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谢令辰在画上为厨娘做了修饰——陶夭自以为是他偏袒。
毕竟谢令辰和王春关系不错的。
但或许,也可能是王春自作主张?
其实事到如今,不是也得是了。
“究竟是为何?”
谢渊不明白,怎么好好的,自家厨娘就能成了杀人凶手呢?
这以后还了得!
“说!”他的声音中透着明显的愠怒。
“冯季昀,自从入了学馆后,便与我家公子不对付,眼看会考在即,他还如此诋毁中伤少爷……”王春眼神中射出几道精光。
“那是他的事……”谢渊不免拂袖。
“辰儿身正不怕影子歪,又何须你来多事?”
“没错啊,又不是你儿子,何必多此一举?”
陶夭忍不住插嘴。
“再说了,你家少爷也待你不薄,你究竟如何能狠下心来,加害于主家?”
“少爷……是我的孩子。”
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是……”陶夭走近去,拿手探探王春额头。
“你没发烧吧?大白天的怎么就说起胡话来了呢!”
“才不是!”小小的妇人身上迸发出极强的能量,一下就抹开陶夭的手。
吓得她赶紧跳回沈卓身后。
“少爷……是夫人从人贩子那里抱回来的!”
“一派胡言。”
谢渊吹胡子瞪眼。
“陈彬,赶紧去请夫人来!”
“男人呐……啧啧……”
陶夭躲在沈卓后头说着风凉话。
“嘴上说是不信,如此看来,心里头还是怀疑的。”
不多时,知州夫人崔氏由丫鬟仆妇搀扶着而来。
她整个人如风飘摇,也确如沈卓所言,一瘸一拐,显然昨夜的断肠草之毒还未尽散。
“夫人……你还好吧?”
到底是结发夫妻,谢渊上前,搀着她坐下。
“胡说!咳咳……”崔氏听完原委,以手掩帕,很是干咳了一阵。
“老爷,辰儿确是我十月怀胎的亲生儿子啊!”
“王春所言,都是胡编乱派,你要相信我呀老爷!”
崔氏脸上表情倒不像作伪。
“你觉得怎么样?”
陶夭推推沈卓,没等人回答,她便吓了断言。
“我觉得是假的。这谢令辰的面容分明就是更像崔氏一些。”
“我觉得……”沈卓点点头:“你说得对。”
从面部骨骼来看,谢公子的确更像是谢渊和崔氏之子。
“不过,且听他们分辨吧。”
王春言之凿凿,一口咬定:“当年,夫人您难产,后来孩子没了,才让人抱了另一个孩子回来!如果不是这样,您为何总去道观求子?”
“妾身为何去道观,老爷他自然知晓。”
崔氏到底出身大家,仪止气度依然在。
她不是求子啊,都老夫老妻了,还怎么得子?
她是去求替孩子求的功名啊。
“王春,我自认并未薄待于你,你缘何如此陷害于我?”
“夫人,当真不肯承认当年之事?”
王春低头,嘴角勾起一抹苦笑:“也是,公子不是夫人您的亲生骨肉,这事换了谁都不会轻易承认的。老爷请来李姨娘一问便知。”
李姨娘是个不到三十的美貌女子,着一身水红色缎裙,腰间束烟紫色绣花绫带,身形婀娜。
一双杏眼,眉目含情,流转间,带着些女子也喜爱的风韵。
乌黑的秀发梳得一丝不苟,髻上簪着支翡翠步摇,微微晃动间,映出盈盈翠光。
陶夭看得目不转睛,显然是被她头上的首饰吸引了。
这女人她在吴主簿葬礼时见过,正是吴李氏的妹妹。
那时她可没戴这么多漂亮发簪。
“老爷莫要生气,妾身也是听薛妈说的。”
听完原委,李姨娘蹭到谢渊身边,妖妖娆娆。
“老爷,夫人明鉴……”
薛妈年过六旬,脸上是深深浅浅的皱纹,正颤颤巍巍地跪下。
沈卓有些看不过去,便上前去扶她。
“多谢啊……”薛妈拍拍他手,眼睛正微微眯着。
她目光游移,似乎要费尽力气,才能看清眼前的人影。
“当年夫人奶水不足,这抱来的孩子,我可还喂过奶呢!”
