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陆瑶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面色冷淡。
太后的目光最终落在她身上,微微一顿,语气平和:“你方才说,学以致用才是正道?”
陆瑶抬眸,眼神清冷,不卑不亢地答道:“正是。”
太后微微颔首,缓缓道:“学以致用,固然重要,但在这后宫之中,未必事事能如人所愿。”
陆瑶闻言,沉默了一瞬,随后才道:“世事无常,可人心总该有一处坚持。”
她的声音清冷却坚定,没有半分犹豫。
太后听后,眼神微动,深深看了她一眼,未再多言。
她的这番评价,不像对宋清仪的认可,不像对沈芊芊的揣摩,也不像对周妙音的宽容,而更像是对她的隐隐提醒——若想立足,光有才学和信念,或许并不足够。
而李青莲则始终端庄而温和,未曾多言,也未曾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太后缓缓看向她,似笑非笑地道:“李家出身的女子,果然端庄得体。”
李青莲微微一笑,语调温和:“太后谬赞,臣女不过谨守本分,不敢有逾矩之言。”
太后听后,微微一笑,并未再作评价。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程若婵的身上,微微一顿。
程若婵低着头,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衣角,指节微微泛白。她向来胆怯,面对这样的局势更是不知所措,生怕自己稍有不慎,便会在太后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太后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时,她整个人瞬间更紧绷了一些,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
“听闻你在才艺一试中,擅长茶艺?”太后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丝淡淡的询问,却让程若婵心头猛然一紧。
她低着头,声音轻柔拘谨:“回太后,臣女……只是略懂皮毛,不敢言擅长。”
话一出口,她便后悔了。她知道自己的声音太小了些,甚至带着几分底气不足。可她就是没办法自信起来,尤其是在这样重要的场合,面对太后这样的存在,她连多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太后轻轻敲了敲茶盏,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略懂皮毛?”
程若婵心下一慌,连忙补充道:“臣女……臣女虽学过茶道,但……并无大才,唯有恪守本分,不敢妄自夸耀。”
她越说越小声,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太后的表情,生怕自己哪里说错了,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太后静静地看着她,眼底流露出一丝若有似无的意味。
她不喜欢过分机巧的女子,也不喜欢争强好胜、不安分守己的性子。在这后宫之中,她需要的,从来不是那些锋芒毕露、难以掌控之人,而是安稳顺从,规矩守礼的女子。
而眼前的程若婵,正好是这样的人。
她胆小、拘谨,面对威权便会下意识地退缩,她不懂权谋,不会刻意耍心机去博取恩宠,更不会主动挑起事端。
这样的人,就算将来侍奉皇帝,也不会成为麻烦,反而是最安全的一类。
她不会搅动后宫风云,不会挑起纷争,也不会成为那些有野心的女子的敌人。她的存在,不会影响到任何局势,却能稳稳立足。
太后忽然轻轻一笑,放下茶盏,语气淡淡地道:“会谨守本分,倒是个难得的品质。”
程若婵猛然抬眸,眼中带着一丝惊讶和慌乱,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竟能得到太后的称赞。
她本以为自己的拘谨会被看作软弱,甚至会因此被轻视,然而太后竟然——认可了她?
