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算计
外界的风风雨雨,和上书房无关。
但你要说上书房是象牙塔,那纯粹的搞笑,皇家的孩子向来早熟,这里的拉帮结派比起朝堂也不逊色。
尽管弘暄并不在意,但因着天幕,不可避免的,他就成了上书房的领头羊之一。另一个领头羊显而易见,正是天幕中提及的未来乾隆帝的弘历。弘暄本人其实挺排斥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的,但人心使然,并不是他不喜欢就能就能拒绝的。
比起弘暄的看透一切的不屑一顾,弘历的社交更加圆滑些。这也是明明弘历比弘暄小两三岁,他依旧和弘暄旗鼓相当的原因。当然,弘历本身是个卷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了。
弘暄不是看不透簇拥着他的人们都意思,只是,看明白了,就要如他们所愿吗?弘历愿意,那是弘历的事情,弘暄才不愿意。看看当年的大伯和二伯就是了,一味的依靠这些人,他和弘历就是另一个大伯和二伯。
但你要说弘暄没有棱角,那也不是——
就比如现在,弘历的脸色就难看的很。
上书房的争斗和朝堂争斗还是不一样的,朝堂上争的势力,是办事能力的展现,但上书房争则是学习,是课业,是提出的论点的对错。
这次弘历被四伯训斥,则少不了弘暄的推波助澜。
不管弘历是因为看不惯弘晙也好,还是嫉妒弘晙也好,又或是单纯不想弘晙带坏弘昼也好,但他动了弘晙,就是过界了。弘暄明目张胆的不加掩饰的告状,就是告诉弘历,这是他的报复。
事情是这样的:
作为敦郡王府的二阿哥弘晙,和雍郡王府的五阿哥弘昼按理来说,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不该太过亲密才是。就像弘时,哪怕和弘暄他们关系不错,但并不妨碍弘时在有些立场问题上避嫌。
不过,弘晙和弘昼年龄小,也接触不了啥重要信息,亲密些也没什么。甚至某种意义上,两位阿哥的亲密交往,未尝不是两府的默契,若是弘暄出海,两府总归要有连接的链接。
弘暄和弘历也就罢了,他们俩一举一动有太多人盯着,有些事情亲自下场也并不合适,弘晙和弘昼就很好。
按理来说弘时作为链接也挺不错,问题是......弘时对弘历存在心结,弘暄他们确实和弘时关系不错。四伯在位的时候,这没问题,但问题是等之后弘历继位呢?
你要说弘时多讨厌弘历这个弟弟,那是没有的。但你说喜欢,那纯粹是在说笑。弘时当了四贝勒的长子当了好多年,不管他想还是不想,早就将其当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然后,忽然有一天他才发现,原来,他不是阿玛的继承人,这让他情何以堪?
弘时承认弘历比他聪明会做人,但不代表他就会释然这件事。在外面他和弘历是一体的,代表的都是雍王府,但不妨碍弘时宁愿和弘晸他们一块玩儿。
弘晙和弘昼两人年龄小,弘昼也好,弘晙也好,和府里的关系都不错,两人又相处的不错,这不是现成的链接吗?
只是弘暄和四伯胤禛存在默契,不代表弘历和弘暄存在默契。
这件事明面上是弘昼带累了弘晙,就连弘昼本人都认为是他带累了弘晙受罚,但弘暄就认定了谋划这一切的是弘历。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
弘暄没有任何证据,直觉罢了。哪有这么巧,偏偏起哄的那几人都和弘历相处的不错的。
弘昼喜欢玩蝈蝈,这本来没什么,皇子阿哥的,只要不将这事情弄的众人皆知,私下当个爱好没什么。问题是弘晙和弘昼玩的好,弘昼的爱好,很快吸引了弘晙。
玩蝈蝈这事儿,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小孩子嘛,只要克制的住,不影响学习,反正弘暄不觉得有什么。
弘晙前一天刚得了个蝈蝈,弘昼和弘晙两人争论谁的蝈蝈更厉害,两人谁也不服谁,本来按照两人的性子,争不出来,大不了之后回阿哥所比比看就是了。
偏偏周围有起哄的:
“呐,我看弘晙你在吹牛罢,弘昼那小子的蝈蝈我们见过,你的蝈蝈会比弘昼的厉害,怎么可能?”
