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棠边吃水果边听他们唠嗑,听了不少村里的新鲜事。
村北的沈老头有个仙女般的闺女,下星期就回来。
村东的宋婶最擅养家禽,各各肥美,肉质鲜嫩。
村西的赵大娘是采茶能手,年年采茶比赛冠军。
村东的吴大姐是孤寡老人,守着旧房子很多年,拒绝搬迁。
“说起这个吴大姐,也是命苦咧,”孙大姐吐了口瓜子皮摇头叹息,“刚怀孕不到三个月,老头急病走了。儿子小学三年级放学回家,下雨天路滑,不小心摔悬崖下去了,到现在也没找到,只建了衣冠冢,吴大姐天天哭,眼睛现在都不好了。”
“那她现在靠什么生活呢?”
“政府给她办了低保,村里邻居平日里也时常给她送点蔬菜,她没事就上山帮我们帮运茶包,眼睛虽然不行了,但是力气有,搬搬茶挣点生活费,日子也就这么慢慢过。”
在座的各位听了吴大姐的故事,心头难免惆怅,为这苦命的人感到命运不公。
“我估计啊,你们回头动员她搬迁,难咯。”
楚悦问:“她家在搬迁范围里?”
桓乐丞点头,“是,她家附近有个古庙,在搬迁范围里。”
“那她要是非不搬怎么办?”
时潼回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新房子可比旧房子住着舒服。”
孙大娘摇摇头,“这可说不定,吴大姐在房子里等她孩子回来咧,她搬走了,孩子回来找不到娘了咋办?”
桓乐丞随手翻着搬迁人员的信息,停留在了吴大姐那一页。
*
搬迁的事情早就开始了,当地政府提前动员了绝大部分的住户,只有少部分钉子户不愿意挪动,有嫌弃搬迁费用低的,也有嫌弃新住房面积不够大的,当然,也有吴大姐这样念及旧人不愿离开的。
“糟糕,去不了了,有个线上会议要开,等我忙完估计天黑了。”时潼看着手表上的邮件说。
桓乐丞原本打算和时潼抓紧时间动员一下吴大姐,但时潼有个线上会议要开,只能临时找别人,正巧念棠进门。
机灵鬼时潼立刻拉着念棠的胳膊推她出门,“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你和阿丞一起去动员吴大姐。”他把念棠推出去,没等她反应过来,又把桓乐丞推出去,“嘭”地一声关上门,隔着门板喊,“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等你们胜利的好消息。”
念棠一头雾水站在门口,“这是...什么意思?”
桓乐丞无奈地耸肩,“动员吴大姐,就我一个去,你去吗?”
林路川此时回来,他爱好摄影,近几天都在忙着拍照。
他问:“念棠,怎么站外面?没带钥匙吗?”
“不是……”念棠回,“我是被赶出来的。”
林路川眼神变得危险,微眯着看向桓乐丞,“桓总,念棠年纪小,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请您多多担待。”
念棠:“……”
一口锅就这么落在桓乐丞头上,他倒是没什么反应,扭过头对念棠说:“走吧,去找吴大姐。”
“啊?我还没同意呢。”
林路川插话:“那我和桓总去吧,你在家里好好歇歇。你要是累坏了,我可是要负责任的。”
“负责任”三个字让桓乐丞微微挑眉,他不说话,等着念棠的回应。
念棠站在两个男人中间,像站在天平中间,摇摆不定,不知该去哪边。
幸而村长来了,问他们是不是三个都去。
“你们三个要是都去,加上我,就是四个,人有点多了,去两个就够了,女孩子最好去一趟,毕竟都是女性,更容易聊得开。”村长说,“您觉得呢?桓老板。”
话说至此,这次行动跟林路川是没什么关系的了。
念棠说:“林师兄,你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把照片整理一下,等我回来欣赏。”
林路川露出温柔的笑容,“好,那我在家等你回来吃饭。”
*
“吴大姐的房子,虽然简陋,但是收拾得很干净,”村长指着十来级台阶上一处朱红色木门,那门上贴着一对门神,“那个门口树上挂着风筝的就是,吴大姐儿子喜欢放风筝,她就在门口树上挂着风筝等她儿子回来。”
