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五和江衔月刻意放缓速度,到的时候,捉奸戏码正到高潮。
芳儿在一旁捂着脸哭,她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但真哭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如果不是一边哭一边还跟江衔月对眼色的话。
江衔月:“……”
芳儿的娘胜大嫂,平时看着斯斯文文和和气气的妇人,爆发起来一般人还真禁不住。
且不提芳儿爹战力如何惊人,只胜大嫂和芳儿哥哥董苗儿两人就不可小觑,芳儿爹刚歇手,他们揪着两人的衣裳头发又将两人暴打一顿后才停手歇口气儿。
地上的两人已经看不清头脸,只能跌成一堆儿,叫人指着鼻子骂。
“乡亲们都看着的,郑家这个兔崽子前脚上我家提亲,后脚就勾搭寡妇。要不是今儿个被我逮着,等我芳儿真嫁进他郑家的门,还不知道要受多大的委屈。呜呜呜,我可怜的儿啊,都是为娘的有眼无珠,替你定下这么个不要脸的下流坯子……”
董大胜也气得脸色张红,他抱着拳朝四周的乡亲们揖了揖。
“今天就请邻里乡亲们做个见证,我们董家跟他们郑家的亲事不成了,以后两家老死不相往来。”
不出江衔月和钟五意料,被围在中间遭受众人指指点点的,除了郑金柱,还有辛娘。
边上的人听见董大胜说这话,有起哄的,“大胜这话爽快,没得被欺负成这样还要忍他让他的。郑家能教出这样的孩子,能是什么好的。”
也有劝的,“话可不能这么说,金柱不成样子,石柱可不是坏种,谁是谁非,乡亲们都看在眼里。大胜一家子可不是不饶人的人,这会儿这是在气头上呢,等散散气,事情才好商量。”
“大胜,这是咱家受了委屈,大家都清楚。但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死不相往来就过了点。咱这辈儿不往来,还有下一辈儿,下下一辈儿呢,总不至于做永世的仇家。”
想来大家都清楚郑金柱的德性,没一个为他说话的。
倒是有跟辛娘相熟的妇人劝胜大嫂,“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平日里看辛娘也不是这样的人啊,她原来跟芳儿多要好呀,俩人干什么都一块儿。”
胜大嫂呸一口浓痰吐到地上抱成一团的两人脚前。
“呸,个不要脸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往日里我也当她是个好的,要不是今个叫我瞧见这一出,还没发现她是个阴险的,惯会笑着往人背后捅刀子。
“面上笑嘻嘻妹妹长妹妹短的,转眼就勾搭上这不成器的狗东西……
“你们看着我芳儿长大的,也知道她性子直。她真心实意把这贱人当姐姐看,可这贱人呢,整日里说些道三不着两的话,想把我芳儿往歪路上带。
“幸而我芳儿是个明白的,早看清她的面目,不再跟她来往,不然岂不是被她哄骗了去。”
还有这事儿呢?江衔月惊讶,凑近了芳儿问:“你还跟她交好过?”
芳儿有些不自在,帕子搭在脸侧,遮挡众人的视线,“她很会哄人的,我是被她骗了!”
