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小孩的哭声,等在外面的四叔等人忙不迭地跑了进来。在南星全力救人的空当,张诚义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了。小孩吐了许久之后,终于安静了下来。四叔急忙跑过来,一把抱住小孩,全然顾不上那刺鼻的腥臭,伸手摸了摸他的身子,这才长舒一口气,欣慰道:“没事了,熬过来了!”
小孩的母亲激动得双手直搓,满心欢喜地想要上前抱住孩子,可又顾忌着公爹在场,只能站在一旁,喜极而泣,口中不停地向南星道谢。小男孩缓缓睁开眼睛,瞧见周围熟悉的环境,哇的一声,扯着嗓子嚎啕大哭起来:“爷爷,我害怕……”
这一声哭喊,如同春日惊雷,让所有人高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四叔轻轻将孩子放下,转身对儿媳妇说道:“你快给小杰收拾擦洗一下。”
孩子的母亲忙不迭点头,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四叔把老妻抱回房间妥善安置后,这才匆匆走出来,对着已经站在门外的南星,“扑通”一声跪地叩谢:“谢谢恩人救了我家小杰,若非恩人出手,小杰这条命恐怕……”
南星赶忙伸手,虚扶一把,温声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请起。”
“对恩人来说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我们一家而言,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四叔感慨万千,缓缓站起身来。
他们平日里虽说也会帮衬村里人,可面对这般生死一线的危急时刻,旁人却着实帮不上忙。
等在外面的郎中听闻小孩子真的被治好了,满脸惊愕,立刻冲进房里查看小孩的情况。出来后,他啧啧称奇,连声夸赞:“哎呀,这位姑娘年纪轻轻,竟然有这般出神入化的医术,简直令人叹服。”
南星微微颔首,谦逊回应:“郎中言重了,孩子后续的外伤还需你费心医治。”
郎中忙不迭答应,眼中满是好奇,忍不住问道:“能不能冒昧问一句,神医是怎么救的孩子?”
“抱歉,我不便详细说明。”南星神色平静,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郎中倒也识趣,不再勉强,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四叔这才问起张诚义的来意,听完事情的经过,他猛地一拍大腿,斩钉截铁道:“今日幸亏恩人赶到,才救回小杰,你们的事,我老头子定当全力帮忙。”
说着,他朝着里屋的儿媳妇叮嘱了几句,随后大步走向牛棚,套了辆牛车出来。平日里,村中唯有他们家有牛车,又因儿子在镇上做工,往来频繁,这牛车才派上了用场。
南星看着牛车,眼中流露出一丝新奇。她在药谷见过不少求医者的座驾,有奢华的马车,有高贵的凤鸾车,更有御物飞行者,甚至还听闻过神兽拉车的传说,可这般质朴简单的牛车,却是头一回见。
四叔笑着对南星解释道:“姑娘别惊讶,这是拉车牛,性子温顺得很,不会伤人,走路又快,耐力还持久。”
南星轻轻点头,与张诚义一同坐上牛车,朝着长丰镇出发,因为张家的马车就停在长丰镇。
拉车的牛四肢强健,步伐敏捷。路上,沉默许久的京墨终于忍不住悄悄问道:“你不去找毓秀暇蓉,怎么还忙着治病救人了?”
“医者救人,本就是平常之事,不是吗?”南星反问道,接着又说,“再者,你知道毓秀暇蓉在何处?”
京墨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也不知,但师弟的手记中记载了一个地方,应该能打听到毓秀暇蓉的消息。”
“这与你治病救人有什么关联?”
“此地有个规矩,只做消息贩卖,我身无长物,唯一值钱的便是这身医术。”南星并未过多解释,京墨似懂非懂,小脑袋点了点,“你准备一路行医吗?”