石阶有些年头,部分还缺了一块,上上下下不方便,尤其是雨天,很容易滑倒。
几株野草从石头裂缝中野蛮生长,深青色的叶子拼命往天空的方向伸手。
三人来到吴大姐家门口,一株桃花树,繁杂的桃花中,挂着卡通猫咪的风筝,常年风吹雨打,颜色有点褪了,一根半米长的线随着风飘飘荡荡。
“吴大姐,你在家不?”村长问。
脚步声从屋内响起,一名穿着深蓝色碎花衬衫的妇人走出来,身形消瘦,脸颊因为没有肉微微凹陷。
“村长啊,什么事啊?”她的声音很沙哑,透着饱经风霜的苦楚。
“上次和你说的搬迁,人家开发团队来了,想跟你再聊聊,”村长介绍道。
“没什么好聊的,我不想搬走,理由村长你是知道的。”
“我知道的,但是你看,这不是政府要开发这里么,大家生活也能更好不是,”存在苦口婆心地劝着,“你搬去更舒服的房子,以后刮风下雨也不用拿着盆接水了,你那屋顶漏雨多少年了。”
吴大姐依然坚持,无论村长说破嘴皮子,依然不为所动。
他摆了摆手,坐到一旁的石墩上,点了根烟,袅袅烟雾弥漫在周身,配上那张黝黑的脸,倒有种沧桑的感觉。
念棠视线从村长身上收回,又看向桓乐丞,等着他说点什么。
桓乐丞在看远山风景,那边是大片的茶园。他扭过头看念棠,转身开口,“吴大姐,您有什么顾虑吗?”
“没有顾虑,”吴大姐声音平静,“我只想守着这里,守着我的家。”
她的眼神似乎有泪水,干瘪的嘴巴起皮,身上穿着褪色的碎花衬衫,布满皱纹的手里还拿着抹布。
“住到更舒服的地方,那里也可以是您的家。”
“不,别的地方再舒服也不是我家,”吴大姐低下头,声音变小,“我的孩子回来找不到我怎么办......”
谈判又僵住,没有人能强迫一位母亲放弃自己的孩子。
桓乐丞接过村长递过来的烟,靠着墙壁抽着,吴大姐坐了一会儿便进屋去。
“嗐,没辙,这吴大姐可犟了,之前村里媒人见她孤家寡人,想给她介绍一个老头,也被她拒绝了,就孤零零一个人住这里。”村长说。
“她儿子是几岁去世的?”桓乐丞问。
“三年级,我们这边孩子上学迟点,十岁吧。”村长吐了口烟,惆怅着说,“算起来,也走了十几年了。”
吴大姐慢悠悠从屋里端着盆出来,坐在刚刚的板凳上择菜,没有搭理三人的意思。
念棠蹲到她面前,抬头看她。她手中的动作放慢,无神的眼睛看着念棠。
桓乐丞和村长也注意到这边。
“阿姨,我们是真心希望您可以过得更好,搬去新房子,您依然可以在院子里种桃花、挂风筝,您的孩子一定可以看到。”
吴大姐沉默,择菜的动作停下,眼眸因为“风筝”一词有所触动,无神的双眼像被投入一颗石子,打破了沉寂多年的平静。
“您的孩子一定希望母亲过得开心,”蹲在地上的念棠直直了身子,“他大概有这么高了对不对?正是爱玩的年纪,一定希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长久的安静后,吴大姐终于开口,“他已经离开十五年了。我都快不记得他的样子。”
十五年...
念棠起身,拉过靠在墙边的桓乐丞到吴大姐面前,“那和桓总一样大,大概也跟桓总这么高吧。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哪里想呆在家里呢?总想着出去闯一闯,想着给家里换大房子住。阿姨,他一定也希望您能搬进大房子里住。要是看到您放弃那么舒服的房子不住,住在漏雨的老屋里,他也很心疼您。”
吴大姐看着二十五岁的桓乐丞,如果她的孩子还在,或许也是这副模样,人高马大,意气风发。
“我从小过得就是没有父母的日子,父亲早逝,母亲...也是早早离开我,”念棠声音有些低落,“虽然没见过,但我时常梦见她,梦里的她过得很好,看到她过得好,我也会开心。我想,换过来也是一样的,您的孩子一定希望您过得好。”
“阿姨,您可以选择您喜欢的房子类型,只要您和我说,我一定满足您的需求。”桓乐丞趁热打铁说。
吴大姐终于松口,“我...考虑一下吧。”
回去路上,村长还有点发愁,“要是她还是不搬怎么办?”