陶夭叹气:“可您应该已经六十了吧?那二十年前……”她扳了会儿手指。
“也四十几了吧?奶水还足够吗?能喂几天?”
薛妈愣住了,眼神迷茫起来:“这……二十年前,我刚从京城回到故里……奶水么,确实不多……”
“被我说对了吧!”
陶夭抓住了破绽,哪会再松口:“既然没喂几天,你怎么敢确定那是抱来的孩子?会不会是记错了?”
薛妈揉搓着衣角,似乎在努力回想些什么,却又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她支吾着:“可能吧……”
“再说了,你既说孩子是抱来的,那究竟是哪里抱来的?”
“这……”薛妈闭紧了嘴巴。
她已经很老了。
可既从京里来,当然明白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
“这青州城里卖孩子的这么多,这老身哪能记得清呢?”
“不可能!”
王春的眼神中带着疯狂。
她颤抖着扑向薛妈,一把揪住她的衣襟。
那双手瘦削却有力,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死死不放。
“你说过!辰儿是我的孩子!”
王春的声音几乎带着哭腔,沙哑得让人不忍多听。
她眼眶通红,却无眼泪。
泪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流干了。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是经年不衰的旧梦。
襁褓中的婴孩还未开口喊过一声“娘”,就被丈夫毫不留情地交给了人牙子。
之后,她用老鼠药毒死丈夫,孤身一人,离家出走,找遍东南十州,好容易才找到线索。
“不可能!”王春的眼神狂乱起来。
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便毅然决然卖身进府,只为能够陪在孩子身边。
王春当然知道,孩子是做知州之子,还是做个下等人之子,该怎么选。
“这……这是老身记错了,对不住了……那时……”
薛妈一双浑浊的眼眸乱转。
当年,她与人贩子交易之时,不幸被王春撞破,她当然只能顺水推舟了,不然怎能安抚下这个疯女人。
“对了……”
薛妈双唇颤抖着:“那时老身多喝了几杯。”
她被王春紧紧揪住,摇晃得几乎站不稳。
“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王春的脸色惨白,仿佛失去了所有血色。
她的手渐渐松开,脱力般跌坐在地,喃喃自语:
“公子就是我的孩子!”
二十年来,只这点希望支撑着她。
“我……”
崔氏脸色发白,几乎晕倒,谢渊急忙扶住她。
“都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扶夫人下去!将王春拖下去!”
“是。”
仆妇们这才上来,七手八脚将人扶走。
“李婉!”谢渊皱着眉头,看向李姨娘的目光中隐隐燃着怒火。
对着她讨好的神情,他又有些心软,干咳一声,低头抿了口茶,却忘了茶早已凉透,只得匆匆放下杯盏。
“夫君……”
李婉见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便像往常一般温言柔声:“妾身一心为您,若有哪儿做得不妥,您教训便是。薛妈她也是年老体衰,记错了事,该罚……”
“你……”
谢渊的眉头皱得更紧,眼神飘忽地看向窗外的雨幕,仿佛外头湿漉漉的树影比眼前的事还要紧要。
他沉默了一会儿,像是终于下定决心:“你……这些日子就别出院子了。”
李婉怔了一下,随即柔声道:“是,妾身遵命。”
她当然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便由婢女搀扶着退下。
“这事透着怪啊……”
陶夭觉得事有蹊跷,对沈卓说着悄悄话:“你觉不觉得,事情太乌龙了?像是有人精心布好的局。”
沈卓看向她,陶夭脑袋上的数支金钗差点晃瞎他眼,不由微微别开视线:“有人想挑拨夫人和少爷的关系?谁会这么做?”