江衔月想起前些日子秋娘那些作为,不禁点头赞同,“嗯,你很厉害,还能看清楚她的真面目。”
不像她,就是觉得不对劲,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跟钟五猜了半天,还以为她是怕事情败露才来套近乎的。
众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一个妇人道:“胜大嫂说得是,面上情谁不会做,往日里只当她是个贤惠孝顺的,谁承想是个表面光。
“李婶子真心实意为她做打算,想着她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守着以后日子不好过,千挑万选的给她说人家,比给自家闺女说亲都不差什么。
“结果媒婆都请到家里来了,她反倒假惺惺地不乐意,那会儿不乐意,这会儿反倒乐意勾搭男人。”
“我看她不是不乐意嫁人,是不乐意嫁给周木匠吧,嫌人家年纪大,不如这十七八的精干小伙子厉害吧。”
这话说得糙,围观的女子并不乐意听,但也没有反驳,有人还道:“是啊,说是孝顺婆婆,但哪有孝顺婆婆,连婆婆在外头迷路都不知道的。
“李婶子在家门口迷了好几回,都是我给扶进去的。我问李婶子辛娘在哪,李婶子还帮她遮掩,说是洗衣裳去了,但我在家门口守着,哪回也没见她拎着衣裳篮子,谁知道跑哪鬼混去了。”
众人又是一阵咋舌,纷纷回想起以往跟李家的交际来,便是大平常的事,也要从里头找出些能证明辛娘不规矩的蛛丝马迹来。
地上的辛娘头发散乱,眼角嘴角都带着点青痕,闻言冷笑道:“你们不过是看我死了男人,又落到这步田地,谁都想上来踩我一脚罢了。”
她抹掉嘴角的血迹,“那周木匠那样好,也没见你们谁愿意把闺女嫁给他,怎么轮到我这儿,就成我的福分了?”
这话说得众人又是一阵气,尤其是朱大婶子,她当初可是很看好周木匠,想把闺女嫁过去的。
只是晚了一步,她刚起念头,那周木匠就托人上李家跟辛娘提亲,还情愿给李婶子养老。
这事儿最后虽然没成,但她家跟李家离得近,要是再提自己丫头跟周木匠的亲事,她也觉得膈应。
后来她闺女说了个还算不错的人家,虽不比周木匠家底厚,也还过得去。加之木匠不久也成亲了,她就更不在意了。
可前些日子,她去木匠家修整谷桶,偶然见到周木匠把后娶的媳妇儿放在手心里疼,说话都不肯大声的模样,心里百般滋味都搅和到一起。
她闺女嫁的这个夫婿,虽说对闺女也好,但过于老实了,不懂得心疼人。
现下听辛娘这话,朱大婶子心里那股火气当即就涌上来。
“你这样的,没答应人家,才是人家周木匠的福分呢。
“人家现在娶的这个,木匠把人当宝贝一样供起来,万事不让人操心。想吃什么想喝什么,上午说,下半晌必然能吃到肚里;头天说,第二天一早必然能尝到嘴里。木匠把人照顾得妥妥帖帖的,唯恐让人吹一星半点儿风。
“要是娶你,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戴顶绿帽子,这福分,可不是谁都受得了的。”
就有人附和朱大婶子的话。
“谁知道呢,大成多好的的一个人啊,娶了她也是整天捧着哄着。她倒好,嫌人家没本事,整日里不是说这家的男人会攒钱,就是说哪家的汉子主意正,硬是把铁当当一个汉子说得抬不起头。”
“要我说,大成要是没本事,这村里也没几个有本事的。这女人倒好,吃人还要说人,看不上你倒是别嫁啊,嫁过来又不安生过日子,娶了你进门,李嫂子和大成真是倒大霉。”
“还有这事儿?我就说,大成那么原先灵光一个人,怎么成了亲,反倒成闷葫芦了。”
“怪不得,大成出事说不定就跟这个有关。我记得清楚,他出事那天一早,我就见过他,看着不大精神,说不定就生着闷气呢,走路才没当心。这么个大小伙子,为着这事儿去了,真是不值当。”
