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啦”一声,男子的衣衫连着皮肉,被用剑尖挑开。在他的胸口,是漠索人独有的刺青。
“奸细!是漠索人的奸细!”有人惊叫道。
“这下知道,他为什么怂恿你们出城了吧!”身上挨了好几拳头的守城士兵气道。
只是没人听他说话,百姓们都陷入有奸细混入城里的恐惧中,一时间闹闹嚷嚷、七嘴八舌。
直到,须弥高立马上,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足以盖过所有的声音。
“城池被围,县令弃城叛逃,自即日起,宝宜城交丽水军管辖。”
赵缭振臂举弓,“再有冲门、撞门、违令袭军者,一律以细作论处,有如此人,立斩无赦!”
百姓们仰头看着她,一声不吭。在须弥转身离开后,又交头接耳怒道:“凭什么不让我们逃命。”
当天,数百盏孔明灯从城外荒滩起飞,顺着夜风,有不少落在宝宜城里,在街角巷口、民居院落中留下一张张纸条。
上书:正告城中百姓,我部天军不日将攻陷宝宜城,届时城中留民俱为陇贼余孽,势必一个不留。在此之前,弃暗投明者,皆为我漠索族人,可保安然无虞。
城外,是鹰视狼顾、势如破竹的强敌。城内,是稀少的军队、不可信任的将领。
一时间,小小的纸条激起千重浪。不仅是百姓,有不少县衙的官吏都穿着便服,趁天黑时爬上城墙,意欲离城。
只头天夜里,城墙上密密麻麻爬着的人,就如同雨后的白蚁。
城墙高陡,不少人失足落下,不少人被失足的人砸下来,在地上抱着断腿、抚着脊梁“嗨呦”一片。
饶是如此,也根本无法阻挡下面的人,前仆后继还要往上爬。
而须弥也说到做到,终于有人费劲千辛万苦爬上城墙时,就会看到伸出来的弩机,指着他们的脑袋,逼他们下去。
第二日天亮时,一个人没少的宝宜城,却好似再没有一个人。
干冷的烟囱没有升起炊烟、临街的商铺挂着硕大的锁、家家户户紧密门户。
绝望的、恐怖的气氛像是沙尘暴一样,席卷全城,所有百姓都像是已经死了一样,等待着死亡。
人们咒骂着年轻气盛、有勇无谋的将领,武断地堵死他们逃生的路,让他们用生命为她的不知好歹买单。
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城中的青壮年不仅无一人从军,就是征召百姓修筑城防工事,也无一人响应。
“怎么?热水都没有?”看着侍从又拿着空茶壶回来,赵缭的亲从惊道。
“县衙的伙房、茶房人都散了,民居家家户户都关着门,明明有人在,敲门却不答应。”
“这都什么事啊!千里奔袭来为他们守城,就落得个骂声震天响。”亲从气鼓鼓道,随后立刻压低声音道:
“这要让将军听见,得多寒心啊。”
“你可太小瞧将军的心胸了,她要是会在意旁人看法的人,这些年早都气死了。”
“军师,陶将军。”亲从忙行礼。
“别生气了兄弟。”隋云期拍拍他的肩膀,“实在没有热水,也不用麻烦着烧水,先喝凉水就行,等搭伙做晚膳的时候,顺手烧点。”
隋陶二人进帐的时候,赵缭正拧着眉研究地图。
“老隋,昨日怎么样,看得清敌军人脸吗。”赵缭闻声抬头。
“完全可以。”隋云期手里抱着几个盒子,打开后,是一张张人皮面具。“面具已经赶制出来了,刚才去营中挑了几个身量差不多的人。”
昨日和漠索前队第一次交锋的时候,隋云期就在远处高岗,聚精会神盯住其中几个人,画出他们的肖像和身形。
“行。”赵缭点点头,“那就派出去吧。”
“明白~”隋云期懒洋洋打了个响指。
“老陶,李谊有消息了吗?”赵缭又转向陶若里。
“杳无音信。”陶若里摇摇头,“外面漠索包围得太严实,消息进不来也出不去。”
旁边,一位偏将直言道:“当时让代王殿下分兵出去,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现在通往关内的路,都已经被漠索封死,北境诸城又多已沦陷。
代王带着三百兵马在漠索的地盘上,回关内又回不去,来寻我们无异于被守株待的那只兔。
他孤悬在外,得募多少兵,才有可能突围啊。”
“漠索人肯定已经察觉到他了,怎么可能放任他募兵。”陶若里接道。
“这个倒不用担心。”一片阴云密布中,赵缭风轻云淡道:“以李谊的性格,不会孤悬在外、坐等被剿的。”
隋云期饶有兴趣地问道:“李谊的性格?李谊什么性格?”
