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攒动,整个青龙寺都围得水泄不通,凉州近卫层层把守,但还是止不住那些想要在今日瞻仰佛光的百姓。
贺浑今日一身青衣宽袍大袖,云纹绛色领,肃肃而立,李昭鱼一身凉州服饰,低眉浅笑间峨眉婉转,好似莲花座上的菩萨。
两人站在一起,观法事,听辩经,奉灯油,住持直念佛陀,看见凉州之主能对僧众礼敬有加也颇为欣慰。
燃了香,贺浑问住持:“这就是极乐灯油?”
住持上前,“回叶护,正是,寺里特意在浴佛节前定下了足够的香油供奉佛祖,愿佛庇佑我凉州百姓,只要诚心发愿,真心信奉,生前可得好报,死后可往极乐。”
贺浑点头不语,眼神掠过一旁的李昭鱼,只见她若有所思,又有几分淡漠。
燃了香后,住持边说还有寺里有高僧辩经,若是叶护无事可前往聆听,若是能有佛法上的启发那也是一时的修行。
贺浑自然应下,贺络孤暴毙的事情让整个凉州也流言纷纷,人心浮动,贺浑身为新的凉州之主若是不拿出些姿态来只怕有心之人会横生枝节。
高僧坐在台上,也有几位其他寺庙来的,这是来辩经,哪个寺庙的高僧大能若是赢了那来年就会有更多的僧众,不过这青龙寺向来凉州最大的寺,香火旺盛。
至于原因嘛,那就是坐在中间的那一位高僧了。
玄时。
听说他年纪轻轻,博闻广记,对于现存于世的所有经文都能记住,人都说他是佛祖座下弟子阿难转世,辩经从来不曾输过,几年前他从西域归来,在青龙寺声名渐起,有好些高僧大能来“请教”,最后都羞愧而返。
他也是青龙寺成为凉州最大寺庙的原因。
李昭鱼也听说过他,顺着众人的私语和目光望过去,只见一个清秀面容的僧人,他看上去实在是年纪不大,双手合十稳坐高台之上,那周围环绕的似乎年纪都比他大上许多,但是他却那样端正从容,似乎那位置就该是他做的,他闭目暂时休息。
李昭鱼的目光被吸引着,在他睁眼时候心里一惊。
这人有着超乎这个年纪的气度,眉眼不落凡俗,他与身后的佛像重叠,那一瞬抬起来的目光叫所有人都静了一瞬。
李昭鱼轻声低呼,看着他的眉眼,眼睛被定住一样,带了一点探究的意味。
虽然这里人不少,但是贺浑还是在一旁听见了那一点惊呼,他偏头看了一眼李昭鱼,冷了神色,在一旁捏着她的手,阴恻恻地凑到她耳边问:“看什么呢?”
李昭鱼与贺浑是离那围起来的高台最近的,虽然是坐着的,但是要比那高台还要低一些,外围的百姓还在看着,这样私语不太好,她便绷着脸,轻轻摇了摇头,并示意贺浑安静一点不要说话。
贺浑:“······”
那住持先是口诵了一段经文,引那台上坐着的几个人释意,然后又互相辩论,最开始说的几个僧人看上去都有些年纪了,他们先是将那算经文诵全,而后各自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感,不自觉就让人听得入了神。
李昭鱼也听得认真,没有注意到贺浑还在看她,似乎要盯着她视线的终点,一旦发现她看着那个玄时,就要用他的目光斩断她的注视。
那几个高僧说的时候玄时也在静静听着,还不时地点头,过了许久,他终于开口,声音如淙淙流水,又如挂在身上的玉环不经意间的磕碰,话语又那样字字珠玑,可以看到那周围的百姓露出更加入迷和赞叹的神情,有几位高僧也连连点头。
李昭鱼并不信佛,但也在听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激荡起一阵阵涟漪,似乎在他的话语间真的可得片刻的解脱,不愧是高僧,实在引人入胜。
辩经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也要来来回回地争论,其实只要是带着辩字,哪能真的心平气和,高僧也不全都是淡然处之,说话间也时有锋利的话音,但玄时的声音始终沉稳,带着一点不动如山的意思。
这样的年纪实在是难得。
李昭鱼眼神中略有赞叹之意,只觉得就算不是信奉佛教,也受益匪浅。
一转头对上幽幽的目光,李昭鱼看着贺浑,虽不是很理解他目光的意思,但只觉得他似乎有些不耐烦的样子,于是压低声音:“若是你有事可以暂时先离开,我代替你坐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贺浑事忙,来这里是安稳人心,要是真的有事离开也不是什么说不过去的事情,李昭鱼好歹还顶着个公主的身份,又是他明媒正娶的夫人,在这里坐镇也是一样的。
贺浑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也暂时没有走。
李昭鱼不知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便也沉默。
李昭鱼转头静静地听着,贺浑捏着茶碗,抬眼时目光似剑,露出些煞气,他在这里,怕不是给神佛添堵。
她握着手里的玉蝉,眼神闪过一丝犹疑。
李昭鱼还要去见柳大车,就约在了青龙寺附近一个香火铺子,那里正好是凉州细作的一个据点。
眼下人都在这里,若是贺浑走了,她寻机要去更衣,消失个一时片刻也是可以的,更重要的是,她以公主的身份在这里,又以制香人的身份去见人,这样即危险又安全。
贺浑就算是之后查到了柳家也不会怀疑到自己身上,毕竟她今日代替贺浑在寺里面,很容易就可以让人以为她一直在这没有出去过,可以稍稍安全一点。
谁会想到在这里听辨经的人会抽空去谈生意呢?