“我觉得她会搬的,刚刚看她的意思,应该是动摇了。”念棠说,“要是真的不搬的话,也有别的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走在最前面的桓乐丞扭头问了一句。
“旁边既然就是寺庙,那就把寺庙和住宅结合在一起,虽然只是一个想法,但不代表不能实现。这样既能保住吴大姐的房子,也能体现人文关怀,对寺庙来说,未必是坏事。本来佛祖就讲慈悲为怀嘛。”
村长听了念棠这番话,笑道:“还是你们大学生有文化,怎么着都能找到解决办法。”
回到院子,林路川正好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热情地招呼念棠,“回来啦,正好菜刚出锅,快来吃吧。”
“林师兄,你和刘厨学做饭吗?”念棠问。
“不算学,只是帮忙打打下手,我今天不算很忙,闲着也是闲着。”
“我记得山上古亭是交给林老师的,都画好了?”桓乐丞问。
林路川依旧笑呵呵,“那几个亭子我已经摸排清楚了,这周就可以把相关图纸交给桓总,桓总别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桓乐丞没说话,去卫生间洗手。
午饭,林路川一直给念棠夹菜,“尝尝这个豆角,早上新摘的,新鲜得很。”
“谢谢林师兄。”
“豆角熟了没?没熟会中毒。”桓乐丞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肯定熟了,我早就吃过了,念棠,你放心吃吧,不用杞人忧天。”林路川回。
同桌的楚悦夹了一块,“尝着确实不错,林师兄,这是你亲手摘的?”
“嗯,就在邻居大姐的后院里。”
“我们在这边办公,本就打扰别人,还是少去别人家里拿东西吧。”桓乐丞说。
林路川:“没事,这边人都好客,非要我去院子里摘点,摘少了还不高兴,一点没把我当外人。”
念棠嗅到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打圆场说:“那下次你去的话,把我也带上吧,我也体验一把农家乐。”
“行啊,没问题,我们傍晚就去摘西瓜吧。”
桓乐丞把碗筷一放,“我吃饱了。”
说完,便回了房间。
村北的沈老头有个仙女般的闺女,下星期就回来。
村东的宋婶最擅养家禽,各各肥美,肉质鲜嫩。
村西的赵大娘是采茶能手,年年采茶比赛冠军。
村东的吴大姐是孤寡老人,守着旧房子很多年,拒绝搬迁。
“说起这个吴大姐,也是命苦咧,”孙大姐吐了口瓜子皮摇头叹息,“刚怀孕不到三个月,老头急病走了。儿子小学三年级放学回家,下雨天路滑,不小心摔悬崖下去了,到现在也没找到,只建了衣冠冢,吴大姐天天哭,眼睛现在都不好了。”
“那她现在靠什么生活呢?”
“政府给她办了低保,村里邻居平日里也时常给她送点蔬菜,她没事就上山帮我们帮运茶包,眼睛虽然不行了,但是力气有,搬搬茶挣点生活费,日子也就这么慢慢过。”
在座的各位听了吴大姐的故事,心头难免惆怅,为这苦命的人感到命运不公。
“我估计啊,你们回头动员她搬迁,难咯。”
楚悦问:“她家在搬迁范围里?”
桓乐丞点头,“是,她家附近有个古庙,在搬迁范围里。”
“那她要是非不搬怎么办?”
时潼回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新房子可比旧房子住着舒服。”
孙大娘摇摇头,“这可说不定,吴大姐在房子里等她孩子回来咧,她搬走了,孩子回来找不到娘了咋办?”
桓乐丞随手翻着搬迁人员的信息,停留在了吴大姐那一页。
*
搬迁的事情早就开始了,当地政府提前动员了绝大部分的住户,只有少部分钉子户不愿意挪动,有嫌弃搬迁费用低的,也有嫌弃新住房面积不够大的,当然,也有吴大姐这样念及旧人不愿离开的。
“糟糕,去不了了,有个线上会议要开,等我忙完估计天黑了。”时潼看着手表上的邮件说。
桓乐丞原本打算和时潼抓紧时间动员一下吴大姐,但时潼有个线上会议要开,只能临时找别人,正巧念棠进门。
机灵鬼时潼立刻拉着念棠的胳膊推她出门,“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你和阿丞一起去动员吴大姐。”他把念棠推出去,没等她反应过来,又把桓乐丞推出去,“嘭”地一声关上门,隔着门板喊,“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等你们胜利的好消息。”
念棠一头雾水站在门口,“这是...什么意思?”
