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这话让安舒一愣,随即又不争气的笑了。
之所以认为自己不争气,是因为一直以来,他自诩算是个渴望赢的人。
即便小时候转去私立寄宿,初中就进入了国际学校,这不是条太卷的赛道,他却固执地保持第一名的成绩。
母亲对他的期许几乎没有,自打父亲去世,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好生活就好。
直到初三某个周末的晚上,母亲正在楼下客厅宴请亲朋好友,他懒得天天爬楼梯,所以房间就在餐厅隔壁。
约好一起打游戏的朋友放了鸽子,他就打算继续复习单词,这场考试结束了,英语却是一直要学的。
然而隔壁醉话连篇,这栋自建房年代久远,隔音差到离谱,吵得他难以集中注意力。他索性放弃计划,改为偷听他们对话,漫不经心把单词书合起来,指尖按在书皮上,大拇指拨弄书页边角,放它们一页页落下。
“陈总,我看你平时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呀,安舒怎么能成绩那么好的?我女儿说,那些藤校也才要求托福100,你儿子才初三,就考90多分,怎么做到的?”
这声音来自黄阿姨,和妈妈一样,只上完了初中,先做了家庭作坊,而后开起服装厂。
黄阿姨的女儿和他一样,在市里那所国际学校,只不过高了两级,在高中部。
与他猜测的一致,上周托福成绩一出,老师们已经把他的“战绩”宣传出去了。
“你们知道的呀,平时我顾不上他读书的。”妈妈的声音带着一如既往的平和,只是今日被酒精浸泡一番,底气重了些,“他自觉而已。”
“二姐,你就不要问了。”这声音是黄阿姨的弟弟,也是他们厂里一员,和前面两个相比,这个醉意明显重得不是一星半点,“你和我姐夫初中磕磕绊绊读下来,人家安舒的爸爸,在他们省里排得上名次,上海名牌大学研究生,这个......叫什么,这个细胞你比不上的。”
安舒手指一顿,单词书平平静静躺在了桌子上。
“什么细胞?那个叫基因。”黄阿姨的声音带了怒意。
黄阿姨的情商一贯在线,不知是在怒被她弟弟揭短,还是告诉他不该提爸爸。
安舒不自觉深呼吸,认为自己其实没那么介意,只是妈妈接下来的话,让他没法骗自己。
“他爸爸也算是得到了安慰。”妈妈不是那么理性的人,酒量也就那样,“他和我提过几次,他爸爸走的那天晚上,让他在家好好读书的,还和他说,以后也要好好读书。”
隔壁的喧嚣忽然转为一片静默,连杯盘碰撞的声音都消失不见。
他仰起头,将脑袋放在转椅靠背上,眼泪成功憋了回去,下巴却忍不住抽搐。
爸爸要的安慰只是这点吗?他不确定,毕竟爸爸是心气那么高的一个人,甚至不能接受人生中的任何不完美。就像离他们而去的原因,也是因为在期货市场赔光家底,还欠下巨额债务。
妈妈后来办厂还算顺利,债务迅速还完,只是爸爸再也回不来了。那个每天在他上学前,穿着笔挺的衬衫,一丝不苟帮他的钢笔灌满墨水,再认认真真拧紧笔杆的爸爸。
爸爸就是从数学系毕业,自己也毫不犹豫选了数学系,是天分使然,还是想走上和他一样的路?反正原因都与爸爸有关,他无法分清这些区别。
喜欢拿第一这点,大概也算。
有和他你争我赶的同学,就和对方比,课上如果没有,他就和自己的上一次考试比。
那么今天是怎么了,面对眼前这个不算太熟的女孩,他没了这个心思。
不太熟又不贴切,他昨晚辗转难眠的时候,在心里论证过,几个小时的相识不能算熟,但共享心事,也绝不算是生疏。
她给自己的感觉,似乎可以超越时间。
迷迷糊糊之际冒出睡前最后一个念头,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时间不存在的。
而眼下的感受,也被他推测出了原因。
他太理解拔得头筹的喜悦,因此似乎在她身上很容易代入。看到她得意洋洋的眼神,像是和无数个之前的自己共享了心情。
他发自内心替她开心。
两大杯橙汁被端上来,安舒举起面前那杯,“那就庆祝小周总首战告捷。”
时间悄悄向正午靠近,连绵不绝的雨总算下够了,乌云悉数离去,他终于在还算充足的日光下,仔细端详眼前的面孔。
齐肩短发落在蓝白条纹衬衫领口,从平刘海儿到侧边挑染了几缕蓝灰色,与其说给她没化妆就已经足够张扬的五官添了几分叛逆,倒不如说,让她像是从动漫作品中走出的人物。
平时话不多,个性又鲜明的那种。
周可盈条件反射般举起橙汁,又莫名觉得这理由是不是有点牵强。
这半分迟疑被安舒精准捕捉,他没多想,补了半句:“也预祝你周末飙车再接再厉。”
周可盈含笑与他碰杯,“也期待你的表现。”
她其实很久没和人飙车了,能记起的上一次,已经是遥远的两年前。
暑假回国,全家亲戚自驾去郊区玩,当然了,只包含妈妈这边的周家亲戚。
那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她刚满18岁,迫不及待奔到车管所参加笔试,换到了国内驾照。
所以她自告奋勇不坐妈妈的商务车,要单独开新收到的生日礼物,和表哥的车一样,舒适实用的E系。
不过那天中午仗着车新了点,性能略胜一筹,和今日一样以几秒领先的优势险胜。
到达目的地打开车门,正欲上前和表哥复盘山间的弯道有些危险,就见到姥姥和舅舅从商务车上下来,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刚下车的表哥。
“周维,你都多大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心里没数!”