她不敢多言,连忙低头,心跳砰砰直跳,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殿中的其他秀女也纷纷微微侧目,看向程若婵的目光各有不同。
宋清仪眉眼微动,眼底闪过一抹了然之色。
她一早便知道,程若婵的性格,在宫廷之中并非毫无价值。恰恰相反,她的安分守己,恰是后宫最需要的一类人——稳妥、可控、不会生乱。
沈芊芊瞥了她一眼,嘴角微微勾起,神色玩味。
她不得不承认,若婵姐姐的生存方式的确有效。
至少,比锋芒毕露的陆姐姐要安全得多。
周妙音倒是露出了一丝欣喜,悄悄地拉了拉程若婵的袖子,给她一个鼓励的笑容。
她并不懂太后此刻心里的算计,只觉得若婵姐姐被认可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李青莲微微一笑,眼中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情绪。
她看得比许多人都透彻,程若婵的性格,正是最容易被掌控的类型。而太后的态度,已经表明,她对这种性格,十分满意。
“你们……倒是各有趣味。”太后轻叹一声,放下茶盏,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似是已经心中有数。
“好了,今日便到此为止。你们且退下吧,日后自有安排。”
众人闻言,纷纷行礼,随后缓缓退出殿门。
今日太后的召见看似简单,实则是对她们个性的深度考察。
从进入大殿的那一刻起,每个人的言行举止、神态应对都已被无声地评估过了。
程若婵走在众人身后,步子放得极轻,仿佛生怕惊扰到谁。她低垂着眼眸,袖中的手指依旧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关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她的肩膀微微内缩,整个人缩在阴影里,仿佛害怕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她原以为,自己会成为众人之中最不起眼的那个,但太后的认可让她始料未及。
“会谨守本分,倒是个难得的品质。”
太后最后的那句话,如潮水般在她心头一遍遍回荡。
程若婵的脚步有些不稳,心跳快得有些发慌。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松口气,还是该更加紧张。
她知道自己性格懦弱,不敢主动争取,也不擅长交际,在众多秀女中,她或许并不出色。
但她从未想过,自己的这种顺从竟然成了一种可以被认可的价值。
太后为何会认可她?
她不敢深想。她的手指下意识地绞紧了袖口,眼神闪躲,唇角轻轻抿着,露出一丝不安的神情。
就在这时,宋清仪的声音在耳侧响起:“程妹妹,刚刚的召见,你表现得很好。”
她的语气温润从容,宛如春风拂过静湖,带着令人安心的暖意。
程若婵微微一怔,抬眸看向宋清仪。夜色下,宋清仪的眉目仍旧温润如玉,目光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一汪平静的春水,让人忍不住想依靠。
程若婵眨了眨眼,嗓音轻软却略带一丝不确定:“宋姐姐……太后真的认可我了吗?”
宋清仪的眼神温和,唇角微微扬起,轻声道:“当然。太后需要的是稳妥之人,而你,恰好符合她的期待。”
程若婵听得有些恍惚,嘴角轻轻动了动,最终却只是低声道:“谢谢宋姐姐。”
另一边,周妙音步伐轻快地走在沈芊芊身旁,小脸微微扬起,目光有些懵懂又有些高兴。
她轻轻晃了晃沈芊芊的袖子,声音软软的,带着一丝期待:“沈姐姐,太后好像没有不喜欢我,对吗?”
她的一双眼睛澄澈透亮,像是夜色下反射星光的湖面,带着毫不掩饰的纯真。
沈芊芊低眸看她一眼,唇角带着似笑非笑的意味,语气懒洋洋地:“嗯,至少她觉得你单纯得很有趣。”
周妙音眨了眨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嘴角却浮起了一抹满足的笑容。她眼底的忐忑瞬间化作欣喜,如同被春风吹开的一朵小花。
她其实听不太懂太后话里的深意,也不明白后宫之中这些微妙的角力。但她知道,沈姐姐不会骗她。既然沈姐姐说她被认可了,那她就真的被认可了。
沈芊芊见她这副模样,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抬手揉了揉她的发顶,语气散漫地道:“别想太多,这宫里没有那么多真心的认可。”
周妙音微微一愣,随后又笑了笑,语气软糯却坚定:“可是,沈姐姐不会骗我,对吧?”
沈芊芊瞥了她一眼,轻笑道:“自然不会。”
她知道,太后今日的召见,已经为未来的局势埋下了伏笔。而她这个一直懒散度日、不愿深陷权谋之中的人,终究也无法置身事外。
可她不在乎。
她本就没打算在这宫廷之中争什么,能让自己舒服自在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个小丫头——
她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周妙音的发顶,声音轻缓而随意:“既然你这么在意,那以后我替你盯着点,嗯?”
周妙音微微一怔,随后眼睛亮了亮,嘴角的笑容更深了些,点头道:“好!那以后我就靠沈姐姐啦!”
