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 文汇楼
青瓦积了薄薄一层细雪,檐角垂落的冰凌泛着莹光。窗棂上的冰花渐渐消融,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雕花木纹缓缓滑落。
屋内,炭盆里银骨炭烧得正旺,偶尔爆出几点火星。
错金熏笼里,苏合香幽幽浮动,氤氲出一室清冽。那香气不似寻常熏香的甜腻,倒像是雪后松枝的气息,带着几分料峭寒意。
珠帘轻响,狐裘裹着冷气闯进暖阁,文黛忙不迭起身迎接,“崔骃姐——!你可来了。”
文黛唇角翘起,执壶斟了盏热茶递过去:“元珂一死,这下广州市舶司再不会给咱们使绊子了。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崔骃没应声,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径直走到案几旁坐下,一把捞起桌上的酒壶,壶嘴抵在唇边,仰头便是猛灌,酒液顺着下颌滑落一线,她也不擦,任由那点湿意洇进衣领。
崔骃眼角闪着水光,“是啊,她这一死,以后市舶司再不会给咱们使绊子了。”
她低声重复了一遍,嗓音微哑,这句话不是对文黛说的,而是对她自己说的。
“诶?”文黛一怔,狐疑地瞅了崔骃一眼,眉头渐渐蹙起,迟疑了一下,试探道:“怎么……崔骃姐心情不好?”
崔骃沉默着没回答,只是落寞地摆了摆手。她仰头灌下一口烈酒,辛辣的酒液如刀割般灼烧着喉咙,却压不住心头翻涌的苦涩。
酒液呛进气管,她弓着背剧烈咳嗽起来,眼角溢出几滴不知是酒还是泪的水光。
“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崔骃喃喃自语,指尖摩挲着酒杯边缘。
怎么说她与元珂也有那么多年的交情,当年她们几个因文鸢之故分道扬镳,后又因派系之别形同陌路……
即便是出了广州港的事儿,她也只是想让她罢官去职,从未真想取她性命。
而事到如今……一切都回天乏力了。
雪渐渐覆盖了窗棂。崔骃望着那片纯白,忽然想起元珂最爱说的一句话:“这世间最干净的,莫过于新雪。”
可如今,这雪再干净,也洗不净她心头的悔恨了。
文黛呷了口热茶,识趣地转了话头:“趁着今年大修,我预备再从青龙山庄定十条船,主辅货船六四分,外带四艘哨船和粮船。”
两千石的苍舶专载瓷器、漆器、丝绸布帛;八百石的舶艚主运茶叶、药材、笔墨纸砚之类,皆是经销天竺、大食的紧俏货。
“我听葛管事说,越窑秘色瓷、邢窑白瓷,还有吴绫蜀锦、茶叶这类货品在波斯大食一带极为畅销。”
“特别是透花瓷,大食商人出价都是往常的三倍有余。还有交趾的龙脑、沉香,姚州茯苓等药材,都是番商点名要的好物。”
文黛目光灼灼地望向崔骃:“如今广州、泉州、明州、扬州四地都开放了通商口岸,朝廷又新颁了《市舶则例》,依我看,现在正是咱们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
“咱们索性放手一搏,明年秋天干票大的,把今年的亏空都给补回来!我仔细算过了,光我十三条主船至少都能赚二十万贯!”
“崔骃姐,你跟不跟?”那语气活像个在赌坊吆喝的庄家。
“这……”崔骃微微皱眉,想想她那几乎是打水漂的五万贯,她仍心有余悸,“会不会太冒险了?”
“实不相瞒,先前我投了五万贯,谁承想……”崔骃扯出一个苦笑,“唉!现在连钱庄资金周转都成问题,我着实不敢再冒风险。”
文黛闻言,却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眉眼间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张扬劲儿。
“这有什么要紧的?”她语气轻松,俨然一副混不吝的败家子做派,仿佛投入的万贯巨资不过是几个铜板儿,“这十条船就当我自己闹着玩儿。”
“崔骃姐放心,绝不耽误咱们正事。”
崔骃眉头未展,语气里多了几分慎重,“海上贸易虽说暴利,可风险也不小,你还是谨慎些为好。”
她顿了顿,仍劝诫道:“贸然投入这么多钱,万一血本无归,你……”
文黛不以为意,“诶,这做生意哪有不担风险的?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她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而且,据我新得的消息,大食王子正重金求购透花瓷,出价是往常的五倍!!”
“只要能把握时机,这回我保准能大赚一笔!!”
崔骃不甚赞同,不同寻常的是,这回文黛态度十分强硬:“崔骃姐,你别再劝我!”
“这发财的门路我可已经告诉你了,你既然不愿意——”
她故意拖长了声调,眼中带着几分挑衅,“到时候我赚得盆满钵满,你可千万别眼红啊!”
