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驰扶额,一脑门黑线,求一双没看过的眼睛。
云初讪讪笑了两声,这不能怪她啊,半个文盲从头学习,能把古文写出来就不错了,还挑字好不好看?!
燕驰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遇到她认识的,就跳过,不认识的就停下,把这个字的字义读音弄清楚,然后一笔一划教她写。
很快,燕驰就发现,她认字学的很快,记性很好,一个上午,一千一百多个字的三字经,她已经认完了一半。
只是字写的不好看,需要练字,转身从他以前写过的字帖里面,抽出了几张,让她对着多练。
转眼烈日当空,但是燕驰的这座宅子却很凉快。
坐在一旁圈椅上看书的燕驰,抬头便见一幅活生生图画。
书案上摊开书本,她手捏毛笔,坐在绿窗翠帘之下,背挺腰直,目光专注,努力跟着他的一笔一画练习。
写着写着,云初就饿了,呐呐道:“燕驰,我想吃刚才没吃的蜜糕、五香糕、玉蝉羹。”
燕驰伸出修长的手指,摸了摸她的小脸颊,“糖葫芦不要吗?”
“要,还要一壶茶水和昨晚剩下的一坛银瓶酒。”豁出去了。
燕驰挑眉,这么喜欢喝酒?!酒蒙子吧。
其实,对于云初来说,古代的酒都是低度数的,羊羔酒、银瓶酒,喝起来跟甜酒酿差不多,她当饮料喝。
燕驰看着她鼓着脸颊吃的很香,一碗玉蝉羹、两块蜜糕、两块五香糕,又喝了一大碗银瓶酒才罢手,那喝银瓶酒的姿势颇有点当水喝的样子。
他大概也是看明白了,她每餐吃不了多少,但是喜欢多餐。
所以吩咐厨房做了很多糕点,饿了就给她送过来。
云初酒足饭饱后,脸上多了一层绯红,在硬梆梆的木榻和燕驰之间,头也不回的往燕驰怀里拱了拱,伸手就去摸了摸他的胸膛,感受一下她的肉枕头的位置后,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双眼渐渐眯拢。
这种有人伺候、衣食无忧的日子,很是舒服啊,堕落了。
舒展了一下吃的有点撑的小肚皮,一头睡倒。
········
等到她一觉睡醒,天色已暗。
旁边侧躺着的燕驰,还一脸兴味的看着眼前人,吃饱了睡,慵懒的很,像指挥司的那只狸奴。
“燕驰,快送我回铺子,已经出来一天一夜了。”坏了,明天早上给两个酒楼的荔枝还没摘呢。
“怕什么,欢儿早跟你家人打过招呼了。怎么,枕头用完就扔啊?”他捏了捏她的脸颊,揶揄了一句。
云初微醺:“·······哪能呢,过几天接着用啊。快送我回去吧,天天这么跟着你厮混,还成啥亲啊,当个外室得了,连定亲、婚礼都免了。”
燕驰想想也是,把她搂进怀里又抱了一会,他又不是柳下惠,再这么下去他快把持不住了。
两人吃完暮食,打包了笔墨纸砚、书籍、字帖,给她抱着带回去。
云初到了家,把笔墨纸砚书籍、字帖往桌上放好,跟苏叶百薇简单聊了几句,就一副困意上头的样子,回了房间,锁门,进入空间。
等她咔擦咔擦剪完五棵荔枝树枝,整理好一万颗荔枝后,发现了一个特大惊喜。
有几个长的比较大的西瓜熟了,她乐颠颠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银勺、切瓜刀、汝瓷的盘子,喜迎夏天的第一勺西瓜。
在海棠树下的石桌上,她一刀切下去,得到了一个惊吓,原地石化。
瓜瓤并不是一整个的,是红色,但是也不是很红,压根就不存在中间红红沙瓤的一勺,只有白白的一大块。
中间的瓜瓤,被白色的组织分隔开,组织的厚度和瓜皮差不多,每一个部分的瓜瓤,只有她拳头那么大。
这······哪里有西瓜的样子,亏的她又是买银勺、又是买汝瓷。
