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月份与蒋清和的《全同胞关系鉴定》,姜逾手上还有一叠《半同胞关系鉴定》的文件资料。
《半同胞关系鉴定》建档日期是5月份,看起来是某个一出生就被录入信息的婴儿与她配对上了。
同母,半同胞,姓江。
姜逾只是稍稍思考了一下,就将所有文件扔进碎纸机里,好像扔开一叠拙劣的人生剧本。
如果是一年前,她欣喜若狂,主动抱上江乔婉的大腿。
但她现在过得很好,余额上一堆看不到尽头的数字,有双层打通、超过300㎡的商品房,事业极其成功,是此地最年轻的视帝,商务爆满,各大奢牌向她投出橄榄枝,六月末的早秋大秀邀请她开场,顶刊杂志更是邀请她作为黄金九月的封面。
总之,现在的姜逾似乎没任何理由再给人生增加无谓的压力。
她对江乔婉没有感情,更没有之前那么迫切地渴望新的起点。
在长达数十年的独自生活中,姜逾并不认为缺少她人关爱是一件多么严重的问题,她只是缺少倾斜的资源、出头的机会、高额的容错率、她人的扶持、自我价值的实现。
她缺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度以为爱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这东西完全无关紧要。
粉丝之爱或许虚妄,但血脉的爱更加可笑。
她希望融入这里,不代表她愿意为此献祭什么。
比起献祭,也许别人更想要钱作为回报呢?现在姜逾穷得只剩下钱了。
【@姜逾V:“期待见面@《追捕》官方微博。”】
久违的一条微博惊起一声雷。
男频社交平台的热点剧大多是写家长里短、情情爱爱,缺少大格局,此前,男频社区对《追捕》的讨论度并不高。
但姜逾是谁?
本届视帝的水分虽多,但好歹也是个行业顶尖奖项,早在典礼当晚,姜逾的通讯器第一时间就被99+的消息刷屏。
过了半个月,等公众淡忘得差不多,姜逾才打开通讯器,告知亲朋好友出分消息,并在个人主页发送了一条新进组的内容。
出分后,罗红勒是第一批收到消息的人。
姜逾刷着之前的记录,两人之间的谈话仍然保留着——
“罗红勒,你是不是在骗我,要我喊你叫妈?”第一次学习英语的姜逾有些震惊,留言道,“不应该是从abandon开始吗?”
“Ma’am是女士,你的经纪人到底给你教了些什么……”
“不应该是Dr吗?”
“……”
罗红勒的教育水平毋庸置疑,姜逾能够从文盲到过线,这位队长功不可没。
得知姜逾出线后,罗红勒发来关心:“恭喜视帝入学社区学院。”
“还有,不要告诉别人,是我教你的英文。”
正在公安部门办理手续的姜逾关上通讯器,这个心理扭曲的女同越来越像徐颂妗的狗脾气。
临时身份证即将过期,索性姜逾拿到了入学通知,可以申请将户籍落入A市,拿到永久居民。
“您的出生年月日是?”
姜逾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日子,“六月十六日。”
这个日期,与任何人都无关。
姜逾的主页随之更新了个人资料。
越问第一时间发来分量额外足的红包:“这是补给你的生日礼物之一,生日快乐。”
这么圆滑的话,可不像越问那副木头脑子能够说出来的。
姜逾点开红包后,先是被一串的9震惊到,略带矜持地压下嘴角:“唉,娱乐圈真是冰冷的名利场啊。”
随后夹着调子,学着越问男粉嗲样,发过去一条百转千回的消息:“谢~谢~越~姐~姐~。”
正在剧组休息的越问:“?”