“浑身是胆。”
想到李谊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样子,隋云期没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何况,三日后,漠索就会倾尽家底,来围死我们,他那边就会松快一点。”
“说起围城,将军,百姓们不肯配合参筑城防,只靠我们这点人手,压力有点大。”陶若里道。
赵缭看着愁容满面的陶若里,笑道:“这算什么事,别总发愁。小小年纪,都快愁成小老头了。”
帐内人都笑,陶若里立刻松开眉头,梗着脖子道:“我没有,我生性严肃罢了。”
赵缭仍笑着道:“城防那边不用愁,等三日,三日后都可迎刃而解。”
。。。
这几日,对宝宜城中的百姓而言,可以说度日如年。
城外,漠索大军从一开始的叫阵,到撞门攻城,更别提成天累日战鼓齐擂、骂声震天、威胁恐吓不断。
而城北的军营中,须弥再没露过面。
百姓们再说起她时,已经恨得气都气不动了,指着北边咬牙切齿道:“被吓成那个德行,还敢来逞英雄!”
“她自己逞英雄就罢了,还把我们都关起来,不让我们活命。真是不怕人坏,也不人蠢,就怕人又坏又蠢!”
在这样的气氛之中,当第三日的清晨,军营营门大开,须弥出帐的消息传来时,城中几乎所有百姓,都随着出了门。
须弥肯定是要逃了,大家跟着她一起逃,说不定还能活命。留在城里,保准是没命了。
可一齐拥到城门边,大家才觉得不对劲。
门外,漠索叫阵的声音如雷声震天,扬言已经封锁周围五十里,宝宜城里的一只耗子都跑不出去。
这时又有脑子转得快的惊呼,须弥是不是要献城求生!
这话一出,百姓们登时如凉水浇进油锅,炸翻了天。
一时间,举城惊恐,人人哀嚎,好似已经看见凶狠的漠索兵挥着弯刀,冲进城来。
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城门打开,须弥出城献降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冲出去,趁乱逃命。尽管外有围兵,但有一线的生机,也总好过在城里,等着被屠得好。
然而,城门边,丽水军的军士们面对城内围成一圈,没有一个缺口。像是城墙内的,又一道城墙。
须弥骑马而来的时候,这道人墙才裂开一个口。等她过去后,又立刻封死了。
这下,百姓们都疯了一样得冲撞起来,像是被锁在火场里的困兽,哭骂不已。
“卖城求生,无耻!无耻!”“你想活,为什么不让我们活!”“什么军旗、军号,也藏不住你一身鬼皮!”
民怨沸腾的时候,一个年长的老者,忽然冷静地说了一句:“可她,也不是要献降的样子啊。”
这才有人注意到须弥。
她着黑甲、挂紫披、头顶盔瑛,全副武装,身后背着蒙在布里的武器。
在她身下,战马因身披重甲,甚至看不出马的颜色。
城门放下需要时间,赵缭将马缰勒在手里,面向城门、背对万民,孤身一人。
城门洞的阴影全都压在她的身上,也没压垮她笔挺挺,一根根骨,只将她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有棱角。
她的背影,坚定,沉默,对背后的一切充耳不闻,对将面对的前方无所畏惧。
不知为何,看着这个背影,躁动着的人群渐渐被安抚住了。
“乡亲们。”赵缭忽而调转马头,面向乌压压的人群。
今日的她,远远没有那日刺死奸细时的凌厉,露出几分难得的温和。
“这里是我们的城,我们的家,该逃的就不是我们。
我不会与此城共存亡。因为,英勇的宝宜城,千秋无虞,万世无忧!”
话音落时,城门吊起,露出城外的大军压境。
这么近地直面漠索铁骑,百姓们无不纷纷后撤。
赵缭却说:“不必关城门,没人进得来。”
说罢,她急转马头,挥动马缰、紧夹马腹,一人一马如箭矢一般,射出城门。
再没回头。
她冲出城门的那一刻,百姓们才意识到,须弥竟然要只身出战、迎上漠索的数万铁骑。
沉默的人群中,一个孩子奶声奶气喊了一声:“大姐姐,回来!”
