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女士》最终拿下15亿的成绩。

    抛除成本与院线分成,富曜净赚1亿,甚至还不包括她抛售的股票,。

    极高的成本回报比,后期带来的效益,令资方十分青睐《富饶女士》的主创团队。

    姜逾与文岩心,也因此来到了千万片酬俱乐部——《自白》项目组向姜逾开出了两千万的片酬。

    经纪人的业务水平不错,一番拉扯下替姜逾争取到“三千万”。

    在她面前有两部剧——一部是国内悬疑电影《自白》剧本,以杀人者视角讲述一个悲情的故事,最后是开放性结尾。

    剩下一部是国外导演的,剧情……难以形容,或许能够用ZZZQ来表达。

    这是部文艺片,讲述中外女跨男异性恋。

    很绕口?

    依据过去的互联网经验,姜逾对|酷|儿没有什么明显的记忆,男跨女扮演着刻板印象中、“被塑造的第二性”,也就是所谓的“女人”,各种药物或装扮,力求让自己的形象靠近女人,然而他们不具有创生的能力。

    他们与女人的差距,大概在左思效潘的水平线上,离女人很远,但是离第二性魅男的距离很近了。

    不过,恰恰因为他们作为男人而模仿女人,反而能得到不少女人的追捧。

    而女跨男……咳,姜逾以己度人,认为他们是为了实际利益而跨的,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拿到降分录取、集体分红的待遇。

    不过以她的刻板印象,女跨男应该只得到了去女厕所骂女人、嘲讽顺直女的权力,点开一看,主页大多喜欢俩直男卖|男|同。

    现在来看,无论是男、男跨女、女跨男,可能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在理所应当地出现在女厕所,并理所应当地嘲讽。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返璞归真,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性别立场来嘲讽同性?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骂战?

    可能女人作为性别立场实在是过于底层了吧,也可能任何立场的价值都高于女人本身。

    无论是虚拟的人,还是现实的酷|儿|。

    当然,一旦骂起来,那必须扯出“我不是女人,XX不是女人?”大旗。

    什么都是女人,虚拟偶像也好,创作电视剧也好,心理认同也好,写出来的女人也好,画出来的女人也好,石像造的女人也好。

    女人的范畴越来越大,性别立场自然得像公约数一样,完美地容下这群“女人”,于是女本位也就跟着通货膨胀起来。

    作为女人,作为自然性别的女性立场就在这种“什么都是”下越来越底层。

    姜逾对这些骂战没兴趣,她喜欢简单点的。

    她只关心能不能在这里也享受一把社会第一性待遇。

    比如来点男跨女粉丝,磕俩直女的卖橘CP,去男频社区骂骂顺直男、训训梦男别对她有太多占有欲的那种,如果为她们女人争取一下男人境地博同情与资源倾斜的自由,那就更好不过了。

    可以这么说,这部名叫《风光》的电影项目,揉合了此地对于女人的一贯宽容与所谓的“爱男”价值观,堪称中西结合、古今汇聚,不仅让女人理所应当地作为女人,还让她们拥有了“男人的处境”用来博取同情,估计还能被小粉丝叫“弟宝”“男王”“小男孩”之类的。

    可谓双赢。

    女人赢两次。

    相比于国外导演乱七八糟的想法,花里胡哨的招式掩饰着女人的餐桌,国内的吃相反而直接多了。

    《自白》只是一部传统的悬疑喜剧片,是下半年在国内B市开机,角色未定,定档明年春节档,制片人希望她能够出演“船妹”这一角色。

    《风光》是国外项目,暂定今年暑期开机。

    姜逾的角色很简单,在《风光》中扮演一个女儿身、男儿心的亚裔面孔的青春少年。

    听起来很有挑战性。

    等姜逾仔细看过剧本之后,深觉的这个角色就是为她量身制定的——不就是扮演过去的“女人”么!

    这她熟。

    过去的女人一旦与男人恋爱,就会娴熟地掌握这份扮演的技巧。

    她看着男友侃侃而谈,脸上挂着微笑,对话里都是鼓励,内心却充满了嘲讽的回响——就像扮演三流短剧中的女友一样。

    这种角色,姜逾可太熟了。

    ……

    在颁奖结束后,姜逾仍然在此地呆了半个月,主要与MAXX家族建立友谊,顺便与那对舅甥分别在晚上聊聊天。

    半个月下来,姜逾因为过度有氧,上称掉了三斤。

    “作为明星还是得注意个人形象……回去就得增肌。”后脚从浴室出来的姜逾,看着湿漉漉的金发伽利德下定决心——回去再增肌。

    五月初,姜逾回国。

    关于四月的金象之争已经过去,主频仍然充斥着一些嘲讽金象主办方“ZZZQ”的言论。

    随着《追捕》的播出,主频开始讨论三代首领谁的势力更胜一筹,各种跨时代对比个体战力、麾下势力、人格魅力,而男频也迎来新的热点——明亚与黄思思的大男主之争。

    猎|奇、虐|待、景观,把男人受到|性|虐,把男人挨巴掌,把男人反复供续而死的情节统统写进故事,这种东西居然被吹嘘大男主、男本位,甚至还是男性友好。

    撕|吊|的粉丝振振有词:“不然呢,难道写起义的男人才是大男主吗?”

