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斯也跟着停下,眉头微蹙:“哪里不对?”
只见薛长平静静立在墙角下,仰头望着夜空,神情凝重,似在细听什么。
努斯顺着她的视线看了看,又左右打量,四周空无一人,静得很,不见哪里奇怪。
薛长平向前走了两步,脚步轻微,却在空旷巷道中被放大得仿佛踩在了耳膜上。
无风,无声,连一片叶子落地的响动都听不见。
努斯心头一跳,追问:“到底哪里不对了?”
薛长平缓缓转头,漆黑的眼瞳沉静如深潭:“这一路,你听见什么声音了吗?”
努斯一怔,回想片刻,摇头道:“没有,夜里很安静。”
“所以才不对。”
“什么意思?”努斯愣住,“夜里安静不是很正常?有太大动静才奇怪吧。”
“正常的夜是静的,但不是死的。”薛长平语气低沉,“上次我来渃水城,也走过夜路,夜里三更,婴儿一般会被饿醒开始哭闹,隔几条巷子就能听见隐约的婴儿啼哭声,还有猫叫狗吠。”
她顿了顿:“而今晚,我们从外城走进内城,穿过十几条巷子,却一声不闻。这不是静,而是寂——死寂。”
薛长平看着努斯缓缓道:“若一整座城都陷入了死寂,难道没有蹊跷吗?”
话音落下,努斯终于察觉出异样,寒意瞬间顺着脊背攀了上来,喉咙一阵发紧。
“那咱们还进府吗?”
“进。”
薛长平话音刚落,努斯便目光向上准备翻墙。
薛长平一把拉住他,指了指墙角一处小洞:“别翻墙,从这儿钻进去。”
努斯一愣,顺着她手指方向蹲下身拨了拨杂草,还真是个狗洞。他也不多言,第一个钻了进去。
薛长平紧随其后。
身前的努斯刚钻过墙洞,却脚下一绊,踢到什么东西。
他一惊,定睛一看。
——是一条黑狗。
蜷成一团,毛发打着卷,却没了生气。
他皱眉,脱口便道:“这府里怎么有条死狗?”
死狗?
身后的薛长平闻言目光一闪。努斯还没反应过来,见薛长平已奔进院中一间屋子,连忙追上。
屋门被猛地推开,门轴发出一声低沉的“吱呀”。
门打开的下一瞬,两人皆愣住了。
只见房梁上吊着一具女尸。
借着屋外的光,隐约可见,女人的年纪差不多五六十,身上华丽衣饰看起来是个身份尊贵的妇人。
努斯愣了片刻,转头看向薛长平:“这——”
薛长平还没来得及回答。
“咻——”
忽然一道火光自东北方向升起,划破夜空。
紧接着,“咻——咻——咻——”,又是三道信号,自不同方向同时响起。
努斯惊道:“这是我们先遣小队的信号!按计划,这信号意味着四处哨岗都已经被我们控制,可以发动攻城了——”
话未说完,薛长平已经走出屋门,边走边道:“不对。”
努斯紧跟:“怎么又不对?不对什么?信号都发出来了,不正说明——”
“太顺了。”薛长平冷声打断,眼神沉如深井。
她转头看向努斯:“你的信号筒呢?”
努斯立即掏出:“在这。只要放出信号就等于默认安全。”
薛长平语速飞快:“先别放,赶紧找人。一定找到左知政——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说完,她直奔主院而去。
穿过几道回廊,刚到正院门前,大门竟“吱——”地一声被人从外推开。
只见一名青年男子忽地现身门口,手中提着灯,见到院中打扮异样,面容陌生的薛长平不禁错愕。
只一瞬,他惊道:“你是谁!”
“你又是谁?”薛长平亦警惕地盯着他。
青年一怔,下意识向前一步:“这是我家!你是怎么——”
话音未落,
“嗖——!”
一道寒光破空从他身后骤然袭来,直取要害!