文黛话都到了这份儿上,崔骃也不好再说什么。她一时语塞,暗自摇头,草包毕竟是草包,终究难成大器。
文黛洋洋得意,不知想到了什么还乐得哼起曲儿来。崔骃恨铁不成钢,这下她总算明白娘亲为何总骂她烂泥扶不上墙了。
“随你罢。”崔骃终是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到时候跌了跟头,你也别怨我没提醒你。”
“肯定不会!好姐姐,你就相信我这一回罢。”文黛信誓旦旦道。
两人心不在焉地寒暄了几句,不多久崔骃便起身告辞。
……
“你真打算把产业全都迁到杭州去?”戴宁惊颤的声音打破阒寂,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文黛缓缓点头。烛光映照下,她眼角细纹比往日更深了几分。
戴宁倒吸一口凉气,“你太疯狂了。”
文黛没了方才那番轻松恣意,取而代之的是化不开的浓愁。自她一时大意将账册交给窦容起,心头便如同悬着一柄利剑,日夜不得安宁。
她太盲目,太过轻信旁人了。
此时本就风声鹤唳,她竟然主动送上门去,万一被有心人捉住了把柄,那真是贻笑大方了。
“我没疯,恰恰相反,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文黛超乎寻常的严肃:“大掌柜,你来回奔波,受累了。最危难的时候你能回来,我感动不已。”
“不过时移世易,今非昔比,你得跟着一起回苏州去。当然,你要愿意,去泉州,或者平陵都行。总之,京畿不能再呆了。”
“那你呢?”戴宁声音发紧。
“我得留下。”
“简直胡闹!”戴宁青筋暴起,怒不可遏,她再也按捺不住,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一跳。
“文鸢没了,现在你就是大家伙的主心骨,既然决定要撤,你这个领头羊都不在,留着我们又有何用?”
“不赀之器,不可尽托。”文黛平静地望向戴宁:“咱们兵分两路,万一我有什么闪失,你们远在苏杭,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只要你们还在,根基就在,假以时日,总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我不同意!” 戴宁粗暴地打断她,在厅中来回踱步,靴子踩得地板吱呀作响。“你这是拿自己的性命豪赌!”
“以备万一总是好的。”文黛眉头紧锁,“我最近心里总不踏实,总感觉有什么事儿要发生,我也希望这是自己杞人忧天。可不论如何,咱们总得做两手准备。”
“我看你是昏了头!”戴宁猛地转身,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你可别告诉我,你指望我们这些人替你报仇雪恨?!”
她冷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凄然,“让你失望了,没人有这闲工夫。”
戴宁声音低缓下来,皱纹纵横的脸上浮现出几分疲惫与恳切,苦口婆心道:“老七,我好歹看着你们几个长大,这张老脸在你这儿总算有些分量吧。”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向来如此。要是连你这个主心骨也没了,底下那些人早晚都得散。大家聚在这儿是讨生活,不是去找死!”
枯瘦的手颤抖着抓住文黛的肩膀:“你也一样。”
“不!”文黛的声音很轻,却坚定得可怕。“我不一样。”
她的人生、她的命,早在阿爹救下她和文鸢的那刻起,便跟沅钟衡绑死了。像骨头连着筋,藕断丝连,羁绊太深,刀劈斧砍也斩不断。
这世上谁都可以背叛,唯独她和文鸢不行!