“就是就是,蝈蝈长得大,未必就厉害。”
“我不信,除非你拿来看看。”
......
激将法虽然明显,但架不住他有用啊!
弘晙信誓旦旦:“我才没有撒谎,不信我让人拿给你们看。”
于是,跟着弘晙的小太监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只能听从弘晙阿哥的吩咐将阿哥所里的蝈蝈拿到了上书房。
蝈蝈这玩意儿,想要控制他不叫,只要不过于刺激它,稍微点点儿朱砂、松香、蜂蜡等配成的药就行了,翅膀振动不起来,自然也就没声了。
只是,偏偏就出现了意外。
弘昼起身回答讲师问题的时候不小心带倒了凳子,然后凳子好巧不巧的又撞击了弘晙所在书桌的桌腿。
蝈蝈收到刺激,然后‘吱——吱吱——’的声音在上书房中突兀响起。
上书房讲师的脸色不出意外的黑了,后面的场景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尽管弘暄和弘晙他们不在一间教室当中,但事情闹的这么大,他想不知道都难。
讲师提问弘昼是巧合,凳子会倒也是巧合,撞上弘晙所在的桌案还是巧合,但弘晙因为弘昼害他被罚,两人闹矛盾总是事实。
弘历的动作很隐晦,晙哥儿只是被多罚了点大字,打了手心,谁也说不了啥。
可惜,一切并没有按弘历的想法进行。
弘晙是个大度的孩子,而弘昼又太藏不住事儿。
弘昼:”我还以为你会怪我,再也不理我了呢!”
弘晙:“我当然很生气,但哥哥说我的错更大,你会带到凳子,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弘晙拍了拍弘昼的肩膀,“倒是你不够意思,害我被罚还敢躲着我。”
“四哥说我害你受罚,你大概不会想见到我。”弘昼迟疑,“我不想你更生气。”
“你躲着我才更生气——”
弘昼:“这样吗?”
“当然,”弘晙言辞凿凿,“哥哥说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躲着我才会更生气。”
弘昼反驳:“可是,四哥说等过上一两个月等你气过了再去找你更好咦!”
弘晙:“才不是,你哥哥说的不对!”
“你还不是整天哥哥说......”弘昼撇嘴,“再说了,谁说四哥说的不对了,上次我打碎了你喜欢的那个玉雕,我没搭理你,你生气了半个月之后,咱俩不还是好好的吗?”弘昼由此得出结论:“我四哥说的明明很有用。”
“好啊!原来你不是缺心眼,你是没当回事儿。”弘晙恼火:“我就说上次你怎么这么心安理得,你过来,必须让小爷我打你几下出出气。”
......
有幸听了哥俩这么一番对话的弘暄要是再没发现问题,那弘暄也太没用了些。挑拨两个孩子的关系,弘历也太没品了。
看着和晙哥儿一起打闹的弘昼,弘暄不禁思索,弘昼到底是真不明白,不小心将此事暴露在他面前的;还是装不明白,故意将弘历的算计展现在他面前的?
想起弘昼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再想想历史上的活丧王爷,似乎……装傻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呢!
不过,弘昼是真傻,还是假傻,无所谓了。反正他们家晙哥儿和阿玛胤誐一样一样的,那是真的莽的很。晙哥儿喜欢弘昼这个朋友,那他们都友谊,可不能让弘历去反复挑拨他们的关系。
真相是什么,有时候不重要,有没有证据,也不重要,这又不是判案,必须证据确凿。他认准了是弘历干的,完全不需要证据,只要直接找上四伯就行了。
弘历处处喜欢和他比较,但四伯总是聪明人。
对此,弘历是不承认的。
胤禛失望的看一眼弘历:“蠢货,你以为没有证据你就是清白的了?”