“小心!”薛长平低喝一声,身形猛然一动,迅速将青年一把拽开。
“嚓!”几乎同时,一侧的努斯出手极快,袖中激射而出的短箭与来袭的利箭在空中撞击,火星四溅。
利箭偏斜,狠狠钉入门边的木柱,深没三寸,余势未绝,震得连门板都颤了两下。
那青年眼睁睁看着利箭从自己耳边掠过,愣在当场,面如死灰,甚至连惊叫都来不及发出。
“发什么呆!”薛长平怒喝一声,手一伸,拽住他衣领便往侧廊拖。
青年踉跄着跟着她冲了出去,惊魂未定,嘴里还不忘问:“你……你到底是谁?”
他边跑边挣扎,可对方力气竟出奇地大,他一个大男人竟甩不开一个矮他一截的女子,被拖得几乎飞起。
“闭嘴——”薛长平冷冷瞥了他一眼。
那青年被这不耐烦的语气震得一怔竟也不敢再出声。
薛长平精神高度紧绷着,一手死死攥着青年的领口,一边目光犀利地巡视四周,警惕任何方向的暗箭。
刚才那一箭的尾羽她瞥得分明,熟悉得令人心寒。
乌尔塞说得没错——这批埋伏在城中的人,极可能就是屠了小镇的同一批人。他们杀完了小镇的人,最后潜伏在这渃水城里。
那屋梁上自缢的女人衣饰华贵,很有可能就是左知政的发妻。
而眼下这个还未回过神来的青年,十有八九便是他的儿子。
他为何独自从外归来?那群人又为何要设伏杀他?府内人为什么会死?又是怎么死的?
不弄清楚,一个也不许给她死了——
“这边!”
努斯正退至院墙边,忽被一只手猛地拉进了旁侧的一间屋子。
门“咔哒”一声合上,薛长平转身,靠墙立定,平息朝他做了个“嘘”的手势。
努斯的心头仍怦怦直跳,会意点了点头,正欲问什么,却被一声哀恸的低喊打断。
“爹……”
这一道哭声沙哑,极力压抑,似乎带着剜心般的痛楚。
两人不约而同回头,只见屋内靠墙处,青年伏倒在一具尸体前,肩膀剧烈颤动着,哭声呜咽,仿佛是怕惊动谁,又像是哭得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薛长平眸光一凛,快步上前,定睛一看后瞳孔微缩。
地上躺着的那具尸体正是北部都督,左知政。
尸体倒卧于地,身着官服,面容苍白,喉间横着一道深深的血痕,刀口利落,割断了喉管,一柄染血的长刀静静落在他身旁。
薛长平蹲下摸了摸刀柄,已经凉透了。
又探了探尸体的手腕——僵冷、无脉,距离死去大概已过数个时辰。
左知政自刎而死了?
薛长平缓缓起身,视线扫过四周。
这间是书房。屋内整洁如常,书架未乱,案牍上只摆着寥寥几卷书册,却有一封信纸,被整整齐齐地压在最显眼的位置。
她走上前去,捻起信纸一角,只见上面的笔迹端正工整,墨迹微晕,似是近写未久。
上书:
臣有罪。
一罪入仕途,半纸功名,十年风雪。
二罪得皇恩,背弃祖训,逆上而行。
三罪事忠臣,公家之利,知无不为。
君命难违,以死明志。
薛长平垂眸望着这封“诗”,神色微动。
这封信表面是临终自陈,实则句式严整、节奏从容、字字老成——更像是精心布置的遗言,而非仓促之作。
左知政是北部都督,能让他如此认罪的人,怕也只有太元帝。
可若真是畏罪,为何要扯上“君命”?若真是顺命,又何苦“以死明志”?这话听上去像一通告解,细细一琢磨,却哪里都不太对。
她眼神微冷,将信纸抽出案面,走到左明尘身旁,抬手拍了下他肩膀。
“别哭了,看看,是不是你父亲的字迹。”
左明尘泪眼模糊,草草扫了一眼,便点头,哽咽不止。
薛长平眉心一蹙,手一抬揪住他的衣领,将那封信摊开,张到他眼前,语气平静,却叫人如沉铁压身:
“给我,看仔细了。”
左明尘被她的目光逼得不敢动弹,只得老老实实盯着每一个字看了一遍,却忘了看这些字写得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半晌点头,低声答道:“是……是父亲的笔迹。”
薛长平神色微沉,松开手,缓缓起身。
若这信真是左知政亲笔,那便不仅仅是遗书了——
她重新在脑中一字字翻过那几句。
这些话,句句似是认罪,实则句句都是申辩。
“半纸功名,十年风雪”,若是贪利叛国之人,怎会提这十年清寒苦熬?