“……”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大都是在批判和奚落郑金柱和辛娘。
倒也有几个以往就跟辛娘走得近的,为她惋惜,凑近道:“辛娘啊,你可别胡闹了,大成在的时候你不惜福,这会儿还不悔改吗?你看着情况,该低头的时候低个头吧,这事儿总得让它翻过去。以后不管是回娘家还是再嫁,今天了结了,以后也好说人家不是。”
也有妇人给辛娘支别的招。
“都这会儿了,你爹娘他们还没过来,你也该自己盘算盘算。既是闹到了这步田地,要是郑家有意,你就顺着台阶下去吧,以后和金柱好好过日子。
“日子长如路,久了大家也就忘了。要是真闹到里正过来,再有人逼得紧一些,只怕不好收场。”
妇人姓陈,和辛娘是从同一个村子嫁到芳草滩的,算是辛娘的表姑。
辛娘落到这一步,陈表姑也不仅在心中感叹,幸而前些日子辛娘的小妹已经出阁了,要不然,辛娘闹出这等事,只怕底下的弟弟妹妹都不好说亲。
辛娘垂着头,一言不发。
她自认长得不差,人也勤快,在家里时,也是人人赞誉的好女子,可为什么她这样的好女子,却没能遇上个好男人呢。
不论是董芳儿还是江氏,她哪里不如她们?怎么到婚事上头,她们一个个的都能称心如意,她却要跟个窝囊废过窝囊日子。
大家都说李成好,她开始也以为他不差,可是真到过日子的时候才发现,那就是个没本事的,什么都只说是是是,好好好。她不过说两句,他就臊眉耷眼,气性大得很。后来干脆狠心去了,给她丢下这么一堆烂摊子。
李婆子说是不拖累她,可她年迈眼花,她说不拖累就能不拖累吗?
她要是真敢甩下婆婆另嫁,只怕唾沫星子都能把她淹死。
还说给她相看人家,可给她看的那都是些什么人,不是丧妻的鳏夫,就是大她十来岁的老男人,那是能和她过到一起去的人?
要是那老婆子真盼着她好,又岂会拿这些人来羞辱她。还说什么拿她当做亲生女儿对待,呵,虚情假意,没得让人恶心。
她又做错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同龄的几个小姐妹,在娘家的时候一个个还都不如她,后来嫁人,哪个不是被自家男人捧在手心里,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
可她呢,她不过就是想找个年貌相当,有本事的男人,这有什么错呢?
可到头来,她丈夫死了,婆婆眼瞎,她也成了众人的笑柄,连往日里不如她的人都来看她的笑话,她怎么能甘心呢?
辛娘眼里含着泪,环顾四周,只觉得周遭的一张张脸孔甚是陌生,直到看见边上站着的脸色木然的江衔月和钟五,她目光顿住,眼泪便顺着脸淌了下来。
凭什么呢,坐上花轿,谁不是奔着好好过日子去的,明明是李成没本事还听不进人言,为什么承担后果的人却成了她。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郑家人终于姗姗来迟。
金柱的娘张氏头一个冲上来,气势汹汹地跟胜大嫂撕扯。
“好你个泼妇,竟然敢打我儿,你家闺女我们不要了,有你这样的娘,能教出什么好闺女来。”
董苗儿不等她冲上来,就率先站出来,替他娘挡下攻势,胜大嫂趁机将张氏好一顿打。
周围的人纷纷上前去劝架,总算把人扯开,众人才七嘴八舌地把事情跟郑家人说了一遍。
胜大嫂也在一边骂,“轮不到你说不要,就你们这样的人家,我们还看不上呢。我回去就烧高香,谢菩萨保佑,没让我儿嫁给这畜生。”
张氏在胜大嫂这里占不到便宜,又把火力对准辛娘,“好你个浪蹄子,竟然勾引我儿,看我不撕了你。你个贱货,你去哪发骚不行,连你姑奶奶我的儿子你都敢招惹,怎么,是偷来的香还是咋地?”