沈芊芊瞥她一眼,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别靠我太久,宫里的路,还是得自己学会走。”
周妙音听着她的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心里却很安稳。
她知道,无论如何,沈姐姐不会骗她,也不会让她一个人面对那些她不懂的复杂局势。
相比于其她秀女,陆瑶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姿态。
她落在队伍稍后,步履沉稳,身形挺拔。夜色映在她的眉眼之间,将她的神色衬得更为冷淡。
她的手轻轻拢在袖中,指尖微微蜷缩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她清楚,太后对她的评价……
“学以致用,固然重要,但在这后宫之中,未必事事能如人所愿。”
她知道太后想说什么——想在宫廷之中站稳脚跟,光有才学与信念是不够的,还需要手段,需要合适的时机,更需要一份能与之相匹配的谨慎。
可她不愿妥协。
“世事无常,可人心总该有一处坚持。”
这是她当时的回答。她知道,这句话或许过于直率,甚至让太后生出了几分不悦,但她不后悔。
若是连自己的坚持都要磨平,她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她的目光淡淡地扫过周围,看到程若婵畏畏缩缩地缩在宋清仪身侧,看到周妙音兴奋地拉着沈芊芊的衣袖,她的眼神微微闪动,最终却只是收回视线,继续沉默地向前走。
李青莲始终安静地走在队伍中间,神色平和而端庄,步伐沉稳,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
她的衣袖微微起伏,轻柔的绸缎随着步伐细微晃动,仿佛藏着未曾言明的心绪。那看似从容的外表下,隐隐透出一丝若有似无的思量……
她知晓,今日的召见已经决定了她们未来在宫中的初步地位。
太后对她的评价,不算高,也不算低,只是一句轻飘飘的——
“李家出身的女子,果然端庄得体。”
这看似是夸赞,实则是一种态度的试探。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端庄得体四个字,可以是褒奖,也可以是最无关痛痒的评价。
若是她不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份,这句话不过是将她放进了合格但无趣的行列。
她不能允许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她的眼眸微微垂下,唇角挂着浅淡的笑意,步子仍旧不急不缓,看似从容,实则每一步都走得极为稳重。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宋清仪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
她知道,在这群秀女之中,宋清仪才是真正懂得如何布局的人。
但她不会急着露出自己的野心!
宫廷的局势才刚刚开始,她要做的,就是静静观察……
太后的目光最终落在她身上,微微一顿,语气平和:“你方才说,学以致用才是正道?”
陆瑶抬眸,眼神清冷,不卑不亢地答道:“正是。”
太后微微颔首,缓缓道:“学以致用,固然重要,但在这后宫之中,未必事事能如人所愿。”
陆瑶闻言,沉默了一瞬,随后才道:“世事无常,可人心总该有一处坚持。”
她的声音清冷却坚定,没有半分犹豫。
太后听后,眼神微动,深深看了她一眼,未再多言。
她的这番评价,不像对宋清仪的认可,不像对沈芊芊的揣摩,也不像对周妙音的宽容,而更像是对她的隐隐提醒——若想立足,光有才学和信念,或许并不足够。
而李青莲则始终端庄而温和,未曾多言,也未曾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太后缓缓看向她,似笑非笑地道:“李家出身的女子,果然端庄得体。”
李青莲微微一笑,语调温和:“太后谬赞,臣女不过谨守本分,不敢有逾矩之言。”
太后听后,微微一笑,并未再作评价。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程若婵的身上,微微一顿。
程若婵低着头,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衣角,指节微微泛白。她向来胆怯,面对这样的局势更是不知所措,生怕自己稍有不慎,便会在太后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太后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时,她整个人瞬间更紧绷了一些,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
“听闻你在才艺一试中,擅长茶艺?”太后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丝淡淡的询问,却让程若婵心头猛然一紧。
她低着头,声音轻柔拘谨:“回太后,臣女……只是略懂皮毛,不敢言擅长。”
话一出口,她便后悔了。她知道自己的声音太小了些,甚至带着几分底气不足。可她就是没办法自信起来,尤其是在这样重要的场合,面对太后这样的存在,她连多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太后轻轻敲了敲茶盏,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略懂皮毛?”