“背弃祖训,逆上而行”,祖训是哪个祖?字里字外不是悔罪,倒像是指某个‘上命’违了良心,他不得不行。
至于“知无不为”……这句说得太满,满得像是讥讽和反问。
还有最后的君命难违,以死明志。
什么叫“君命难违,以死明志”?
恐怕不是怕君命,而是怨君命;不是悔罪,而是以死明志。
乍听似顺,实则句句反咬。明里是服命,暗里是控诉。死的是左知政,留的,却是一份带刺的证词。
但乌尔塞曾言——左知政并无通敌之实。
那么这封“供词”,是写给谁的?
她蓦地回头,一把扣住左明尘的肩膀,冷声问:“你从哪儿回来的?”
左明尘吓了一跳:“城……城外。”
“城门是开着的?”
“是,是开着的。”
薛长平眼中闪过一丝暗芒。
若左知政已献城,为何还要自杀?死了,还留下一封“认罪书”是要给谁看?
字字句句都在诉骂太元帝,显然不是给乌汗人看的——那,是给谁?
是谁,会在他死后第一时间抵达这里,翻遍书房,看见这封信?这封信的作用又是什么?
“若要献城,必然要过左知政这一关——”
薛长平脑中电光火石般一闪。
屠镇、献城、开门……
“有人来了。”努斯在门边压低声音提醒。
薛长平回神,看向他,语气平稳如水:“你们还有什么信号?”
努斯愣了一瞬:“信号?你要——”
“听我指令。”
他闻言也不再多问,扫了一眼还在地上痛哭的左明尘,低声:“那这家伙怎么办?”
左明尘正在尸体边哭得伤心。
下一刻,口鼻突然被人一把捂住,还没来得及呼叫,一阵迷香后直接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只见薛长平静静立在墙角下,仰头望着夜空,神情凝重,似在细听什么。
努斯顺着她的视线看了看,又左右打量,四周空无一人,静得很,不见哪里奇怪。
薛长平向前走了两步,脚步轻微,却在空旷巷道中被放大得仿佛踩在了耳膜上。
无风,无声,连一片叶子落地的响动都听不见。
努斯心头一跳,追问:“到底哪里不对了?”
薛长平缓缓转头,漆黑的眼瞳沉静如深潭:“这一路,你听见什么声音了吗?”
努斯一怔,回想片刻,摇头道:“没有,夜里很安静。”
“所以才不对。”
“什么意思?”努斯愣住,“夜里安静不是很正常?有太大动静才奇怪吧。”
“正常的夜是静的,但不是死的。”薛长平语气低沉,“上次我来渃水城,也走过夜路,夜里三更,婴儿一般会被饿醒开始哭闹,隔几条巷子就能听见隐约的婴儿啼哭声,还有猫叫狗吠。”
她顿了顿:“而今晚,我们从外城走进内城,穿过十几条巷子,却一声不闻。这不是静,而是寂——死寂。”
薛长平看着努斯缓缓道:“若一整座城都陷入了死寂,难道没有蹊跷吗?”
话音落下,努斯终于察觉出异样,寒意瞬间顺着脊背攀了上来,喉咙一阵发紧。
“那咱们还进府吗?”
“进。”
薛长平话音刚落,努斯便目光向上准备翻墙。
薛长平一把拉住他,指了指墙角一处小洞:“别翻墙,从这儿钻进去。”
努斯一愣,顺着她手指方向蹲下身拨了拨杂草,还真是个狗洞。他也不多言,第一个钻了进去。
薛长平紧随其后。
身前的努斯刚钻过墙洞,却脚下一绊,踢到什么东西。
他一惊,定睛一看。
——是一条黑狗。
蜷成一团,毛发打着卷,却没了生气。
他皱眉,脱口便道:“这府里怎么有条死狗?”
