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这个据点,赵缭赶忙寻去另一个。
另个据点在一栋客栈的二层,从阳台推门而入前,赵缭仰头看了眼天色,心中已有些着急。
然而,推开门后,横尸遍地的景象给了她不小的震惊。
急着处理的人,已经被全部处理得干干净净,赵缭本该轻松的心情却又高高提起,进屋关上了门,仔细打量起现场。
看遍后,赵缭发现所有人在腹部的致命伤,几乎都在一个位置不说,就连刺入的深度都高度一致。
不深不浅,保证一刀毙命的同时,好似在尽可能减轻亡者的痛苦。
摆在一起,颇有一种恐怖而严谨的美感。
显然是出自一人之手。
十六个人。
赵缭走到窗边,轻轻打开一个缝隙,向外看去。
外面人声鼎沸、人头攒动,每个人都有手头在忙的事,或是要行的路。没有一个人留意到咫尺之外,十余条人命的消亡。
就算是面对训练有素的死士,能以一当十也并不稀奇。
但能在闹市之中,悄无声息取十几人的性命,没有引起任何注意,难度超乎所想。
赵缭从袖口抽出短刃,沿着血溅的痕迹将当时的情形复原一遍,更加确信杀人者的功夫只怕不在自己之下。
小小蓝田县,竟还有高人潜伏。
重回热闹的街道,再看这人间温暖一隅,赵缭心境早已不同,只觉得升起的炊烟,都像是从虚假的风平浪静中,涌起的骇浪。
而入目的每一个人,在赵缭看来,都极有可能是披在普通的人皮中,不知意欲何为、包藏何心的敌人。
“阿荼,久等了。”
就在这时,李谊快步赶来,看见赵缭双手将小篮子提在身前,正望着一个方向发呆。
说是发呆也不尽然,她的意识显然没有飘忽,只是在深思之中,眼神随便落在一个实物上。
闻声转来时,明媚的笑意如播散的雨点,自然地落在她的眉眼之间,好似从不曾消失过。
“先生,您来啦。”赵缭说着探手进篮子,捧出两个釉蓝色的茶杯,兴冲冲道:“茶杯我买到了,您看这个样子好看吗?”
“好看,与原来的套杯般配,又有巧思,定能让茶客们眼前一亮。”李谊认真端详后道。
“那太好了!”赵缭将不过片刻前随手挑的茶杯放入篮子中,“我可是挑了好久呢。”
李谊笑着点点头,眼神却不经意地瞟向方才赵缭看着的方向。
赵缭立刻捕捉到,顺势指了指那个方向,道:“对了先生,那家铺子的发饰可好看了,我刚原想过去瞧瞧,又怕您来了找不到我。
我们现在去看看好不好?”
说着,赵缭已经乐颠颠地往铺子去了。
“这是怎么戴的呀。”李谊跟上来的时候,赵缭正拿着一道长长的黑色珠帘往脑袋顶插,奇怪道:“这是步摇吗,也太长了吧。”
的确,双棍的银簪体已经长于一般的发簪,长长的珠串更是长于簪体。
细看珠串,虽不是曜石串就,但一颗颗极小的黑色石头密密穿成,上面还洒了金粉,动起来时粼粼金光,也算分外精致。
早有伙计迎上来,热情道:“娘子真是好眼光,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观明台首尊同款饰品,如今盛安城里最时兴的样式。
不过,它……”
伙计正要拿起桌上同样的另一只,为赵缭演示如何佩戴时,桌上的饰品已经被拿了起来。
“是这样戴的。”李谊从赵缭手里接过,将簪体顺着头皮轻轻插入发髻,黑色的珠串便如帘幕一般,挡在赵缭双眼前,垂至下颚。
眼帘下,原本垂眼的赵缭倏而抬眸,正与李谊的双眼相对。
那一瞬间,她的眼睛,还是那双顾盼生辉的杏眼。
可珠串在轻微的摇曳碰撞中的金光闪闪晃了李谊的眼,让他看见的目光,清醒而蕴凉。
在被这目光射穿的眨眼间,李谊周身的松弛便顷刻散开,所有注意力都凝结在不自觉下压的眉眼间。
甚至手都还怔在她鬓边,没有落下。
明明只是遮挡了双眼,怎么面前人的五官、脸型和面相,竟都截然不同了。
一旁的伙计看着这二人,断了的话头卡在喉咙里,连带着上下滚了滚。
陪夫人来挑饰品的人,他见多了。可从来没见过谁能在戴发饰这么温情的举动中,毫无温情可言。
最奇怪的,是他们的举止、神态都没有任何异常,但气氛就在刹那间凝结,连他这个什么也不懂的人,都跟着紧张。
“不好看……”片刻的僵持后,赵缭转头向镜子看了一眼,立刻将珠串取了下来,放回桌上,自顾自嘟囔道:“多挡视线啊,真的有人天天戴着它吗?”