她不是没有自己的小心思,可比起私心,她更看重文鸢,阿爹还有钟衡。
“如果连文鸢和姑娘的死都无动于衷,那我简直枉为人。”
文黛抬手:“不要再说了,我意已决。立刻吩咐下去,所有人立即行动,十日之内分批次离京。”
戴宁了然又失望地闭上了眼。
屋外风雪渐紧,呼啸的风声裹挟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
腊月初十,元珂棺椁回京,崔骃、高菱出席葬礼。
* 东宫
鎏金兽首香炉吐着袅袅青烟,坤宁宫内常侍躬身入内,缓声道:“太女殿下,君后请您叙话。”
“阿父。”祁锦眼里闪过一道亮光,旋即又黯淡下来,“母皇命我闭门思过,皇命不可违。”
凤阁总管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殿下毋忧。君后已向陛下求得恩典,今日是皇后千秋寿诞,您身为储君,理应出席。”
祁锦颔首,“太女郎有孕在身,又偶感风寒,太医嘱咐不宜见风,今日就免了他随行问安罢。”
“是。”
雪飘如絮,不多久,祁锦肩头的大氅便覆了一层薄霜。她抬眸望向坤宁宫紧闭的殿门,朱漆金钉在雪色映照下愈发森冷。
正殿廊下,内常侍如青松般静立。绛纱官袍微微拂动,露出蹀躞带上悬着的银鱼符。
他扫过庭院,目光如炬:“都仔细着些。君后与殿下叙话,莫让闲杂人等扰了清净。”
小黄门们垂首应是,脚步放得极轻,连靴底碾过积雪的声响都几不可闻。
内殿,地龙烧得极旺,连金砖都透着暖意。君后最爱的鎏金鹦鹉纹银香囊悬在梁下,随着穿堂风轻轻转动。
十二幅缂丝屏风上,百鸟朝凤的图案在烛光下栩栩如生。君后端坐在紫檀木榻上,身前案几摆着一尊白玉寿星,两侧的青铜仙鹤灯台吐着柔和的光。
“爹!孩儿不孝。”
祁锦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额前的金凤花钿在光洁的金砖上留下浅浅印记,“儿臣恭祝父君葳蕤繁祉,延彼遐龄;椿萱并茂,棠棣同馨;更愿父君百福骈臻,顺遂无虞,长乐未央。”
“好孩子,快起来。”君后急忙俯身,缠着金丝甲套的手指抚上女儿消瘦的脸颊,心疼极了。
“我儿怎么清减成这样……”指尖触到她颧骨处的凹陷,顿时红了眼眶,“这段日子,苦了你了。”
“元氏呢?”君后突然问道,目光扫过祁锦身后空荡荡的殿门。
“父君,他尚在孕中,身子不便,前不久又染了风寒,儿臣唯恐将病气传给您,便命他好生修养,等过段日子再给您请安。”
见父亲脸色不太好,祁锦赶忙岔开话题,“孩儿备下的礼物您可喜欢?”
君后神色稍霁:“喜欢,我儿备下的,为父自然喜欢。”
“元氏一向洞悉父君喜好,这都是他精心备下的,您喜欢就好。”
君后勾起的唇角僵硬了一瞬,旋即又恢复正常,“儿啊,你对元氏未免太过爱重了些。”
“我儿别忘了,你是一国储君,怎么能因儿女情长而意气用事。”
君后眼神冰冷:“那元珂不就是前车之鉴,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为虎作伥,反倒落得个客死他乡的下场……你若再执迷不悟,日后有你懊悔的时候!”
“父君,今日是您寿诞之喜,不说这些不高兴的。”祁锦哀求道。
“为什么不说?本宫称病推了百官朝贺,不就是为了见你一面?!”
君后叹了口气,恨其不争:“傻孩子,你也不想想,咱们父女历经了多少磨难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你忍心让元氏毁了我们父子俩吗?”
“爹!”祁锦扑通一声跪地,“咱们不说这些好不好?您还没用膳吧?儿这就命人传膳,让孩儿伺候爹爹用长寿面。”
“我不要什么长寿面,我要我的女儿稳坐储君之位!”
君后冷眼望着祁锦,“瞧瞧你现在什么样子?!你要还是我女儿,就听为父的话,以后少对元氏言听计从。”
“我儿堂堂东宫之主,竟被一介内宅儿郎呼来喝去,这要是传出去,还不叫人笑话?!”
“——爹!”祁锦眉头紧蹙,“您过分了!”
“怎么?爹说错了?!”君后瞥过眼,不去看她那副窝囊样,“还不快起来,叫人瞧见,成何体统!”
祁锦跪直了身子,郑重道:“父君,元氏是儿臣的结发之夫,也是母皇钦点的太女郎,更是大祁未来的中宫之主,孩儿不希望再听到您这般折辱之言。”
君后瞳孔骤缩,不敢置信:“你这是在教训我?!本宫如何行事,轮得到你置喙?!”
“儿臣不敢。父君生我养我,恩重如山,儿臣感激不尽。可元氏是我明媒正娶的夫郎,也是我孩儿的生父,儿臣有责任和义务善待他——权当弥补父君做下的孽事。”
啪——!
君后扬手一记耳光,他浑身发抖,连声音都变了调:“混账东西,你在胡说什么?!”
祁锦垂下眼帘,“儿臣所言,父君心里清楚。”
“本宫清楚什么?”君后怒目而视:“本宫只知道他入宫六年,无出一子!身为太女郎,不能为皇家开枝散叶、绵延子嗣,阖当休弃!”
祁锦双眼爆红,声音嘶哑:“若非他两度滑胎,孩儿早就儿女双全了,何至于如今子嗣艰难……儿臣斗胆请教,父君为何要害我孩儿?”
君后如遭雷击,“荒唐!你胡言乱语什么?本宫怎会害我孙儿,简直无稽之谈。”他胸口剧烈起伏,指着祁锦的手不住发抖,“你……你简直鬼迷心窍!”