彻底将悲壮的气氛,拉到顶峰。
方才还骂声不绝的百姓们,此时也面露不忍。
她年轻气盛、不知轻重是真,但英勇无畏,也是真。
比城内更吃惊的,是城外的漠索铁骑。
他们在看到一人一马冲出护城河上的吊桥时,还在等着城中大军开出。
然而,确确实实,只有她一人,冲在阵前,勒停奔马。
其实,在方才等城门放下的时候,赵缭的心绪都是乱的。
那种乱,不是单纯的恐惧,而是动物在濒临死亡的时候,本能产生的带着神性的预感。
所以那番话,赵缭是在安抚民众,也是在安抚自己。
然此时此刻,赵缭奔出城门、跨过护城河,直面大名鼎鼎的漠索大军时,近得可以看见敌将的表情,可以看见马面上的纹路。
在她面前,是横扫北境的数万铁骑。在她身后,空无一人。
赵缭的心,却突然不乱了,只有一种坦然的平静。
在她耳边,只有一个纯真的声音。
阿耶,阿耶!我还要听宝宜城之战的故事!
赵岘护着先帝连退五十里,退至孤城宝宜,在危难之际阵杀漠索名将户苏里戈,使局势转危为安的故事,赵缭儿时听了几十遍。
那日,赵岘一人横枪立马,孤身叫阵,道:“漠索蛮夷莫猖狂,我乃崆峒赵天襄,军号丽水,枪号九梨天罡,有胆者谁敢于我一战?”
这个故事,赵缭已经倒背如流。但每一次听,她还是激动得两眼放光,举着小手喊:“宝宜宝宜!我也是宝宜!”
而听完这个故事后,赵缭总要跑去崆峒赵氏的祠堂。在那里,挂着先帝亲题的字:
百兵巅,诸器王,崆峒天下第一枪。
阿耶,崆峒赵氏,就是年幼的赵缭心中,唯一的英雄主义。
这个信仰,直到今天。
今天,那个听着宝宜城之战英雄故事的小女娘
那个被逼着习屠央的刀,也要在深夜的竹林里练枪的小女娘
终于背着自己的枪,走到了宝宜城的阵前,站上了宝宜城的战场。
天高地远、风朗气清、身骑战马、背负长枪。
赵缭的处境,从未像现在一样生死一线过。
她的心,她的魂魄,她的精神,也从未像现在一样自由过。
“须弥!”射摩从裂开的大军中,出至阵前,弯刀直指赵缭,断喝道:“你别太张狂了!”
赵缭充耳不闻,气定神闲地卸下背后的武器,一把扯掉蒙在上面的布后,信手一扬,露出一杆长八尺六、俱已黄铜打造的长枪。
此枪一出,城内城外的人同时发出一声惊呼,显然对它都不陌生。
枪身的蕴凉咬住赵缭手掌的同时,锻造这把长枪的烈火,燃上了赵缭的心头。
赵缭一手覆面,取下玄铁面具,扔在沙地里,露出眉眼俱凝的一张清面。
她握枪振臂,声如洪钟:
“漠索蛮夷莫猖狂,我乃崆峒赵宝宜,军号丽水,枪号九梨天罡,有胆者谁敢与我一战!”
以城为名,那守城,就是命。
话音落,还不等大军反应,赵缭已手握长枪,挥鞭疾驰,飞入阵中。
那一刻,赵缭的胆色惊世俗,豪气贯长虹。
与这样气势腾腾的人迎面,胆气微者,未战先怯,不迎反让;胆气盛者,提刀来迎,无不死在长枪之下。
看到九梨天罡枪的那一刻,射摩愣了一瞬的神。
而就是在这一瞬之间,他再回神时,赵缭已提枪在他面前,连扫他面前五员贴身护卫。
“哧—”的一声,赵缭纵起一枪,之迅即、之势猛,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生受这一枪。
枪尖刺入射摩的咽喉,再将枪身一拧,射摩连一声惊呼都没有发出来。
之后,赵缭飞起绳索,甩出套住射摩。
周围的漠索骑兵大惊,立刻围拢包杀上来的时候,赵缭提枪勒缰,战马前蹄骤然腾起。
是时,天风响,金枪扬,马蹄踏碎青玻璃。
四周的骑兵和战马的躲避,几乎是出于本能。
就是这一瞬间的胆怯,足以赵缭狠拉马缰、调转马头、冲出重围,马后拖行射摩的尸身,一骑绝尘,直入城中。
城门没有关,让城中的百姓目睹了阵前发生的一切。
从赵缭扔掉面具,自报家门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沸腾了。
当年,赵岘在宝宜城一战成名,护住满城百姓的性命,居功甚伟,被宝宜城的百姓封为宝宜城的武圣人。
十八年过去,一代人老了,一代人正年轻。
而坐落在宝宜城东南西北四角的,四座赵氏武圣人殿里,香火依然如建殿时一般的旺盛。
而今日,武圣之后,崆峒赵氏族人,再一次守住了这座岌岌可危的城池。
赵缭拖着射摩冲进城中,城门吊起的空隙,在她身后,漠索铁骑无一人敢追来。
城门关紧的瞬间,宝宜城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一刻钟后,城墙上竖起十面红色的丽水军旗,迎风招展。
而射摩被枭去首级、戳满窟窿眼的尸身,倒掉下城楼。
。。。
漠索汗帐中,驰骋沙漠的老狼贺利具,在发狂的愤怒之中,连砍几十名近身侍从,弯刀落在大儿子的肩膀时,力道都没有任何的减弱。
“父汗!父汗!”贺利具的大儿子本戈被压跪在地上,肩头鲜血横流,双手死死握住父亲的刀刃,艰难开口时,字字泣血。
“父汗……息怒!”
