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吃得满口鱼油。
不满两岁的大小姐,被容暇、元宝喂得浑身肉滚滚,珍珠藕节似的手脚白嫩白胖,散发着一股奶香气。
小娃娃一身福气招人疼,不需她古灵精怪讨喜讨好,只需鼻子喘气一身“蛮横”,便叫她爹娘怎么也爱不够。
吃过饭,三奶奶叫人烧水。
厨里烧了半屋子热水,容暇只觉不够。
小儿本就难养,自从容暇晓得了二房孩子,生下来便没了。
在那之后三少奶奶就更加宝贝她的宝贝疙瘩。
一口肉一口汤细心喂养,孩儿壮得似个小牛犊,容暇才能安心。
冬日洗身,容暇不许半点寒气寒风扑了女儿,热腾腾的水汽不歇,五六个大人围着、哄着、伺候着珍珠,藕娃娃洗得干净白嫩,更招亲娘疼爱。
把闺女哄入了睡,看着奶妈搂着孩儿睡下。
容暇驱了丫头、关了窗、合上门、铺了床、脱下外衣。
他们夫妻夜话,一惯不叫丫环守夜。
天黑得暗了,院子里亮着火光月光。
屋里,只他夫妻两个在。
元宝不往碳盆里加碳,容暇点着一盏暖灯,照着他两个人的面。
三少奶奶熟练上药,三爷疼得龇牙咧嘴,亦是熟练。
元家三爷比不得上下四个兄弟,娶妻生子倒比哥哥弟弟快上一大步。
元宝早就是做丈夫当爹的人了,偏偏年纪不少,每每做事不守规矩,次次说话不经心,回回做人不着调……直气得自家老爷心里郁结着没活路……
容暇心中纵有微词薄怒,倒也不真心训他,只叫元三爷不与女人勾勾搭搭不清不楚,元家三少奶奶便也心安度日。
银子,做买卖赔也就赔了,金银财宝,尹容暇有的是,不缺这几根指头的数。
挨打吃官司,也是该他的。
只叫不毁了元宝好相貌,不缺胳膊少腿,丢了命便成……
胡闹不成器,败家没本事,若愚没出息,这些坏毛病,元三爷从前便有。
成家之后,元宝不仅没改过,反而越发“变本加厉”。
这都是尹容暇一点一滴,一步一步慢慢纵出来的。
容暇不指望元宝求上进寻出息,只需他打从心里伏低做小,疼爱妻女……
尹家三小姐日夜被元家少爷捧着供着,心里满意得很,元家三少爷被尹家三小姐管着训着,亦是受用得很。
夫妻本就亲密无间,纵上有爹娘祖宗,下有子孙后代,当中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通通比不得一张床上的夫妻情意。
外头人只瞧着元家三少爷高攀尹家三小姐,说到底还是什么锅配什么盖,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自得其乐,终究是外人说道不得。
上完了药,容暇半靠着躺下,望着元宝,她支颐一问,“说吧,又得了什么野趣乐子?”
元宝惊得一激灵,倒也只在一瞬间内又罢了,元三爷点着人笑道:“你呀!也是神了!”
容暇不经意也跟着笑说,“倒不是我有神通,是你……藏得太浅……”
元宝一回翰音院,嘴角眉梢笑得不歇,喜冲冲从头冲到尾。
一顿饭撂下十多回筷子,光逗闺女就逗了七八回,瞧着容暇笑了一餐饭,一盅酒啧啧吃了半个时辰,推杯换盏,执箸置箸声响个不歇……
连平素不多嘴的丫头子,私下底说小话也道怪哉,“三爷…这又是得了什么新奇宝贝,竟得这般高兴?喜得藏不住,乐得饭也吃不下……”
三奶奶屋里听了,暗道不然。
三少爷元宝,丁香脑袋,平素不张口,瞧着是个好模样人,一遇事那就不顶用了,只晓得张嘴炸开花,又有一副铜壶嗓子,他若真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稀罕宝贝,早两手捧着高举过头顶,大摇大摆抬给全家瞧。
除这之外,还得专往那二房、四房跟前去,不要脸、不要命特意显摆给他那两个假仇家真兄弟瞧。
三奶奶向着三爷招手,三爷乐得折腿弯腰腆着脸过去,宝石金镯叮当撞,柔夷揉移着耳,下一息,元宝疼得龇牙,心又想着弟弟妹妹,于是只能不出声乱叫。
三爷细着声儿求饶,三奶奶笑着稍稍放过,元宝满脸喜乐,嘴角抿着笑两手背着,假意欲言又止,眼眉跳跃,嘴如河蚌吐沙……忙把今日所听所见,一通全晃荡出来……
元宝说罢,见容暇一时半会儿失了神,他便佯装气定神闲又做洋洋得意姿态,笑着往被里一钻。
容暇听了话,起初心里并没有多少波澜,这会子一细想,回忆事咂着味儿,三奶奶笑道:“笙丫头和那乌家汉子,我早瞧着不像哩?”