祁锦心痛难忍,“若非您执着于给他立规矩,他又怎会受不住辛劳致使流产……您也是男子,为何就不能以己度人呢?爹,他已受伤至此,您就不能体谅体谅他吗?”
“……至于岳家,元慎是元慎,元珂是元珂,请您不要混为一谈。母皇都已下旨宽赦,您又何必揪住这一点不放。”
殿内炭火忽明忽暗,衬得君后本就阴晴不定的脸色更加晦暗不明。
“狡辩之言。”君后对这个女儿大失所望,“翁婿之间立规矩是古法、是祖训,世上万千儿郎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怎么偏得他元氏娇贵,他保不住自己的孩子还来怨我做手脚。你这样无端指责你爹,你把我置于何地?!”
君后蓦然冷静下来,“哼,既然你怨我害你失了孩子,那好,为父就补偿给你。杜氏儿郎身份高贵,性情恭顺,配你正好。”
“本宫择日请旨,将杜氏子指给你做侧君,届时,你要多少孩子,就让他生多少。如此,你可满意?”
“更何况,你身为储君,理应同世家联姻,若能获得世家支持,你的东宫之位只会更加稳固。”
殿内炭盆“噼啪”爆响,祁锦却如坠冰窟。耳边嗡嗡作响,祁锦只字未闻,她僵在原地,周身血液仿佛都凝固了。
“锦娘!”君后不悦地皱眉:“为父跟你说话,你聋了不成?”
祁锦回神,突然低低笑出声来。笑声越来越大,最后竟带着几分癫狂:“父君,您难道想儿臣步崇安太女的后尘吗?”
“住口!”君后面色瞬间煞白如纸,猛地从凤座上弹起,袖袍不慎带翻了案上的缠枝莲纹茶盏。“你还要不要命了,这话要是传到陛下耳朵里,你——”
他戛然而止,强压下心头慌乱,声音却止不住发颤,“你扪心自问,爹这不是为你好吗?”
“为我好?!”祁锦猛地抬头,眼中泪光闪烁,声音哽咽,“您为我好,为我好还——!”
祁锦痛苦地闭眼,袖下的手不住地颤抖,“第三次了,爹,您如果再伤害慎儿肚里的孩子,就别怨孩儿不讲情面!”
“糊涂,你是太女,未来的九五之尊,你要多少孩子没有?难不成……”君后脸色骤变:“难不成你还想为一个男人守身如玉?”
“有何不可?”祁锦自嘲一笑,眼中血丝密布,“您说我是太女,可太女又如何?连一个男人都求不得,还能求天下?”
“一个连自己男人都护不住的太女,还谈什么执掌江山……岂不叫人笑掉大牙!”
指尖深深掐入掌心,祁锦心中一片悲凉,“可笑堂堂太女竟要靠联姻来稳固权位,何其荒唐?难道不同世家联姻,这天下孤就掌不得了么?!”
君后倒吸一口冷气,“住口!住口!休再说这些大逆不道之言!”
祁锦缓缓起身,声音平静得可怕,“爹,我不妨实话告诉您,这个太女之位,本不是我想要争的,不过赶鸭子上架而已。”
“崇安自出生便被立为太女,可结果呢?朝廷积弊日久,她那样足智近妖的人都解决不了,愚笨如我就能解决得了?”
“奸臣当道、政令不通,大厦将倾,我这个太女当和不当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朝堂,什么样的能才智士才能力挽狂澜?”
“朝廷里的门阀世家还不够多么?您还要我娶世家子弟,难不成让她们继续吸朝廷的血、吸民脂民膏来供养自己的氏族?来耗光大祁最后的命数吗?!”
“大祁这棵参天大树,被这些蛀虫、硕鼠围绕,早被蛀空了根基。我看过不了多久,迟早气数将尽,回天乏力。”
祁锦惨笑一声,“我当太女都无能为力,难道当了皇帝就能起死回生?”
“你!”君后被她这番惊世骇俗的发言震得踉跄后退,撞翻了身后的紫檀屏风。“你不要命了!”
“或许吧。或许我今日辞了太女之位,反倒能求得一线生机,您以为呢?”
君后跌倒在屏风旁,像看陌生人一样盯着她,口中喃喃:“你简直是疯了!”