摘下珠串后,她还是从来那般,粉腮玉面肤如霜,眉眼生动,顾盼生辉。
更让李谊晃了神,不知方才那心惊的一瞬,到底是否真的发生过。
“这支好看吗?”赵缭挑了一支荼靡花样的簪子比在发髻上,转头笑问李谊,满眼期待,却发现李谊看着她,神色有些游离了。
“先生?”赵缭扬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李谊毫无痕迹地回了神,探手到桌上,精准地捡起一支银簪递在赵缭面前,嘴角终于柔和,道:
“要不试一试这一支?岑某审美有限,但不知为何,觉得它更适合阿荼。”
赵缭垂眸,那是一根没有任何繁复花样点饰的银簪,放在一堆金玉繁花里,好似无声且内化的一场风刀霜剑。
而簪头的式样,是祥云遮山。
山之无穷浩瀚,是为须弥。
赵缭抬眼看向李谊时,他也正不偏不倚看着自己。
“居然还有山形的簪子呀,我还是第一次见。”赵缭眉眼展开,笑着接过簪子,转头对着镜子戴得仔仔细细。
“是呀,这也是因观明台首尊设计的,在盛安可紧俏了,我就得了这一支,姑娘真是好运气。”
“先生的眼光果然好。”赵缭戴上后,摇头晃脑对着镜子看了半天,才转头向李谊展示道:“真好看,先生觉得呢。”
另个据点在一栋客栈的二层,从阳台推门而入前,赵缭仰头看了眼天色,心中已有些着急。
然而,推开门后,横尸遍地的景象给了她不小的震惊。
急着处理的人,已经被全部处理得干干净净,赵缭本该轻松的心情却又高高提起,进屋关上了门,仔细打量起现场。
看遍后,赵缭发现所有人在腹部的致命伤,几乎都在一个位置不说,就连刺入的深度都高度一致。
不深不浅,保证一刀毙命的同时,好似在尽可能减轻亡者的痛苦。
摆在一起,颇有一种恐怖而严谨的美感。
显然是出自一人之手。
十六个人。
赵缭走到窗边,轻轻打开一个缝隙,向外看去。
外面人声鼎沸、人头攒动,每个人都有手头在忙的事,或是要行的路。没有一个人留意到咫尺之外,十余条人命的消亡。
就算是面对训练有素的死士,能以一当十也并不稀奇。
但能在闹市之中,悄无声息取十几人的性命,没有引起任何注意,难度超乎所想。
赵缭从袖口抽出短刃,沿着血溅的痕迹将当时的情形复原一遍,更加确信杀人者的功夫只怕不在自己之下。
小小蓝田县,竟还有高人潜伏。
重回热闹的街道,再看这人间温暖一隅,赵缭心境早已不同,只觉得升起的炊烟,都像是从虚假的风平浪静中,涌起的骇浪。
而入目的每一个人,在赵缭看来,都极有可能是披在普通的人皮中,不知意欲何为、包藏何心的敌人。
“阿荼,久等了。”
就在这时,李谊快步赶来,看见赵缭双手将小篮子提在身前,正望着一个方向发呆。
说是发呆也不尽然,她的意识显然没有飘忽,只是在深思之中,眼神随便落在一个实物上。
闻声转来时,明媚的笑意如播散的雨点,自然地落在她的眉眼之间,好似从不曾消失过。
“先生,您来啦。”赵缭说着探手进篮子,捧出两个釉蓝色的茶杯,兴冲冲道:“茶杯我买到了,您看这个样子好看吗?”