导演舔着脸笑道:“原来越老师跟姜老师的关系这么好啊。”
八月初,《深宫》上映,开始霸屏暑期档。
这种情情爱爱、为爱去死,最终她追悔莫及、坐拥江山万里的题材总是能莫名其妙得到男人的青睐。
不知道他们的爽点是怎么长的。
经过一个月培训后的姜逾正式进组,《追捕》剧本是由国外热门电影IP《教母》三部曲改编而来。
原著讲述意区黑某某三代首领的传奇故事。
经本土化改编后,变成警场追捕三代□□犯罪团伙集体落网的刑侦剧——《追捕》。
姜逾在进组之前,导演已经与她进行充分的沟通:电视剧篇幅有限,主要讲述第二代首领从发家到落网的故事,前期拍了三个月,项目进展70%,剩下她的戏份只需要拍一个月,不过如果播出反响好,可以给她这个三代首领出特别篇。
似曾相识的画饼,好像《深宫》剧组也这么画过。
姜逾只能笑纳。
改编后的电视剧剧情重心从首领偏移到警场,可以说得上是此地非常经典的一黑一白“双女主”刑侦剧模式。
主角宋警官由业内口碑极佳的老戏骨、入围电影节金象奖提名的撒曼沙出演,其演技无人质疑,而一代首领由第一届凤凰视后女士友情客串——年龄最大、辈分最重。
二代首领由正剧演员宋满钰出演。
姜逾照着演员表一个个维姬搜过去——
一连串的代表作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视帝开会。”
尤其是第四届金龙视帝宋满钰,在大年竞争中毫无争议地拿下最佳主演。
如此豪华的阵容,令姜逾精神一振,心想着可算能够学男明星们简单“躺”赢一把,粉丝们更是欢欣鼓舞,偶尔有一些“一番癌”、分不清大小王的饭圈男粉被钱鸣英扣完对家帽子后,配合“除你粉籍”技能,一整套丝滑提纯操作,实现无情虐粉。
只不过——
姜逾在进组后,深觉自己跟进了缅/北区一样。
倒也不是说剧本不好,或者同事不好什么的。
黑白两位女主之间的斗争与追捕确实烧脑,连反派手下的一个小妹都塑造得额外立体。
甚至姜逾拿到的三代首领角色也有着个人高光。
这是一位正经科班出身的编剧,甚至这位编剧还是一位写过畅销小说的作家,写起女人,那叫一个笔力老辣,写起智斗、写起大场面,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一旦写到男人、写到感情,仿佛被夺舍一样。
光是肤白貌美这四个字,就在整篇小说中反复出现,适用于三十岁风韵犹存的二代首领的配子、适用于十六岁清纯涩欲的二代首领的男儿(此男也是三代的原配)。
其中喉结大暗示会伺候人、能够供一个女儿的句子,更是被作为夸赞剧中男人的五星好评。
至于感情,姜逾姑且认为二代首领被她的配子看中,是因为二代的配子慧眼识英雌。
但为什么二代首领的男儿一见三代就会倒贴啊?
“你懂什么,男人就这样,承认女男平等的同时,我们更要如实尊重男人的心思。”精致独身主义的编剧这么说,虽然她见过的男人仅限于工作合作的男明星,但没有人比她更懂男人的心思。
姜逾无法反驳,因为这位编剧说得还真对,在男频里一堆男人到死都要供女儿的剧情中,这部剧的三代首领居然都是爱男儿的好女人、好妈妈,其女男平等意识真是遥遥领先男频。
只不过姜逾总觉得她们爱男儿,只是为自己的罪责漂白。
虽然她们恶贯满盈,但她们爱男儿、爱配子!
神|经|病,此地一个普通家长都会尽可能选择女儿的情况下,到底谁会信一群犯|罪|还能有超过此地普通观念的超前女男平等意识。
真有那意识还会|犯|罪?
……
“人体不是精密的系统,而是活着的生命,你这么做,完完全全就是在蔑视生命!咳咳咳……”
恩师的斥责声并没有令蒋清和迷途知返,蒋清和极其平淡地解释:“我并没有对生命充斥着怨怼或不敬,我只是想探究人类科学与自然生命的边界。”
“你在追求什么?你在舍本逐末的道路上追求什么?你该不会真的以为科技比得上我们本身就拥有的创生的伟大吧?”
