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薛长平还是与往常一样,半晌午的时候拿着扫帚清扫院子里的积雪。
冬夏也还是趴在窗前看着屋外的薛长平。
一旁逗鸟的李赋看了眼冬夏,忍不住调侃:“怎么,竟然也有你打不开心门的人,昨晚什么都没问到?”
“也不是。”冬夏撇撇嘴。
“那你怎么还这样看着小伍,人家扫雪扫得好好的,你总这般直勾勾地盯着人背后,也不怕人家心里渗得慌。”
冬夏一听不乐意了,气鼓鼓回头:“才不是呢,小伍跟我可好了,不然······”话到嘴边,突然意识到自己差点说漏了嘴,急忙收声。
“不然什么?”李赋眼神玩味。
“这就是我们姑娘家之间的秘密了,可不方便告诉少爷您。”冬夏笑眯眯,俨然不打算说,语气还带着一丝得意。
“哦,这么快就跟人好上了,果然是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是不是呀,小胖鸟。”李赋摇了摇头,伸指戳了戳笼子里鸟肥硕的身体。
院子外突然进来一小厮,高声道:“少爷少爷!门口有个人前来送邀帖,说是您的故友,邀您今晚去松雪如意赴宴!”
小厮手里举着一本素色的帖子,冬夏连忙去院子里接过,送进去给李赋。
李赋拿到帖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帖子乍一看没什么惹眼的地方,简朴无华。
可细看这布帛是江南的扎染素娟,蝉翼颜色,摸起来平滑细腻,缓缓展开,内里是江北叶纸,由融入了香片的纸浆制作而成。
纸面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叶片碎屑,还带着淡淡的清香。
定睛这帖子上的字,清娟不折,骨肉均横。
有些熟悉,难道是······
目光扫至落款。
还真是他!
这位在京中呆的好好地,突然来这边陲小城做什么?
李赋默了片刻,吩咐道:“给那送贴的人回个信吧,说我会准时赴约。”
······
这几日李赋静养屋内,风寒痊愈得差不多了。
今日赴宴还是自染病后第一天出门,吩咐下去后,家仆迅速准备起出行的马车行装。
那小厮走后,冬夏便叫薛长平进屋帮忙。
李府毕竟还是渃水城有名的富户,出门在外装扮自然不能马虎,冬夏边忙着给李赋从头到尾仔细打点,一边指挥着薛长平收拾出行所需的物件。
一下午,冬夏一直给自家少爷忙前忙后,傍晚出了府邸,走了一段路后,方才想起自己遗忘了随身的暖手袋。寒风中只得合手呵气,来回搓揉取暖。
“喏,拿着。”
旁边突然递来一只暖手袋。
冬夏转头一看,这不是自己的暖手袋吗,惊讶道:“你怎么······”
“临走前我回屋加了件衣服。见你为少爷准备了手炉,就顺手给你拿上手袋了。”薛长平语气淡淡,仿佛只是顺手的小事。
冬夏心底一暖,笑着接过,又凑近挨紧了些薛长平的胳膊:“小伍,你是不是头一回来这渃水城?还没在这城里好生玩过吧,下回给少爷买笔墨的时候,我领你好好逛逛。这附近就是城里最繁华的街市,什么铺子都有,不过这个点大多收市了。”
“你有没有想去看看的铺子,咱们月例钱也不少,你要是有什么想买的我带你去。”
薛长平想了想:“城里姑娘们买衣裙胭脂的铺子都在哪里?”
“这条街的东市就有许多成衣铺子,脂粉铺子也有。芙蓉阁的胭脂最好用,颜色也最漂亮。”冬夏笑答,揶揄:“没想到你也喜欢这些?”
薛长平不在意被打趣,又问:“还有什么铺子吗?”
“那可多了,有卖笔墨纸砚,小吃,那王记的馄饨相当好吃!比府里厨娘做得还香,下次带你去尝尝。还有···客肆,茶楼,粮铺,药铺,典当行什么的。”
“典当行?”
冬夏睁大眼睛:“典当行你不知道?”
说完才惊觉自己反应有些过度,小心道:“···不过边塞上可能也没有。”
“就是你拿东西去抵押换钱的地方,这条街西边尽头就有好几家,虽然隔着开,但隔得也不远。最大的一家叫隆德典当,信誉倒是不错,不过这些地方多少都会故意压低你的价。”
薛长平心底默默记下,抬头打量四周街道:“刚才从府上出来,一路上这房子占地跟豆腐块似的。这条街这么宽,是落在城中轴上,连通东西直通两侧的城门吗?”
