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冀明棠陷入了梦乡,那梦境似曾相识,却又透着一丝陌生。

    五年前,冀明棠还不是如今众人熟知的这个名字,她本名冀明笙。在一场学生联谊会上,冀明笙结识了高一届的学长高世轲,她亲昵地唤他 “阿轲”。阿轲是个热情且爽朗的少年,生得俊逸清秀,在校园里颇有名气,其才华更是声名远扬。冀明笙从未遇见过像阿轲这般满腹经纶的男子,阿轲给她讲述了许多自己的经历,那些旅途中的见闻与故事,令冀明笙听得如痴如醉,她像着了魔一般崇拜着阿轲。彼时,孟长生不过是冀明笙众多追求者中的一员,可他格外执着,死缠烂打,让冀明笙厌烦不已。

    冀明笙生得极美,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美貌既是一把耀眼的利剑,却也可能成为致命的屠刀。冀明笙多次遭到国民官兵的挑衅与威逼,在一次次的屈辱与恐惧中,她对这个时代感到深深的迷茫。这真的是她日夜拥护的国家吗?脑海中被灌输的思想,真的能拯救这个国家吗?直到她遇见阿轲,从阿轲那里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知晓了诸多拯救国家的宏伟蓝图,她才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寻到了活下去的希望。而孟长生,也在一次偶然的契机下,与阿轲探讨思想,意外地被共产主义思想所折服。他难以相信,世上竟存在这般神奇的思想,能让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重获生机与希望,刹那间,他内心的爱国热忱被彻底点燃。

    自那以后,阿轲每次接到地下党组织派发的任务,总会邀上冀明笙和孟长生一同参与。起初,二人对这些任务的意义并未完全领会,但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他们逐渐意识到,这是一条能将中国从战火与苦难中解救出来的道路。后来,经阿轲介绍,冀明笙和孟长生顺利加入了共产党。在那个特殊的夜晚,阿轲站在前方,冀明笙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满是坚定,她觉得这个背影足以撑起自己的整个世界,能够带她奔赴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硝烟的理想国度。也就是在那一晚,他们三人成为了最知心的朋友,阿轲让孟长生见证了他与冀明笙之间真挚的革命爱情,而孟长生,也终于放下了长久以来对冀明笙的执念。

    此后,组织不断下达任务,他们三人仿若天生的搭档,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然而,冀明笙在离开阿轲和孟长生后,再也找不回从前执行任务时的游刃有余。每至夜深人静,孤独与思念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她只能借酒消愁,试图忘却对阿轲的深切思念。

    命运的转折总是猝不及防。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们不慎忽略了埋藏在地下的一颗炸弹。千钧一发之际,阿轲为了救冀明笙,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炸弹的袭击。那一幕,成为了冀明笙此生无法忘却的噩梦。她永远忘不了阿轲在自己眼前被炸得粉碎的场景,每一次回忆起来,都痛彻心扉,仿佛有千万根钢针在穿刺她的心脏。

    “明笙,长生,你们一定要替我看到国家迎来光明的那一天,千万不要放弃革命,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阿轲临终前的话语,时常在冀明笙耳边回响。冀明笙哭得几近昏厥,若不是孟长生当机立断敲晕了她,她定会不顾一切地选择与阿轲共赴黄泉。然而,当她苏醒过来时,孟长生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起初以为孟长生是去为阿轲报仇了,可旁人却告诉她,阿轲的牺牲致使整个交通站线路暴露瘫痪,所幸,他的死也换来了交通线路上其他同志的安全。而孟长生,因惧怕事后被追究责任,竟逃离了地下党,转而投奔了国民政府。冀明笙怎么也不愿相信这些流言蜚语,她四处寻找孟长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线索越来越少,孟长生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她的世界里。最终,她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也许,孟长生真的背叛了他们。

    如今,再次见到孟长生,冀明棠心中的愤恨与恐惧如毒蛇般紧紧缠绕着她,令她喘不过气来。那毒液仿佛在慢慢侵蚀她的全身,每到夜晚,便啃噬着她的心脏。回忆如汹涌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

    “阿轲…… 阿轲……” 冀明棠在睡梦中呢喃着,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她在呼喊阿轲的名字中惊醒。自从阿轲离去后,她日夜思念,伤痛如蚀骨之蛆,从未消散。她伸手从枕头下摸出那支手枪,这是阿轲留给她的珍贵遗物,也是支撑她坚持下去的强大信念。她曾无数次幻想过这支枪的用途:若是不幸落入敌人手中,她会用它结束自己的生命,绝不向敌人屈服;为了心中的光明与理想,她愿用它冲锋陷阵,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而若是再遇到孟长生,她也想过用这支枪了结他的性命。可她真的能做到吗?是没有勇气,还是心中仍有诸多留念?她已然分不清,也想不明白了,在这无尽的痛苦与迷茫中,她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章节目录

一世明棠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月月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月胡并收藏一世明棠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