“我怎的就瞧不出?”三奶奶不是个事后诸葛,想是早瞧出了其中的不对头,三爷真心问她,“你是怎瞧得出的?”
三少奶奶嘴角噙笑,她道:“四妹妹那性子,又不似我!她从来就是个只记恩好,不记冤仇的。”
“园子里见了人,我见她同那汉子说话,两个人眼里不带火星,也无半点水光,正经端正得就如亲兄妹一般,哪里就像老相好了?”
容暇不提,元宝倒也想不起。
这会子,三奶奶一说,三爷处处追忆回想,那两个眼里毫无不舍暧昧,容暇说得在理,说得不错。
不论从前当下还是往后,元宝只觉自家夫人英明神武眼光独到,远胜他千倍万倍。
前尘往事,前因后果,慢慢勾连成书,飞快紧串在一处,容暇脑中似有天光一现,忽而…她想起那日晨曦佛光下的年轻尊者,支颐悠然一笑,笑得得意,是更先一步知晓秘密的得意,“喔……那我晓得是哪一个了!”
“什么?哪一个?你说谁?”三爷身子方才躺下,此刻惊得又坐起。
“哪一个?”容暇淡淡一笑,慢慢说着,“自然是恋笙的青梅竹马,求而不得的心上人,临安城外寒光寺里的那位首座高僧。”
元家人不烧香不拜佛,实不知佛道尊者。
“是哪一个?”三爷求问三奶奶。
“你怎晓得的?”元宝凑上来贴着容暇,顺势移开她那双柔夷,“是你神机妙算,还是恋笙一早告诉了你了……”
容暇慢慢细说,“这事,说与不说,都是个不开解的难题!”元宝睁着眼细听着。
“说,就得一进元家便说,不说,那便咬紧了牙一辈子不说……”
“是了,说了,不光是恋笙和那僧人,咱们一家人都得跟着遭罪!”
“不说,后又叫老四晓得了,整个江南道都得遭殃。那个痴鬼孽子,莫说爹娘兄弟,天下人,他一个都不认。”元宝两手轻触满脸伤,大诉苦水,“他若当真发了疯,放火烧寒光寺,烧元家的山,这样没王法的事,他就做得出,能叫天下人跟着他一道咽爱恨苦情,让世道丰年平白受着人祸,闹茶饥荒!”
元昭平素没个好名声,也不怪三房夫妻夜里不睡,合起伙来轮番编排他,三少奶奶收了笑,正经说道:“恋笙,是个能成大事的。她如何不晓得四叔那个爆竹性子,想是不愿点破爆竹,早就打定主意一辈子不说,又怎肯与人透露一星半点?”
“既不是恋笙所说,那你又是如何知晓?”元宝骂完四弟,念头调转接着又问。
“你可记得上回,笙丫头忽而病了?”容暇问。
“记得!”那病病得邪乎,元宝至死难忘。
“咱们去寒光寺接四房那两个……”
“就是那一回?”元宝问道。
“不错,你们走在前头不留意,我走在后头,只觉后背生了一双眼儿,一转身一看,远远见一僧人瞧过来,瞧了许久不肯走……只等咱们家人走远了,他才罢了休……”
诵经三日不歇,晨曦初现目送。
元宝听了,一拍手,“是了,是了,必然是那位首座高僧!”
“嗯……先前我也只当是寺里僧人瞧咱们家人少见,看着有意思,这才不肯走多看了几眼,如今想想,那僧人原来是在瞧恋笙……”
话一说完,两方沉默,容暇几句话,工笔勾出一副生离情画……怕只怕佛门内外都还有情。
元宝再迂笨,此刻也嗅到了危机,他替亲弟弟问,“那僧人…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什么模样,什么样貌,日子久了,容暇只记得个模糊轮廓,“远瞧着,不俗呢!”
“远瞧着已然不俗,近看,那岂非不得了……”元宝不禁感叹,“那与我家老四比,如何?”
和四叔相比较,容暇暗想着,一时拿不到贴切词藻,那僧人,千言万语赞说不尽,忽而她脑中灵光一闪,三奶奶吐气如兰,只说,“那僧人,是男人帮里的玉颜……”
楚玉颜,玉面花颜,生时为美人,死时为魅鬼。
临安城,往后几十年里,只怕再养出第二个来。
那女子天生貌美,纵然死了多日,血肉成了白骨,倒也叫人此生难忘。
男人赞她,女人赞她,仇人也赞她,人恨她厌她唾她,偏又无一人不赞她美貌。
容暇这般一说,元宝立时明了。
三爷噗嗤一声笑,接着又是一句忧,“男人帮里的玉颜……那我家老四如何比得过?”