陈辛娘察觉到身上传来的疼痛,缩了缩身体。
郑金柱也觉得丢人,但是辛娘实在合他心意,又是他头一个女人,还是偷上手的,之前被蛇咬又是她找人过来帮忙的,他心里总有几分热乎劲儿。
此时不免要维护几分,口中便呼喊着,“娘,别打,别打,是我,是我逼她的,是我强的她,我要娶她。”
声音极大,不仅把张氏的撕打叫骂声盖过去,周围人也都听得一清二楚。
陈辛娘尤甚,她心头一震,瞳孔缩了缩,盯着郑金珠的后脑勺看了又看,闭了闭眼,最终还是附在郑金柱耳边,轻声道:“郑郎,我怀了你的骨肉了。”
郑金柱又惊又喜,猛地转过头来,眼睛发亮,当下维护得更加周全。
他将陈辛娘圈在怀里,嚷道:“娘,你别打,别打了,辛娘她怀了我的孩子,那可是你的孙儿啊。”
张氏手顿了顿,还是恨恨地盯着陈辛娘,嘴里唔哝道:“你认得到快,谁知道是不是你的种。”
周围也是一片唏嘘,看来俩人这还不是头一回啊。
董芳儿到底没忍住,气势汹汹就往外冲。江衔月好容易将人拉住,劝道:“别冲动,别冲动!”
董芳儿深吸口气,“我不冲动,我不冲动!”
她使劲儿揉揉眼,感觉能挤出眼泪了,才放缓了脚步往前去,“郑金柱,你很骄傲啊!可惜有你这样一个爹,你这未出世的孩子真是悲哀。”
平日里不拘小节只会哈哈大笑的女子,此时眼中含泪,表情沉痛地看着他们。
郑金柱不由有些羞窘,他身边的辛娘却像是被刺激一般,往里缩了缩,郑金柱立刻将人抱紧。
董芳儿才不管这对狗男女是什么反应,听见周围传来的她想听的话,她一甩袖子抹了泪,做出一副伤心透顶却要硬撑着的模样,冷笑道:“呵,两位可真是情深义重,敢作敢当呢!真叫我佩服!你们放心,我董芳儿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我们两家的婚事就此作罢。不过……”
她顿了顿,还是没忍住,恶狠狠道:“我董芳儿可不是谁都能欺负的,你们以后最好躲着我点,否则我见你一回打你一回。”
芳儿爹义愤填膺,“闺女,好样的!以后你最好躲着我们爷俩走,否则老子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董苗儿也恶狠狠重复:“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胜大嫂拿这爷仨没门儿,只能捞住拳头都攥紧的闺女,将她拖出人群。
刚从地里回来的郑老头一锄头撺过来,好悬没砸到郑金柱身上去。
“我没有你这样的畜生儿子,你给我去李家和董家磕头,什么时候李嫂子和董兄弟解气了,你什么时候起来。”
说着,又走到董大胜跟前,恳切地道歉。
“大胜,是我管教不严,这兔崽子任你处置,你放心,我一定把这事解释清楚,绝不影响了芳儿的名声,那些聘礼你也留下,就当是我这个做伯伯的给侄女儿的添妆。”
不等董大胜拒绝,郑老头又抱着拳朝周围作揖。
“叫大家看笑话了,这个孽子,我以后一定好好管教。这次的事是我郑家对不住董家和李家嫂子,以后若有人谈起,还请大家帮忙澄清,务必不能让董家闺女受委屈。
“李家嫂子那里,我也会押着这孽子亲自上门赔罪,要打要骂,任凭李嫂子发落。”
张氏还想嚷嚷两句,被郑老头瞪一眼,又熄火了。
郑石柱当即上前道:“时间不早,大爷大娘,叔叔婶子,哥哥嫂子们,也早些散了吧。”
他面上和气,甚至还带着两份笑,心里确实无比沉痛的。
他娘本就越过他先给他弟弟说亲,结果出了这事,恐怕他的婚事就更难了。