“为什么在路上不接电话?弯道超车多危险?”
毫无疑问,他们出发完,却在接近目的地时赶上了一众家人,并且高调超车,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她赶忙下车帮表哥顶雷,却没有一个家人骂她,一个劲儿强调她还小,不懂轻重,表哥这么幼稚,实属不应该。
所以“幼稚”这个词,从此以后在她心中根深蒂固地和飙车联系在一起。
表哥比她大四岁,而下个月自己就会满21,和当年的表哥年龄相仿。
是挺幼稚的,她自嘲般轻笑。只是安舒一本正经的神情,甚至一边说着高架上也有警车出没的风险,事先却陪她你追我赶,让她忽略了这点。
安舒是个幼稚的人吗?像他昨晚在陈微然家的party上的表现?当时对面的海王名牌傍身,忙于替学妹多喝两杯,同时不忘有意无意透露家里产业雄厚,实现晚些时候带回家各取所需的目的。安舒则故意不参与这些话题,之后在游戏获胜时认认真真与她击掌庆祝,时不时发出点怪声逗她开心,自己却先憋不住笑。
不,直觉战胜了这个判断。她想到安舒昨晚算对手骰子点数时,那深邃又不失灵动的眼神,像极了嗅到猎物的老狐狸。
冰凉甘甜的橙汁下肚,脸上的燥热被冲刷干净。
“所以,你打算哪天回国呢?”
安舒直奔刚才的主题,这让周可盈有些发懵,是因为找不到单独相处时更合适的话题吗,还是他不喜欢自己回国?
“这个......我打算回去之后问下我室友的。”她如实回答,手指还停在橙汁的玻璃杯上,抚摸着水汽,“龙佳昱,你认识她吗?上个月也来过然姐家里喝酒。”
龙佳昱在明尼苏达时是学校的红人,几乎找不出几个人不认识她。
安舒却摇摇头,颇为严谨地作答:“上学期有点忙的,每周基本上只有周六晚上才会出来玩。”
“这样啊。”周可盈一时不知从何继续,面前期待的眼神,倒让她有心情解释前因后果,“她和我一起从明尼苏达转来的,我们打算一起走。买了音乐剧的票,是6月24号。”
她边说着边掏出手机,确认没说错,“所以是23号回国。”
“那和我的计划一样,我的课17号那个周五结束。”
“你也这么早吗?”周可盈不敢相信,“梁老师也教第一段的summer session,我记得他和我讲的是,要到月底?也就是6月最后一周?”
安舒靠在卡座上,胸有成竹地告诉她:“我的课一天上两个半小时呢,所以只要五周,就结束了。”
周可盈的心跳随着深呼吸加快,她不得不相信,命运就是会安排一些微妙的巧合。
“那你,要和我一起吗?”话赶话说到这,这话居然先被她问了,“和我们一起。我们大概会订往返,八月底再回来,也就是开学前十天半个月的样子?”
安舒犹豫了。
其实七月中旬,也就是暑期课程的第二期,他也选了课的。
若非被她忽悠退掉一门课,中间的假期只有三个礼拜。
自然也没告诉她,上个月还在和妈妈的电话里信誓旦旦地讲,暑期课程中间的假期很短,大概率不会折腾。
周可盈眼前是两张票的截图,她直线想到了后续行程,兴致勃勃向他介绍,“其实如果不是orientation,我想多带我室友转转,她要来上海找我的,江浙沪她没怎么玩过。”
安舒眼前一亮,“你们要不要来杭州旅游?”
“当然可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个城市我很喜欢。”她说完才反应出安舒的问法,“你是杭州人吗?”