不满两岁的大小姐,被容暇、元宝喂得浑身肉滚滚,珍珠藕节似的手脚白嫩白胖,散发着一股奶香气。
小娃娃一身福气招人疼,不需她古灵精怪讨喜讨好,只需鼻子喘气一身“蛮横”,便叫她爹娘怎么也爱不够。
吃过饭,三奶奶叫人烧水。
厨里烧了半屋子热水,容暇只觉不够。
小儿本就难养,自从容暇晓得了二房孩子,生下来便没了。
在那之后三少奶奶就更加宝贝她的宝贝疙瘩。
一口肉一口汤细心喂养,孩儿壮得似个小牛犊,容暇才能安心。
冬日洗身,容暇不许半点寒气寒风扑了女儿,热腾腾的水汽不歇,五六个大人围着、哄着、伺候着珍珠,藕娃娃洗得干净白嫩,更招亲娘疼爱。
把闺女哄入了睡,看着奶妈搂着孩儿睡下。
容暇驱了丫头、关了窗、合上门、铺了床、脱下外衣。
他们夫妻夜话,一惯不叫丫环守夜。
天黑得暗了,院子里亮着火光月光。
屋里,只他夫妻两个在。
元宝不往碳盆里加碳,容暇点着一盏暖灯,照着他两个人的面。
三少奶奶熟练上药,三爷疼得龇牙咧嘴,亦是熟练。
元家三爷比不得上下四个兄弟,娶妻生子倒比哥哥弟弟快上一大步。
元宝早就是做丈夫当爹的人了,偏偏年纪不少,每每做事不守规矩,次次说话不经心,回回做人不着调……直气得自家老爷心里郁结着没活路……
容暇心中纵有微词薄怒,倒也不真心训他,只叫元三爷不与女人勾勾搭搭不清不楚,元家三少奶奶便也心安度日。
银子,做买卖赔也就赔了,金银财宝,尹容暇有的是,不缺这几根指头的数。
挨打吃官司,也是该他的。
只叫不毁了元宝好相貌,不缺胳膊少腿,丢了命便成……
胡闹不成器,败家没本事,若愚没出息,这些坏毛病,元三爷从前便有。
成家之后,元宝不仅没改过,反而越发“变本加厉”。
这都是尹容暇一点一滴,一步一步慢慢纵出来的。
容暇不指望元宝求上进寻出息,只需他打从心里伏低做小,疼爱妻女……
尹家三小姐日夜被元家少爷捧着供着,心里满意得很,元家三少爷被尹家三小姐管着训着,亦是受用得很。
夫妻本就亲密无间,纵上有爹娘祖宗,下有子孙后代,当中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通通比不得一张床上的夫妻情意。
外头人只瞧着元家三少爷高攀尹家三小姐,说到底还是什么锅配什么盖,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自得其乐,终究是外人说道不得。
上完了药,容暇半靠着躺下,望着元宝,她支颐一问,“说吧,又得了什么野趣乐子?”
元宝惊得一激灵,倒也只在一瞬间内又罢了,元三爷点着人笑道:“你呀!也是神了!”
容暇不经意也跟着笑说,“倒不是我有神通,是你……藏得太浅……”
元宝一回翰音院,嘴角眉梢笑得不歇,喜冲冲从头冲到尾。
一顿饭撂下十多回筷子,光逗闺女就逗了七八回,瞧着容暇笑了一餐饭,一盅酒啧啧吃了半个时辰,推杯换盏,执箸置箸声响个不歇……
连平素不多嘴的丫头子,私下底说小话也道怪哉,“三爷…这又是得了什么新奇宝贝,竟得这般高兴?喜得藏不住,乐得饭也吃不下……”
三奶奶屋里听了,暗道不然。
三少爷元宝,丁香脑袋,平素不张口,瞧着是个好模样人,一遇事那就不顶用了,只晓得张嘴炸开花,又有一副铜壶嗓子,他若真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稀罕宝贝,早两手捧着高举过头顶,大摇大摆抬给全家瞧。
除这之外,还得专往那二房、四房跟前去,不要脸、不要命特意显摆给他那两个假仇家真兄弟瞧。
三奶奶向着三爷招手,三爷乐得折腿弯腰腆着脸过去,宝石金镯叮当撞,柔夷揉移着耳,下一息,元宝疼得龇牙,心又想着弟弟妹妹,于是只能不出声乱叫。
三爷细着声儿求饶,三奶奶笑着稍稍放过,元宝满脸喜乐,嘴角抿着笑两手背着,假意欲言又止,眼眉跳跃,嘴如河蚌吐沙……忙把今日所听所见,一通全晃荡出来……
元宝说罢,见容暇一时半会儿失了神,他便佯装气定神闲又做洋洋得意姿态,笑着往被里一钻。
容暇听了话,起初心里并没有多少波澜,这会子一细想,回忆事咂着味儿,三奶奶笑道:“笙丫头和那乌家汉子,我早瞧着不像哩?”