儿子的哀鸣只唤醒了贺利具一星半点的理智,他猛地起刀而出,以刀为杖扎进地里,双手按在刀柄上,沉重地呼吸着,双目仍如黑夜中的狼眼一般,凶光毕露。
他掌下的刀刃,如同一道河床。屡屡鲜血顺流而下,滋润土壤。
“接回射摩了吗?”贺利具整张脸都是阴的。
“回……回禀父汗……还未……”本戈颤抖着道。
更多的,他不敢说。
射摩被刺死、挂在城墙上示众后,贺利具又气又恨,立刻再派精锐,前去夺尸。
漠索骑兵射断挂着射摩的绳子,城下早有人接应。
不想绳子和射摩的尸体上,早已浇满火油。
在漠索弯弓的刹那,城上的士兵已经扔火炬点燃绳子。
射摩掉下城池的时候,已经烧成无法近身的一堆篝火。
等漠索兵终于手忙脚乱把火扑灭时,射摩只是一地的灰了。
“啪”的一声脆响,贺利具一掌贯在本戈脸上,喝道:“废物!”
本戈剧烈咳嗽几声,喷出和着血的两颗牙的碎片。
“传我汗令,集结所有的力量、不惜任何代价,强攻宝宜城!”贺利具死死咬着后牙,血腥味渗了满嘴。“我贺利具,誓杀赵缭!”
“是……”本戈捂着发肿的脸,艰难应道。
“还有,找到李谊了吗?”贺利具忽而问道。
“还没有……已遍寻北境,就是不见李谊踪迹。”
。。。
第二日清晨,北境天勉城。
宝宜城大败的消息传遍北境,漠索已攻陷的各城漠索守军,在接到贺利具急发的汗令后,又恢复了高度的警惕,进入战备状态。
相较其余几城,天勉城守将、漠索叶护、贺利具的胞弟阿霍齐则没有那么紧张。
一方面,能得封叶护,就可以知阿霍齐此人能力非凡。
叶护在漠索的地位,仅次于可汗,由汗族子弟中最英勇者担任。
一方面,天勉城位于漠索侵占五座城池中的最北面,已经座落在乌图卓应山中。
所以,虽然天勉城是回漠北的必经要道、咽喉所在,但前面必经还有四座陷落城挡着,就算赵缭是天将神兵,也不可能越过四座城池,直击天勉。
更何况,漠索最精锐的大军,全都正向着宝宜城集结,把赵缭围得瓮中之鳖一般。
不过尽管如此,因天勉城位置重要,又囤放着漠索大军所有的粮草,所以贺利具攻占此城后,还是留下英勇的阿霍齐做守将,以及三千精兵守城,保护自己回老家的路。
得知赵缭阵杀射摩的消息后,亲叔叔阿霍齐没有吃惊,只有嗤笑,对手下人道:
“早说射摩那小子就是个酒囊饭袋,被个女的给挫骨扬灰,真是笑话。”
手下人却有些担心,道:“叶护,我们要不要加固下城防,以防赵缭夺城?”
阿霍齐握着酒杯,发出雷鸣般的笑声:“你个狗娘养的东西,长成人形,胆还是狗胆。前面几座城的人是死绝了不成,你怕个什么?”
说罢,阿霍齐又痛饮两坛子佳酿,醉得不省人事,沉沉睡去。
天不亮时,手下人发疯得摇搡他,足足摇了半刻钟,他才终于醒来。
“天都不亮,你、他娘的做甚!”
手下人急道:“叶护!不好了!有人在城下叫阵!”
“什么?”阿霍齐大惊,“赵……赵缭打过来了?”
“不是赵缭,是个男子,好像是陇朝的一个王,叫……叫……”侍从原就不会说中原官话,憋了半天,也叫不出那人的名字。
“李谊。”阿霍齐脱口而出,立刻问道:“其他城池呢,有什么消息吗?”
侍从苦着脸:“什么消息也没有啊……”
“嚯……”因为听到太离奇的事情,阿霍齐在宿醉的头痛中,还是吃了一惊:
“你的意思是,只有三百兵马的痨病鬼李谊,深入四城之后,来夺我天勉城?”