程若婵心下一慌,连忙补充道:“臣女……臣女虽学过茶道,但……并无大才,唯有恪守本分,不敢妄自夸耀。”
她越说越小声,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太后的表情,生怕自己哪里说错了,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太后静静地看着她,眼底流露出一丝若有似无的意味。
她不喜欢过分机巧的女子,也不喜欢争强好胜、不安分守己的性子。在这后宫之中,她需要的,从来不是那些锋芒毕露、难以掌控之人,而是安稳顺从,规矩守礼的女子。
而眼前的程若婵,正好是这样的人。
她胆小、拘谨,面对威权便会下意识地退缩,她不懂权谋,不会刻意耍心机去博取恩宠,更不会主动挑起事端。
这样的人,就算将来侍奉皇帝,也不会成为麻烦,反而是最安全的一类。
她不会搅动后宫风云,不会挑起纷争,也不会成为那些有野心的女子的敌人。她的存在,不会影响到任何局势,却能稳稳立足。
太后忽然轻轻一笑,放下茶盏,语气淡淡地道:“会谨守本分,倒是个难得的品质。”
程若婵猛然抬眸,眼中带着一丝惊讶和慌乱,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竟能得到太后的称赞。
她本以为自己的拘谨会被看作软弱,甚至会因此被轻视,然而太后竟然——认可了她?
她不敢多言,连忙低头,心跳砰砰直跳,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殿中的其他秀女也纷纷微微侧目,看向程若婵的目光各有不同。
宋清仪眉眼微动,眼底闪过一抹了然之色。
她一早便知道,程若婵的性格,在宫廷之中并非毫无价值。恰恰相反,她的安分守己,恰是后宫最需要的一类人——稳妥、可控、不会生乱。
沈芊芊瞥了她一眼,嘴角微微勾起,神色玩味。
她不得不承认,若婵姐姐的生存方式的确有效。
至少,比锋芒毕露的陆姐姐要安全得多。
周妙音倒是露出了一丝欣喜,悄悄地拉了拉程若婵的袖子,给她一个鼓励的笑容。
她并不懂太后此刻心里的算计,只觉得若婵姐姐被认可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李青莲微微一笑,眼中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情绪。
她看得比许多人都透彻,程若婵的性格,正是最容易被掌控的类型。而太后的态度,已经表明,她对这种性格,十分满意。
“你们……倒是各有趣味。”太后轻叹一声,放下茶盏,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似是已经心中有数。
“好了,今日便到此为止。你们且退下吧,日后自有安排。”
众人闻言,纷纷行礼,随后缓缓退出殿门。
今日太后的召见看似简单,实则是对她们个性的深度考察。
从进入大殿的那一刻起,每个人的言行举止、神态应对都已被无声地评估过了。
程若婵走在众人身后,步子放得极轻,仿佛生怕惊扰到谁。她低垂着眼眸,袖中的手指依旧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关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她的肩膀微微内缩,整个人缩在阴影里,仿佛害怕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她原以为,自己会成为众人之中最不起眼的那个,但太后的认可让她始料未及。
“会谨守本分,倒是个难得的品质。”
太后最后的那句话,如潮水般在她心头一遍遍回荡。
程若婵的脚步有些不稳,心跳快得有些发慌。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松口气,还是该更加紧张。
她知道自己性格懦弱,不敢主动争取,也不擅长交际,在众多秀女中,她或许并不出色。
但她从未想过,自己的这种顺从竟然成了一种可以被认可的价值。
太后为何会认可她?
她不敢深想。她的手指下意识地绞紧了袖口,眼神闪躲,唇角轻轻抿着,露出一丝不安的神情。
就在这时,宋清仪的声音在耳侧响起:“程妹妹,刚刚的召见,你表现得很好。”
她的语气温润从容,宛如春风拂过静湖,带着令人安心的暖意。
程若婵微微一怔,抬眸看向宋清仪。夜色下,宋清仪的眉目仍旧温润如玉,目光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一汪平静的春水,让人忍不住想依靠。
程若婵眨了眨眼,嗓音轻软却略带一丝不确定:“宋姐姐……太后真的认可我了吗?”