可是贺浑在这里不走就不好办了。
李昭鱼以为他厌烦这个,只是做做样子,况且他都护府还有那么多事情,会很快就就离开呢,但是没有想到他在这里这么久。
但是···李昭鱼知道他会离开的。
又过了一会,贺浑身边的一个近卫忽地凑近说了几句话,贺浑脸色微变,李昭鱼余光中察觉到他的神色,知道他这是要离开了。
贺浑皱眉,看着李昭鱼,“我有事先离开,你若是觉得无聊也可以先回去,我把杨玄留在这里。”
李昭鱼忽地握住了他的手,贺浑挑眉,本要起身的,却顿住片刻,看着她的眼睛,“怎么?”
她能听到自己心里打鼓似的,但稍稍思索,到嘴边的话变了,只说:“不用,阿章在呢。”
贺浑微微皱眉,知道阿章就在这附近,况且也有其他近卫在这里驻守,便应声,但是总觉得刚刚李昭鱼的眼神里似乎还有些别的,像是想要挽留自己,但她又什么都没说。
贺浑垂了垂眼睛,其实就算她想要自己在这里陪她也不能行,还有正经的事要做,但是他想听李昭鱼说要他留下陪她。
若是她真的说了自己要费时间哄她,解释自己有事情要做,明明这样会很麻烦,但是贺浑却竟然隐秘地期待着李昭鱼可以对他表现出一点不舍,毕竟他们白日里待在一起的时间也有点少,自己平日那样忙,两人都是晚上的时间见面。
贺浑见她什么都没说,也只好隐匿起来这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故作矜持地站起来转身走了。
李昭鱼微微偏头看了一眼崔引诛,目光交错,崔引诛低下身为她拂了拂裙摆,眼神微微向后了一个幅度。
计划照旧。
达奚双今日也在,她今日是作为都护府将领来的,之前跟在贺弈阵营里的一部分达奚家的人由她暂时代管,这也是分头下注的好处了,达奚家比乞扶家来说要容易一点,不至于太过难看。
她刚刚一直在看贺浑的目光,心里不是滋味,她在这里许久,贺浑却没有看她一眼,从前她也寻机跟在贺浑的身边,那时候贺浑并没有太过在意,但是现在却有意疏远,她本来只觉得贺浑娶回来一个公主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不过是听他父亲的话,娶回来当个摆设罢了。
整个凉州,她觉得只有她才配待在贺浑的身边,那个位置本该是她的,贺浑夫人的位置没有什么稀罕的,但是贺浑心里的位置应该是她的。
她达奚双出身鲜卑贵族,父亲在凉州纵横多年,她自己也是能带兵打仗的,哪样不比这个公主强,看那娇滴滴的样子,贺浑难道就是看上她这张脸了?
可是她是大晋的公主,若不是她,贺浑何必等着朝廷的旨意,早就拿了都护的印信。
这人是个祸害!
不能留!
她抬眼,对上了目光。
嘴角微微带着一点淡笑。
达奚双脸上是带着一点笑意的,但是心里却冷哼了一声,李昭鱼的目光都淡漠又疏离,看着她的时候有一种俯视之感,那是一种不在意的意思,达奚双觉得被她划过的那一眼刺伤,心底搅动起来一点怒气。
这个公主看上去纯良无害,但是她知道这人正在一点点的抓住整个凉州,因为她见到了贺浑今日的目光,那是交付和信任,他对着别人的狠厉依旧,可是他怎么可以对着这个大晋朝廷的公主露出那样的臣服之意?