“对啊。现在住在市里了。”安舒拼命点头,“来玩的话,我来当导游。”
之所以认为自己不争气,是因为一直以来,他自诩算是个渴望赢的人。
即便小时候转去私立寄宿,初中就进入了国际学校,这不是条太卷的赛道,他却固执地保持第一名的成绩。
母亲对他的期许几乎没有,自打父亲去世,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好生活就好。
直到初三某个周末的晚上,母亲正在楼下客厅宴请亲朋好友,他懒得天天爬楼梯,所以房间就在餐厅隔壁。
约好一起打游戏的朋友放了鸽子,他就打算继续复习单词,这场考试结束了,英语却是一直要学的。
然而隔壁醉话连篇,这栋自建房年代久远,隔音差到离谱,吵得他难以集中注意力。他索性放弃计划,改为偷听他们对话,漫不经心把单词书合起来,指尖按在书皮上,大拇指拨弄书页边角,放它们一页页落下。
“陈总,我看你平时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呀,安舒怎么能成绩那么好的?我女儿说,那些藤校也才要求托福100,你儿子才初三,就考90多分,怎么做到的?”
这声音来自黄阿姨,和妈妈一样,只上完了初中,先做了家庭作坊,而后开起服装厂。
黄阿姨的女儿和他一样,在市里那所国际学校,只不过高了两级,在高中部。
与他猜测的一致,上周托福成绩一出,老师们已经把他的“战绩”宣传出去了。
“你们知道的呀,平时我顾不上他读书的。”妈妈的声音带着一如既往的平和,只是今日被酒精浸泡一番,底气重了些,“他自觉而已。”
“二姐,你就不要问了。”这声音是黄阿姨的弟弟,也是他们厂里一员,和前面两个相比,这个醉意明显重得不是一星半点,“你和我姐夫初中磕磕绊绊读下来,人家安舒的爸爸,在他们省里排得上名次,上海名牌大学研究生,这个......叫什么,这个细胞你比不上的。”
安舒手指一顿,单词书平平静静躺在了桌子上。
“什么细胞?那个叫基因。”黄阿姨的声音带了怒意。
黄阿姨的情商一贯在线,不知是在怒被她弟弟揭短,还是告诉他不该提爸爸。
安舒不自觉深呼吸,认为自己其实没那么介意,只是妈妈接下来的话,让他没法骗自己。
“他爸爸也算是得到了安慰。”妈妈不是那么理性的人,酒量也就那样,“他和我提过几次,他爸爸走的那天晚上,让他在家好好读书的,还和他说,以后也要好好读书。”
隔壁的喧嚣忽然转为一片静默,连杯盘碰撞的声音都消失不见。
他仰起头,将脑袋放在转椅靠背上,眼泪成功憋了回去,下巴却忍不住抽搐。
爸爸要的安慰只是这点吗?他不确定,毕竟爸爸是心气那么高的一个人,甚至不能接受人生中的任何不完美。就像离他们而去的原因,也是因为在期货市场赔光家底,还欠下巨额债务。
妈妈后来办厂还算顺利,债务迅速还完,只是爸爸再也回不来了。那个每天在他上学前,穿着笔挺的衬衫,一丝不苟帮他的钢笔灌满墨水,再认认真真拧紧笔杆的爸爸。
爸爸就是从数学系毕业,自己也毫不犹豫选了数学系,是天分使然,还是想走上和他一样的路?反正原因都与爸爸有关,他无法分清这些区别。
喜欢拿第一这点,大概也算。
有和他你争我赶的同学,就和对方比,课上如果没有,他就和自己的上一次考试比。
那么今天是怎么了,面对眼前这个不算太熟的女孩,他没了这个心思。
不太熟又不贴切,他昨晚辗转难眠的时候,在心里论证过,几个小时的相识不能算熟,但共享心事,也绝不算是生疏。
她给自己的感觉,似乎可以超越时间。
迷迷糊糊之际冒出睡前最后一个念头,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时间不存在的。
而眼下的感受,也被他推测出了原因。
他太理解拔得头筹的喜悦,因此似乎在她身上很容易代入。看到她得意洋洋的眼神,像是和无数个之前的自己共享了心情。
他发自内心替她开心。
两大杯橙汁被端上来,安舒举起面前那杯,“那就庆祝小周总首战告捷。”
时间悄悄向正午靠近,连绵不绝的雨总算下够了,乌云悉数离去,他终于在还算充足的日光下,仔细端详眼前的面孔。
齐肩短发落在蓝白条纹衬衫领口,从平刘海儿到侧边挑染了几缕蓝灰色,与其说给她没化妆就已经足够张扬的五官添了几分叛逆,倒不如说,让她像是从动漫作品中走出的人物。
平时话不多,个性又鲜明的那种。
周可盈条件反射般举起橙汁,又莫名觉得这理由是不是有点牵强。
这半分迟疑被安舒精准捕捉,他没多想,补了半句:“也预祝你周末飙车再接再厉。”
周可盈含笑与他碰杯,“也期待你的表现。”
她其实很久没和人飙车了,能记起的上一次,已经是遥远的两年前。
暑假回国,全家亲戚自驾去郊区玩,当然了,只包含妈妈这边的周家亲戚。
那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她刚满18岁,迫不及待奔到车管所参加笔试,换到了国内驾照。
所以她自告奋勇不坐妈妈的商务车,要单独开新收到的生日礼物,和表哥的车一样,舒适实用的E系。
不过那天中午仗着车新了点,性能略胜一筹,和今日一样以几秒领先的优势险胜。
到达目的地打开车门,正欲上前和表哥复盘山间的弯道有些危险,就见到姥姥和舅舅从商务车上下来,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刚下车的表哥。
“周维,你都多大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心里没数!”