“没错!我们渃水城就是方方正正的。我曾经听人说过,好像这样的形状易于聚财聚气啊什么的,就是把所有好东西都收进来不让它出去。”
薛长平听闻觉得有意思:“那怎么知道聚进来的都是好东西,而不是坏东西呢?”
冬夏嘿嘿一笑,故作神秘:“看见那街道两侧家家户户屋子周围的水渠了吗?那水渠连同城外的河水,就算是三九天都不会结冰。活水会把好的带进来,不好的带出去,大家也不用凿井,直接把水渠的水引到自家的天井,可方便了。”
薛长平若有所思点点头,随口道:“这城里路上倒是很干净。”
“那当然,你知道北部都督吗?这些雪都是都督大人下令叫官兵们扫的,为了大家方便出行。”
“有次我在府里的宴席上远远看过那位都督大人一眼,相当的儒雅和善,是个好官。他家还有一位公子,与我们少爷年纪相仿,不过交情一般。主要是我们少爷不喜出门跟人打交道···也不知道今日的故友是什么故友,少爷居然愿意出门赴约······”
“只是远远见过,你怎么就确定这位都督是个好官了,而不是做做样子?”
冬夏继续说:“那位都督大人我们老爷和夫人都夸赞过,廉洁正直,是个真正为百姓做事的清官······”
“诶!”冬夏说着突然停下,兴奋地拍拍薛长平的胳膊,指着前方振臂高呼,“快看快看,咱们到了!这就是城里最大的酒楼——松雪如意。”
薛长平闻言抬头顺着冬夏的手势望去。
一座三重高阁屹立在内城河上,宏伟精致,高高耸立,正好将繁华街道一分为二。
暮色渐浓,夕阳余晖洒在这三重楼阁上愈显壮丽绚烂,如临天宫仙阆。高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店名“松雪如意”,字体刚劲有力。每层飞翘屋檐下都悬坠着一圈斑斓的灯笼,令人目光应接不暇。楼层上下,窗扉参差半启,笑语婉转,穿透寒风,迎四方来客。
这好像是另一个世界。
薛长平微微仰头,寒风掠过面颊带着凛栗的刺痛感,黑瞳中映出昏黄楼阁的模样。
有人在黄沙之上风尘铺盖,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也有人在繁城之下灯光火影,锦衣玉食醉生梦死······
就像三千世界中,永远同时存在极乐世界和无极地狱。
只不过,在人间身处哪一处,与善恶无关,毫无理由罢了。
马车驶至酒楼门前缓缓停下,李赋掀帘而下。
李赋今日与往日随性打扮截然不同。
身着锦衣翠袍,头戴金玉发冠,腰系彩石玉带,悬挂的银钩随行走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肩上还披着白狸大氅,脚踏云头箭靴,步履生风。
李赋本就生得一幅好模样,面若冠玉,目如明星,出门在外时这么一身打扮,举手投足间活脱脱的名门富户,频频惹得进出酒楼的人侧目而视。
薛长平和冬夏并排跟在李赋身后进了酒楼,一进去便有人上来引路,至二层的一间雅座。
小厮躬身延邀:“贵客里面请,里面的公子已等候多时了。”
雅座的门从内打开,里边榻上跪坐着一个人影。
薛长平感觉到身边冬夏的呼吸一重,侧目瞥去,冬夏一幅惊呆了的表情。
不由有些好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待看清榻上之人的模样时,薛长平脑海中只浮现八个字:松鹤之姿,兰亭之韵。
雅座内烛光摇曳。榻上男子身着一袭深蓝绸面长衫跪坐于案几前,衣袍不似李赋的繁复绮丽,却暗纹流溢,贵不可言。褂领环以一圈黑而透亮光泽深邃的貂毛,华美端庄。腰系广绸,上绣细腻的银丝云纹,腰悬一节玉佩,白润通透,光辉温和。
男子的五官也精致到令人惊叹。额宽而平,眉宇间隐含山岳之势,垂眸饮茶时从容雅致。鼻梁挺拔,唇形微薄,樱桃般的唇色在烛光中更显分明。面侧线条刚毅不失柔美。肌肤若融雪初霁的月华,透出一种几乎圣洁的细腻。
整个人如一尊静置的白玉,静美而不失威仪。
那人抬眸看向前来的李赋,薄唇轻启,音如环佩相击,温和有力:“来了?”
抬头瞬间,那双如深潭幽静的眼眸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秋水。男人目光轻扫,似有若无地掠过李赋身后的冬夏与薛长平。
薛长平迅捷垂下了眼帘,自然地避开。
那人又道:“许久不见,你同从前相比,倒是变化不小。”
李赋朗笑答道:“这里可不像京城,从衣食到住行处处都是不同,可不得有些变化。”又问道,“你这位的大忙人怎么有空来我这边陲小城?又约我出来,所为何事?”
