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文臣死谏沈沧浪托孤,武将死战衞将军悬命。

    (十)廷议。

    张嫄惜这个农学士在百种园里干的算是很清闲的活了,她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密。保百种园的各种秘密。

    比如宁国有什么珍惜作物,水稻粟米一年产量多少、几熟。如果东西穆国把接壤的森林砍光,会有足够的林木把黄沙挡在宁国之外吗。

    甚至是阴阳转胎丸的原料究竟是什么作物,也藏在百种园里面。

    看守百种园的确是个闲散的活。

    张嫄惜中举后,在官场行走得十分艰难,所以即便留在其他的地方可能会有更好的前途,她也喜欢待在园子里,和漫山遍野的树木对话。

    这地方只有禾王按月份遣人来查看,平时她只能和树木与鸟类说话。家人有时候问她具体做的是什么工作,她支支吾吾或是说自己是个闲散打更人。

    有的时候林子里钻来了一些野生的小动物,她好信儿就钻进去喂些她的剩饭剩菜。她尝试亲手做些单独给小动物的粮,不过结果是小动物们更喜欢她的剩菜剩饭。

    爆炸发生的前几日,她白天值勤。发觉远处的天光很不对劲,时常天空泛着红与紫。她不懂这些天象之说,虽然心里有疑问,却也没有多想。那两天,她总是会发现有迷路的麻雀,她喂给麻雀一些粟米之后,发现那些麻雀怎么飞都飞不出去这一片。

    那一夜,轮到她值夜。戌时,房门被敲响,有指甲划过木门的声音簌簌。她被吓得起床,从窗子里发现,敲门的并不是人,而是一些她喂过的黄鼠狼们。

    小黄们似乎很着急,就要用自己的小爪子把门挠出个洞来。

    张学士看得奇怪,这些黄财神们从来没有如此过。她们叼起来张学士的裤脚,就要往外跑。还有一只小黄跑到空水缸里,把张学士偷藏的一串铜钱叼出来,拔腿就往东北跑。

    刚把张学士溜到空地上,便听见惊天巨响。

    ---------

    廷议。

    “塌房万余间,死亡万余人。”沈沧浪身着官服,抱着笏板汇报道,“方圆十里尽成齑粉,查不到起火点爆炸源。人头残肢掉落、血迹遍布城区。尸身已经认无可认。善后的赔偿很难做,已经无法确认死者究竟都有谁。远道而来认亲的人,细节与户籍对应得上的,已经给予赔偿。余下有疑点的认亲者,安排在了驿馆居住,有闹事者,单独谈话商讨赔偿数额。赈灾粮调度到后,很快煮成粥饭赈济。尸体与血迹已经收拾干净,不过重建尚且需要时日。”

    沈沧浪的语气那么沉重,像僧人为往生之人超度时敲响的钟声。

    “坊间流传流言,流言无稽,臣已经命人针对传播流言之人一一详谈过,把影响降到最低。”

    太和坐在龙椅上抬眼,“什么流言?”

    沈沧浪犹豫了一下,“部分百姓愚信,觉得这是天降灾厄,是被火炮攻击的亡魂在反噬。认为···是宁国动用热兵器的恶果。”

    太和皇帝脸上明显不悦。

    “此等流言污人清听、动摇人心,所以臣发觉后立刻压了下去。”

    但凡身为臣子,读过书的女子都能明白,什么亡魂怨气、动武反噬的言辞一定是可笑的。可是却有大臣在此刻站了出来。

    “皇上,臣以为,火炮之流的热兵器,实在难以控制。火器营的爆炸足以说明一切。火器造假不菲,虚耗国库。倘或这样危险的兵器,流入不慎重的王姑贵族、臣子流民手中。只怕邺王之乱,还会上演!”

    唐王一听声音,一听音色,二来辨别方位,便知道这是阎磬在说话。

    爹的,死老太太,如此迂腐。是真的思想跟不上朝代,还是看不过自己主导火器营?

    唐王虽然耳朵的听力没有完全恢复,可在区区朝廷上辨别声音方位还是能做到的。

    此时,沈沧浪继续举起笏板,“皇上,容臣继续禀报。此次火器营爆炸案,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暂且不说,但在爆炸之后的余爆,的确是人祸!”

    此话出,四座惊。

    “军巡铺依职责前去救援灭火,可谁知,惨遭余炸。军训铺赶赴现场的七十五人,尽数遇难,年纪最小者十七岁。京中军队到达现场后,展开救援与搜查。方才发现,火器营私藏大量硝化棉,这才造成灾后余爆!可怜那赶赴现场的七十五名女子,无一人生还。”

    太和拍案而起,在场的臣子无不惊诧。

章节目录

唐王传(女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谢明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明昭并收藏唐王传(女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