桓乐丞无奈地耸肩,“动员吴大姐,就我一个去,你去吗?”
林路川此时回来,他爱好摄影,近几天都在忙着拍照。
他问:“念棠,怎么站外面?没带钥匙吗?”
“不是……”念棠回,“我是被赶出来的。”
林路川眼神变得危险,微眯着看向桓乐丞,“桓总,念棠年纪小,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请您多多担待。”
念棠:“……”
一口锅就这么落在桓乐丞头上,他倒是没什么反应,扭过头对念棠说:“走吧,去找吴大姐。”
“啊?我还没同意呢。”
林路川插话:“那我和桓总去吧,你在家里好好歇歇。你要是累坏了,我可是要负责任的。”
“负责任”三个字让桓乐丞微微挑眉,他不说话,等着念棠的回应。
念棠站在两个男人中间,像站在天平中间,摇摆不定,不知该去哪边。
幸而村长来了,问他们是不是三个都去。
“你们三个要是都去,加上我,就是四个,人有点多了,去两个就够了,女孩子最好去一趟,毕竟都是女性,更容易聊得开。”村长说,“您觉得呢?桓老板。”
话说至此,这次行动跟林路川是没什么关系的了。
念棠说:“林师兄,你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把照片整理一下,等我回来欣赏。”
林路川露出温柔的笑容,“好,那我在家等你回来吃饭。”
*
“吴大姐的房子,虽然简陋,但是收拾得很干净,”村长指着十来级台阶上一处朱红色木门,那门上贴着一对门神,“那个门口树上挂着风筝的就是,吴大姐儿子喜欢放风筝,她就在门口树上挂着风筝等她儿子回来。”
石阶有些年头,部分还缺了一块,上上下下不方便,尤其是雨天,很容易滑倒。
几株野草从石头裂缝中野蛮生长,深青色的叶子拼命往天空的方向伸手。
三人来到吴大姐家门口,一株桃花树,繁杂的桃花中,挂着卡通猫咪的风筝,常年风吹雨打,颜色有点褪了,一根半米长的线随着风飘飘荡荡。
“吴大姐,你在家不?”村长问。
脚步声从屋内响起,一名穿着深蓝色碎花衬衫的妇人走出来,身形消瘦,脸颊因为没有肉微微凹陷。
“村长啊,什么事啊?”她的声音很沙哑,透着饱经风霜的苦楚。
“上次和你说的搬迁,人家开发团队来了,想跟你再聊聊,”村长介绍道。
“没什么好聊的,我不想搬走,理由村长你是知道的。”
“我知道的,但是你看,这不是政府要开发这里么,大家生活也能更好不是,”存在苦口婆心地劝着,“你搬去更舒服的房子,以后刮风下雨也不用拿着盆接水了,你那屋顶漏雨多少年了。”
吴大姐依然坚持,无论村长说破嘴皮子,依然不为所动。
他摆了摆手,坐到一旁的石墩上,点了根烟,袅袅烟雾弥漫在周身,配上那张黝黑的脸,倒有种沧桑的感觉。
念棠视线从村长身上收回,又看向桓乐丞,等着他说点什么。
桓乐丞在看远山风景,那边是大片的茶园。他扭过头看念棠,转身开口,“吴大姐,您有什么顾虑吗?”
“没有顾虑,”吴大姐声音平静,“我只想守着这里,守着我的家。”
她的眼神似乎有泪水,干瘪的嘴巴起皮,身上穿着褪色的碎花衬衫,布满皱纹的手里还拿着抹布。
“住到更舒服的地方,那里也可以是您的家。”
“不,别的地方再舒服也不是我家,”吴大姐低下头,声音变小,“我的孩子回来找不到我怎么办......”