“就算是你用剪接制造了一批生命又怎么样?”
“你该不会以为光靠科技,就能够帮你剔除所有不好的基因,打造出完美的造物?来自于你子宫的孩子仍然会继承你的虚弱。”
蒋清和仍然记得自己是这么回的:“谢谢您,老师,这是个不错的猜想,我会继续验证的。”
九月,蒋清和从便利店辞掉工作,带着攒下的钱,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母校重新学习。
“蒋小姐,您被人资助了。”财务的人这么说,“资助人一次性付清,这笔钱由助学基金转出,足够您攻读四硕及双博士学位期间的所有费用。”
是谁?
蒋清和脑海里闪过江乔婉的面容,江乔婉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商人,对她来说,失败的成果就代表着无用。
“我能跟她说声谢谢吗?”
财务部门的女人脸上露出歉意:“对不起,蒋小姐,我们并不清楚她是谁……不过,根据资助人留下的信息来看,她不希望受到任何人的打扰,希望你能安心学业。”
任何人?
蒋清和:“知道了。”
是谁赞助都无所谓,她会继续读书。
与此同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接受中心医科大学返聘,这对师生在本科阶段的第一节课中相遇。
年长智慧的老人仅仅看了一眼有些白发的学生便移开了目光:“第一课,医学伦理,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保持对生命的尊重。”
蒋清和看向年迈的老师,她的眼里没有丝毫的怜悯或感叹,更没有对衰老的恐惧或迟疑,只有对二十年后知识体系的锐利审视。
章旻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极具天赋、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三十年前,两人在本科课堂上初见,二十年前,两人在法庭上对恃,二十年后,她们再一次相遇。
“你知道错了吗?你会改变吗?”章旻心中充满了不确定。
人一旦老去,总会变得犹疑。
“没想到二十年后的医学伦理仍然是这些无聊的论调。”蒋清和翻开课本,该装的时候还是得装一下。
《半同胞关系鉴定》建档日期是5月份,看起来是某个一出生就被录入信息的婴儿与她配对上了。
同母,半同胞,姓江。
姜逾只是稍稍思考了一下,就将所有文件扔进碎纸机里,好像扔开一叠拙劣的人生剧本。
如果是一年前,她欣喜若狂,主动抱上江乔婉的大腿。
但她现在过得很好,余额上一堆看不到尽头的数字,有双层打通、超过300㎡的商品房,事业极其成功,是此地最年轻的视帝,商务爆满,各大奢牌向她投出橄榄枝,六月末的早秋大秀邀请她开场,顶刊杂志更是邀请她作为黄金九月的封面。
总之,现在的姜逾似乎没任何理由再给人生增加无谓的压力。
她对江乔婉没有感情,更没有之前那么迫切地渴望新的起点。
在长达数十年的独自生活中,姜逾并不认为缺少她人关爱是一件多么严重的问题,她只是缺少倾斜的资源、出头的机会、高额的容错率、她人的扶持、自我价值的实现。
她缺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度以为爱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这东西完全无关紧要。
粉丝之爱或许虚妄,但血脉的爱更加可笑。
她希望融入这里,不代表她愿意为此献祭什么。
比起献祭,也许别人更想要钱作为回报呢?现在姜逾穷得只剩下钱了。
【@姜逾V:“期待见面@《追捕》官方微博。”】
久违的一条微博惊起一声雷。
男频社交平台的热点剧大多是写家长里短、情情爱爱,缺少大格局,此前,男频社区对《追捕》的讨论度并不高。
但姜逾是谁?