“奸细!是漠索人的奸细!”有人惊叫道。
“这下知道,他为什么怂恿你们出城了吧!”身上挨了好几拳头的守城士兵气道。
只是没人听他说话,百姓们都陷入有奸细混入城里的恐惧中,一时间闹闹嚷嚷、七嘴八舌。
直到,须弥高立马上,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足以盖过所有的声音。
“城池被围,县令弃城叛逃,自即日起,宝宜城交丽水军管辖。”
赵缭振臂举弓,“再有冲门、撞门、违令袭军者,一律以细作论处,有如此人,立斩无赦!”
百姓们仰头看着她,一声不吭。在须弥转身离开后,又交头接耳怒道:“凭什么不让我们逃命。”
当天,数百盏孔明灯从城外荒滩起飞,顺着夜风,有不少落在宝宜城里,在街角巷口、民居院落中留下一张张纸条。
上书:正告城中百姓,我部天军不日将攻陷宝宜城,届时城中留民俱为陇贼余孽,势必一个不留。在此之前,弃暗投明者,皆为我漠索族人,可保安然无虞。
城外,是鹰视狼顾、势如破竹的强敌。城内,是稀少的军队、不可信任的将领。
一时间,小小的纸条激起千重浪。不仅是百姓,有不少县衙的官吏都穿着便服,趁天黑时爬上城墙,意欲离城。
只头天夜里,城墙上密密麻麻爬着的人,就如同雨后的白蚁。
城墙高陡,不少人失足落下,不少人被失足的人砸下来,在地上抱着断腿、抚着脊梁“嗨呦”一片。
饶是如此,也根本无法阻挡下面的人,前仆后继还要往上爬。
而须弥也说到做到,终于有人费劲千辛万苦爬上城墙时,就会看到伸出来的弩机,指着他们的脑袋,逼他们下去。
第二日天亮时,一个人没少的宝宜城,却好似再没有一个人。
干冷的烟囱没有升起炊烟、临街的商铺挂着硕大的锁、家家户户紧密门户。
绝望的、恐怖的气氛像是沙尘暴一样,席卷全城,所有百姓都像是已经死了一样,等待着死亡。
人们咒骂着年轻气盛、有勇无谋的将领,武断地堵死他们逃生的路,让他们用生命为她的不知好歹买单。
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城中的青壮年不仅无一人从军,就是征召百姓修筑城防工事,也无一人响应。
“怎么?热水都没有?”看着侍从又拿着空茶壶回来,赵缭的亲从惊道。
“县衙的伙房、茶房人都散了,民居家家户户都关着门,明明有人在,敲门却不答应。”
“这都什么事啊!千里奔袭来为他们守城,就落得个骂声震天响。”亲从气鼓鼓道,随后立刻压低声音道:
“这要让将军听见,得多寒心啊。”
“你可太小瞧将军的心胸了,她要是会在意旁人看法的人,这些年早都气死了。”
“军师,陶将军。”亲从忙行礼。
“别生气了兄弟。”隋云期拍拍他的肩膀,“实在没有热水,也不用麻烦着烧水,先喝凉水就行,等搭伙做晚膳的时候,顺手烧点。”
隋陶二人进帐的时候,赵缭正拧着眉研究地图。
“老隋,昨日怎么样,看得清敌军人脸吗。”赵缭闻声抬头。
“完全可以。”隋云期手里抱着几个盒子,打开后,是一张张人皮面具。“面具已经赶制出来了,刚才去营中挑了几个身量差不多的人。”
昨日和漠索前队第一次交锋的时候,隋云期就在远处高岗,聚精会神盯住其中几个人,画出他们的肖像和身形。
“行。”赵缭点点头,“那就派出去吧。”
“明白~”隋云期懒洋洋打了个响指。
“老陶,李谊有消息了吗?”赵缭又转向陶若里。
“杳无音信。”陶若里摇摇头,“外面漠索包围得太严实,消息进不来也出不去。”
旁边,一位偏将直言道:“当时让代王殿下分兵出去,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现在通往关内的路,都已经被漠索封死,北境诸城又多已沦陷。
代王带着三百兵马在漠索的地盘上,回关内又回不去,来寻我们无异于被守株待的那只兔。
他孤悬在外,得募多少兵,才有可能突围啊。”
“漠索人肯定已经察觉到他了,怎么可能放任他募兵。”陶若里接道。
“这个倒不用担心。”一片阴云密布中,赵缭风轻云淡道:“以李谊的性格,不会孤悬在外、坐等被剿的。”
隋云期饶有兴趣地问道:“李谊的性格?李谊什么性格?”