祁锦最后望了一眼殿内,“还请父君保重身体,孩儿告退。”话毕转身出了宫殿,踏入风雪中。
殿外,积雪已没过脚踝。宫灯在风雪中摇晃,光影飘忽不定。
雪越下越大,寒风卷着雪粒抽打在脸上,生疼。祁锦却恍若未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身后只留下一串孤独的脚印,很快就被新雪覆盖。
雪幕中,巍峨宫墙若隐若现,恍若一头蛰伏的巨兽,正缓缓合上血盆大口。玄色大氅猎猎作响,很快便被漫天飞雪吞没了轮廓。
……
青瓦积了薄薄一层细雪,檐角垂落的冰凌泛着莹光。窗棂上的冰花渐渐消融,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雕花木纹缓缓滑落。
屋内,炭盆里银骨炭烧得正旺,偶尔爆出几点火星。
错金熏笼里,苏合香幽幽浮动,氤氲出一室清冽。那香气不似寻常熏香的甜腻,倒像是雪后松枝的气息,带着几分料峭寒意。
珠帘轻响,狐裘裹着冷气闯进暖阁,文黛忙不迭起身迎接,“崔骃姐——!你可来了。”
文黛唇角翘起,执壶斟了盏热茶递过去:“元珂一死,这下广州市舶司再不会给咱们使绊子了。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崔骃没应声,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径直走到案几旁坐下,一把捞起桌上的酒壶,壶嘴抵在唇边,仰头便是猛灌,酒液顺着下颌滑落一线,她也不擦,任由那点湿意洇进衣领。
崔骃眼角闪着水光,“是啊,她这一死,以后市舶司再不会给咱们使绊子了。”
她低声重复了一遍,嗓音微哑,这句话不是对文黛说的,而是对她自己说的。
“诶?”文黛一怔,狐疑地瞅了崔骃一眼,眉头渐渐蹙起,迟疑了一下,试探道:“怎么……崔骃姐心情不好?”
崔骃沉默着没回答,只是落寞地摆了摆手。她仰头灌下一口烈酒,辛辣的酒液如刀割般灼烧着喉咙,却压不住心头翻涌的苦涩。
酒液呛进气管,她弓着背剧烈咳嗽起来,眼角溢出几滴不知是酒还是泪的水光。
“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崔骃喃喃自语,指尖摩挲着酒杯边缘。
怎么说她与元珂也有那么多年的交情,当年她们几个因文鸢之故分道扬镳,后又因派系之别形同陌路……
即便是出了广州港的事儿,她也只是想让她罢官去职,从未真想取她性命。
而事到如今……一切都回天乏力了。
雪渐渐覆盖了窗棂。崔骃望着那片纯白,忽然想起元珂最爱说的一句话:“这世间最干净的,莫过于新雪。”
可如今,这雪再干净,也洗不净她心头的悔恨了。
文黛呷了口热茶,识趣地转了话头:“趁着今年大修,我预备再从青龙山庄定十条船,主辅货船六四分,外带四艘哨船和粮船。”
两千石的苍舶专载瓷器、漆器、丝绸布帛;八百石的舶艚主运茶叶、药材、笔墨纸砚之类,皆是经销天竺、大食的紧俏货。
“我听葛管事说,越窑秘色瓷、邢窑白瓷,还有吴绫蜀锦、茶叶这类货品在波斯大食一带极为畅销。”
“特别是透花瓷,大食商人出价都是往常的三倍有余。还有交趾的龙脑、沉香,姚州茯苓等药材,都是番商点名要的好物。”
文黛目光灼灼地望向崔骃:“如今广州、泉州、明州、扬州四地都开放了通商口岸,朝廷又新颁了《市舶则例》,依我看,现在正是咱们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
“咱们索性放手一搏,明年秋天干票大的,把今年的亏空都给补回来!我仔细算过了,光我十三条主船至少都能赚二十万贯!”
“崔骃姐,你跟不跟?”那语气活像个在赌坊吆喝的庄家。
“这……”崔骃微微皱眉,想想她那几乎是打水漂的五万贯,她仍心有余悸,“会不会太冒险了?”
“实不相瞒,先前我投了五万贯,谁承想……”崔骃扯出一个苦笑,“唉!现在连钱庄资金周转都成问题,我着实不敢再冒风险。”
文黛闻言,却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眉眼间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张扬劲儿。
“这有什么要紧的?”她语气轻松,俨然一副混不吝的败家子做派,仿佛投入的万贯巨资不过是几个铜板儿,“这十条船就当我自己闹着玩儿。”
“崔骃姐放心,绝不耽误咱们正事。”
崔骃眉头未展,语气里多了几分慎重,“海上贸易虽说暴利,可风险也不小,你还是谨慎些为好。”
她顿了顿,仍劝诫道:“贸然投入这么多钱,万一血本无归,你……”
文黛不以为意,“诶,这做生意哪有不担风险的?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她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而且,据我新得的消息,大食王子正重金求购透花瓷,出价是往常的五倍!!”
“只要能把握时机,这回我保准能大赚一笔!!”
崔骃不甚赞同,不同寻常的是,这回文黛态度十分强硬:“崔骃姐,你别再劝我!”
“这发财的门路我可已经告诉你了,你既然不愿意——”
她故意拖长了声调,眼中带着几分挑衅,“到时候我赚得盆满钵满,你可千万别眼红啊!”