谈判又僵住,没有人能强迫一位母亲放弃自己的孩子。
桓乐丞接过村长递过来的烟,靠着墙壁抽着,吴大姐坐了一会儿便进屋去。
“嗐,没辙,这吴大姐可犟了,之前村里媒人见她孤家寡人,想给她介绍一个老头,也被她拒绝了,就孤零零一个人住这里。”村长说。
“她儿子是几岁去世的?”桓乐丞问。
“三年级,我们这边孩子上学迟点,十岁吧。”村长吐了口烟,惆怅着说,“算起来,也走了十几年了。”
吴大姐慢悠悠从屋里端着盆出来,坐在刚刚的板凳上择菜,没有搭理三人的意思。
念棠蹲到她面前,抬头看她。她手中的动作放慢,无神的眼睛看着念棠。
桓乐丞和村长也注意到这边。
“阿姨,我们是真心希望您可以过得更好,搬去新房子,您依然可以在院子里种桃花、挂风筝,您的孩子一定可以看到。”
吴大姐沉默,择菜的动作停下,眼眸因为“风筝”一词有所触动,无神的双眼像被投入一颗石子,打破了沉寂多年的平静。
“您的孩子一定希望母亲过得开心,”蹲在地上的念棠直直了身子,“他大概有这么高了对不对?正是爱玩的年纪,一定希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长久的安静后,吴大姐终于开口,“他已经离开十五年了。我都快不记得他的样子。”
十五年...
念棠起身,拉过靠在墙边的桓乐丞到吴大姐面前,“那和桓总一样大,大概也跟桓总这么高吧。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哪里想呆在家里呢?总想着出去闯一闯,想着给家里换大房子住。阿姨,他一定也希望您能搬进大房子里住。要是看到您放弃那么舒服的房子不住,住在漏雨的老屋里,他也很心疼您。”
吴大姐看着二十五岁的桓乐丞,如果她的孩子还在,或许也是这副模样,人高马大,意气风发。
“我从小过得就是没有父母的日子,父亲早逝,母亲...也是早早离开我,”念棠声音有些低落,“虽然没见过,但我时常梦见她,梦里的她过得很好,看到她过得好,我也会开心。我想,换过来也是一样的,您的孩子一定希望您过得好。”
“阿姨,您可以选择您喜欢的房子类型,只要您和我说,我一定满足您的需求。”桓乐丞趁热打铁说。
吴大姐终于松口,“我...考虑一下吧。”
回去路上,村长还有点发愁,“要是她还是不搬怎么办?”
“我觉得她会搬的,刚刚看她的意思,应该是动摇了。”念棠说,“要是真的不搬的话,也有别的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走在最前面的桓乐丞扭头问了一句。
“旁边既然就是寺庙,那就把寺庙和住宅结合在一起,虽然只是一个想法,但不代表不能实现。这样既能保住吴大姐的房子,也能体现人文关怀,对寺庙来说,未必是坏事。本来佛祖就讲慈悲为怀嘛。”
村长听了念棠这番话,笑道:“还是你们大学生有文化,怎么着都能找到解决办法。”
回到院子,林路川正好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热情地招呼念棠,“回来啦,正好菜刚出锅,快来吃吧。”
“林师兄,你和刘厨学做饭吗?”念棠问。
“不算学,只是帮忙打打下手,我今天不算很忙,闲着也是闲着。”
“我记得山上古亭是交给林老师的,都画好了?”桓乐丞问。
林路川依旧笑呵呵,“那几个亭子我已经摸排清楚了,这周就可以把相关图纸交给桓总,桓总别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桓乐丞没说话,去卫生间洗手。
午饭,林路川一直给念棠夹菜,“尝尝这个豆角,早上新摘的,新鲜得很。”
“谢谢林师兄。”
“豆角熟了没?没熟会中毒。”桓乐丞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肯定熟了,我早就吃过了,念棠,你放心吃吧,不用杞人忧天。”林路川回。
同桌的楚悦夹了一块,“尝着确实不错,林师兄,这是你亲手摘的?”
“嗯,就在邻居大姐的后院里。”
“我们在这边办公,本就打扰别人,还是少去别人家里拿东西吧。”桓乐丞说。
林路川:“没事,这边人都好客,非要我去院子里摘点,摘少了还不高兴,一点没把我当外人。”
念棠嗅到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打圆场说:“那下次你去的话,把我也带上吧,我也体验一把农家乐。”
“行啊,没问题,我们傍晚就去摘西瓜吧。”
桓乐丞把碗筷一放,“我吃饱了。”
说完,便回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