    几|把,大喉,马屁,这种东西成为辱男词。

    评论区的粉丝风向一变:“超喜欢我男司爹脸~,三次男别偷偷碰我男儿哈!”

    “跟代我男沾上一点,你们比橘狗还下|贱!”

    像是被读书人扭曲历史后,坦然接受她人修改设定后的文盲与弱智的综合体。

    不过这都不是姜逾要操心的——作为拿下金象奖“最受期待的新人演员”,对外,她有着良好的个人形象与社会声誉;对内,是替MAXX家族与纪家搭桥的中间人。

    得益于这层关系,姜逾受邀出席纪阅的赘礼……以义姐妹的身份。

    纪阅的外赘礼在南方的一个海岛酒店上举行。

    赘礼大多相似,把一件贵重的东西,从这家人手中送到那家人手中。

    这件东西一定要是未开封的、包装完好的……不过现代人观念进步了,就算他被家长提前使用了也无所谓。

    最重要的是,比男人贵重得多的陪赘礼,则是借着交易男人的仪式,送到了江乔嫚手上,两家人因而达成“互市”。

    记者在外围,宾客满宴,这种情况是再好不过的社交场所。

    江乔嫚看着脸颊微微凹陷的纪知微、略有些消瘦的姜逾,大为感动:“为了今天这个日子,你们两个辛苦了。”

    熬夜写完专著最后一小节的纪知微打了个哈欠,这份成果理所应当的不被导师采纳。

    现在这份有关于女男议题的东西,被搁置在她的书房,只是这个家伙仍然顺心——她已经完成了,内封是她的名字,其她的都无所谓了。

    也许交流的学术思想才能生成新的观点,但纪知微已经无所谓了,这个女人心里只有对于自己的全能自恋——“我已经做好了我的事,其她人怎么想,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对于江乔嫚的话,毫不在意地走着仪式的纪知微哂笑,努力表演一个好姐姐的形象,只是话里话外还遮掩不住的敷衍:“没事,你对小阅好就可以了。”

    姜逾的回答反而妥帖极了:“祝你们幸福。”

    没有传统兄妹家庭中,妹妹真情为哥哥滴几滴眼泪的环节,也没有威胁家长一定要对自己的哥哥好,只因为姜逾的哭戏向来很弱,而江乔嫚……她没那个心思在纪阅身上。

    她跟纪知微还有别的任务。

    A市,第一区,纪家。

    与富裕的江家相比,纪家的布置低调很多。

    “赶紧把这些搬走,送到江家。”纪知微指挥着工人,“房间统统清空,我要把这里改成静室。”

    “你家又不缺房间,而且他只是一个男人。”姜逾看着满头大汗的工人,出言劝阻。

    就算是纪知微要求把这些搬走,说不定常务卿还要把这些搬回来。

    纪知微停下指挥,她歪头看向姜逾,露出一种纯粹的笑容。

    姜逾只觉得眼皮一跳:这是把她当作竞争对手了吗?

    没有回报的竞争,她竞什么?

    姜逾:“不要拿这副表情看着我,我又不是纪阅的亲姐妹。”

    纪知微:“那你就不要用这副语气跟我说话。”

    两人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纪知微不知道又发什么疯:“算了,不用搬了。”

    姜逾警惕起来,她可是冲常务卿来的,没空陪纪知微发疯。

    只见纪知微接着说:“全都拆了吧。”

    她看了眼姜逾,说:“你的义母今天下午三点有空。”

    姜逾:“我回来的时候已经向常务卿汇报过了,放心好了,虽然你的家很大、很宏伟,但我只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过来坐一坐。”

    “我是来攀交情的,向业内的老滑头们扯一扯你的母亲的虎皮,用来唬弄人,不是来跟你结仇的。”

    多亏常务卿的名头,在姜逾的邮箱中,躺着一份电子合同——《贺年华2》,某位富姓院长执导的年度献礼片,预计后年播出。

    合同内容写明了《贺年华2》明年开机,敲定了姜逾作为某个重要角色身边的后辈,戏份很少,大概三分钟,台词不过几句话,但作为长期背景板,仍然能够获得不错的曝光率。

    即便演技门槛如此之低,但姜逾仍然要抽出半年的时间,去戏剧学院的表演班进修学习。

章节目录

从网剧开始的糊咖飞升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肥美老鸭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肥美老鸭汤并收藏从网剧开始的糊咖飞升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