“这还用说啊?姨娘呗。”陶夭不以为意。
“她平日里嫉妒夫人得宠,自己又没生个儿子,更是见不得别人好了!”
不管是皇帝的后宅,还是官员的后宅,只要有两个以上的女子,就会有说不完的烦心事。
“我看呐,定是这李姨娘指示薛妈兴风作浪,你忘了,她和吴主簿家的泼妇可是姐妹啊!”
陶夭表示自己可是超级小心眼的,绝对不能忘了吃过的亏!
“一旦能借此扳倒夫人和公子,那可是无本的买卖啊。”
“我倒觉得……”沈卓将其中原委想了又想。
“没那么复杂吧?”
陶夭则另有看法。
“我是说,到最后王春也没有承认,是她在点心外头加涂了蜂蜜。这事很蹊跷。”
“为何如此说?”沈卓不明所以。
“你可知这金、银、铜筷子是我说服得意楼老板刚刚推行的。除了几天前的试吃会,还没正式启用呢!”
“那试吃会来的都是达官显贵,当地名流,老板那都有名单记录的。王春哪里会知道银筷子的事?你说,又怎会想到要在点心上涂蜂蜜呢?”
而且,她之前还特地去问过得意楼老板,据他所言,厨娘从未上过二楼。
他们商谈食谱,都是在一楼大堂。
只因这厨娘是个下人,不过是研究点心罢了,怎能在三楼雅间接待?
先前,陶夭死缠烂打,也不过是能在不那么忙碌的时候,在得意楼的二楼加塞得到那么一个席位而已。
“这……”沈卓思索片刻:“可我觉得不是。”
“啊?为何?为何嘛!”
见对方没接自家话茬,陶夭就有些不乐意了。
“你说明白了!”
“二十年前,李姨娘不过十岁有余,怎就能指示薛妈,行那争风吃醋之事?”
沈卓无奈摇头。
“行了,我们走吧。”
“……哼!”陶夭被说得哑口无言。
“是该走了,喝药去!”她只能在其他地方找补了。
发现谢令辰在画上为厨娘做了修饰——陶夭自以为是他偏袒。
毕竟谢令辰和王春关系不错的。
但或许,也可能是王春自作主张?
其实事到如今,不是也得是了。
“究竟是为何?”
谢渊不明白,怎么好好的,自家厨娘就能成了杀人凶手呢?
这以后还了得!
“说!”他的声音中透着明显的愠怒。
“冯季昀,自从入了学馆后,便与我家公子不对付,眼看会考在即,他还如此诋毁中伤少爷……”王春眼神中射出几道精光。
“那是他的事……”谢渊不免拂袖。
“辰儿身正不怕影子歪,又何须你来多事?”
“没错啊,又不是你儿子,何必多此一举?”
陶夭忍不住插嘴。
“再说了,你家少爷也待你不薄,你究竟如何能狠下心来,加害于主家?”
“少爷……是我的孩子。”
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是……”陶夭走近去,拿手探探王春额头。
“你没发烧吧?大白天的怎么就说起胡话来了呢!”
“才不是!”小小的妇人身上迸发出极强的能量,一下就抹开陶夭的手。
吓得她赶紧跳回沈卓身后。
“少爷……是夫人从人贩子那里抱回来的!”
“一派胡言。”
谢渊吹胡子瞪眼。
“陈彬,赶紧去请夫人来!”
“男人呐……啧啧……”
陶夭躲在沈卓后头说着风凉话。
“嘴上说是不信,如此看来,心里头还是怀疑的。”
不多时,知州夫人崔氏由丫鬟仆妇搀扶着而来。
她整个人如风飘摇,也确如沈卓所言,一瘸一拐,显然昨夜的断肠草之毒还未尽散。
“夫人……你还好吧?”
到底是结发夫妻,谢渊上前,搀着她坐下。
“胡说!咳咳……”崔氏听完原委,以手掩帕,很是干咳了一阵。
“老爷,辰儿确是我十月怀胎的亲生儿子啊!”