文黛话都到了这份儿上,崔骃也不好再说什么。她一时语塞,暗自摇头,草包毕竟是草包,终究难成大器。
文黛洋洋得意,不知想到了什么还乐得哼起曲儿来。崔骃恨铁不成钢,这下她总算明白娘亲为何总骂她烂泥扶不上墙了。
“随你罢。”崔骃终是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到时候跌了跟头,你也别怨我没提醒你。”
“肯定不会!好姐姐,你就相信我这一回罢。”文黛信誓旦旦道。
两人心不在焉地寒暄了几句,不多久崔骃便起身告辞。
……
“你真打算把产业全都迁到杭州去?”戴宁惊颤的声音打破阒寂,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文黛缓缓点头。烛光映照下,她眼角细纹比往日更深了几分。
戴宁倒吸一口凉气,“你太疯狂了。”
文黛没了方才那番轻松恣意,取而代之的是化不开的浓愁。自她一时大意将账册交给窦容起,心头便如同悬着一柄利剑,日夜不得安宁。
她太盲目,太过轻信旁人了。
此时本就风声鹤唳,她竟然主动送上门去,万一被有心人捉住了把柄,那真是贻笑大方了。
“我没疯,恰恰相反,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文黛超乎寻常的严肃:“大掌柜,你来回奔波,受累了。最危难的时候你能回来,我感动不已。”
“不过时移世易,今非昔比,你得跟着一起回苏州去。当然,你要愿意,去泉州,或者平陵都行。总之,京畿不能再呆了。”
“那你呢?”戴宁声音发紧。
“我得留下。”
“简直胡闹!”戴宁青筋暴起,怒不可遏,她再也按捺不住,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一跳。
“文鸢没了,现在你就是大家伙的主心骨,既然决定要撤,你这个领头羊都不在,留着我们又有何用?”
“不赀之器,不可尽托。”文黛平静地望向戴宁:“咱们兵分两路,万一我有什么闪失,你们远在苏杭,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只要你们还在,根基就在,假以时日,总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我不同意!” 戴宁粗暴地打断她,在厅中来回踱步,靴子踩得地板吱呀作响。“你这是拿自己的性命豪赌!”
“以备万一总是好的。”文黛眉头紧锁,“我最近心里总不踏实,总感觉有什么事儿要发生,我也希望这是自己杞人忧天。可不论如何,咱们总得做两手准备。”
“我看你是昏了头!”戴宁猛地转身,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你可别告诉我,你指望我们这些人替你报仇雪恨?!”
她冷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凄然,“让你失望了,没人有这闲工夫。”
戴宁声音低缓下来,皱纹纵横的脸上浮现出几分疲惫与恳切,苦口婆心道:“老七,我好歹看着你们几个长大,这张老脸在你这儿总算有些分量吧。”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向来如此。要是连你这个主心骨也没了,底下那些人早晚都得散。大家聚在这儿是讨生活,不是去找死!”
枯瘦的手颤抖着抓住文黛的肩膀:“你也一样。”
“不!”文黛的声音很轻,却坚定得可怕。“我不一样。”
她的人生、她的命,早在阿爹救下她和文鸢的那刻起,便跟沅钟衡绑死了。像骨头连着筋,藕断丝连,羁绊太深,刀劈斧砍也斩不断。
这世上谁都可以背叛,唯独她和文鸢不行!