“好看,与原来的套杯般配,又有巧思,定能让茶客们眼前一亮。”李谊认真端详后道。
“那太好了!”赵缭将不过片刻前随手挑的茶杯放入篮子中,“我可是挑了好久呢。”
李谊笑着点点头,眼神却不经意地瞟向方才赵缭看着的方向。
赵缭立刻捕捉到,顺势指了指那个方向,道:“对了先生,那家铺子的发饰可好看了,我刚原想过去瞧瞧,又怕您来了找不到我。
我们现在去看看好不好?”
说着,赵缭已经乐颠颠地往铺子去了。
“这是怎么戴的呀。”李谊跟上来的时候,赵缭正拿着一道长长的黑色珠帘往脑袋顶插,奇怪道:“这是步摇吗,也太长了吧。”
的确,双棍的银簪体已经长于一般的发簪,长长的珠串更是长于簪体。
细看珠串,虽不是曜石串就,但一颗颗极小的黑色石头密密穿成,上面还洒了金粉,动起来时粼粼金光,也算分外精致。
早有伙计迎上来,热情道:“娘子真是好眼光,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观明台首尊同款饰品,如今盛安城里最时兴的样式。
不过,它……”
伙计正要拿起桌上同样的另一只,为赵缭演示如何佩戴时,桌上的饰品已经被拿了起来。
“是这样戴的。”李谊从赵缭手里接过,将簪体顺着头皮轻轻插入发髻,黑色的珠串便如帘幕一般,挡在赵缭双眼前,垂至下颚。
眼帘下,原本垂眼的赵缭倏而抬眸,正与李谊的双眼相对。
那一瞬间,她的眼睛,还是那双顾盼生辉的杏眼。
可珠串在轻微的摇曳碰撞中的金光闪闪晃了李谊的眼,让他看见的目光,清醒而蕴凉。
在被这目光射穿的眨眼间,李谊周身的松弛便顷刻散开,所有注意力都凝结在不自觉下压的眉眼间。
甚至手都还怔在她鬓边,没有落下。
明明只是遮挡了双眼,怎么面前人的五官、脸型和面相,竟都截然不同了。
一旁的伙计看着这二人,断了的话头卡在喉咙里,连带着上下滚了滚。
陪夫人来挑饰品的人,他见多了。可从来没见过谁能在戴发饰这么温情的举动中,毫无温情可言。
最奇怪的,是他们的举止、神态都没有任何异常,但气氛就在刹那间凝结,连他这个什么也不懂的人,都跟着紧张。
“不好看……”片刻的僵持后,赵缭转头向镜子看了一眼,立刻将珠串取了下来,放回桌上,自顾自嘟囔道:“多挡视线啊,真的有人天天戴着它吗?”
摘下珠串后,她还是从来那般,粉腮玉面肤如霜,眉眼生动,顾盼生辉。
更让李谊晃了神,不知方才那心惊的一瞬,到底是否真的发生过。
“这支好看吗?”赵缭挑了一支荼靡花样的簪子比在发髻上,转头笑问李谊,满眼期待,却发现李谊看着她,神色有些游离了。
“先生?”赵缭扬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李谊毫无痕迹地回了神,探手到桌上,精准地捡起一支银簪递在赵缭面前,嘴角终于柔和,道:
“要不试一试这一支?岑某审美有限,但不知为何,觉得它更适合阿荼。”
赵缭垂眸,那是一根没有任何繁复花样点饰的银簪,放在一堆金玉繁花里,好似无声且内化的一场风刀霜剑。
而簪头的式样,是祥云遮山。
山之无穷浩瀚,是为须弥。
赵缭抬眼看向李谊时,他也正不偏不倚看着自己。
“居然还有山形的簪子呀,我还是第一次见。”赵缭眉眼展开,笑着接过簪子,转头对着镜子戴得仔仔细细。
“是呀,这也是因观明台首尊设计的,在盛安可紧俏了,我就得了这一支,姑娘真是好运气。”
“先生的眼光果然好。”赵缭戴上后,摇头晃脑对着镜子看了半天,才转头向李谊展示道:“真好看,先生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