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熟练地查胃囊、翻肺叶。

    等陶夭已经基本适应了房间的异味,才又出声:“胃部无水、肺部无水。确认是死后被抛尸入水。”

    沈卓的目光又落在那齐齐断裂的颈口:“至于头部,横截面整齐,不是被鱼类吞食的,而是被砍掉的。

    “也就是说,是凶手为了掩盖其身份,才会先杀掉人,又抛尸对吧?”

    陶夭又从头到尾想了一遍,觉得连她这样的杠精也想不出太大的漏洞,那八成就是如此了。

    “奇怪……”

    沈卓缝合完尸体,又将她之前的衣服套回尸体。

    在真相大白之前,这些都是证物,不好乱动。

    就在他要将鞋重新套回无头女尸脚上时,却发现有些不对劲。

    “怎么了?”

    陶夭依旧用团扇掩了大半张小脸。

    “脚不对。”

    沈卓蹲下来,伸手比量着鞋与脚掌的差距,神情有些疑惑。

    “脚还能不对?哦……你是说那个鞋子太小?”

    陶夭一脸嫌弃。

    “要我说呀,这尸体虽然没有头,可四肢健全呢!而且还不止是健全呢,应该说是多余!”

    脚都被水泡发了呢!

    沈卓朝陶夭轻轻摇了摇头:“膨大归膨大,但不会是这种比例。”

    通过拼合死者身上的衣物,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原本的身形。

    而根据身形,又可以推断出这个女人的脚部大小。

    不应该是穿这么小的鞋子。

    沈卓将那只鞋重新比在尸体的脚上。

    修长指尖在鞋口与尸体膨大的脚掌间比划了一下。

    陶夭有点吃味。

    她咬着团扇柄,声音软软的,隐隐却有□□味道。

    “你看得这么仔细?不会是……看上人家的十八寸金莲了吧?”

    陶夭口不择言,这会儿竟是更是嘲讽力全开。

    “……”他还没那么重口好吧!

    沈卓继续低头查看尸体脚边的鞋子。他将那只绣花鞋翻了个面,微微蹙起眉头。

    “奇怪。”

    “又怎么了?”

    陶夭没忍住,偏头偷看。

    “鞋底干净得过分。”

    沈卓将那只金色绣花鞋托在掌心,示意陶夭看看其内里。

    “即便是水中浸泡,也该有泥沙沉积。可这双鞋,不仅干净,还几乎没有褪色。鞋面上的绣花一针一线都没散,看得出来是新买不久。”

    陶夭皱了皱鼻子:“新鞋子……所以是死后被人拉到河边的?”

    沈卓看她一眼,轻声道:“也有可能是……这本就不是死者的鞋子。”

    他轻轻拂过鞋尖,眼中带了些意味深长。

    接下来的几日,衙门到处张榜,广而告之,寻访近期失踪女子。

    城南城北都引起不小的议论。

    百姓们站在榜文下头,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这死得也太惨了吧?”

    “谁呀,竟然下这样的毒手!”

    “啧啧,还那么年轻啊……”

    “呦呦呦,你们看看,这里还有衣帽特征呢!这什么鞋啊,鞋头还有珍珠呢!可贵呢?”

    “可不是么,这鞋一看就是夫人小姐们穿戴的!”

    “这双绣花鞋……”

    人群中,忽有一妇人开口:“我认得,是这个月绣坊新出的款,很贵的,而且每种颜色都只此一双。金色的更是早就被买走了!”

    那鞋子实在太有辨识度了——鞋尖绣着一只小鹊,左右成对,金边还缀着细碎珍珠。

    任谁看一眼都能记住。

    “怎么,你认得这鞋?”榜下有几人凑上来。

    “那还不赶紧报官,你看看,这里还写着——提供线索者,有赏呢!”

    “真的?”妇人眼睛一亮。

    “我想想……可是我也不知道是谁买的呀?”

    “那你可知是哪家店卖的?”路人很是热心。

    “就城东那家锦绣坊呀。”

    “那不就得了!”

    在妇人和热心路人的帮助下,锦绣坊的老板很快就查到了这鞋的买主。

    “烟雨居!是烟雨居的老板娘买走的!”

    烟雨居与得意楼一道开在城东,是一家大型茶馆。

    看客们议论纷纷。

    “哎呦,这掌柜的怕是有了新欢,这才……”

    “杀妻抛尸啊,这是要坐牢的!”

    “真的呀?这可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是啊,我前天才去那喝过茶呢……居然是杀人犯泡的呀……呕……”

    早有好事者悄悄跑去县衙禀报消息,说那被打捞上来的无头女尸,身上的衣裳、脚上的绣花鞋,与烟雨居掌柜娘子素日穿戴极为相似。

    又有人添油加醋,说掌柜娘子数日未曾露面,茶楼上下却讳莫如深。

    衙门闻讯,自是雷厉风行,很快传讯了烟雨居掌柜程善昌,

    片刻前,程善昌已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干衙役以杀妻抛尸之嫌,拘入大牢,听候审理。

    两班衙役一并翻遍了程家前后宅院。

    后院一角果然有异,一处新翻过的泥土下,掘出一颗腐烂的人头。

    那头已是面目模糊,皮肉蜕落,唯余几点残发上的钗环,勉强能辨得出是个女子。

    “那,这下可算能定案了吧?”