不死心,又跑去地里抱了一个回来,切开,还是这样。
无奈挖了一勺红色的瓜瓤尝尝,还是有记忆中西瓜的清甜,汁水很多,虽然没理想中那么好,但是也还能接受,榨汁喝也行。
她看了看黑土地,又看了看瓜——明天开始育种优化,留下肉多籽少的,几代以后,应该会变好。
·······
夏至,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大中午的,热浪滚滚,西浮桥路过的行人寥寥,全都在家待着。
夏节,百官放假三天。
各有各的消暑方式,富贵人家的大宅,洒水清洗,外加很多冰块,散发着丝丝凉意。
云初每天清晨都把铺子洒扫一遍,泼水降温,院子里摆放了很多瓮,装满河水。
用井水浸过枇杷、荔枝、水蜜桃,再买些冰块、冰雪圆子,淋上冰镇的桃子酒,给大家降温。
西瓜没扔,周家人头一次见到西瓜,很是惊奇,翠绿的瓜皮,红色瓤掺杂着白色组织,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云初每天把瓜果放进篮子里,浸泡在井水中,等到下午睡醒后,就把篮子摇上来,瓜果都带着丝丝凉意,银勺挖出红瓤部分,盛在白瓷碗中,每人一份,清冽的甜,一口咬下去,果汁满嘴,清凉解暑。
每天换着不同的吃法,有时候,是榨汁直接喝,有时候是浇在冰雪圆子上,做成西瓜冰沙。
这些西瓜没拿出去卖,云初准备等培育出好瓜,再拿去卖。
把赞宝送去了明月堂大厅待着,早上来送朝食的小满,会把赞宝的两筐鲜笋和林檎带过去。
午睡过后,便起来认字、练字帖,每日必写满几大页纸,才罢休。
当周家兄妹听说云初现在跟着燕驰认字练字,几个人差点没摔个趔趄。
合着你俩跑去明月堂,一个教书,一个认字、练字帖???
但是看着云初早起认字、下午练字,学的格外认真,又有几分可信度。燕驰公务繁忙的时候,云初也不去烦他。
下午青木一般在家,云初就拿着《幼学琼林》、《千字文》,请教青木,酷暑当头,汗珠子砸在纸上,渲染开一团团墨迹。
燕驰把自己收藏的王羲之小楷《黄庭经》拓本,贡献了出来,厚着脸皮跑去官家那里讨要王羲之其他字帖的摹本、拓本。
云初捧着王羲之的这份小楷拓本,甚是欢喜,跟青木、竹沥三人轮流对帖临摹,一时间,周家铺子里充满墨香,临帖的纸墨费了不少。
最近的收入锐减,除了荔枝每日供应两个酒楼一万颗之外,茄子和瓠瓜已下市。
水蜜桃、杨梅、枇杷摆上了花果铺的货架,但是也卖不上价格,三十文一斤。
全靠瓮栽莲花、栀子、茉莉、素馨、凤尾兰支撑着铺子,收入用于铺子、家里、商税的各种支出。
兔子、乌鸡、榛鸡、观赏鸟、马、梅花鹿,都在繁育生长。
好在赤灵芝爆发了,孢子喷撒的到处都是,埋下的椴木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赤灵芝,伞盖上的白边退去后,喷撒完孢子,就可以采摘。
云初数了一下,一千两百多个赤灵芝。
眼看着有点断货的样子,空间内还剩下三百四十亩地,预留二十亩种西瓜,剩下三百二十亩用于种人参、三七、甘草、赤灵芝,每种各增加种植八十亩。
撒上种子,种的也快,人参看年份,三七看头数,头数越小,价格越贵。人参和三七,可以随它们长。
甘草和赤灵芝,一旦成熟,就要采摘。而且药材,也不会像水果鲜花那样有季节的担忧。
为了方便种地,云初一连数日,大清早就拎着食盒,带着笔墨纸砚、书籍、字帖,奔向了延和坊周宅。
进入周宅后,把笔墨纸砚书籍摊开,装作认字练字的样子,实际上,摆好工具就关上厢房的门,进入空间干活。
三百二十亩地,光是撒草药种子,都够费时间的。