“王春所言,都是胡编乱派,你要相信我呀老爷!”
崔氏脸上表情倒不像作伪。
“你觉得怎么样?”
陶夭推推沈卓,没等人回答,她便吓了断言。
“我觉得是假的。这谢令辰的面容分明就是更像崔氏一些。”
“我觉得……”沈卓点点头:“你说得对。”
从面部骨骼来看,谢公子的确更像是谢渊和崔氏之子。
“不过,且听他们分辨吧。”
王春言之凿凿,一口咬定:“当年,夫人您难产,后来孩子没了,才让人抱了另一个孩子回来!如果不是这样,您为何总去道观求子?”
“妾身为何去道观,老爷他自然知晓。”
崔氏到底出身大家,仪止气度依然在。
她不是求子啊,都老夫老妻了,还怎么得子?
她是去求替孩子求的功名啊。
“王春,我自认并未薄待于你,你缘何如此陷害于我?”
“夫人,当真不肯承认当年之事?”
王春低头,嘴角勾起一抹苦笑:“也是,公子不是夫人您的亲生骨肉,这事换了谁都不会轻易承认的。老爷请来李姨娘一问便知。”
李姨娘是个不到三十的美貌女子,着一身水红色缎裙,腰间束烟紫色绣花绫带,身形婀娜。
一双杏眼,眉目含情,流转间,带着些女子也喜爱的风韵。
乌黑的秀发梳得一丝不苟,髻上簪着支翡翠步摇,微微晃动间,映出盈盈翠光。
陶夭看得目不转睛,显然是被她头上的首饰吸引了。
这女人她在吴主簿葬礼时见过,正是吴李氏的妹妹。
那时她可没戴这么多漂亮发簪。
“老爷莫要生气,妾身也是听薛妈说的。”
听完原委,李姨娘蹭到谢渊身边,妖妖娆娆。
“老爷,夫人明鉴……”
薛妈年过六旬,脸上是深深浅浅的皱纹,正颤颤巍巍地跪下。
沈卓有些看不过去,便上前去扶她。
“多谢啊……”薛妈拍拍他手,眼睛正微微眯着。
她目光游移,似乎要费尽力气,才能看清眼前的人影。
“当年夫人奶水不足,这抱来的孩子,我可还喂过奶呢!”
陶夭叹气:“可您应该已经六十了吧?那二十年前……”她扳了会儿手指。
“也四十几了吧?奶水还足够吗?能喂几天?”
薛妈愣住了,眼神迷茫起来:“这……二十年前,我刚从京城回到故里……奶水么,确实不多……”
“被我说对了吧!”
陶夭抓住了破绽,哪会再松口:“既然没喂几天,你怎么敢确定那是抱来的孩子?会不会是记错了?”
薛妈揉搓着衣角,似乎在努力回想些什么,却又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她支吾着:“可能吧……”
“再说了,你既说孩子是抱来的,那究竟是哪里抱来的?”
“这……”薛妈闭紧了嘴巴。
她已经很老了。
可既从京里来,当然明白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
“这青州城里卖孩子的这么多,这老身哪能记得清呢?”
“不可能!”
王春的眼神中带着疯狂。
她颤抖着扑向薛妈,一把揪住她的衣襟。
那双手瘦削却有力,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死死不放。
“你说过!辰儿是我的孩子!”
王春的声音几乎带着哭腔,沙哑得让人不忍多听。
她眼眶通红,却无眼泪。
泪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流干了。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是经年不衰的旧梦。
襁褓中的婴孩还未开口喊过一声“娘”,就被丈夫毫不留情地交给了人牙子。
之后,她用老鼠药毒死丈夫,孤身一人,离家出走,找遍东南十州,好容易才找到线索。
“不可能!”王春的眼神狂乱起来。
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便毅然决然卖身进府,只为能够陪在孩子身边。
王春当然知道,孩子是做知州之子,还是做个下等人之子,该怎么选。
“这……这是老身记错了,对不住了……那时……”
薛妈一双浑浊的眼眸乱转。
当年,她与人贩子交易之时,不幸被王春撞破,她当然只能顺水推舟了,不然怎能安抚下这个疯女人。
“对了……”
薛妈双唇颤抖着:“那时老身多喝了几杯。”
她被王春紧紧揪住,摇晃得几乎站不稳。
“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王春的脸色惨白,仿佛失去了所有血色。
她的手渐渐松开,脱力般跌坐在地,喃喃自语:
“公子就是我的孩子!”