宋清仪的眼神温和,唇角微微扬起,轻声道:“当然。太后需要的是稳妥之人,而你,恰好符合她的期待。”
程若婵听得有些恍惚,嘴角轻轻动了动,最终却只是低声道:“谢谢宋姐姐。”
另一边,周妙音步伐轻快地走在沈芊芊身旁,小脸微微扬起,目光有些懵懂又有些高兴。
她轻轻晃了晃沈芊芊的袖子,声音软软的,带着一丝期待:“沈姐姐,太后好像没有不喜欢我,对吗?”
她的一双眼睛澄澈透亮,像是夜色下反射星光的湖面,带着毫不掩饰的纯真。
沈芊芊低眸看她一眼,唇角带着似笑非笑的意味,语气懒洋洋地:“嗯,至少她觉得你单纯得很有趣。”
周妙音眨了眨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嘴角却浮起了一抹满足的笑容。她眼底的忐忑瞬间化作欣喜,如同被春风吹开的一朵小花。
她其实听不太懂太后话里的深意,也不明白后宫之中这些微妙的角力。但她知道,沈姐姐不会骗她。既然沈姐姐说她被认可了,那她就真的被认可了。
沈芊芊见她这副模样,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抬手揉了揉她的发顶,语气散漫地道:“别想太多,这宫里没有那么多真心的认可。”
周妙音微微一愣,随后又笑了笑,语气软糯却坚定:“可是,沈姐姐不会骗我,对吧?”
沈芊芊瞥了她一眼,轻笑道:“自然不会。”
她知道,太后今日的召见,已经为未来的局势埋下了伏笔。而她这个一直懒散度日、不愿深陷权谋之中的人,终究也无法置身事外。
可她不在乎。
她本就没打算在这宫廷之中争什么,能让自己舒服自在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个小丫头——
她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周妙音的发顶,声音轻缓而随意:“既然你这么在意,那以后我替你盯着点,嗯?”
周妙音微微一怔,随后眼睛亮了亮,嘴角的笑容更深了些,点头道:“好!那以后我就靠沈姐姐啦!”
沈芊芊瞥她一眼,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别靠我太久,宫里的路,还是得自己学会走。”
周妙音听着她的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心里却很安稳。
她知道,无论如何,沈姐姐不会骗她,也不会让她一个人面对那些她不懂的复杂局势。
相比于其她秀女,陆瑶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姿态。
她落在队伍稍后,步履沉稳,身形挺拔。夜色映在她的眉眼之间,将她的神色衬得更为冷淡。
她的手轻轻拢在袖中,指尖微微蜷缩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她清楚,太后对她的评价……
“学以致用,固然重要,但在这后宫之中,未必事事能如人所愿。”
她知道太后想说什么——想在宫廷之中站稳脚跟,光有才学与信念是不够的,还需要手段,需要合适的时机,更需要一份能与之相匹配的谨慎。
可她不愿妥协。
“世事无常,可人心总该有一处坚持。”
这是她当时的回答。她知道,这句话或许过于直率,甚至让太后生出了几分不悦,但她不后悔。
若是连自己的坚持都要磨平,她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她的目光淡淡地扫过周围,看到程若婵畏畏缩缩地缩在宋清仪身侧,看到周妙音兴奋地拉着沈芊芊的衣袖,她的眼神微微闪动,最终却只是收回视线,继续沉默地向前走。
李青莲始终安静地走在队伍中间,神色平和而端庄,步伐沉稳,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
她的衣袖微微起伏,轻柔的绸缎随着步伐细微晃动,仿佛藏着未曾言明的心绪。那看似从容的外表下,隐隐透出一丝若有似无的思量……
她知晓,今日的召见已经决定了她们未来在宫中的初步地位。
太后对她的评价,不算高,也不算低,只是一句轻飘飘的——
“李家出身的女子,果然端庄得体。”
这看似是夸赞,实则是一种态度的试探。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端庄得体四个字,可以是褒奖,也可以是最无关痛痒的评价。
若是她不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份,这句话不过是将她放进了合格但无趣的行列。
她不能允许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她的眼眸微微垂下,唇角挂着浅淡的笑意,步子仍旧不急不缓,看似从容,实则每一步都走得极为稳重。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宋清仪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
她知道,在这群秀女之中,宋清仪才是真正懂得如何布局的人。
但她不会急着露出自己的野心!
宫廷的局势才刚刚开始,她要做的,就是静静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