“浑身是胆。”
想到李谊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样子,隋云期没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何况,三日后,漠索就会倾尽家底,来围死我们,他那边就会松快一点。”
“说起围城,将军,百姓们不肯配合参筑城防,只靠我们这点人手,压力有点大。”陶若里道。
赵缭看着愁容满面的陶若里,笑道:“这算什么事,别总发愁。小小年纪,都快愁成小老头了。”
帐内人都笑,陶若里立刻松开眉头,梗着脖子道:“我没有,我生性严肃罢了。”
赵缭仍笑着道:“城防那边不用愁,等三日,三日后都可迎刃而解。”
。。。
这几日,对宝宜城中的百姓而言,可以说度日如年。
城外,漠索大军从一开始的叫阵,到撞门攻城,更别提成天累日战鼓齐擂、骂声震天、威胁恐吓不断。
而城北的军营中,须弥再没露过面。
百姓们再说起她时,已经恨得气都气不动了,指着北边咬牙切齿道:“被吓成那个德行,还敢来逞英雄!”
“她自己逞英雄就罢了,还把我们都关起来,不让我们活命。真是不怕人坏,也不人蠢,就怕人又坏又蠢!”
在这样的气氛之中,当第三日的清晨,军营营门大开,须弥出帐的消息传来时,城中几乎所有百姓,都随着出了门。
须弥肯定是要逃了,大家跟着她一起逃,说不定还能活命。留在城里,保准是没命了。
可一齐拥到城门边,大家才觉得不对劲。
门外,漠索叫阵的声音如雷声震天,扬言已经封锁周围五十里,宝宜城里的一只耗子都跑不出去。
这时又有脑子转得快的惊呼,须弥是不是要献城求生!
这话一出,百姓们登时如凉水浇进油锅,炸翻了天。
一时间,举城惊恐,人人哀嚎,好似已经看见凶狠的漠索兵挥着弯刀,冲进城来。
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城门打开,须弥出城献降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冲出去,趁乱逃命。尽管外有围兵,但有一线的生机,也总好过在城里,等着被屠得好。
然而,城门边,丽水军的军士们面对城内围成一圈,没有一个缺口。像是城墙内的,又一道城墙。
须弥骑马而来的时候,这道人墙才裂开一个口。等她过去后,又立刻封死了。
这下,百姓们都疯了一样得冲撞起来,像是被锁在火场里的困兽,哭骂不已。
“卖城求生,无耻!无耻!”“你想活,为什么不让我们活!”“什么军旗、军号,也藏不住你一身鬼皮!”
民怨沸腾的时候,一个年长的老者,忽然冷静地说了一句:“可她,也不是要献降的样子啊。”
这才有人注意到须弥。
她着黑甲、挂紫披、头顶盔瑛,全副武装,身后背着蒙在布里的武器。
在她身下,战马因身披重甲,甚至看不出马的颜色。
城门放下需要时间,赵缭将马缰勒在手里,面向城门、背对万民,孤身一人。
城门洞的阴影全都压在她的身上,也没压垮她笔挺挺,一根根骨,只将她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有棱角。
她的背影,坚定,沉默,对背后的一切充耳不闻,对将面对的前方无所畏惧。
不知为何,看着这个背影,躁动着的人群渐渐被安抚住了。
“乡亲们。”赵缭忽而调转马头,面向乌压压的人群。
今日的她,远远没有那日刺死奸细时的凌厉,露出几分难得的温和。
“这里是我们的城,我们的家,该逃的就不是我们。
我不会与此城共存亡。因为,英勇的宝宜城,千秋无虞,万世无忧!”
话音落时,城门吊起,露出城外的大军压境。
这么近地直面漠索铁骑,百姓们无不纷纷后撤。
赵缭却说:“不必关城门,没人进得来。”
说罢,她急转马头,挥动马缰、紧夹马腹,一人一马如箭矢一般,射出城门。
再没回头。
她冲出城门的那一刻,百姓们才意识到,须弥竟然要只身出战、迎上漠索的数万铁骑。
沉默的人群中,一个孩子奶声奶气喊了一声:“大姐姐,回来!”
彻底将悲壮的气氛,拉到顶峰。
方才还骂声不绝的百姓们,此时也面露不忍。
她年轻气盛、不知轻重是真,但英勇无畏,也是真。
比城内更吃惊的,是城外的漠索铁骑。
他们在看到一人一马冲出护城河上的吊桥时,还在等着城中大军开出。
然而,确确实实,只有她一人,冲在阵前,勒停奔马。
其实,在方才等城门放下的时候,赵缭的心绪都是乱的。
那种乱,不是单纯的恐惧,而是动物在濒临死亡的时候,本能产生的带着神性的预感。
所以那番话,赵缭是在安抚民众,也是在安抚自己。
然此时此刻,赵缭奔出城门、跨过护城河,直面大名鼎鼎的漠索大军时,近得可以看见敌将的表情,可以看见马面上的纹路。
在她面前,是横扫北境的数万铁骑。在她身后,空无一人。
赵缭的心,却突然不乱了,只有一种坦然的平静。
在她耳边,只有一个纯真的声音。
阿耶,阿耶!我还要听宝宜城之战的故事!