南星还未回答就听四叔说道:“到长丰镇了。”
抬眼望去,只见长丰镇比张家村繁华不少,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边的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物,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南星和张诚义下了牛车,四叔将牛车停好后,也跟了过来。
“南星姑娘,我家马车已在前方等候,这边请。”张诚义向南星说道。
三人在人群中穿梭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处驿站,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正停在那儿。马车的车身漆着朱红色的漆,车轮高大,车帘上绣着精致的花纹,一看便知是富贵人家的座驾。
见到张诚义车夫连忙过来,张诚义交代几句,车夫连连点头,随后打开了车门。张诚义转身对南星说道:“姑娘,请上车吧,我们这就出发。”
南星微微点头,正准备上车,突然,一阵喧闹声从不远处传来。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身着华服的年轻人,那年轻人神色傲慢,手中拿着一根马鞭,正在人群中耀武扬威。
四叔瞧见那年轻人,脸色微微一变,小声道:“这是镇上李员外家的公子,平日里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在镇上横行霸道,姑娘快些走。”
南星眉头微皱,眸中闪过一丝疑惑,终是点了点头坐上了马车,张诚义与四叔告别之后带着南星赶回寿昌县。
车行一日一夜,终于在第二天来到了寿昌县,张家位于寿昌县北边的平安街,这条街不算繁华,但城中富户大多住在此处,因此百姓不常来,显得有些冷清。
张家宅院不大,但颇具规制,雕梁画栋,门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张府”二字,门口挂着一对灯笼。门房老头看到马车,忙过来帮忙,“大公子回来了。”
张诚义吩咐他打开门,老头应了一声,开门后又转身跑进去喊人。很快,院中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一位身着青衣的中年妇人跑了出来,一把抱住张诚义,嚎啕大哭起来。
哭了一会儿,她才发现张诚义旁边还站着一个陌生姑娘,忙擦掉泪水,向南星行了一礼:“让姑娘见笑了,小女今早病情突然严重,已经昏迷不醒了,郎中看过后说是命在旦夕,我这才慌了。”
南星微微一笑,示意妇人不必紧张,接着仔细询问张家小姐的症状。
“小女从昨晚便开始浑身抽搐,今早突然就昏迷不醒了。”妇人说话间,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娘,不要担心,这位姑娘是神医,轻松就治好了四叔的小孙子,也一定能救小妹。“张诚义忙劝慰母亲。
妇人略感惊讶,但事情紧急也没立刻询问,快速带着南星来到了小姐的住处。院子十分僻静,看起来清新雅致,除了廊下守着几个丫环婆子外再无人。走进屋子,南星抬眸扫视一圈,屋中摆设简单朴素,家具陈列皆透着古朴庄严之气,看来张家虽然富庶,却家风良好。
这位妇人娘家姓陈,她擦干泪水向南星表达歉意:“我家小女患病多年,只盼着能找到神医医治,屋中糟污恐怠慢了姑娘,还请姑娘勿怪。”
南星摇摇头:“夫人言重了,我先看看病人。”
小孩的母亲激动得双手直搓,满心欢喜地想要上前抱住孩子,可又顾忌着公爹在场,只能站在一旁,喜极而泣,口中不停地向南星道谢。小男孩缓缓睁开眼睛,瞧见周围熟悉的环境,哇的一声,扯着嗓子嚎啕大哭起来:“爷爷,我害怕……”
这一声哭喊,如同春日惊雷,让所有人高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四叔轻轻将孩子放下,转身对儿媳妇说道:“你快给小杰收拾擦洗一下。”
孩子的母亲忙不迭点头,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四叔把老妻抱回房间妥善安置后,这才匆匆走出来,对着已经站在门外的南星,“扑通”一声跪地叩谢:“谢谢恩人救了我家小杰,若非恩人出手,小杰这条命恐怕……”
南星赶忙伸手,虚扶一把,温声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请起。”
“对恩人来说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我们一家而言,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四叔感慨万千,缓缓站起身来。
他们平日里虽说也会帮衬村里人,可面对这般生死一线的危急时刻,旁人却着实帮不上忙。
等在外面的郎中听闻小孩子真的被治好了,满脸惊愕,立刻冲进房里查看小孩的情况。出来后,他啧啧称奇,连声夸赞:“哎呀,这位姑娘年纪轻轻,竟然有这般出神入化的医术,简直令人叹服。”
南星微微颔首,谦逊回应:“郎中言重了,孩子后续的外伤还需你费心医治。”
郎中忙不迭答应,眼中满是好奇,忍不住问道:“能不能冒昧问一句,神医是怎么救的孩子?”