她不是没有自己的小心思,可比起私心,她更看重文鸢,阿爹还有钟衡。
“如果连文鸢和姑娘的死都无动于衷,那我简直枉为人。”
文黛抬手:“不要再说了,我意已决。立刻吩咐下去,所有人立即行动,十日之内分批次离京。”
戴宁了然又失望地闭上了眼。
屋外风雪渐紧,呼啸的风声裹挟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
腊月初十,元珂棺椁回京,崔骃、高菱出席葬礼。
* 东宫
鎏金兽首香炉吐着袅袅青烟,坤宁宫内常侍躬身入内,缓声道:“太女殿下,君后请您叙话。”
“阿父。”祁锦眼里闪过一道亮光,旋即又黯淡下来,“母皇命我闭门思过,皇命不可违。”
凤阁总管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殿下毋忧。君后已向陛下求得恩典,今日是皇后千秋寿诞,您身为储君,理应出席。”
祁锦颔首,“太女郎有孕在身,又偶感风寒,太医嘱咐不宜见风,今日就免了他随行问安罢。”
“是。”
雪飘如絮,不多久,祁锦肩头的大氅便覆了一层薄霜。她抬眸望向坤宁宫紧闭的殿门,朱漆金钉在雪色映照下愈发森冷。
正殿廊下,内常侍如青松般静立。绛纱官袍微微拂动,露出蹀躞带上悬着的银鱼符。
他扫过庭院,目光如炬:“都仔细着些。君后与殿下叙话,莫让闲杂人等扰了清净。”
小黄门们垂首应是,脚步放得极轻,连靴底碾过积雪的声响都几不可闻。
内殿,地龙烧得极旺,连金砖都透着暖意。君后最爱的鎏金鹦鹉纹银香囊悬在梁下,随着穿堂风轻轻转动。
十二幅缂丝屏风上,百鸟朝凤的图案在烛光下栩栩如生。君后端坐在紫檀木榻上,身前案几摆着一尊白玉寿星,两侧的青铜仙鹤灯台吐着柔和的光。
“爹!孩儿不孝。”
祁锦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额前的金凤花钿在光洁的金砖上留下浅浅印记,“儿臣恭祝父君葳蕤繁祉,延彼遐龄;椿萱并茂,棠棣同馨;更愿父君百福骈臻,顺遂无虞,长乐未央。”
“好孩子,快起来。”君后急忙俯身,缠着金丝甲套的手指抚上女儿消瘦的脸颊,心疼极了。
“我儿怎么清减成这样……”指尖触到她颧骨处的凹陷,顿时红了眼眶,“这段日子,苦了你了。”
“元氏呢?”君后突然问道,目光扫过祁锦身后空荡荡的殿门。
“父君,他尚在孕中,身子不便,前不久又染了风寒,儿臣唯恐将病气传给您,便命他好生修养,等过段日子再给您请安。”
见父亲脸色不太好,祁锦赶忙岔开话题,“孩儿备下的礼物您可喜欢?”
君后神色稍霁:“喜欢,我儿备下的,为父自然喜欢。”
“元氏一向洞悉父君喜好,这都是他精心备下的,您喜欢就好。”
君后勾起的唇角僵硬了一瞬,旋即又恢复正常,“儿啊,你对元氏未免太过爱重了些。”
“我儿别忘了,你是一国储君,怎么能因儿女情长而意气用事。”
君后眼神冰冷:“那元珂不就是前车之鉴,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为虎作伥,反倒落得个客死他乡的下场……你若再执迷不悟,日后有你懊悔的时候!”
“父君,今日是您寿诞之喜,不说这些不高兴的。”祁锦哀求道。
“为什么不说?本宫称病推了百官朝贺,不就是为了见你一面?!”
君后叹了口气,恨其不争:“傻孩子,你也不想想,咱们父女历经了多少磨难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你忍心让元氏毁了我们父子俩吗?”
“爹!”祁锦扑通一声跪地,“咱们不说这些好不好?您还没用膳吧?儿这就命人传膳,让孩儿伺候爹爹用长寿面。”
“我不要什么长寿面,我要我的女儿稳坐储君之位!”
君后冷眼望着祁锦,“瞧瞧你现在什么样子?!你要还是我女儿,就听为父的话,以后少对元氏言听计从。”
“我儿堂堂东宫之主,竟被一介内宅儿郎呼来喝去,这要是传出去,还不叫人笑话?!”
“——爹!”祁锦眉头紧蹙,“您过分了!”
“怎么?爹说错了?!”君后瞥过眼,不去看她那副窝囊样,“还不快起来,叫人瞧见,成何体统!”
祁锦跪直了身子,郑重道:“父君,元氏是儿臣的结发之夫,也是母皇钦点的太女郎,更是大祁未来的中宫之主,孩儿不希望再听到您这般折辱之言。”
君后瞳孔骤缩,不敢置信:“你这是在教训我?!本宫如何行事,轮得到你置喙?!”
“儿臣不敢。父君生我养我,恩重如山,儿臣感激不尽。可元氏是我明媒正娶的夫郎,也是我孩儿的生父,儿臣有责任和义务善待他——权当弥补父君做下的孽事。”
啪——!
君后扬手一记耳光,他浑身发抖,连声音都变了调:“混账东西,你在胡说什么?!”
祁锦垂下眼帘,“儿臣所言,父君心里清楚。”
“本宫清楚什么?”君后怒目而视:“本宫只知道他入宫六年,无出一子!身为太女郎,不能为皇家开枝散叶、绵延子嗣,阖当休弃!”
祁锦双眼爆红,声音嘶哑:“若非他两度滑胎,孩儿早就儿女双全了,何至于如今子嗣艰难……儿臣斗胆请教,父君为何要害我孩儿?”
君后如遭雷击,“荒唐!你胡言乱语什么?本宫怎会害我孙儿,简直无稽之谈。”他胸口剧烈起伏,指着祁锦的手不住发抖,“你……你简直鬼迷心窍!”
