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医生过来查看杨昭的伤口,一切正常,临出门,告诉陈铭生,“家属要抽空去给宝宝办一个出生证明,就在走廊尽头的窗口。”

    “好的,需要准备什么吗?”

    医生笑了,“孩子的名字要提前准备好。”

    杨昭躺在床上,抱着怀里的南南,嘴里念叨着,“名字……”然后她抬眸,“陈铭生,你说叫什么名字呢?”

    陈铭生坐下来,笑了,“我还真准备了一个。”

    “什么?”杨昭一脸期待。

    “陈诺,诺言的诺。”

    “陈……喏……”杨昭念叨着,忍不住夸赞,“还挺不错的,“你是什么时候想的。”

    陈铭生浅浅笑了一下,“你还记得,当年我去云南执行任务跟你分别吗?”

    “记得啊,当时,我让你跟我回我爸妈那边,你不去……”

    “嗯,那时候,我就觉得,我欠你一个承诺。我当时想,承诺,跟我名字还挺像的,可是我什么都不能给你……我那时候想,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要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承诺。”

    “嗯,真的是与众不同,而且独一无二。”

    下午,杨昭的爸爸妈妈和杨锦天一起来医院看南南,他们还带了自己的礼物,杨父杨母给南南送了一对金镯子,还有一个纯金的生肖鸡挂件,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

    杨锦天做了一个火箭的模型,白色的底色,配上蓝色的字,“CN-001”。

    杨昭问:“小天,你这个CN-001是什么意思?”

    “CN就是陈诺的汉语拼音首字母,我提前就问过哥了,南南的名字我知道。如果以后我真的有机会设计火箭,真的要起个CN号。”

    南南嘴巴里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像是在应答。

    一家人都愉快的笑了。

    杨昭在医院住了7天,等剖腹产的伤口恢复的差不多,就带着宝宝出院回家。月嫂赵姐已经在家里等待着他们了,赵姐四十多岁,山西人,会做特别好吃的面食,人也随和。

    停好车,赵姐在楼下等着他们,接过扶着杨昭慢慢地上楼,又嘱咐陈铭生抱好宝宝。回到家,陈铭生跟赵姐说自己的情况,“赵姐,我之前跟你说过,我情况有点特殊,我右腿截肢,在家里,我一般不穿假肢。”

    赵姐点点头,生活中,她没接触过残疾人。陈铭生回到卧室脱了腿上的假肢,然后他把假肢顺手放到了柜子里。

    杨昭坐在床上哄宝宝,忍不住问,“怎么不放门口了,出门多不方便。”

    “赵姐没见过,我怕吓到她,等她习惯了再放门口吧。”

    等陈铭生换上短裤,撑着拐杖走到客厅里的时候,赵姐确实有点震撼,她跟很多人的初印象一样,没想到陈铭生的残疾,这么严重。

    她心里会有点打鼓,觉得男主人帮忙的可能性会小,但是很快,他就扭转了这个印象。

    他很耐心地跟在赵姐的后面学习,怎么给宝宝换纸尿裤,怎么拍嗝,怎么给宝宝洗澡,不工作的时候,什么他都亲力亲为。

    杨昭生完宝宝之后,陈铭生很少外出,就连日常的锻炼都移到了家里。

    晚上,陈铭生在客厅里骑动感单车,房间里,赵姐正在给洗完澡的南南做抚触。赵姐把婴儿的抚触油均匀低涂抹在南南的身上,随着赵姐有节奏的抚触,南南的小脸上,呈现出舒服和享受的样子,杨昭坐在一边,看着这个画面,忍不住捏捏她的小手和小脸。

    陈铭生脖子上搭了条毛巾,推开了卧室的门,“赵姐忙什么呢?我来学一学。”

    杨昭看到了一脸是汗的陈铭生,笑了,“看看你这一身的汗,快去冲个澡吧。”

    赵姐笑了,“先生不着急,我才刚刚上户几天,日子长着呢,你慢慢学。”

    陈铭生听了,挠挠头,才转身去浴室。

    赵姐看着陈铭生离开的背影,抬头对着杨昭说:“先生真不错,现在这样的男人少了,大多数都很自我,很自私。我天天在外面干活,什么样的男人没见过,有钱的,有权的。很多人在外面光鲜亮丽的,对待家人确是冷冰冰的,不像先生,对孩子好,对你也好,是个知冷知热的人。”

    杨昭听了,笑着附和道:“他,真的是很好。”

    赵姐在家里,把杨昭和宝宝照顾得很好。杨昭剖腹产的伤口一天天恢复,体重也是稳步回落。杨昭在哺乳期,经常感觉饿得很快,赵姐会做很好吃的面点和点心,给杨昭补充能量。

    每天下午精致的小午点都会准时出现在卧室,小米蒸发糕、时蔬厚蛋烧、奶香苹果饼、山药蔓越莓、培根卷土豆泥、菠萝派、紫薯山药凉糕……杨昭觉得好吃的,就忍不住端到楼上工作室跟陈铭生分享。陈铭生在品尝之余,也默默记下了她的喜好,周末跟着赵姐后面学。

    赵姐看他撑着拐杖,忙忙碌碌的身影,忍不住劝他,“好不容易周末休息了,歇一歇吧,你不累啊?”