    陶夭托着腮。

    “完全不行。”

    沈卓望着那颗头,低声道:“泥土中并无血迹。”

    “啊?”

    陶夭怔住,旋即皱起眉。

    她摸摸下巴。

    也是啊,泥土中没有血迹,就说明是被杀后,又隔了很久,才将这颗头埋在这里的。

    这不符合凶手行凶的常理。

    此时此刻,被关入牢中的程善昌,还在反复喊冤呢。

    陶夭若有所思:“我听说这掌柜的,还有个亲戚,就是得意楼老板……”

    沈卓有些惊讶:“莫非……你是想说,看在老板面上……”

    “怎么可能?”

    除非对方给她好处!

    陶夭挑了挑眉:“我是说,有意思了。走吧~”

    她站起身来,拍了拍衣袖,像要出门游湖似的,兴致盎然地朝衙外走去。

    “去哪儿啊?”沈卓疑惑。

    陶夭冲人挥挥手指:“当然是……他家!”

    ……他们不是刚从他家出来么?

    沈卓无奈,也不反对,只是快步跟上——他已经习惯了陶夭的调查风格。

    反正她总是都能挖出些不得了的秘密。

    几人又入程宅内房搜查。

    推开卧房的门,便是一股淡雅的幽香扑面而来。

    房中布设颇为讲究,绣着海棠花的窗帘系得规整。

    墙上挂着湘妃竹编的香囊,角落里燃着小小一炉龙涎香,气味温婉而清雅。

    不似粗汉所好,像是细细斟酌过的女子品味。

    “不愧是开茶楼的,倒是有几分风雅啊!”

    陶夭站在屋中环顾一圈,点点头:“不俗。”

    要不,回去自己也给她和沈卓的房间弄一个?

    但是……

    陶夭摸摸下巴。

    那白骨风的简朴房间多少有些为难啊!

    她该放点什么好呢?

    陶夭四下张望,案几上搁着一只白瓷花瓶,插的是新换的百合花,香气寥寥却格外怡人。

    鲜花还未有凋谢之感。

    那么,这家夫人是不是还没失踪多久呢?

    还是说……这是程善昌故意演给他们看的假象?

    陶夭搜到一半,忽地眼睛一亮。

    她指着柜子顶上的檀木匣子惊呼:“哟,这玩意儿看着就不便宜,像是宝贝啊!”

    她叉着腰,扭头看向沈卓,一脸“你不动手我可就来了”的架势。

    “行吧,我就告诉大家,你一个仵作,却连个盒子都不敢开!”

    “……”

    当真刁钻得很。

    沈卓无奈,手一翻,便利落地打开了匣子。

    力气大的人就是可以完全视锁为无物。

    低头一看,却是首饰。

    “里面全是珠钗,没有什么特别的……”

    没等沈卓说完,陶夭已伸手捻起其中一只华丽的珠钗,翻来覆去地打量。

    “这玩意儿戴在头上不沉吗?我还以为她平时不干活一定很轻松,合着全练脖子了吧?”

    这金子可是不轻呀!

    听得沈卓想发笑,却见陶夭抓着几根钗子久久不放。

    一看就是想私下昧了。

    “小陶,这珠钗你打算如何处置?”

    “哎呀!”

    陶夭作势一拍脑袋:“当然是——藏起来!”

    沈卓眼神复杂地看着她:“那你想藏哪?”

    “我看看啊……”

    陶夭拉他袖子,神情认真得过分。

    “就藏你袖子里啊,你是仵作嘛~这种事就你最适合!”

    沈卓无言,抬手躲过她伸来的爪子。

    “你是不是对仵作这个职业有些误解?”

    “哪有?”陶夭眨眨眼,正经脸:“我是说,你袖子里总能装好多瓶瓶罐罐,一定很大,可以装好几根珠钗呢!”

    “好啊,那你把钗子给我……”沈卓朝人摊开手。

    “哎,我喜欢这根!你别收走呀!”陶夭扑过去。

    正当二人纠缠时,门边忽然响起一个懒洋洋的声音:“这么热闹?”

    陶夭回头一瞧,王玄清靠在门框上,脸上写着四个大字——不想干活。

    她眉头一挑,双手插腰:“你倒是也来动动手查点线索啊!”

    就这会儿工夫,陶夭看中那根珠钗就被沈卓抽走了。

    王玄清笑嘻嘻:“麻烦的事你们干,我负责——忙中偷闲。”

    陶夭指着屋角哼道:“行了,赶紧去查三寸金莲!”

    王玄清立马摆手:“我才不查,万一被人误会我‘有怪癖’,这传出去……我可是个正经道士!”

    闻言,沈卓轻笑:“玄清兄说的……挺有道理。”

    说着便将手里的金钗放回盒中。

    “切!”陶夭啪一下盖上盒子,气呼呼的。

    卧房窗牖紧掩,香气经久未散。

    王玄清闲闲翻着一只暗纹锦匣,从底层取出几本装帧讲究的诗歌簿子。

    那纸张泛黄,字迹却甚为娟秀。

    署名秦惜梦。

    他朝陶夭挥挥簿子:“你们看看,原来夫人也有点‘文采’。”

章节目录

棺中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莲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莲反并收藏棺中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