本届视帝的水分虽多,但好歹也是个行业顶尖奖项,早在典礼当晚,姜逾的通讯器第一时间就被99+的消息刷屏。
过了半个月,等公众淡忘得差不多,姜逾才打开通讯器,告知亲朋好友出分消息,并在个人主页发送了一条新进组的内容。
出分后,罗红勒是第一批收到消息的人。
姜逾刷着之前的记录,两人之间的谈话仍然保留着——
“罗红勒,你是不是在骗我,要我喊你叫妈?”第一次学习英语的姜逾有些震惊,留言道,“不应该是从abandon开始吗?”
“Ma’am是女士,你的经纪人到底给你教了些什么……”
“不应该是Dr吗?”
“……”
罗红勒的教育水平毋庸置疑,姜逾能够从文盲到过线,这位队长功不可没。
得知姜逾出线后,罗红勒发来关心:“恭喜视帝入学社区学院。”
“还有,不要告诉别人,是我教你的英文。”
正在公安部门办理手续的姜逾关上通讯器,这个心理扭曲的女同越来越像徐颂妗的狗脾气。
临时身份证即将过期,索性姜逾拿到了入学通知,可以申请将户籍落入A市,拿到永久居民。
“您的出生年月日是?”
姜逾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日子,“六月十六日。”
这个日期,与任何人都无关。
姜逾的主页随之更新了个人资料。
越问第一时间发来分量额外足的红包:“这是补给你的生日礼物之一,生日快乐。”
这么圆滑的话,可不像越问那副木头脑子能够说出来的。
姜逾点开红包后,先是被一串的9震惊到,略带矜持地压下嘴角:“唉,娱乐圈真是冰冷的名利场啊。”
随后夹着调子,学着越问男粉嗲样,发过去一条百转千回的消息:“谢~谢~越~姐~姐~。”
正在剧组休息的越问:“?”
导演舔着脸笑道:“原来越老师跟姜老师的关系这么好啊。”
八月初,《深宫》上映,开始霸屏暑期档。
这种情情爱爱、为爱去死,最终她追悔莫及、坐拥江山万里的题材总是能莫名其妙得到男人的青睐。
不知道他们的爽点是怎么长的。
经过一个月培训后的姜逾正式进组,《追捕》剧本是由国外热门电影IP《教母》三部曲改编而来。
原著讲述意区黑某某三代首领的传奇故事。
经本土化改编后,变成警场追捕三代□□犯罪团伙集体落网的刑侦剧——《追捕》。
姜逾在进组之前,导演已经与她进行充分的沟通:电视剧篇幅有限,主要讲述第二代首领从发家到落网的故事,前期拍了三个月,项目进展70%,剩下她的戏份只需要拍一个月,不过如果播出反响好,可以给她这个三代首领出特别篇。
似曾相识的画饼,好像《深宫》剧组也这么画过。
姜逾只能笑纳。
改编后的电视剧剧情重心从首领偏移到警场,可以说得上是此地非常经典的一黑一白“双女主”刑侦剧模式。
主角宋警官由业内口碑极佳的老戏骨、入围电影节金象奖提名的撒曼沙出演,其演技无人质疑,而一代首领由第一届凤凰视后女士友情客串——年龄最大、辈分最重。
二代首领由正剧演员宋满钰出演。
姜逾照着演员表一个个维姬搜过去——
一连串的代表作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视帝开会。”
尤其是第四届金龙视帝宋满钰,在大年竞争中毫无争议地拿下最佳主演。
如此豪华的阵容,令姜逾精神一振,心想着可算能够学男明星们简单“躺”赢一把,粉丝们更是欢欣鼓舞,偶尔有一些“一番癌”、分不清大小王的饭圈男粉被钱鸣英扣完对家帽子后,配合“除你粉籍”技能,一整套丝滑提纯操作,实现无情虐粉。
只不过——
姜逾在进组后,深觉自己跟进了缅/北区一样。
倒也不是说剧本不好,或者同事不好什么的。
黑白两位女主之间的斗争与追捕确实烧脑,连反派手下的一个小妹都塑造得额外立体。
甚至姜逾拿到的三代首领角色也有着个人高光。
这是一位正经科班出身的编剧,甚至这位编剧还是一位写过畅销小说的作家,写起女人,那叫一个笔力老辣,写起智斗、写起大场面,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一旦写到男人、写到感情,仿佛被夺舍一样。
光是肤白貌美这四个字,就在整篇小说中反复出现,适用于三十岁风韵犹存的二代首领的配子、适用于十六岁清纯涩欲的二代首领的男儿(此男也是三代的原配)。
其中喉结大暗示会伺候人、能够供一个女儿的句子,更是被作为夸赞剧中男人的五星好评。
至于感情,姜逾姑且认为二代首领被她的配子看中,是因为二代的配子慧眼识英雌。
但为什么二代首领的男儿一见三代就会倒贴啊?