达奚双觉得危险。
贺浑今日一身青衣宽袍大袖,云纹绛色领,肃肃而立,李昭鱼一身凉州服饰,低眉浅笑间峨眉婉转,好似莲花座上的菩萨。
两人站在一起,观法事,听辩经,奉灯油,住持直念佛陀,看见凉州之主能对僧众礼敬有加也颇为欣慰。
燃了香,贺浑问住持:“这就是极乐灯油?”
住持上前,“回叶护,正是,寺里特意在浴佛节前定下了足够的香油供奉佛祖,愿佛庇佑我凉州百姓,只要诚心发愿,真心信奉,生前可得好报,死后可往极乐。”
贺浑点头不语,眼神掠过一旁的李昭鱼,只见她若有所思,又有几分淡漠。
燃了香后,住持边说还有寺里有高僧辩经,若是叶护无事可前往聆听,若是能有佛法上的启发那也是一时的修行。
贺浑自然应下,贺络孤暴毙的事情让整个凉州也流言纷纷,人心浮动,贺浑身为新的凉州之主若是不拿出些姿态来只怕有心之人会横生枝节。
高僧坐在台上,也有几位其他寺庙来的,这是来辩经,哪个寺庙的高僧大能若是赢了那来年就会有更多的僧众,不过这青龙寺向来凉州最大的寺,香火旺盛。
至于原因嘛,那就是坐在中间的那一位高僧了。
玄时。
听说他年纪轻轻,博闻广记,对于现存于世的所有经文都能记住,人都说他是佛祖座下弟子阿难转世,辩经从来不曾输过,几年前他从西域归来,在青龙寺声名渐起,有好些高僧大能来“请教”,最后都羞愧而返。
他也是青龙寺成为凉州最大寺庙的原因。
李昭鱼也听说过他,顺着众人的私语和目光望过去,只见一个清秀面容的僧人,他看上去实在是年纪不大,双手合十稳坐高台之上,那周围环绕的似乎年纪都比他大上许多,但是他却那样端正从容,似乎那位置就该是他做的,他闭目暂时休息。
李昭鱼的目光被吸引着,在他睁眼时候心里一惊。
这人有着超乎这个年纪的气度,眉眼不落凡俗,他与身后的佛像重叠,那一瞬抬起来的目光叫所有人都静了一瞬。
李昭鱼轻声低呼,看着他的眉眼,眼睛被定住一样,带了一点探究的意味。
虽然这里人不少,但是贺浑还是在一旁听见了那一点惊呼,他偏头看了一眼李昭鱼,冷了神色,在一旁捏着她的手,阴恻恻地凑到她耳边问:“看什么呢?”
李昭鱼与贺浑是离那围起来的高台最近的,虽然是坐着的,但是要比那高台还要低一些,外围的百姓还在看着,这样私语不太好,她便绷着脸,轻轻摇了摇头,并示意贺浑安静一点不要说话。
贺浑:“······”
那住持先是口诵了一段经文,引那台上坐着的几个人释意,然后又互相辩论,最开始说的几个僧人看上去都有些年纪了,他们先是将那算经文诵全,而后各自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感,不自觉就让人听得入了神。
李昭鱼也听得认真,没有注意到贺浑还在看她,似乎要盯着她视线的终点,一旦发现她看着那个玄时,就要用他的目光斩断她的注视。
那几个高僧说的时候玄时也在静静听着,还不时地点头,过了许久,他终于开口,声音如淙淙流水,又如挂在身上的玉环不经意间的磕碰,话语又那样字字珠玑,可以看到那周围的百姓露出更加入迷和赞叹的神情,有几位高僧也连连点头。
李昭鱼并不信佛,但也在听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激荡起一阵阵涟漪,似乎在他的话语间真的可得片刻的解脱,不愧是高僧,实在引人入胜。
辩经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也要来来回回地争论,其实只要是带着辩字,哪能真的心平气和,高僧也不全都是淡然处之,说话间也时有锋利的话音,但玄时的声音始终沉稳,带着一点不动如山的意思。
这样的年纪实在是难得。
李昭鱼眼神中略有赞叹之意,只觉得就算不是信奉佛教,也受益匪浅。
一转头对上幽幽的目光,李昭鱼看着贺浑,虽不是很理解他目光的意思,但只觉得他似乎有些不耐烦的样子,于是压低声音:“若是你有事可以暂时先离开,我代替你坐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贺浑事忙,来这里是安稳人心,要是真的有事离开也不是什么说不过去的事情,李昭鱼好歹还顶着个公主的身份,又是他明媒正娶的夫人,在这里坐镇也是一样的。
贺浑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也暂时没有走。
李昭鱼不知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便也沉默。
李昭鱼转头静静地听着,贺浑捏着茶碗,抬眼时目光似剑,露出些煞气,他在这里,怕不是给神佛添堵。
她握着手里的玉蝉,眼神闪过一丝犹疑。
李昭鱼还要去见柳大车,就约在了青龙寺附近一个香火铺子,那里正好是凉州细作的一个据点。
眼下人都在这里,若是贺浑走了,她寻机要去更衣,消失个一时片刻也是可以的,更重要的是,她以公主的身份在这里,又以制香人的身份去见人,这样即危险又安全。
贺浑就算是之后查到了柳家也不会怀疑到自己身上,毕竟她今日代替贺浑在寺里面,很容易就可以让人以为她一直在这没有出去过,可以稍稍安全一点。
谁会想到在这里听辨经的人会抽空去谈生意呢?
