澜也猜了一盏送给霍澄。
几人又去了别处逛。
城门附近的惊呼声吸引了慕怀清注意。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花在半空绽放,璀璨如金,转瞬而逝。
“是打铁花吗?”慕怀清道:“很久没见过了。我们去那边看看吧。”
陆居澜道:“宁州也有打铁花吗?”
“嗯。逢年过节,祈福消灾。”
那附近围满了人,他们费了点力气才挤进去。
中央高高搭着柳枝花棚,道士站在花棚下,手拿两根柳木棒,舀出一勺滚烫的铁水倒在其中一根木棒凹槽处,另一只手挥动木棒奋力击打。
铁水升空,化作金色的花绽放,化作金色的雨落下。那一瞬的震撼犹如洪潮,无论多少次看见,都是如此。
她看得出神,金色的光在眸中明明灭灭,欢呼声如波浪起伏,陆居澜立在人潮里,偏头看见她眸中倒映的璀璨。
火花再一次熄灭,像朦胧的面纱飘落下来,赵知行看见了面纱后的少女。
美好易逝。
他心中像是被什么冲击着,在霍澄的惊呼下,在下一次火花绽放之前,他握紧手中的花灯灯杆,走到少女面前。
“陆娘子,又见面了。”
陆窈仪也痴痴望着他,似乎没想到他会这样直接出现在自己面前。
“赵郎君,好久不见。”
两人一时无言。
赵知行如梦初醒,火光映着他的面庞,分不清是火光的温度,还是他真的红了脸。
他呆呆递出手中的花灯,少见的温柔语气说:“这盏花灯,和陆娘子很相衬。”
一盏圆灯,绘着盛夏繁枝,鸟跃其间,生机勃勃。
陆窈仪笑着接过灯:“多谢郎君。”
赵知行见她接了自己的灯,整个人微微松懈下来:“陆娘子不怪我唐突就好。”
陆窈仪摇头:“怎么会。赵郎君是和堂哥他们一起来的吗?”
“嗯。”
另一边霍澄瞅着远处聊天的两个人,问道:“真是难得见知行主动,你们说他会不会聊两句又回来了?”
周近野道:“有可能。”
霍澄看热闹不嫌事大:“要不我们推他一把,帮他把人留住吧。”
陆居澜毫不客气在他后脑勺拍了一掌:“在我面前说什么呢?”
霍澄不服道:“老陆,这两个锯嘴葫芦凑一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说得清楚呢。不如我家逐月,说拿起就拿起,说放下就放下。”
慕怀清扶额:“你可别说了。”
见那边赵知行行了个礼,真有聊两句就走的打算,陆居澜也看不下去了,率先迈步走了过去。
“你一个人出来的吗?”
赵知行正要告退,陆居澜的声音闯了进来。
“十一哥,几位郎君好。”陆窈仪朝几人行了一礼,回答陆居澜的问题道:“本来我是和娘还有小妹一起的,我在这看久了些,就和他们走散了。”
陆居澜点头道:“你一个人也不安全,我们陪你逛逛吧,晚点再送你回去。”
陆窈仪看了赵知行一眼,应下了。
说是陪同她逛,六个人的队伍却稀稀拉拉前后拖成三队。
霍澄特意离远了些,和周近野走在前头,东逛逛西瞧瞧,好不自在。
周近野无奈笑道:“过完这个年,你也该收收心了。离秋闱可就还有半年多时间。”
霍澄道:“我看着你们考就行了。”
周近野道:“你不怕又惹老太爷生气?”
霍澄道:“唔……在晋州这么多年我已经很收敛了,也该让他老人家高兴一点了吧。等你们过了解试,我也要和你们一起去京城。”
周近野道:“世事未必尽如人愿,能不能过还不知道呢。”
霍澄被他一句话点醒,陷入沉思。他还没想过几个人以后分开的日子呢。
陆居澜和慕怀清走在中间。
慕怀清笑道:“没想到你就这么走过去了。”
陆居澜道:“是知行瞻前顾后太磨叽了。难得上元佳节,有缘遇见。”
慕怀清沉默了一下,玩笑道:“云程兄将来有了喜欢的人,不见得会比他更利落。”
陆居澜笑道:“自己喜欢的女子,当然要主动追求,万一哪天她就从你的人生里消失了怎么办?”
慕怀清淡淡地笑:“喜欢的事,尽管去做,成便成,不成便罢。我一直是这样以为的,但有些事,也许根本没有踏出第一步的必要。”
陆居澜道:“瞻前顾后可不像我认识的无晦了。”
慕怀清望着他,没再就此多说什么。
赵知行和陆窈仪走在最后,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偶尔有几声欢笑夹杂在喧闹的人潮中。
“你们书院的生活听起来还挺有趣。”
“平日读书还是枯燥的。”
陆窈仪有些向往道:“读书其实也算得一件趣事,可惜我身为女子,还没去过学堂。”
赵知行愣了一下,不知因为她的哪句话触动了,沉吟片刻,真挚道:“陆娘子这样好的人,是言礼自愧不如的。”
“郎君谬赞了,其实我看的还是话本多一些,不如你们有钻研学问,”陆窈仪低下头,又小声地补了一句,“郎君和我未见几面,又怎么知道我好?”
赵知行一时心跳快起来,大冷天里掌心出汗,身侧两只手都捏着:“第一眼见到陆娘子的时候,我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