郑石柱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看向瘫坐在地上的郑金柱,眼里就只剩下冷漠,再也没有一丝情分。
董大胜见事情说清楚,郑老头又把话说的漂亮,到底被他们扳回一局,心里就是恼怒也不好使出来,只得作罢。
经这一遭,他也不想再跟郑家有什么牵扯,就无视那些让他说句话打个圆场的目光,带着妻儿老小回家去了。
芳儿在一旁捂着脸哭,她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但真哭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如果不是一边哭一边还跟江衔月对眼色的话。
江衔月:“……”
芳儿的娘胜大嫂,平时看着斯斯文文和和气气的妇人,爆发起来一般人还真禁不住。
且不提芳儿爹战力如何惊人,只胜大嫂和芳儿哥哥董苗儿两人就不可小觑,芳儿爹刚歇手,他们揪着两人的衣裳头发又将两人暴打一顿后才停手歇口气儿。
地上的两人已经看不清头脸,只能跌成一堆儿,叫人指着鼻子骂。
“乡亲们都看着的,郑家这个兔崽子前脚上我家提亲,后脚就勾搭寡妇。要不是今儿个被我逮着,等我芳儿真嫁进他郑家的门,还不知道要受多大的委屈。呜呜呜,我可怜的儿啊,都是为娘的有眼无珠,替你定下这么个不要脸的下流坯子……”
董大胜也气得脸色张红,他抱着拳朝四周的乡亲们揖了揖。
“今天就请邻里乡亲们做个见证,我们董家跟他们郑家的亲事不成了,以后两家老死不相往来。”
不出江衔月和钟五意料,被围在中间遭受众人指指点点的,除了郑金柱,还有辛娘。
边上的人听见董大胜说这话,有起哄的,“大胜这话爽快,没得被欺负成这样还要忍他让他的。郑家能教出这样的孩子,能是什么好的。”
也有劝的,“话可不能这么说,金柱不成样子,石柱可不是坏种,谁是谁非,乡亲们都看在眼里。大胜一家子可不是不饶人的人,这会儿这是在气头上呢,等散散气,事情才好商量。”
“大胜,这是咱家受了委屈,大家都清楚。但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死不相往来就过了点。咱这辈儿不往来,还有下一辈儿,下下一辈儿呢,总不至于做永世的仇家。”
想来大家都清楚郑金柱的德性,没一个为他说话的。
倒是有跟辛娘相熟的妇人劝胜大嫂,“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平日里看辛娘也不是这样的人啊,她原来跟芳儿多要好呀,俩人干什么都一块儿。”
胜大嫂呸一口浓痰吐到地上抱成一团的两人脚前。
“呸,个不要脸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往日里我也当她是个好的,要不是今个叫我瞧见这一出,还没发现她是个阴险的,惯会笑着往人背后捅刀子。
“面上笑嘻嘻妹妹长妹妹短的,转眼就勾搭上这不成器的狗东西……
“你们看着我芳儿长大的,也知道她性子直。她真心实意把这贱人当姐姐看,可这贱人呢,整日里说些道三不着两的话,想把我芳儿往歪路上带。
“幸而我芳儿是个明白的,早看清她的面目,不再跟她来往,不然岂不是被她哄骗了去。”
还有这事儿呢?江衔月惊讶,凑近了芳儿问:“你还跟她交好过?”
芳儿有些不自在,帕子搭在脸侧,遮挡众人的视线,“她很会哄人的,我是被她骗了!”