可是贺浑在这里不走就不好办了。
李昭鱼以为他厌烦这个,只是做做样子,况且他都护府还有那么多事情,会很快就就离开呢,但是没有想到他在这里这么久。
但是···李昭鱼知道他会离开的。
又过了一会,贺浑身边的一个近卫忽地凑近说了几句话,贺浑脸色微变,李昭鱼余光中察觉到他的神色,知道他这是要离开了。
贺浑皱眉,看着李昭鱼,“我有事先离开,你若是觉得无聊也可以先回去,我把杨玄留在这里。”
李昭鱼忽地握住了他的手,贺浑挑眉,本要起身的,却顿住片刻,看着她的眼睛,“怎么?”
她能听到自己心里打鼓似的,但稍稍思索,到嘴边的话变了,只说:“不用,阿章在呢。”
贺浑微微皱眉,知道阿章就在这附近,况且也有其他近卫在这里驻守,便应声,但是总觉得刚刚李昭鱼的眼神里似乎还有些别的,像是想要挽留自己,但她又什么都没说。
贺浑垂了垂眼睛,其实就算她想要自己在这里陪她也不能行,还有正经的事要做,但是他想听李昭鱼说要他留下陪她。
若是她真的说了自己要费时间哄她,解释自己有事情要做,明明这样会很麻烦,但是贺浑却竟然隐秘地期待着李昭鱼可以对他表现出一点不舍,毕竟他们白日里待在一起的时间也有点少,自己平日那样忙,两人都是晚上的时间见面。
贺浑见她什么都没说,也只好隐匿起来这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故作矜持地站起来转身走了。
李昭鱼微微偏头看了一眼崔引诛,目光交错,崔引诛低下身为她拂了拂裙摆,眼神微微向后了一个幅度。
计划照旧。
达奚双今日也在,她今日是作为都护府将领来的,之前跟在贺弈阵营里的一部分达奚家的人由她暂时代管,这也是分头下注的好处了,达奚家比乞扶家来说要容易一点,不至于太过难看。
她刚刚一直在看贺浑的目光,心里不是滋味,她在这里许久,贺浑却没有看她一眼,从前她也寻机跟在贺浑的身边,那时候贺浑并没有太过在意,但是现在却有意疏远,她本来只觉得贺浑娶回来一个公主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不过是听他父亲的话,娶回来当个摆设罢了。
整个凉州,她觉得只有她才配待在贺浑的身边,那个位置本该是她的,贺浑夫人的位置没有什么稀罕的,但是贺浑心里的位置应该是她的。
她达奚双出身鲜卑贵族,父亲在凉州纵横多年,她自己也是能带兵打仗的,哪样不比这个公主强,看那娇滴滴的样子,贺浑难道就是看上她这张脸了?
可是她是大晋的公主,若不是她,贺浑何必等着朝廷的旨意,早就拿了都护的印信。
这人是个祸害!
不能留!
她抬眼,对上了目光。
嘴角微微带着一点淡笑。
达奚双脸上是带着一点笑意的,但是心里却冷哼了一声,李昭鱼的目光都淡漠又疏离,看着她的时候有一种俯视之感,那是一种不在意的意思,达奚双觉得被她划过的那一眼刺伤,心底搅动起来一点怒气。
这个公主看上去纯良无害,但是她知道这人正在一点点的抓住整个凉州,因为她见到了贺浑今日的目光,那是交付和信任,他对着别人的狠厉依旧,可是他怎么可以对着这个大晋朝廷的公主露出那样的臣服之意?
达奚双觉得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