二十年来,只这点希望支撑着她。
“我……”
崔氏脸色发白,几乎晕倒,谢渊急忙扶住她。
“都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扶夫人下去!将王春拖下去!”
“是。”
仆妇们这才上来,七手八脚将人扶走。
“李婉!”谢渊皱着眉头,看向李姨娘的目光中隐隐燃着怒火。
对着她讨好的神情,他又有些心软,干咳一声,低头抿了口茶,却忘了茶早已凉透,只得匆匆放下杯盏。
“夫君……”
李婉见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便像往常一般温言柔声:“妾身一心为您,若有哪儿做得不妥,您教训便是。薛妈她也是年老体衰,记错了事,该罚……”
“你……”
谢渊的眉头皱得更紧,眼神飘忽地看向窗外的雨幕,仿佛外头湿漉漉的树影比眼前的事还要紧要。
他沉默了一会儿,像是终于下定决心:“你……这些日子就别出院子了。”
李婉怔了一下,随即柔声道:“是,妾身遵命。”
她当然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便由婢女搀扶着退下。
“这事透着怪啊……”
陶夭觉得事有蹊跷,对沈卓说着悄悄话:“你觉不觉得,事情太乌龙了?像是有人精心布好的局。”
沈卓看向她,陶夭脑袋上的数支金钗差点晃瞎他眼,不由微微别开视线:“有人想挑拨夫人和少爷的关系?谁会这么做?”
“这还用说啊?姨娘呗。”陶夭不以为意。
“她平日里嫉妒夫人得宠,自己又没生个儿子,更是见不得别人好了!”
不管是皇帝的后宅,还是官员的后宅,只要有两个以上的女子,就会有说不完的烦心事。
“我看呐,定是这李姨娘指示薛妈兴风作浪,你忘了,她和吴主簿家的泼妇可是姐妹啊!”
陶夭表示自己可是超级小心眼的,绝对不能忘了吃过的亏!
“一旦能借此扳倒夫人和公子,那可是无本的买卖啊。”
“我倒觉得……”沈卓将其中原委想了又想。
“没那么复杂吧?”
陶夭则另有看法。
“我是说,到最后王春也没有承认,是她在点心外头加涂了蜂蜜。这事很蹊跷。”
“为何如此说?”沈卓不明所以。
“你可知这金、银、铜筷子是我说服得意楼老板刚刚推行的。除了几天前的试吃会,还没正式启用呢!”
“那试吃会来的都是达官显贵,当地名流,老板那都有名单记录的。王春哪里会知道银筷子的事?你说,又怎会想到要在点心上涂蜂蜜呢?”
而且,她之前还特地去问过得意楼老板,据他所言,厨娘从未上过二楼。
他们商谈食谱,都是在一楼大堂。
只因这厨娘是个下人,不过是研究点心罢了,怎能在三楼雅间接待?
先前,陶夭死缠烂打,也不过是能在不那么忙碌的时候,在得意楼的二楼加塞得到那么一个席位而已。
“这……”沈卓思索片刻:“可我觉得不是。”
“啊?为何?为何嘛!”
见对方没接自家话茬,陶夭就有些不乐意了。
“你说明白了!”
“二十年前,李姨娘不过十岁有余,怎就能指示薛妈,行那争风吃醋之事?”
沈卓无奈摇头。
“行了,我们走吧。”
“……哼!”陶夭被说得哑口无言。
“是该走了,喝药去!”她只能在其他地方找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