江衔月想起前些日子秋娘那些作为,不禁点头赞同,“嗯,你很厉害,还能看清楚她的真面目。”
不像她,就是觉得不对劲,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跟钟五猜了半天,还以为她是怕事情败露才来套近乎的。
众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一个妇人道:“胜大嫂说得是,面上情谁不会做,往日里只当她是个贤惠孝顺的,谁承想是个表面光。
“李婶子真心实意为她做打算,想着她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守着以后日子不好过,千挑万选的给她说人家,比给自家闺女说亲都不差什么。
“结果媒婆都请到家里来了,她反倒假惺惺地不乐意,那会儿不乐意,这会儿反倒乐意勾搭男人。”
“我看她不是不乐意嫁人,是不乐意嫁给周木匠吧,嫌人家年纪大,不如这十七八的精干小伙子厉害吧。”
这话说得糙,围观的女子并不乐意听,但也没有反驳,有人还道:“是啊,说是孝顺婆婆,但哪有孝顺婆婆,连婆婆在外头迷路都不知道的。
“李婶子在家门口迷了好几回,都是我给扶进去的。我问李婶子辛娘在哪,李婶子还帮她遮掩,说是洗衣裳去了,但我在家门口守着,哪回也没见她拎着衣裳篮子,谁知道跑哪鬼混去了。”
众人又是一阵咋舌,纷纷回想起以往跟李家的交际来,便是大平常的事,也要从里头找出些能证明辛娘不规矩的蛛丝马迹来。
地上的辛娘头发散乱,眼角嘴角都带着点青痕,闻言冷笑道:“你们不过是看我死了男人,又落到这步田地,谁都想上来踩我一脚罢了。”
她抹掉嘴角的血迹,“那周木匠那样好,也没见你们谁愿意把闺女嫁给他,怎么轮到我这儿,就成我的福分了?”
这话说得众人又是一阵气,尤其是朱大婶子,她当初可是很看好周木匠,想把闺女嫁过去的。
只是晚了一步,她刚起念头,那周木匠就托人上李家跟辛娘提亲,还情愿给李婶子养老。
这事儿最后虽然没成,但她家跟李家离得近,要是再提自己丫头跟周木匠的亲事,她也觉得膈应。
后来她闺女说了个还算不错的人家,虽不比周木匠家底厚,也还过得去。加之木匠不久也成亲了,她就更不在意了。
可前些日子,她去木匠家修整谷桶,偶然见到周木匠把后娶的媳妇儿放在手心里疼,说话都不肯大声的模样,心里百般滋味都搅和到一起。
她闺女嫁的这个夫婿,虽说对闺女也好,但过于老实了,不懂得心疼人。
现下听辛娘这话,朱大婶子心里那股火气当即就涌上来。
“你这样的,没答应人家,才是人家周木匠的福分呢。
“人家现在娶的这个,木匠把人当宝贝一样供起来,万事不让人操心。想吃什么想喝什么,上午说,下半晌必然能吃到肚里;头天说,第二天一早必然能尝到嘴里。木匠把人照顾得妥妥帖帖的,唯恐让人吹一星半点儿风。
“要是娶你,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戴顶绿帽子,这福分,可不是谁都受得了的。”
就有人附和朱大婶子的话。
“谁知道呢,大成多好的的一个人啊,娶了她也是整天捧着哄着。她倒好,嫌人家没本事,整日里不是说这家的男人会攒钱,就是说哪家的汉子主意正,硬是把铁当当一个汉子说得抬不起头。”
“要我说,大成要是没本事,这村里也没几个有本事的。这女人倒好,吃人还要说人,看不上你倒是别嫁啊,嫁过来又不安生过日子,娶了你进门,李嫂子和大成真是倒大霉。”
“还有这事儿?我就说,大成那么原先灵光一个人,怎么成了亲,反倒成闷葫芦了。”
“怪不得,大成出事说不定就跟这个有关。我记得清楚,他出事那天一早,我就见过他,看着不大精神,说不定就生着闷气呢,走路才没当心。这么个大小伙子,为着这事儿去了,真是不值当。”