祁锦心痛难忍,“若非您执着于给他立规矩,他又怎会受不住辛劳致使流产……您也是男子,为何就不能以己度人呢?爹,他已受伤至此,您就不能体谅体谅他吗?”
“……至于岳家,元慎是元慎,元珂是元珂,请您不要混为一谈。母皇都已下旨宽赦,您又何必揪住这一点不放。”
殿内炭火忽明忽暗,衬得君后本就阴晴不定的脸色更加晦暗不明。
“狡辩之言。”君后对这个女儿大失所望,“翁婿之间立规矩是古法、是祖训,世上万千儿郎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怎么偏得他元氏娇贵,他保不住自己的孩子还来怨我做手脚。你这样无端指责你爹,你把我置于何地?!”
君后蓦然冷静下来,“哼,既然你怨我害你失了孩子,那好,为父就补偿给你。杜氏儿郎身份高贵,性情恭顺,配你正好。”
“本宫择日请旨,将杜氏子指给你做侧君,届时,你要多少孩子,就让他生多少。如此,你可满意?”
“更何况,你身为储君,理应同世家联姻,若能获得世家支持,你的东宫之位只会更加稳固。”
殿内炭盆“噼啪”爆响,祁锦却如坠冰窟。耳边嗡嗡作响,祁锦只字未闻,她僵在原地,周身血液仿佛都凝固了。
“锦娘!”君后不悦地皱眉:“为父跟你说话,你聋了不成?”
祁锦回神,突然低低笑出声来。笑声越来越大,最后竟带着几分癫狂:“父君,您难道想儿臣步崇安太女的后尘吗?”
“住口!”君后面色瞬间煞白如纸,猛地从凤座上弹起,袖袍不慎带翻了案上的缠枝莲纹茶盏。“你还要不要命了,这话要是传到陛下耳朵里,你——”
他戛然而止,强压下心头慌乱,声音却止不住发颤,“你扪心自问,爹这不是为你好吗?”
“为我好?!”祁锦猛地抬头,眼中泪光闪烁,声音哽咽,“您为我好,为我好还——!”
祁锦痛苦地闭眼,袖下的手不住地颤抖,“第三次了,爹,您如果再伤害慎儿肚里的孩子,就别怨孩儿不讲情面!”
“糊涂,你是太女,未来的九五之尊,你要多少孩子没有?难不成……”君后脸色骤变:“难不成你还想为一个男人守身如玉?”
“有何不可?”祁锦自嘲一笑,眼中血丝密布,“您说我是太女,可太女又如何?连一个男人都求不得,还能求天下?”
“一个连自己男人都护不住的太女,还谈什么执掌江山……岂不叫人笑掉大牙!”
指尖深深掐入掌心,祁锦心中一片悲凉,“可笑堂堂太女竟要靠联姻来稳固权位,何其荒唐?难道不同世家联姻,这天下孤就掌不得了么?!”
君后倒吸一口冷气,“住口!住口!休再说这些大逆不道之言!”
祁锦缓缓起身,声音平静得可怕,“爹,我不妨实话告诉您,这个太女之位,本不是我想要争的,不过赶鸭子上架而已。”
“崇安自出生便被立为太女,可结果呢?朝廷积弊日久,她那样足智近妖的人都解决不了,愚笨如我就能解决得了?”
“奸臣当道、政令不通,大厦将倾,我这个太女当和不当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朝堂,什么样的能才智士才能力挽狂澜?”
“朝廷里的门阀世家还不够多么?您还要我娶世家子弟,难不成让她们继续吸朝廷的血、吸民脂民膏来供养自己的氏族?来耗光大祁最后的命数吗?!”
“大祁这棵参天大树,被这些蛀虫、硕鼠围绕,早被蛀空了根基。我看过不了多久,迟早气数将尽,回天乏力。”
祁锦惨笑一声,“我当太女都无能为力,难道当了皇帝就能起死回生?”
“你!”君后被她这番惊世骇俗的发言震得踉跄后退,撞翻了身后的紫檀屏风。“你不要命了!”
“或许吧。或许我今日辞了太女之位,反倒能求得一线生机,您以为呢?”
君后跌倒在屏风旁,像看陌生人一样盯着她,口中喃喃:“你简直是疯了!”
祁锦最后望了一眼殿内,“还请父君保重身体,孩儿告退。”话毕转身出了宫殿,踏入风雪中。
殿外,积雪已没过脚踝。宫灯在风雪中摇晃,光影飘忽不定。
雪越下越大,寒风卷着雪粒抽打在脸上,生疼。祁锦却恍若未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身后只留下一串孤独的脚印,很快就被新雪覆盖。
雪幕中,巍峨宫墙若隐若现,恍若一头蛰伏的巨兽,正缓缓合上血盆大口。玄色大氅猎猎作响,很快便被漫天飞雪吞没了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