“你懂什么,男人就这样,承认女男平等的同时,我们更要如实尊重男人的心思。”精致独身主义的编剧这么说,虽然她见过的男人仅限于工作合作的男明星,但没有人比她更懂男人的心思。
姜逾无法反驳,因为这位编剧说得还真对,在男频里一堆男人到死都要供女儿的剧情中,这部剧的三代首领居然都是爱男儿的好女人、好妈妈,其女男平等意识真是遥遥领先男频。
只不过姜逾总觉得她们爱男儿,只是为自己的罪责漂白。
虽然她们恶贯满盈,但她们爱男儿、爱配子!
神|经|病,此地一个普通家长都会尽可能选择女儿的情况下,到底谁会信一群犯|罪|还能有超过此地普通观念的超前女男平等意识。
真有那意识还会|犯|罪?
……
“人体不是精密的系统,而是活着的生命,你这么做,完完全全就是在蔑视生命!咳咳咳……”
恩师的斥责声并没有令蒋清和迷途知返,蒋清和极其平淡地解释:“我并没有对生命充斥着怨怼或不敬,我只是想探究人类科学与自然生命的边界。”
“你在追求什么?你在舍本逐末的道路上追求什么?你该不会真的以为科技比得上我们本身就拥有的创生的伟大吧?”
“就算是你用剪接制造了一批生命又怎么样?”
“你该不会以为光靠科技,就能够帮你剔除所有不好的基因,打造出完美的造物?来自于你子宫的孩子仍然会继承你的虚弱。”
蒋清和仍然记得自己是这么回的:“谢谢您,老师,这是个不错的猜想,我会继续验证的。”
九月,蒋清和从便利店辞掉工作,带着攒下的钱,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母校重新学习。
“蒋小姐,您被人资助了。”财务的人这么说,“资助人一次性付清,这笔钱由助学基金转出,足够您攻读四硕及双博士学位期间的所有费用。”
是谁?
蒋清和脑海里闪过江乔婉的面容,江乔婉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商人,对她来说,失败的成果就代表着无用。
“我能跟她说声谢谢吗?”
财务部门的女人脸上露出歉意:“对不起,蒋小姐,我们并不清楚她是谁……不过,根据资助人留下的信息来看,她不希望受到任何人的打扰,希望你能安心学业。”
任何人?
蒋清和:“知道了。”
是谁赞助都无所谓,她会继续读书。
与此同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接受中心医科大学返聘,这对师生在本科阶段的第一节课中相遇。
年长智慧的老人仅仅看了一眼有些白发的学生便移开了目光:“第一课,医学伦理,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保持对生命的尊重。”
蒋清和看向年迈的老师,她的眼里没有丝毫的怜悯或感叹,更没有对衰老的恐惧或迟疑,只有对二十年后知识体系的锐利审视。
章旻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极具天赋、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三十年前,两人在本科课堂上初见,二十年前,两人在法庭上对恃,二十年后,她们再一次相遇。
“你知道错了吗?你会改变吗?”章旻心中充满了不确定。
人一旦老去,总会变得犹疑。
“没想到二十年后的医学伦理仍然是这些无聊的论调。”蒋清和翻开课本,该装的时候还是得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