赵岘护着先帝连退五十里,退至孤城宝宜,在危难之际阵杀漠索名将户苏里戈,使局势转危为安的故事,赵缭儿时听了几十遍。
那日,赵岘一人横枪立马,孤身叫阵,道:“漠索蛮夷莫猖狂,我乃崆峒赵天襄,军号丽水,枪号九梨天罡,有胆者谁敢于我一战?”
这个故事,赵缭已经倒背如流。但每一次听,她还是激动得两眼放光,举着小手喊:“宝宜宝宜!我也是宝宜!”
而听完这个故事后,赵缭总要跑去崆峒赵氏的祠堂。在那里,挂着先帝亲题的字:
百兵巅,诸器王,崆峒天下第一枪。
阿耶,崆峒赵氏,就是年幼的赵缭心中,唯一的英雄主义。
这个信仰,直到今天。
今天,那个听着宝宜城之战英雄故事的小女娘
那个被逼着习屠央的刀,也要在深夜的竹林里练枪的小女娘
终于背着自己的枪,走到了宝宜城的阵前,站上了宝宜城的战场。
天高地远、风朗气清、身骑战马、背负长枪。
赵缭的处境,从未像现在一样生死一线过。
她的心,她的魂魄,她的精神,也从未像现在一样自由过。
“须弥!”射摩从裂开的大军中,出至阵前,弯刀直指赵缭,断喝道:“你别太张狂了!”
赵缭充耳不闻,气定神闲地卸下背后的武器,一把扯掉蒙在上面的布后,信手一扬,露出一杆长八尺六、俱已黄铜打造的长枪。
此枪一出,城内城外的人同时发出一声惊呼,显然对它都不陌生。
枪身的蕴凉咬住赵缭手掌的同时,锻造这把长枪的烈火,燃上了赵缭的心头。
赵缭一手覆面,取下玄铁面具,扔在沙地里,露出眉眼俱凝的一张清面。
她握枪振臂,声如洪钟:
“漠索蛮夷莫猖狂,我乃崆峒赵宝宜,军号丽水,枪号九梨天罡,有胆者谁敢与我一战!”
以城为名,那守城,就是命。
话音落,还不等大军反应,赵缭已手握长枪,挥鞭疾驰,飞入阵中。
那一刻,赵缭的胆色惊世俗,豪气贯长虹。
与这样气势腾腾的人迎面,胆气微者,未战先怯,不迎反让;胆气盛者,提刀来迎,无不死在长枪之下。
看到九梨天罡枪的那一刻,射摩愣了一瞬的神。
而就是在这一瞬之间,他再回神时,赵缭已提枪在他面前,连扫他面前五员贴身护卫。
“哧—”的一声,赵缭纵起一枪,之迅即、之势猛,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生受这一枪。
枪尖刺入射摩的咽喉,再将枪身一拧,射摩连一声惊呼都没有发出来。
之后,赵缭飞起绳索,甩出套住射摩。
周围的漠索骑兵大惊,立刻围拢包杀上来的时候,赵缭提枪勒缰,战马前蹄骤然腾起。
是时,天风响,金枪扬,马蹄踏碎青玻璃。
四周的骑兵和战马的躲避,几乎是出于本能。
就是这一瞬间的胆怯,足以赵缭狠拉马缰、调转马头、冲出重围,马后拖行射摩的尸身,一骑绝尘,直入城中。
城门没有关,让城中的百姓目睹了阵前发生的一切。
从赵缭扔掉面具,自报家门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沸腾了。
当年,赵岘在宝宜城一战成名,护住满城百姓的性命,居功甚伟,被宝宜城的百姓封为宝宜城的武圣人。
十八年过去,一代人老了,一代人正年轻。
而坐落在宝宜城东南西北四角的,四座赵氏武圣人殿里,香火依然如建殿时一般的旺盛。
而今日,武圣之后,崆峒赵氏族人,再一次守住了这座岌岌可危的城池。
赵缭拖着射摩冲进城中,城门吊起的空隙,在她身后,漠索铁骑无一人敢追来。
城门关紧的瞬间,宝宜城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一刻钟后,城墙上竖起十面红色的丽水军旗,迎风招展。
而射摩被枭去首级、戳满窟窿眼的尸身,倒掉下城楼。
。。。
漠索汗帐中,驰骋沙漠的老狼贺利具,在发狂的愤怒之中,连砍几十名近身侍从,弯刀落在大儿子的肩膀时,力道都没有任何的减弱。
“父汗!父汗!”贺利具的大儿子本戈被压跪在地上,肩头鲜血横流,双手死死握住父亲的刀刃,艰难开口时,字字泣血。
“父汗……息怒!”