死狗?
身后的薛长平闻言目光一闪。努斯还没反应过来,见薛长平已奔进院中一间屋子,连忙追上。
屋门被猛地推开,门轴发出一声低沉的“吱呀”。
门打开的下一瞬,两人皆愣住了。
只见房梁上吊着一具女尸。
借着屋外的光,隐约可见,女人的年纪差不多五六十,身上华丽衣饰看起来是个身份尊贵的妇人。
努斯愣了片刻,转头看向薛长平:“这——”
薛长平还没来得及回答。
“咻——”
忽然一道火光自东北方向升起,划破夜空。
紧接着,“咻——咻——咻——”,又是三道信号,自不同方向同时响起。
努斯惊道:“这是我们先遣小队的信号!按计划,这信号意味着四处哨岗都已经被我们控制,可以发动攻城了——”
话未说完,薛长平已经走出屋门,边走边道:“不对。”
努斯紧跟:“怎么又不对?不对什么?信号都发出来了,不正说明——”
“太顺了。”薛长平冷声打断,眼神沉如深井。
她转头看向努斯:“你的信号筒呢?”
努斯立即掏出:“在这。只要放出信号就等于默认安全。”
薛长平语速飞快:“先别放,赶紧找人。一定找到左知政——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说完,她直奔主院而去。
穿过几道回廊,刚到正院门前,大门竟“吱——”地一声被人从外推开。
只见一名青年男子忽地现身门口,手中提着灯,见到院中打扮异样,面容陌生的薛长平不禁错愕。
只一瞬,他惊道:“你是谁!”
“你又是谁?”薛长平亦警惕地盯着他。
青年一怔,下意识向前一步:“这是我家!你是怎么——”
话音未落,
“嗖——!”
一道寒光破空从他身后骤然袭来,直取要害!
“小心!”薛长平低喝一声,身形猛然一动,迅速将青年一把拽开。
“嚓!”几乎同时,一侧的努斯出手极快,袖中激射而出的短箭与来袭的利箭在空中撞击,火星四溅。
利箭偏斜,狠狠钉入门边的木柱,深没三寸,余势未绝,震得连门板都颤了两下。
那青年眼睁睁看着利箭从自己耳边掠过,愣在当场,面如死灰,甚至连惊叫都来不及发出。
“发什么呆!”薛长平怒喝一声,手一伸,拽住他衣领便往侧廊拖。
青年踉跄着跟着她冲了出去,惊魂未定,嘴里还不忘问:“你……你到底是谁?”
他边跑边挣扎,可对方力气竟出奇地大,他一个大男人竟甩不开一个矮他一截的女子,被拖得几乎飞起。
“闭嘴——”薛长平冷冷瞥了他一眼。
那青年被这不耐烦的语气震得一怔竟也不敢再出声。
薛长平精神高度紧绷着,一手死死攥着青年的领口,一边目光犀利地巡视四周,警惕任何方向的暗箭。
刚才那一箭的尾羽她瞥得分明,熟悉得令人心寒。
乌尔塞说得没错——这批埋伏在城中的人,极可能就是屠了小镇的同一批人。他们杀完了小镇的人,最后潜伏在这渃水城里。
那屋梁上自缢的女人衣饰华贵,很有可能就是左知政的发妻。
而眼下这个还未回过神来的青年,十有八九便是他的儿子。
他为何独自从外归来?那群人又为何要设伏杀他?府内人为什么会死?又是怎么死的?
不弄清楚,一个也不许给她死了——
“这边!”
努斯正退至院墙边,忽被一只手猛地拉进了旁侧的一间屋子。
门“咔哒”一声合上,薛长平转身,靠墙立定,平息朝他做了个“嘘”的手势。
努斯的心头仍怦怦直跳,会意点了点头,正欲问什么,却被一声哀恸的低喊打断。
“爹……”
这一道哭声沙哑,极力压抑,似乎带着剜心般的痛楚。
两人不约而同回头,只见屋内靠墙处,青年伏倒在一具尸体前,肩膀剧烈颤动着,哭声呜咽,仿佛是怕惊动谁,又像是哭得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薛长平眸光一凛,快步上前,定睛一看后瞳孔微缩。
地上躺着的那具尸体正是北部都督,左知政。
尸体倒卧于地,身着官服,面容苍白,喉间横着一道深深的血痕,刀口利落,割断了喉管,一柄染血的长刀静静落在他身旁。
薛长平蹲下摸了摸刀柄,已经凉透了。
又探了探尸体的手腕——僵冷、无脉,距离死去大概已过数个时辰。
左知政自刎而死了?