“难道不是?”
“呵——”胤禛不屑,“做事漏了痕迹,不管有没有证据,你都输了。”
闻言,弘历面色陡变。
他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这一局他确实输了。
“爷说过,你不需要去弘暄比,你稳的住,就是胜利,你稳不住,则是将这江山拱手让人。”胤禛的眼眸冷冷的刮过弘历,“你是个聪明人,什么更重要,什么是熊掌,你可要想明白。”
在这一点上,弘昼就做得很好,他就知道做什么对自己最好。
弘昼和弘晙关系好不好,跟弘历的未来有什么关系吗?
有关系,但弘历的前途和这关系无关。
甚至弘昼和弘晙关系好,弘历未尝不可以利用这层关系拉近和弘暄的距离。
但弘历明知道这样做出力不讨好,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弘历的脑海间再次浮现出弘暄好似旁观者般审视他们一群人的样子,似乎他做得所有努力,再弘暄心中也不过如此。
弘历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无时无刻不在疯狂的嫉妒弘暄。
弘历抬首看着座椅上的阿玛,想说些什么,最终,他敛目低头,道:“孩儿知道了。”
于是,在这之后,胤禛罚弘历抄写四书十遍,这十遍是个弘历磨性子静心用的。
一如悬挂在弘历书房的胤禛手书的‘戒急用忍’四个大字一样,曾经皇帝将这四个字送给他这个儿子,如今他再次将这四个字送给了弘历,希望弘历能早早想明白一切。
稳得住,才能走到最后。
天幕的出现,对弘历来说并不公平,但若是弘历能经受的住考验,他的未来未必就不如天幕之中的乾隆帝。胤禛想的明白,他也希望这次的教训,弘历能想明白。
那么,弘历能想明白吗?
但你要说上书房是象牙塔,那纯粹的搞笑,皇家的孩子向来早熟,这里的拉帮结派比起朝堂也不逊色。
尽管弘暄并不在意,但因着天幕,不可避免的,他就成了上书房的领头羊之一。另一个领头羊显而易见,正是天幕中提及的未来乾隆帝的弘历。弘暄本人其实挺排斥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的,但人心使然,并不是他不喜欢就能就能拒绝的。
比起弘暄的看透一切的不屑一顾,弘历的社交更加圆滑些。这也是明明弘历比弘暄小两三岁,他依旧和弘暄旗鼓相当的原因。当然,弘历本身是个卷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了。
弘暄不是看不透簇拥着他的人们都意思,只是,看明白了,就要如他们所愿吗?弘历愿意,那是弘历的事情,弘暄才不愿意。看看当年的大伯和二伯就是了,一味的依靠这些人,他和弘历就是另一个大伯和二伯。
但你要说弘暄没有棱角,那也不是——
就比如现在,弘历的脸色就难看的很。
上书房的争斗和朝堂争斗还是不一样的,朝堂上争的势力,是办事能力的展现,但上书房争则是学习,是课业,是提出的论点的对错。
这次弘历被四伯训斥,则少不了弘暄的推波助澜。
不管弘历是因为看不惯弘晙也好,还是嫉妒弘晙也好,又或是单纯不想弘晙带坏弘昼也好,但他动了弘晙,就是过界了。弘暄明目张胆的不加掩饰的告状,就是告诉弘历,这是他的报复。
事情是这样的:
作为敦郡王府的二阿哥弘晙,和雍郡王府的五阿哥弘昼按理来说,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不该太过亲密才是。就像弘时,哪怕和弘暄他们关系不错,但并不妨碍弘时在有些立场问题上避嫌。
不过,弘晙和弘昼年龄小,也接触不了啥重要信息,亲密些也没什么。甚至某种意义上,两位阿哥的亲密交往,未尝不是两府的默契,若是弘暄出海,两府总归要有连接的链接。
弘暄和弘历也就罢了,他们俩一举一动有太多人盯着,有些事情亲自下场也并不合适,弘晙和弘昼就很好。
按理来说弘时作为链接也挺不错,问题是......弘时对弘历存在心结,弘暄他们确实和弘时关系不错。四伯在位的时候,这没问题,但问题是等之后弘历继位呢?