“抱歉,我不便详细说明。”南星神色平静,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郎中倒也识趣,不再勉强,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四叔这才问起张诚义的来意,听完事情的经过,他猛地一拍大腿,斩钉截铁道:“今日幸亏恩人赶到,才救回小杰,你们的事,我老头子定当全力帮忙。”
说着,他朝着里屋的儿媳妇叮嘱了几句,随后大步走向牛棚,套了辆牛车出来。平日里,村中唯有他们家有牛车,又因儿子在镇上做工,往来频繁,这牛车才派上了用场。
南星看着牛车,眼中流露出一丝新奇。她在药谷见过不少求医者的座驾,有奢华的马车,有高贵的凤鸾车,更有御物飞行者,甚至还听闻过神兽拉车的传说,可这般质朴简单的牛车,却是头一回见。
四叔笑着对南星解释道:“姑娘别惊讶,这是拉车牛,性子温顺得很,不会伤人,走路又快,耐力还持久。”
南星轻轻点头,与张诚义一同坐上牛车,朝着长丰镇出发,因为张家的马车就停在长丰镇。
拉车的牛四肢强健,步伐敏捷。路上,沉默许久的京墨终于忍不住悄悄问道:“你不去找毓秀暇蓉,怎么还忙着治病救人了?”
“医者救人,本就是平常之事,不是吗?”南星反问道,接着又说,“再者,你知道毓秀暇蓉在何处?”
京墨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也不知,但师弟的手记中记载了一个地方,应该能打听到毓秀暇蓉的消息。”
“这与你治病救人有什么关联?”
“此地有个规矩,只做消息贩卖,我身无长物,唯一值钱的便是这身医术。”南星并未过多解释,京墨似懂非懂,小脑袋点了点,“你准备一路行医吗?”
南星还未回答就听四叔说道:“到长丰镇了。”
抬眼望去,只见长丰镇比张家村繁华不少,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边的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物,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南星和张诚义下了牛车,四叔将牛车停好后,也跟了过来。
“南星姑娘,我家马车已在前方等候,这边请。”张诚义向南星说道。
三人在人群中穿梭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处驿站,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正停在那儿。马车的车身漆着朱红色的漆,车轮高大,车帘上绣着精致的花纹,一看便知是富贵人家的座驾。
见到张诚义车夫连忙过来,张诚义交代几句,车夫连连点头,随后打开了车门。张诚义转身对南星说道:“姑娘,请上车吧,我们这就出发。”
南星微微点头,正准备上车,突然,一阵喧闹声从不远处传来。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身着华服的年轻人,那年轻人神色傲慢,手中拿着一根马鞭,正在人群中耀武扬威。
四叔瞧见那年轻人,脸色微微一变,小声道:“这是镇上李员外家的公子,平日里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在镇上横行霸道,姑娘快些走。”
南星眉头微皱,眸中闪过一丝疑惑,终是点了点头坐上了马车,张诚义与四叔告别之后带着南星赶回寿昌县。
车行一日一夜,终于在第二天来到了寿昌县,张家位于寿昌县北边的平安街,这条街不算繁华,但城中富户大多住在此处,因此百姓不常来,显得有些冷清。
张家宅院不大,但颇具规制,雕梁画栋,门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张府”二字,门口挂着一对灯笼。门房老头看到马车,忙过来帮忙,“大公子回来了。”
张诚义吩咐他打开门,老头应了一声,开门后又转身跑进去喊人。很快,院中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一位身着青衣的中年妇人跑了出来,一把抱住张诚义,嚎啕大哭起来。
哭了一会儿,她才发现张诚义旁边还站着一个陌生姑娘,忙擦掉泪水,向南星行了一礼:“让姑娘见笑了,小女今早病情突然严重,已经昏迷不醒了,郎中看过后说是命在旦夕,我这才慌了。”
南星微微一笑,示意妇人不必紧张,接着仔细询问张家小姐的症状。
“小女从昨晚便开始浑身抽搐,今早突然就昏迷不醒了。”妇人说话间,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娘,不要担心,这位姑娘是神医,轻松就治好了四叔的小孙子,也一定能救小妹。“张诚义忙劝慰母亲。
妇人略感惊讶,但事情紧急也没立刻询问,快速带着南星来到了小姐的住处。院子十分僻静,看起来清新雅致,除了廊下守着几个丫环婆子外再无人。走进屋子,南星抬眸扫视一圈,屋中摆设简单朴素,家具陈列皆透着古朴庄严之气,看来张家虽然富庶,却家风良好。
这位妇人娘家姓陈,她擦干泪水向南星表达歉意:“我家小女患病多年,只盼着能找到神医医治,屋中糟污恐怠慢了姑娘,还请姑娘勿怪。”
南星摇摇头:“夫人言重了,我先看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