摘完五棵荔枝树,采完一千二百二十只赤灵芝,收割之前种下的甘草、三七、麦冬、白芷等三十五种草药。
收割完这一批草药,减少麦冬、白芷等三十种草药的种植,实在是性价比低,从四亩地减少到只保留一亩地。空出来的九十亩土地,全部用于种人参和三七。
干完活之后,出了空间,云初就开始在书案上画草图。
这个宅子北边穿过柳林巷就是潘楼街,西边是惠政坊,附近全都是市易务、审计院、弓弩院等朝廷机构,离大相国寺也很近。
与其把这么好位置的宅子租出去,不如爆改一部分,建成铺子。
根据人流量和主干道,云初选了西北角这个位置,把西边和北边的两个大院子,改建成十个两层楼的铺子,每边各五个,全都带大后院。
等于把这个宅子的一小半变成了商业的,二十八间厢房,少了十二间和两个大院子,多了十个两层的铺子。
像马行街钱太医药铺,这种京中名店,街面三层都是宏阔高楼,底层左边是一大间零售药铺,右边一大间是生药大货收卖,楼上的两层和大后院,全都是仓库。
店里聘请药铺管账和几名伙计,招呼买主、或是晒药碾药制药。
她也没打算搞那么大规模,中型药铺就够了,两层加一个后院。
西浮桥那边的周记生药铺,实在是小了些,而且在外城,位置远不如延和坊这个内城宅子。
最紧要的是,那两个铺子,一个是她租的,一个是燕驰免租的,迟早都得有自己的铺子。
只是建铺子这笔开支不小,推倒两个大院子重建,一砖一瓦、一木一漆都费钱,还有装修,更费钱。
云初之前想在庶人园盖宅子时,就问过砖瓦价格,每块砖瓦二十文,十八斤的城墙砖,每块三贯,每根木椿柱子七贯,每个椽木五百文。
她盘了这三天酒楼收回来和两个铺子里的钱,一共两万七千六百贯,主要还是靠着荔枝销售得来的两万七,也够她盖铺子了。
卖荔枝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是季节性水果,若是春秋冬卖荔枝鲜果,这得多全城瞩目啊。
除了柑橘和橙柚价格稍微高一些,其他水果都很平价。
日影西斜,西浮桥的铺子陆续开始关门。
云初带着她的草图、字帖回到花果铺,刚进门,就听见身后一个声音传来:“东奔西跑,日理万机,周娘子忙的脚不着地。”
云初回头一看,是燕驰和欢儿,讪讪笑道:“这几日都在认字、练字,我写了好多字呢,正好你等会帮我看看,怎么改进。”
夕阳下,逆着光,燕驰看着她的脸颊,细小的绒毛看的一清二楚,心中放佛有一只蚂蚁爬过,那小小的触角,弄的他心痒痒,他真想捧着她小毛桃一样的脸颊嘬个够。
“行啊,我只有晚上有空,只能晚上帮你看。”
云初一阵无语,让他看一下字帖,他就匡她去明月堂,“那我再练练,过几天给你看。”
欢儿看着自己主子吃瘪,愣是没憋住,笑出了声。
云初讪讪笑了两声,这不能怪她啊,半个文盲从头学习,能把古文写出来就不错了,还挑字好不好看?!
燕驰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遇到她认识的,就跳过,不认识的就停下,把这个字的字义读音弄清楚,然后一笔一划教她写。
很快,燕驰就发现,她认字学的很快,记性很好,一个上午,一千一百多个字的三字经,她已经认完了一半。
只是字写的不好看,需要练字,转身从他以前写过的字帖里面,抽出了几张,让她对着多练。
转眼烈日当空,但是燕驰的这座宅子却很凉快。
坐在一旁圈椅上看书的燕驰,抬头便见一幅活生生图画。
书案上摊开书本,她手捏毛笔,坐在绿窗翠帘之下,背挺腰直,目光专注,努力跟着他的一笔一画练习。
写着写着,云初就饿了,呐呐道:“燕驰,我想吃刚才没吃的蜜糕、五香糕、玉蝉羹。”
燕驰伸出修长的手指,摸了摸她的小脸颊,“糖葫芦不要吗?”