你要说弘时多讨厌弘历这个弟弟,那是没有的。但你说喜欢,那纯粹是在说笑。弘时当了四贝勒的长子当了好多年,不管他想还是不想,早就将其当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然后,忽然有一天他才发现,原来,他不是阿玛的继承人,这让他情何以堪?
弘时承认弘历比他聪明会做人,但不代表他就会释然这件事。在外面他和弘历是一体的,代表的都是雍王府,但不妨碍弘时宁愿和弘晸他们一块玩儿。
弘晙和弘昼两人年龄小,弘昼也好,弘晙也好,和府里的关系都不错,两人又相处的不错,这不是现成的链接吗?
只是弘暄和四伯胤禛存在默契,不代表弘历和弘暄存在默契。
这件事明面上是弘昼带累了弘晙,就连弘昼本人都认为是他带累了弘晙受罚,但弘暄就认定了谋划这一切的是弘历。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
弘暄没有任何证据,直觉罢了。哪有这么巧,偏偏起哄的那几人都和弘历相处的不错的。
弘昼喜欢玩蝈蝈,这本来没什么,皇子阿哥的,只要不将这事情弄的众人皆知,私下当个爱好没什么。问题是弘晙和弘昼玩的好,弘昼的爱好,很快吸引了弘晙。
玩蝈蝈这事儿,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小孩子嘛,只要克制的住,不影响学习,反正弘暄不觉得有什么。
弘晙前一天刚得了个蝈蝈,弘昼和弘晙两人争论谁的蝈蝈更厉害,两人谁也不服谁,本来按照两人的性子,争不出来,大不了之后回阿哥所比比看就是了。
偏偏周围有起哄的:
“呐,我看弘晙你在吹牛罢,弘昼那小子的蝈蝈我们见过,你的蝈蝈会比弘昼的厉害,怎么可能?”
“就是就是,蝈蝈长得大,未必就厉害。”
“我不信,除非你拿来看看。”
......
激将法虽然明显,但架不住他有用啊!
弘晙信誓旦旦:“我才没有撒谎,不信我让人拿给你们看。”
于是,跟着弘晙的小太监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只能听从弘晙阿哥的吩咐将阿哥所里的蝈蝈拿到了上书房。
蝈蝈这玩意儿,想要控制他不叫,只要不过于刺激它,稍微点点儿朱砂、松香、蜂蜡等配成的药就行了,翅膀振动不起来,自然也就没声了。
只是,偏偏就出现了意外。
弘昼起身回答讲师问题的时候不小心带倒了凳子,然后凳子好巧不巧的又撞击了弘晙所在书桌的桌腿。
蝈蝈收到刺激,然后‘吱——吱吱——’的声音在上书房中突兀响起。
上书房讲师的脸色不出意外的黑了,后面的场景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尽管弘暄和弘晙他们不在一间教室当中,但事情闹的这么大,他想不知道都难。
讲师提问弘昼是巧合,凳子会倒也是巧合,撞上弘晙所在的桌案还是巧合,但弘晙因为弘昼害他被罚,两人闹矛盾总是事实。
弘历的动作很隐晦,晙哥儿只是被多罚了点大字,打了手心,谁也说不了啥。
可惜,一切并没有按弘历的想法进行。
弘晙是个大度的孩子,而弘昼又太藏不住事儿。
弘昼:”我还以为你会怪我,再也不理我了呢!”