“我怎的就瞧不出?”三奶奶不是个事后诸葛,想是早瞧出了其中的不对头,三爷真心问她,“你是怎瞧得出的?”
三少奶奶嘴角噙笑,她道:“四妹妹那性子,又不似我!她从来就是个只记恩好,不记冤仇的。”
“园子里见了人,我见她同那汉子说话,两个人眼里不带火星,也无半点水光,正经端正得就如亲兄妹一般,哪里就像老相好了?”
容暇不提,元宝倒也想不起。
这会子,三奶奶一说,三爷处处追忆回想,那两个眼里毫无不舍暧昧,容暇说得在理,说得不错。
不论从前当下还是往后,元宝只觉自家夫人英明神武眼光独到,远胜他千倍万倍。
前尘往事,前因后果,慢慢勾连成书,飞快紧串在一处,容暇脑中似有天光一现,忽而…她想起那日晨曦佛光下的年轻尊者,支颐悠然一笑,笑得得意,是更先一步知晓秘密的得意,“喔……那我晓得是哪一个了!”
“什么?哪一个?你说谁?”三爷身子方才躺下,此刻惊得又坐起。
“哪一个?”容暇淡淡一笑,慢慢说着,“自然是恋笙的青梅竹马,求而不得的心上人,临安城外寒光寺里的那位首座高僧。”
元家人不烧香不拜佛,实不知佛道尊者。
“是哪一个?”三爷求问三奶奶。
“你怎晓得的?”元宝凑上来贴着容暇,顺势移开她那双柔夷,“是你神机妙算,还是恋笙一早告诉了你了……”
容暇慢慢细说,“这事,说与不说,都是个不开解的难题!”元宝睁着眼细听着。
“说,就得一进元家便说,不说,那便咬紧了牙一辈子不说……”
“是了,说了,不光是恋笙和那僧人,咱们一家人都得跟着遭罪!”
“不说,后又叫老四晓得了,整个江南道都得遭殃。那个痴鬼孽子,莫说爹娘兄弟,天下人,他一个都不认。”元宝两手轻触满脸伤,大诉苦水,“他若当真发了疯,放火烧寒光寺,烧元家的山,这样没王法的事,他就做得出,能叫天下人跟着他一道咽爱恨苦情,让世道丰年平白受着人祸,闹茶饥荒!”
元昭平素没个好名声,也不怪三房夫妻夜里不睡,合起伙来轮番编排他,三少奶奶收了笑,正经说道:“恋笙,是个能成大事的。她如何不晓得四叔那个爆竹性子,想是不愿点破爆竹,早就打定主意一辈子不说,又怎肯与人透露一星半点?”
“既不是恋笙所说,那你又是如何知晓?”元宝骂完四弟,念头调转接着又问。
“你可记得上回,笙丫头忽而病了?”容暇问。
“记得!”那病病得邪乎,元宝至死难忘。
“咱们去寒光寺接四房那两个……”
“就是那一回?”元宝问道。
“不错,你们走在前头不留意,我走在后头,只觉后背生了一双眼儿,一转身一看,远远见一僧人瞧过来,瞧了许久不肯走……只等咱们家人走远了,他才罢了休……”
诵经三日不歇,晨曦初现目送。
元宝听了,一拍手,“是了,是了,必然是那位首座高僧!”
“嗯……先前我也只当是寺里僧人瞧咱们家人少见,看着有意思,这才不肯走多看了几眼,如今想想,那僧人原来是在瞧恋笙……”
话一说完,两方沉默,容暇几句话,工笔勾出一副生离情画……怕只怕佛门内外都还有情。
元宝再迂笨,此刻也嗅到了危机,他替亲弟弟问,“那僧人…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什么模样,什么样貌,日子久了,容暇只记得个模糊轮廓,“远瞧着,不俗呢!”
“远瞧着已然不俗,近看,那岂非不得了……”元宝不禁感叹,“那与我家老四比,如何?”
和四叔相比较,容暇暗想着,一时拿不到贴切词藻,那僧人,千言万语赞说不尽,忽而她脑中灵光一闪,三奶奶吐气如兰,只说,“那僧人,是男人帮里的玉颜……”
楚玉颜,玉面花颜,生时为美人,死时为魅鬼。
临安城,往后几十年里,只怕再养出第二个来。
那女子天生貌美,纵然死了多日,血肉成了白骨,倒也叫人此生难忘。
男人赞她,女人赞她,仇人也赞她,人恨她厌她唾她,偏又无一人不赞她美貌。
容暇这般一说,元宝立时明了。
三爷噗嗤一声笑,接着又是一句忧,“男人帮里的玉颜……那我家老四如何比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