“要,还要一壶茶水和昨晚剩下的一坛银瓶酒。”豁出去了。
燕驰挑眉,这么喜欢喝酒?!酒蒙子吧。
其实,对于云初来说,古代的酒都是低度数的,羊羔酒、银瓶酒,喝起来跟甜酒酿差不多,她当饮料喝。
燕驰看着她鼓着脸颊吃的很香,一碗玉蝉羹、两块蜜糕、两块五香糕,又喝了一大碗银瓶酒才罢手,那喝银瓶酒的姿势颇有点当水喝的样子。
他大概也是看明白了,她每餐吃不了多少,但是喜欢多餐。
所以吩咐厨房做了很多糕点,饿了就给她送过来。
云初酒足饭饱后,脸上多了一层绯红,在硬梆梆的木榻和燕驰之间,头也不回的往燕驰怀里拱了拱,伸手就去摸了摸他的胸膛,感受一下她的肉枕头的位置后,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双眼渐渐眯拢。
这种有人伺候、衣食无忧的日子,很是舒服啊,堕落了。
舒展了一下吃的有点撑的小肚皮,一头睡倒。
········
等到她一觉睡醒,天色已暗。
旁边侧躺着的燕驰,还一脸兴味的看着眼前人,吃饱了睡,慵懒的很,像指挥司的那只狸奴。
“燕驰,快送我回铺子,已经出来一天一夜了。”坏了,明天早上给两个酒楼的荔枝还没摘呢。
“怕什么,欢儿早跟你家人打过招呼了。怎么,枕头用完就扔啊?”他捏了捏她的脸颊,揶揄了一句。
云初微醺:“·······哪能呢,过几天接着用啊。快送我回去吧,天天这么跟着你厮混,还成啥亲啊,当个外室得了,连定亲、婚礼都免了。”
燕驰想想也是,把她搂进怀里又抱了一会,他又不是柳下惠,再这么下去他快把持不住了。
两人吃完暮食,打包了笔墨纸砚、书籍、字帖,给她抱着带回去。
云初到了家,把笔墨纸砚书籍、字帖往桌上放好,跟苏叶百薇简单聊了几句,就一副困意上头的样子,回了房间,锁门,进入空间。
等她咔擦咔擦剪完五棵荔枝树枝,整理好一万颗荔枝后,发现了一个特大惊喜。
有几个长的比较大的西瓜熟了,她乐颠颠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银勺、切瓜刀、汝瓷的盘子,喜迎夏天的第一勺西瓜。
在海棠树下的石桌上,她一刀切下去,得到了一个惊吓,原地石化。
瓜瓤并不是一整个的,是红色,但是也不是很红,压根就不存在中间红红沙瓤的一勺,只有白白的一大块。
中间的瓜瓤,被白色的组织分隔开,组织的厚度和瓜皮差不多,每一个部分的瓜瓤,只有她拳头那么大。
这······哪里有西瓜的样子,亏的她又是买银勺、又是买汝瓷。
不死心,又跑去地里抱了一个回来,切开,还是这样。
无奈挖了一勺红色的瓜瓤尝尝,还是有记忆中西瓜的清甜,汁水很多,虽然没理想中那么好,但是也还能接受,榨汁喝也行。
她看了看黑土地,又看了看瓜——明天开始育种优化,留下肉多籽少的,几代以后,应该会变好。
·······
夏至,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大中午的,热浪滚滚,西浮桥路过的行人寥寥,全都在家待着。
夏节,百官放假三天。
各有各的消暑方式,富贵人家的大宅,洒水清洗,外加很多冰块,散发着丝丝凉意。
云初每天清晨都把铺子洒扫一遍,泼水降温,院子里摆放了很多瓮,装满河水。
用井水浸过枇杷、荔枝、水蜜桃,再买些冰块、冰雪圆子,淋上冰镇的桃子酒,给大家降温。
西瓜没扔,周家人头一次见到西瓜,很是惊奇,翠绿的瓜皮,红色瓤掺杂着白色组织,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云初每天把瓜果放进篮子里,浸泡在井水中,等到下午睡醒后,就把篮子摇上来,瓜果都带着丝丝凉意,银勺挖出红瓤部分,盛在白瓷碗中,每人一份,清冽的甜,一口咬下去,果汁满嘴,清凉解暑。
每天换着不同的吃法,有时候,是榨汁直接喝,有时候是浇在冰雪圆子上,做成西瓜冰沙。
这些西瓜没拿出去卖,云初准备等培育出好瓜,再拿去卖。
把赞宝送去了明月堂大厅待着,早上来送朝食的小满,会把赞宝的两筐鲜笋和林檎带过去。
午睡过后,便起来认字、练字帖,每日必写满几大页纸,才罢休。
当周家兄妹听说云初现在跟着燕驰认字练字,几个人差点没摔个趔趄。
合着你俩跑去明月堂,一个教书,一个认字、练字帖???