“……”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大都是在批判和奚落郑金柱和辛娘。
倒也有几个以往就跟辛娘走得近的,为她惋惜,凑近道:“辛娘啊,你可别胡闹了,大成在的时候你不惜福,这会儿还不悔改吗?你看着情况,该低头的时候低个头吧,这事儿总得让它翻过去。以后不管是回娘家还是再嫁,今天了结了,以后也好说人家不是。”
也有妇人给辛娘支别的招。
“都这会儿了,你爹娘他们还没过来,你也该自己盘算盘算。既是闹到了这步田地,要是郑家有意,你就顺着台阶下去吧,以后和金柱好好过日子。
“日子长如路,久了大家也就忘了。要是真闹到里正过来,再有人逼得紧一些,只怕不好收场。”
妇人姓陈,和辛娘是从同一个村子嫁到芳草滩的,算是辛娘的表姑。
辛娘落到这一步,陈表姑也不仅在心中感叹,幸而前些日子辛娘的小妹已经出阁了,要不然,辛娘闹出这等事,只怕底下的弟弟妹妹都不好说亲。
辛娘垂着头,一言不发。
她自认长得不差,人也勤快,在家里时,也是人人赞誉的好女子,可为什么她这样的好女子,却没能遇上个好男人呢。
不论是董芳儿还是江氏,她哪里不如她们?怎么到婚事上头,她们一个个的都能称心如意,她却要跟个窝囊废过窝囊日子。
大家都说李成好,她开始也以为他不差,可是真到过日子的时候才发现,那就是个没本事的,什么都只说是是是,好好好。她不过说两句,他就臊眉耷眼,气性大得很。后来干脆狠心去了,给她丢下这么一堆烂摊子。
李婆子说是不拖累她,可她年迈眼花,她说不拖累就能不拖累吗?
她要是真敢甩下婆婆另嫁,只怕唾沫星子都能把她淹死。
还说给她相看人家,可给她看的那都是些什么人,不是丧妻的鳏夫,就是大她十来岁的老男人,那是能和她过到一起去的人?
要是那老婆子真盼着她好,又岂会拿这些人来羞辱她。还说什么拿她当做亲生女儿对待,呵,虚情假意,没得让人恶心。
她又做错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同龄的几个小姐妹,在娘家的时候一个个还都不如她,后来嫁人,哪个不是被自家男人捧在手心里,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
可她呢,她不过就是想找个年貌相当,有本事的男人,这有什么错呢?
可到头来,她丈夫死了,婆婆眼瞎,她也成了众人的笑柄,连往日里不如她的人都来看她的笑话,她怎么能甘心呢?
辛娘眼里含着泪,环顾四周,只觉得周遭的一张张脸孔甚是陌生,直到看见边上站着的脸色木然的江衔月和钟五,她目光顿住,眼泪便顺着脸淌了下来。
凭什么呢,坐上花轿,谁不是奔着好好过日子去的,明明是李成没本事还听不进人言,为什么承担后果的人却成了她。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郑家人终于姗姗来迟。
金柱的娘张氏头一个冲上来,气势汹汹地跟胜大嫂撕扯。
“好你个泼妇,竟然敢打我儿,你家闺女我们不要了,有你这样的娘,能教出什么好闺女来。”
董苗儿不等她冲上来,就率先站出来,替他娘挡下攻势,胜大嫂趁机将张氏好一顿打。
周围的人纷纷上前去劝架,总算把人扯开,众人才七嘴八舌地把事情跟郑家人说了一遍。
胜大嫂也在一边骂,“轮不到你说不要,就你们这样的人家,我们还看不上呢。我回去就烧高香,谢菩萨保佑,没让我儿嫁给这畜生。”
张氏在胜大嫂这里占不到便宜,又把火力对准辛娘,“好你个浪蹄子,竟然勾引我儿,看我不撕了你。你个贱货,你去哪发骚不行,连你姑奶奶我的儿子你都敢招惹,怎么,是偷来的香还是咋地?”