薛长平缓缓起身,视线扫过四周。
这间是书房。屋内整洁如常,书架未乱,案牍上只摆着寥寥几卷书册,却有一封信纸,被整整齐齐地压在最显眼的位置。
她走上前去,捻起信纸一角,只见上面的笔迹端正工整,墨迹微晕,似是近写未久。
上书:
臣有罪。
一罪入仕途,半纸功名,十年风雪。
二罪得皇恩,背弃祖训,逆上而行。
三罪事忠臣,公家之利,知无不为。
君命难违,以死明志。
薛长平垂眸望着这封“诗”,神色微动。
这封信表面是临终自陈,实则句式严整、节奏从容、字字老成——更像是精心布置的遗言,而非仓促之作。
左知政是北部都督,能让他如此认罪的人,怕也只有太元帝。
可若真是畏罪,为何要扯上“君命”?若真是顺命,又何苦“以死明志”?这话听上去像一通告解,细细一琢磨,却哪里都不太对。
她眼神微冷,将信纸抽出案面,走到左明尘身旁,抬手拍了下他肩膀。
“别哭了,看看,是不是你父亲的字迹。”
左明尘泪眼模糊,草草扫了一眼,便点头,哽咽不止。
薛长平眉心一蹙,手一抬揪住他的衣领,将那封信摊开,张到他眼前,语气平静,却叫人如沉铁压身:
“给我,看仔细了。”
左明尘被她的目光逼得不敢动弹,只得老老实实盯着每一个字看了一遍,却忘了看这些字写得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半晌点头,低声答道:“是……是父亲的笔迹。”
薛长平神色微沉,松开手,缓缓起身。
若这信真是左知政亲笔,那便不仅仅是遗书了——
她重新在脑中一字字翻过那几句。
这些话,句句似是认罪,实则句句都是申辩。
“半纸功名,十年风雪”,若是贪利叛国之人,怎会提这十年清寒苦熬?
“背弃祖训,逆上而行”,祖训是哪个祖?字里字外不是悔罪,倒像是指某个‘上命’违了良心,他不得不行。
至于“知无不为”……这句说得太满,满得像是讥讽和反问。
还有最后的君命难违,以死明志。
什么叫“君命难违,以死明志”?
恐怕不是怕君命,而是怨君命;不是悔罪,而是以死明志。
乍听似顺,实则句句反咬。明里是服命,暗里是控诉。死的是左知政,留的,却是一份带刺的证词。
但乌尔塞曾言——左知政并无通敌之实。
那么这封“供词”,是写给谁的?
她蓦地回头,一把扣住左明尘的肩膀,冷声问:“你从哪儿回来的?”
左明尘吓了一跳:“城……城外。”
“城门是开着的?”
“是,是开着的。”
薛长平眼中闪过一丝暗芒。
若左知政已献城,为何还要自杀?死了,还留下一封“认罪书”是要给谁看?
字字句句都在诉骂太元帝,显然不是给乌汗人看的——那,是给谁?
是谁,会在他死后第一时间抵达这里,翻遍书房,看见这封信?这封信的作用又是什么?
“若要献城,必然要过左知政这一关——”
薛长平脑中电光火石般一闪。
屠镇、献城、开门……
“有人来了。”努斯在门边压低声音提醒。
薛长平回神,看向他,语气平稳如水:“你们还有什么信号?”
努斯愣了一瞬:“信号?你要——”
“听我指令。”
他闻言也不再多问,扫了一眼还在地上痛哭的左明尘,低声:“那这家伙怎么办?”
左明尘正在尸体边哭得伤心。
下一刻,口鼻突然被人一把捂住,还没来得及呼叫,一阵迷香后直接晕了过去,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