    “不啊,我平时做饭都是自己瞎研究,终于遇到行家了,我不得多学学。”

    赵姐笑了,“小昭好福气啊,遇到你这么好的先生。”

    陈铭生憨憨地笑了,“不是她好福气,是我好福气,能娶到这么好的老婆。”

    赵姐一脸疑惑的看着他,陈铭生带着一抹浅笑,一边和面一边跟赵姐唠叨:“赵姐你不知道,我之前当警察的时候,受了两次很严重的伤,第一次,在我生活得很低落的时候,遇见了我老婆……”陈铭生的脑海中出现了杨昭第一次去找他的场景,黑色长裙,烟头之间火星的触碰,他不自觉的笑了,“后来,我又受了一次伤,这次更严重,我老婆带我去美国治病,照顾了我一年多,我才慢慢好起来,没有她,我可能已经不在了。”

    赵姐看着陈铭生熟练地在面粉里面加水,然后将面团揉捏得富有弹性,他的目光很深邃,也很沉静。她想不到,原来,他经历过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陈铭生的妈妈依旧在看护中心,一边休养,一边治疗,很长时间没有犯过病。按照医生的经验,很快她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陈铭生的妈妈不想打扰小两口的生活,所以陈铭生和杨昭商量把公安局分他的那套五楼的房子收拾,装修一下,给她妈妈住。

    杨昭专门找了一个很不错的设计师,设计房间,让房间兼具安全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陈铭生的妈妈满意。设计稿出了很多版,最终确定,然后动工。

    杨昭利用生完孩子休息的这段时间,读了很多书,放松之余,对工作也有了新的规划。陈铭生依旧是一样,稳定的投入时间在工作中。赵姐在家里工作了两个多月,下户回家。

    等赵姐工作完,他们直接把婴儿床放到了工作间,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虽然有时候手忙脚乱,却也开心。等他们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杨父杨母会过来帮他们带一带孩子。

    陈铭生的妈妈身体恢复得很快,在看护中心全方面体检之后,同意陈铭生和杨昭接她回家。七马路的小房子,装修完成又散了散味道,迎接新的主人。

    陈铭生和杨昭一起把妈妈从看护中心接回来,爬上五楼,陈铭生用钥匙打开了他非常熟悉的门锁,只是屋内,一切东西早已换了新颜,推开门,客厅里面放了一个很舒服的摇椅,摇椅边上是那个杨昭从西宁带回来的小边柜,小边柜配上这个客厅,显得很协调,边柜上放着陈铭生爸爸的遗照。

    厨房、洗手间和卧室都重新布置,简约大气的风格,陈铭生的妈妈很喜欢。陈铭生带着妈妈熟悉各种电器的使用方法,慢慢地,她适应了在七马路的生活,甚至有些享受在这里的独居时光。

    楼里面住的基本上都是公安局的老家属,大家年龄相仿,家人都是公安系统的,有说不完的话题。陈铭生的妈妈很快跟三楼的一个大妈打成一片,他儿子也是辽城公安的民警。大妈带着陈铭生的妈妈一起买菜,学腌东北的酸菜,一起跳广场舞,还在小区的花坛边上开了一块菜地,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周末陈铭生和杨昭带着南南回到七马路的房子,看望妈妈。

    他们工作忙的时候,陈铭生的妈妈也会住到华肯金座帮他们带孩子。

    日子一天一天变化,南南一天天长大,一岁,她会咿咿呀呀地叫爸爸妈妈,会扶着东西慢慢地走,肉嘟嘟的小脸蛋永远带着甜甜的笑。

    工作的时候,杨昭和陈铭生会把婴儿车放在工作室,他们喜欢给南南塞一根手指饼干,南南也不闹人,静静地啃饼干,有时候还把自己逗得咯咯笑。

    那天,陈铭生买菜回来,给南南买了一个气球,新鲜亮丽的橘色,南南很喜欢,他把气球拴在南南的脚腕上,随着南南的动作,气球在空中一起一伏,颇具动感,南南笑了,嘴巴里嘟嘟囔囔的发出,“baba的音。”

    陈铭生笑了,立刻翻口袋找手机录,然后喊杨昭,“杨昭,南南叫爸爸呢。”

    “真的?”

    “嗯,你过来听听。”

    杨昭靠过来,南南小嘴巴又发出“mama——”的音。

    “这不是在叫我吗?”

    “刚才真的叫了爸爸了。”

章节目录

你和朝阳一起存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半亩方塘Ann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亩方塘Ann并收藏你和朝阳一起存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