陈辛娘察觉到身上传来的疼痛,缩了缩身体。
郑金柱也觉得丢人,但是辛娘实在合他心意,又是他头一个女人,还是偷上手的,之前被蛇咬又是她找人过来帮忙的,他心里总有几分热乎劲儿。
此时不免要维护几分,口中便呼喊着,“娘,别打,别打,是我,是我逼她的,是我强的她,我要娶她。”
声音极大,不仅把张氏的撕打叫骂声盖过去,周围人也都听得一清二楚。
陈辛娘尤甚,她心头一震,瞳孔缩了缩,盯着郑金珠的后脑勺看了又看,闭了闭眼,最终还是附在郑金柱耳边,轻声道:“郑郎,我怀了你的骨肉了。”
郑金柱又惊又喜,猛地转过头来,眼睛发亮,当下维护得更加周全。
他将陈辛娘圈在怀里,嚷道:“娘,你别打,别打了,辛娘她怀了我的孩子,那可是你的孙儿啊。”
张氏手顿了顿,还是恨恨地盯着陈辛娘,嘴里唔哝道:“你认得到快,谁知道是不是你的种。”
周围也是一片唏嘘,看来俩人这还不是头一回啊。
董芳儿到底没忍住,气势汹汹就往外冲。江衔月好容易将人拉住,劝道:“别冲动,别冲动!”
董芳儿深吸口气,“我不冲动,我不冲动!”
她使劲儿揉揉眼,感觉能挤出眼泪了,才放缓了脚步往前去,“郑金柱,你很骄傲啊!可惜有你这样一个爹,你这未出世的孩子真是悲哀。”
平日里不拘小节只会哈哈大笑的女子,此时眼中含泪,表情沉痛地看着他们。
郑金柱不由有些羞窘,他身边的辛娘却像是被刺激一般,往里缩了缩,郑金柱立刻将人抱紧。
董芳儿才不管这对狗男女是什么反应,听见周围传来的她想听的话,她一甩袖子抹了泪,做出一副伤心透顶却要硬撑着的模样,冷笑道:“呵,两位可真是情深义重,敢作敢当呢!真叫我佩服!你们放心,我董芳儿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我们两家的婚事就此作罢。不过……”
她顿了顿,还是没忍住,恶狠狠道:“我董芳儿可不是谁都能欺负的,你们以后最好躲着我点,否则我见你一回打你一回。”
芳儿爹义愤填膺,“闺女,好样的!以后你最好躲着我们爷俩走,否则老子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董苗儿也恶狠狠重复:“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胜大嫂拿这爷仨没门儿,只能捞住拳头都攥紧的闺女,将她拖出人群。
刚从地里回来的郑老头一锄头撺过来,好悬没砸到郑金柱身上去。
“我没有你这样的畜生儿子,你给我去李家和董家磕头,什么时候李嫂子和董兄弟解气了,你什么时候起来。”
说着,又走到董大胜跟前,恳切地道歉。
“大胜,是我管教不严,这兔崽子任你处置,你放心,我一定把这事解释清楚,绝不影响了芳儿的名声,那些聘礼你也留下,就当是我这个做伯伯的给侄女儿的添妆。”
不等董大胜拒绝,郑老头又抱着拳朝周围作揖。
“叫大家看笑话了,这个孽子,我以后一定好好管教。这次的事是我郑家对不住董家和李家嫂子,以后若有人谈起,还请大家帮忙澄清,务必不能让董家闺女受委屈。
“李家嫂子那里,我也会押着这孽子亲自上门赔罪,要打要骂,任凭李嫂子发落。”
张氏还想嚷嚷两句,被郑老头瞪一眼,又熄火了。
郑石柱当即上前道:“时间不早,大爷大娘,叔叔婶子,哥哥嫂子们,也早些散了吧。”
他面上和气,甚至还带着两份笑,心里确实无比沉痛的。
他娘本就越过他先给他弟弟说亲,结果出了这事,恐怕他的婚事就更难了。
郑石柱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看向瘫坐在地上的郑金柱,眼里就只剩下冷漠,再也没有一丝情分。
董大胜见事情说清楚,郑老头又把话说的漂亮,到底被他们扳回一局,心里就是恼怒也不好使出来,只得作罢。
经这一遭,他也不想再跟郑家有什么牵扯,就无视那些让他说句话打个圆场的目光,带着妻儿老小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