冬夏也还是趴在窗前看着屋外的薛长平。
一旁逗鸟的李赋看了眼冬夏,忍不住调侃:“怎么,竟然也有你打不开心门的人,昨晚什么都没问到?”
“也不是。”冬夏撇撇嘴。
“那你怎么还这样看着小伍,人家扫雪扫得好好的,你总这般直勾勾地盯着人背后,也不怕人家心里渗得慌。”
冬夏一听不乐意了,气鼓鼓回头:“才不是呢,小伍跟我可好了,不然······”话到嘴边,突然意识到自己差点说漏了嘴,急忙收声。
“不然什么?”李赋眼神玩味。
“这就是我们姑娘家之间的秘密了,可不方便告诉少爷您。”冬夏笑眯眯,俨然不打算说,语气还带着一丝得意。
“哦,这么快就跟人好上了,果然是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是不是呀,小胖鸟。”李赋摇了摇头,伸指戳了戳笼子里鸟肥硕的身体。
院子外突然进来一小厮,高声道:“少爷少爷!门口有个人前来送邀帖,说是您的故友,邀您今晚去松雪如意赴宴!”
小厮手里举着一本素色的帖子,冬夏连忙去院子里接过,送进去给李赋。
李赋拿到帖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帖子乍一看没什么惹眼的地方,简朴无华。
可细看这布帛是江南的扎染素娟,蝉翼颜色,摸起来平滑细腻,缓缓展开,内里是江北叶纸,由融入了香片的纸浆制作而成。
纸面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叶片碎屑,还带着淡淡的清香。
定睛这帖子上的字,清娟不折,骨肉均横。
有些熟悉,难道是······
目光扫至落款。
还真是他!
这位在京中呆的好好地,突然来这边陲小城做什么?
李赋默了片刻,吩咐道:“给那送贴的人回个信吧,说我会准时赴约。”
······
这几日李赋静养屋内,风寒痊愈得差不多了。
今日赴宴还是自染病后第一天出门,吩咐下去后,家仆迅速准备起出行的马车行装。
那小厮走后,冬夏便叫薛长平进屋帮忙。
李府毕竟还是渃水城有名的富户,出门在外装扮自然不能马虎,冬夏边忙着给李赋从头到尾仔细打点,一边指挥着薛长平收拾出行所需的物件。
一下午,冬夏一直给自家少爷忙前忙后,傍晚出了府邸,走了一段路后,方才想起自己遗忘了随身的暖手袋。寒风中只得合手呵气,来回搓揉取暖。
“喏,拿着。”
旁边突然递来一只暖手袋。
冬夏转头一看,这不是自己的暖手袋吗,惊讶道:“你怎么······”
“临走前我回屋加了件衣服。见你为少爷准备了手炉,就顺手给你拿上手袋了。”薛长平语气淡淡,仿佛只是顺手的小事。
冬夏心底一暖,笑着接过,又凑近挨紧了些薛长平的胳膊:“小伍,你是不是头一回来这渃水城?还没在这城里好生玩过吧,下回给少爷买笔墨的时候,我领你好好逛逛。这附近就是城里最繁华的街市,什么铺子都有,不过这个点大多收市了。”
“你有没有想去看看的铺子,咱们月例钱也不少,你要是有什么想买的我带你去。”
薛长平想了想:“城里姑娘们买衣裙胭脂的铺子都在哪里?”
“这条街的东市就有许多成衣铺子,脂粉铺子也有。芙蓉阁的胭脂最好用,颜色也最漂亮。”冬夏笑答,揶揄:“没想到你也喜欢这些?”
薛长平不在意被打趣,又问:“还有什么铺子吗?”
“那可多了,有卖笔墨纸砚,小吃,那王记的馄饨相当好吃!比府里厨娘做得还香,下次带你去尝尝。还有···客肆,茶楼,粮铺,药铺,典当行什么的。”
“典当行?”
冬夏睁大眼睛:“典当行你不知道?”
说完才惊觉自己反应有些过度,小心道:“···不过边塞上可能也没有。”
“就是你拿东西去抵押换钱的地方,这条街西边尽头就有好几家,虽然隔着开,但隔得也不远。最大的一家叫隆德典当,信誉倒是不错,不过这些地方多少都会故意压低你的价。”
薛长平心底默默记下,抬头打量四周街道:“刚才从府上出来,一路上这房子占地跟豆腐块似的。这条街这么宽,是落在城中轴上,连通东西直通两侧的城门吗?”
“没错!我们渃水城就是方方正正的。我曾经听人说过,好像这样的形状易于聚财聚气啊什么的,就是把所有好东西都收进来不让它出去。”
薛长平听闻觉得有意思:“那怎么知道聚进来的都是好东西,而不是坏东西呢?”