儿子的哀鸣只唤醒了贺利具一星半点的理智,他猛地起刀而出,以刀为杖扎进地里,双手按在刀柄上,沉重地呼吸着,双目仍如黑夜中的狼眼一般,凶光毕露。
他掌下的刀刃,如同一道河床。屡屡鲜血顺流而下,滋润土壤。
“接回射摩了吗?”贺利具整张脸都是阴的。
“回……回禀父汗……还未……”本戈颤抖着道。
更多的,他不敢说。
射摩被刺死、挂在城墙上示众后,贺利具又气又恨,立刻再派精锐,前去夺尸。
漠索骑兵射断挂着射摩的绳子,城下早有人接应。
不想绳子和射摩的尸体上,早已浇满火油。
在漠索弯弓的刹那,城上的士兵已经扔火炬点燃绳子。
射摩掉下城池的时候,已经烧成无法近身的一堆篝火。
等漠索兵终于手忙脚乱把火扑灭时,射摩只是一地的灰了。
“啪”的一声脆响,贺利具一掌贯在本戈脸上,喝道:“废物!”
本戈剧烈咳嗽几声,喷出和着血的两颗牙的碎片。
“传我汗令,集结所有的力量、不惜任何代价,强攻宝宜城!”贺利具死死咬着后牙,血腥味渗了满嘴。“我贺利具,誓杀赵缭!”
“是……”本戈捂着发肿的脸,艰难应道。
“还有,找到李谊了吗?”贺利具忽而问道。
“还没有……已遍寻北境,就是不见李谊踪迹。”
。。。
第二日清晨,北境天勉城。
宝宜城大败的消息传遍北境,漠索已攻陷的各城漠索守军,在接到贺利具急发的汗令后,又恢复了高度的警惕,进入战备状态。
相较其余几城,天勉城守将、漠索叶护、贺利具的胞弟阿霍齐则没有那么紧张。
一方面,能得封叶护,就可以知阿霍齐此人能力非凡。
叶护在漠索的地位,仅次于可汗,由汗族子弟中最英勇者担任。
一方面,天勉城位于漠索侵占五座城池中的最北面,已经座落在乌图卓应山中。
所以,虽然天勉城是回漠北的必经要道、咽喉所在,但前面必经还有四座陷落城挡着,就算赵缭是天将神兵,也不可能越过四座城池,直击天勉。
更何况,漠索最精锐的大军,全都正向着宝宜城集结,把赵缭围得瓮中之鳖一般。
不过尽管如此,因天勉城位置重要,又囤放着漠索大军所有的粮草,所以贺利具攻占此城后,还是留下英勇的阿霍齐做守将,以及三千精兵守城,保护自己回老家的路。
得知赵缭阵杀射摩的消息后,亲叔叔阿霍齐没有吃惊,只有嗤笑,对手下人道:
“早说射摩那小子就是个酒囊饭袋,被个女的给挫骨扬灰,真是笑话。”
手下人却有些担心,道:“叶护,我们要不要加固下城防,以防赵缭夺城?”
阿霍齐握着酒杯,发出雷鸣般的笑声:“你个狗娘养的东西,长成人形,胆还是狗胆。前面几座城的人是死绝了不成,你怕个什么?”
说罢,阿霍齐又痛饮两坛子佳酿,醉得不省人事,沉沉睡去。
天不亮时,手下人发疯得摇搡他,足足摇了半刻钟,他才终于醒来。
“天都不亮,你、他娘的做甚!”
手下人急道:“叶护!不好了!有人在城下叫阵!”
“什么?”阿霍齐大惊,“赵……赵缭打过来了?”
“不是赵缭,是个男子,好像是陇朝的一个王,叫……叫……”侍从原就不会说中原官话,憋了半天,也叫不出那人的名字。
“李谊。”阿霍齐脱口而出,立刻问道:“其他城池呢,有什么消息吗?”
侍从苦着脸:“什么消息也没有啊……”
“嚯……”因为听到太离奇的事情,阿霍齐在宿醉的头痛中,还是吃了一惊:
“你的意思是,只有三百兵马的痨病鬼李谊,深入四城之后,来夺我天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