但是看着云初早起认字、下午练字,学的格外认真,又有几分可信度。燕驰公务繁忙的时候,云初也不去烦他。
下午青木一般在家,云初就拿着《幼学琼林》、《千字文》,请教青木,酷暑当头,汗珠子砸在纸上,渲染开一团团墨迹。
燕驰把自己收藏的王羲之小楷《黄庭经》拓本,贡献了出来,厚着脸皮跑去官家那里讨要王羲之其他字帖的摹本、拓本。
云初捧着王羲之的这份小楷拓本,甚是欢喜,跟青木、竹沥三人轮流对帖临摹,一时间,周家铺子里充满墨香,临帖的纸墨费了不少。
最近的收入锐减,除了荔枝每日供应两个酒楼一万颗之外,茄子和瓠瓜已下市。
水蜜桃、杨梅、枇杷摆上了花果铺的货架,但是也卖不上价格,三十文一斤。
全靠瓮栽莲花、栀子、茉莉、素馨、凤尾兰支撑着铺子,收入用于铺子、家里、商税的各种支出。
兔子、乌鸡、榛鸡、观赏鸟、马、梅花鹿,都在繁育生长。
好在赤灵芝爆发了,孢子喷撒的到处都是,埋下的椴木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赤灵芝,伞盖上的白边退去后,喷撒完孢子,就可以采摘。
云初数了一下,一千两百多个赤灵芝。
眼看着有点断货的样子,空间内还剩下三百四十亩地,预留二十亩种西瓜,剩下三百二十亩用于种人参、三七、甘草、赤灵芝,每种各增加种植八十亩。
撒上种子,种的也快,人参看年份,三七看头数,头数越小,价格越贵。人参和三七,可以随它们长。
甘草和赤灵芝,一旦成熟,就要采摘。而且药材,也不会像水果鲜花那样有季节的担忧。
为了方便种地,云初一连数日,大清早就拎着食盒,带着笔墨纸砚、书籍、字帖,奔向了延和坊周宅。
进入周宅后,把笔墨纸砚书籍摊开,装作认字练字的样子,实际上,摆好工具就关上厢房的门,进入空间干活。
三百二十亩地,光是撒草药种子,都够费时间的。
摘完五棵荔枝树,采完一千二百二十只赤灵芝,收割之前种下的甘草、三七、麦冬、白芷等三十五种草药。
收割完这一批草药,减少麦冬、白芷等三十种草药的种植,实在是性价比低,从四亩地减少到只保留一亩地。空出来的九十亩土地,全部用于种人参和三七。
干完活之后,出了空间,云初就开始在书案上画草图。
这个宅子北边穿过柳林巷就是潘楼街,西边是惠政坊,附近全都是市易务、审计院、弓弩院等朝廷机构,离大相国寺也很近。
与其把这么好位置的宅子租出去,不如爆改一部分,建成铺子。
根据人流量和主干道,云初选了西北角这个位置,把西边和北边的两个大院子,改建成十个两层楼的铺子,每边各五个,全都带大后院。
等于把这个宅子的一小半变成了商业的,二十八间厢房,少了十二间和两个大院子,多了十个两层的铺子。
像马行街钱太医药铺,这种京中名店,街面三层都是宏阔高楼,底层左边是一大间零售药铺,右边一大间是生药大货收卖,楼上的两层和大后院,全都是仓库。
店里聘请药铺管账和几名伙计,招呼买主、或是晒药碾药制药。
她也没打算搞那么大规模,中型药铺就够了,两层加一个后院。
西浮桥那边的周记生药铺,实在是小了些,而且在外城,位置远不如延和坊这个内城宅子。
最紧要的是,那两个铺子,一个是她租的,一个是燕驰免租的,迟早都得有自己的铺子。
只是建铺子这笔开支不小,推倒两个大院子重建,一砖一瓦、一木一漆都费钱,还有装修,更费钱。
云初之前想在庶人园盖宅子时,就问过砖瓦价格,每块砖瓦二十文,十八斤的城墙砖,每块三贯,每根木椿柱子七贯,每个椽木五百文。
她盘了这三天酒楼收回来和两个铺子里的钱,一共两万七千六百贯,主要还是靠着荔枝销售得来的两万七,也够她盖铺子了。
卖荔枝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是季节性水果,若是春秋冬卖荔枝鲜果,这得多全城瞩目啊。
除了柑橘和橙柚价格稍微高一些,其他水果都很平价。
日影西斜,西浮桥的铺子陆续开始关门。
云初带着她的草图、字帖回到花果铺,刚进门,就听见身后一个声音传来:“东奔西跑,日理万机,周娘子忙的脚不着地。”
云初回头一看,是燕驰和欢儿,讪讪笑道:“这几日都在认字、练字,我写了好多字呢,正好你等会帮我看看,怎么改进。”
夕阳下,逆着光,燕驰看着她的脸颊,细小的绒毛看的一清二楚,心中放佛有一只蚂蚁爬过,那小小的触角,弄的他心痒痒,他真想捧着她小毛桃一样的脸颊嘬个够。
“行啊,我只有晚上有空,只能晚上帮你看。”
云初一阵无语,让他看一下字帖,他就匡她去明月堂,“那我再练练,过几天给你看。”
欢儿看着自己主子吃瘪,愣是没憋住,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