冬夏嘿嘿一笑,故作神秘:“看见那街道两侧家家户户屋子周围的水渠了吗?那水渠连同城外的河水,就算是三九天都不会结冰。活水会把好的带进来,不好的带出去,大家也不用凿井,直接把水渠的水引到自家的天井,可方便了。”
薛长平若有所思点点头,随口道:“这城里路上倒是很干净。”
“那当然,你知道北部都督吗?这些雪都是都督大人下令叫官兵们扫的,为了大家方便出行。”
“有次我在府里的宴席上远远看过那位都督大人一眼,相当的儒雅和善,是个好官。他家还有一位公子,与我们少爷年纪相仿,不过交情一般。主要是我们少爷不喜出门跟人打交道···也不知道今日的故友是什么故友,少爷居然愿意出门赴约······”
“只是远远见过,你怎么就确定这位都督是个好官了,而不是做做样子?”
冬夏继续说:“那位都督大人我们老爷和夫人都夸赞过,廉洁正直,是个真正为百姓做事的清官······”
“诶!”冬夏说着突然停下,兴奋地拍拍薛长平的胳膊,指着前方振臂高呼,“快看快看,咱们到了!这就是城里最大的酒楼——松雪如意。”
薛长平闻言抬头顺着冬夏的手势望去。
一座三重高阁屹立在内城河上,宏伟精致,高高耸立,正好将繁华街道一分为二。
暮色渐浓,夕阳余晖洒在这三重楼阁上愈显壮丽绚烂,如临天宫仙阆。高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店名“松雪如意”,字体刚劲有力。每层飞翘屋檐下都悬坠着一圈斑斓的灯笼,令人目光应接不暇。楼层上下,窗扉参差半启,笑语婉转,穿透寒风,迎四方来客。
这好像是另一个世界。
薛长平微微仰头,寒风掠过面颊带着凛栗的刺痛感,黑瞳中映出昏黄楼阁的模样。
有人在黄沙之上风尘铺盖,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也有人在繁城之下灯光火影,锦衣玉食醉生梦死······
就像三千世界中,永远同时存在极乐世界和无极地狱。
只不过,在人间身处哪一处,与善恶无关,毫无理由罢了。
马车驶至酒楼门前缓缓停下,李赋掀帘而下。
李赋今日与往日随性打扮截然不同。
身着锦衣翠袍,头戴金玉发冠,腰系彩石玉带,悬挂的银钩随行走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肩上还披着白狸大氅,脚踏云头箭靴,步履生风。
李赋本就生得一幅好模样,面若冠玉,目如明星,出门在外时这么一身打扮,举手投足间活脱脱的名门富户,频频惹得进出酒楼的人侧目而视。
薛长平和冬夏并排跟在李赋身后进了酒楼,一进去便有人上来引路,至二层的一间雅座。
小厮躬身延邀:“贵客里面请,里面的公子已等候多时了。”
雅座的门从内打开,里边榻上跪坐着一个人影。
薛长平感觉到身边冬夏的呼吸一重,侧目瞥去,冬夏一幅惊呆了的表情。
不由有些好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待看清榻上之人的模样时,薛长平脑海中只浮现八个字:松鹤之姿,兰亭之韵。
雅座内烛光摇曳。榻上男子身着一袭深蓝绸面长衫跪坐于案几前,衣袍不似李赋的繁复绮丽,却暗纹流溢,贵不可言。褂领环以一圈黑而透亮光泽深邃的貂毛,华美端庄。腰系广绸,上绣细腻的银丝云纹,腰悬一节玉佩,白润通透,光辉温和。
男子的五官也精致到令人惊叹。额宽而平,眉宇间隐含山岳之势,垂眸饮茶时从容雅致。鼻梁挺拔,唇形微薄,樱桃般的唇色在烛光中更显分明。面侧线条刚毅不失柔美。肌肤若融雪初霁的月华,透出一种几乎圣洁的细腻。
整个人如一尊静置的白玉,静美而不失威仪。
那人抬眸看向前来的李赋,薄唇轻启,音如环佩相击,温和有力:“来了?”
抬头瞬间,那双如深潭幽静的眼眸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秋水。男人目光轻扫,似有若无地掠过李赋身后的冬夏与薛长平。
薛长平迅捷垂下了眼帘,自然地避开。
那人又道:“许久不见,你同从前相比,倒是变化不小。”
李赋朗笑答道:“这里可不像京城,从衣食到住行处处都是不同,可不得有些变化。”又问道,“你这位的大忙人怎么有空来我这边陲小城?又约我出来,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