弘晙:“我当然很生气,但哥哥说我的错更大,你会带到凳子,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弘晙拍了拍弘昼的肩膀,“倒是你不够意思,害我被罚还敢躲着我。”
“四哥说我害你受罚,你大概不会想见到我。”弘昼迟疑,“我不想你更生气。”
“你躲着我才更生气——”
弘昼:“这样吗?”
“当然,”弘晙言辞凿凿,“哥哥说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躲着我才会更生气。”
弘昼反驳:“可是,四哥说等过上一两个月等你气过了再去找你更好咦!”
弘晙:“才不是,你哥哥说的不对!”
“你还不是整天哥哥说......”弘昼撇嘴,“再说了,谁说四哥说的不对了,上次我打碎了你喜欢的那个玉雕,我没搭理你,你生气了半个月之后,咱俩不还是好好的吗?”弘昼由此得出结论:“我四哥说的明明很有用。”
“好啊!原来你不是缺心眼,你是没当回事儿。”弘晙恼火:“我就说上次你怎么这么心安理得,你过来,必须让小爷我打你几下出出气。”
......
有幸听了哥俩这么一番对话的弘暄要是再没发现问题,那弘暄也太没用了些。挑拨两个孩子的关系,弘历也太没品了。
看着和晙哥儿一起打闹的弘昼,弘暄不禁思索,弘昼到底是真不明白,不小心将此事暴露在他面前的;还是装不明白,故意将弘历的算计展现在他面前的?
想起弘昼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再想想历史上的活丧王爷,似乎……装傻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呢!
不过,弘昼是真傻,还是假傻,无所谓了。反正他们家晙哥儿和阿玛胤誐一样一样的,那是真的莽的很。晙哥儿喜欢弘昼这个朋友,那他们都友谊,可不能让弘历去反复挑拨他们的关系。
真相是什么,有时候不重要,有没有证据,也不重要,这又不是判案,必须证据确凿。他认准了是弘历干的,完全不需要证据,只要直接找上四伯就行了。
弘历处处喜欢和他比较,但四伯总是聪明人。
对此,弘历是不承认的。
胤禛失望的看一眼弘历:“蠢货,你以为没有证据你就是清白的了?”
“难道不是?”
“呵——”胤禛不屑,“做事漏了痕迹,不管有没有证据,你都输了。”
闻言,弘历面色陡变。
他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这一局他确实输了。
“爷说过,你不需要去弘暄比,你稳的住,就是胜利,你稳不住,则是将这江山拱手让人。”胤禛的眼眸冷冷的刮过弘历,“你是个聪明人,什么更重要,什么是熊掌,你可要想明白。”
在这一点上,弘昼就做得很好,他就知道做什么对自己最好。
弘昼和弘晙关系好不好,跟弘历的未来有什么关系吗?
有关系,但弘历的前途和这关系无关。
甚至弘昼和弘晙关系好,弘历未尝不可以利用这层关系拉近和弘暄的距离。
但弘历明知道这样做出力不讨好,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弘历的脑海间再次浮现出弘暄好似旁观者般审视他们一群人的样子,似乎他做得所有努力,再弘暄心中也不过如此。
弘历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无时无刻不在疯狂的嫉妒弘暄。
弘历抬首看着座椅上的阿玛,想说些什么,最终,他敛目低头,道:“孩儿知道了。”
于是,在这之后,胤禛罚弘历抄写四书十遍,这十遍是个弘历磨性子静心用的。
一如悬挂在弘历书房的胤禛手书的‘戒急用忍’四个大字一样,曾经皇帝将这四个字送给他这个儿子,如今他再次将这四个字送给了弘历,希望弘历能早早想明白一切。
稳得住,才能走到最后。
天幕的出现,对弘历来说并不公平,但若是弘历能经受的住考验,他的未来未必就不如天幕之中的乾隆帝。胤禛想的明白,他也希望这次的教训,弘历能想明白。
那么,弘历能想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