“为什么在路上不接电话?弯道超车多危险?”
毫无疑问,他们出发完,却在接近目的地时赶上了一众家人,并且高调超车,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她赶忙下车帮表哥顶雷,却没有一个家人骂她,一个劲儿强调她还小,不懂轻重,表哥这么幼稚,实属不应该。
所以“幼稚”这个词,从此以后在她心中根深蒂固地和飙车联系在一起。
表哥比她大四岁,而下个月自己就会满21,和当年的表哥年龄相仿。
是挺幼稚的,她自嘲般轻笑。只是安舒一本正经的神情,甚至一边说着高架上也有警车出没的风险,事先却陪她你追我赶,让她忽略了这点。
安舒是个幼稚的人吗?像他昨晚在陈微然家的party上的表现?当时对面的海王名牌傍身,忙于替学妹多喝两杯,同时不忘有意无意透露家里产业雄厚,实现晚些时候带回家各取所需的目的。安舒则故意不参与这些话题,之后在游戏获胜时认认真真与她击掌庆祝,时不时发出点怪声逗她开心,自己却先憋不住笑。
不,直觉战胜了这个判断。她想到安舒昨晚算对手骰子点数时,那深邃又不失灵动的眼神,像极了嗅到猎物的老狐狸。
冰凉甘甜的橙汁下肚,脸上的燥热被冲刷干净。
“所以,你打算哪天回国呢?”
安舒直奔刚才的主题,这让周可盈有些发懵,是因为找不到单独相处时更合适的话题吗,还是他不喜欢自己回国?
“这个......我打算回去之后问下我室友的。”她如实回答,手指还停在橙汁的玻璃杯上,抚摸着水汽,“龙佳昱,你认识她吗?上个月也来过然姐家里喝酒。”
龙佳昱在明尼苏达时是学校的红人,几乎找不出几个人不认识她。
安舒却摇摇头,颇为严谨地作答:“上学期有点忙的,每周基本上只有周六晚上才会出来玩。”
“这样啊。”周可盈一时不知从何继续,面前期待的眼神,倒让她有心情解释前因后果,“她和我一起从明尼苏达转来的,我们打算一起走。买了音乐剧的票,是6月24号。”
她边说着边掏出手机,确认没说错,“所以是23号回国。”
“那和我的计划一样,我的课17号那个周五结束。”
“你也这么早吗?”周可盈不敢相信,“梁老师也教第一段的summer session,我记得他和我讲的是,要到月底?也就是6月最后一周?”
安舒靠在卡座上,胸有成竹地告诉她:“我的课一天上两个半小时呢,所以只要五周,就结束了。”
周可盈的心跳随着深呼吸加快,她不得不相信,命运就是会安排一些微妙的巧合。
“那你,要和我一起吗?”话赶话说到这,这话居然先被她问了,“和我们一起。我们大概会订往返,八月底再回来,也就是开学前十天半个月的样子?”
安舒犹豫了。
其实七月中旬,也就是暑期课程的第二期,他也选了课的。
若非被她忽悠退掉一门课,中间的假期只有三个礼拜。
自然也没告诉她,上个月还在和妈妈的电话里信誓旦旦地讲,暑期课程中间的假期很短,大概率不会折腾。
周可盈眼前是两张票的截图,她直线想到了后续行程,兴致勃勃向他介绍,“其实如果不是orientation,我想多带我室友转转,她要来上海找我的,江浙沪她没怎么玩过。”
安舒眼前一亮,“你们要不要来杭州旅游?”
“当然可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个城市我很喜欢。”她说完才反应出安舒的问法,“你是杭州人吗?”
“对啊。现在住在市里了。”安舒拼命点头,“来玩的话,我来当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