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南京政府迅速调派一支督查组奔赴宣城,专门负责勘察吴白处长被杀一案。督查组组长正是盛世宣的老师何应仁。自六年前在南京分别后,这是师徒二人首次会晤。盛世宣早早便在火车站恭恭敬敬地等候,一接到何老,二人便迅速登上了车。
一路上,何老始终板着脸,沉默不语。他那古铜色的面颊上,一双深邃幽暗的冰眸中,满是难以言说的哀思。盛世宣端坐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乖乖地跟着何老一同进了盛公馆。
关上房门后,何老伫立在窗前,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道:“吴白的死,是你设计的吧?”
盛世宣微微一怔,身子下意识地弓了起来,站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他长叹一口气,说道:“吴白一直想要我的命,我这是为了自保,老师。”
何应仁长长地吁了口气,目光落在盛世宣身上,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知道为什么吴白的案子会由我来接手吗?虽说那根发簪是小林将军妻子的信物,但稍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出这是你在栽赃嫁祸。你以为南京那些高官都是吃干饭的吗?吴白的岳丈是什么人,别人不清楚,你还能不清楚?世宣啊,这些年你在宣城的一举一动,南京那边都看在眼里。只是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又是我最得意的门生,我无论如何都得保你。但这一次,你怎么犯了这么愚蠢的错误?校长那边我已经安抚好了。这次过来,我希望你能配合我,借这个机会逼迫小林将军与国民党合作。”
“合作???”盛世宣满脸惊讶,难以置信地望着何应仁,追问道,“现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老师您不会有别的想法吧?”
“哼,目光短浅!共产党最近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如果在战争结束之前不加以遏制,等小鬼子一撤出中国,恐怕这天下就要变成共产党的了。世宣,这点你应该也深有感触吧。我的意思,就是校长的想法。小林的背景可不简单,当年爆炸案,他几乎丧失了所有生存技能,却被破格提拔为将军,光从这一点来看,要是能拉拢他,共产党就不足为惧了。”何应仁言辞犀利,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可据我所知,他对共产党恨之入骨,我们似乎完全没有合作的必要啊。”盛世宣眉头紧锁,提出自己的疑问。
“他表面上是痛恨共产党,但他真正的目标其实是我们国民党。毕竟,现在我们才是抗日的主力军。”何应仁目光深邃,仿佛看穿了一切。
盛世宣皱了皱眉头,陷入了沉默。他当然明白何应仁的言外之意,只是何应仁是他的老师,对他有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当年他已经辜负了老师一次,放弃了老师的栽培,坚持回到宣城。如今老师千里迢迢赶来,一方面是为了国民党的大计,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来帮他化解眼前的危机。
“世宣,过会儿你跟我去小林将军府邸,别带太多人手。这次我们是去和谈,也是去寻求合作。要是小林愿意加入,这对你今后在宣城的发展可是至关重要的。”何应仁看着盛世宣,语重心长地说道。
盛世宣闭着嘴,没有回应。何应仁见他一副为难的样子,长叹一口气,喃喃道:“世宣,我是看着你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知道这一路你走得十分艰难。我一直都很愿意栽培你,只是你这不通世故的性子,实在让我头疼。前几日,校长跟我聊天时还提到了你,听他的意思,是想把你调回南京。如今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各派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我和校长都想委你以重任,不知你现在是怎么打算的?”
盛世宣抬起头,看着何应仁那充满期待又带着些许焦灼的眼神,停顿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老师一直都体谅我不喜欢政治斗争。如今我在这里过得挺好,也请老师代我转谢蒋委员长的信任。我在宣城一定会帮他守好阵地,绝不丢失一砖一土。”
何应仁摇了摇头,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疑惑道:“阿宣,你老实跟我说,你留在宣城,是不是为了那个女孩?”
盛世宣瞪大了双眼,心中一惊。他曾在何应仁面前提过一次小时候的事,没想到老师竟然记在了心上。他深知何应仁的性格,要是让老师知道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小女孩就是如今的冀明棠,老师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除掉冀明棠。想到这儿,他只觉得脊背发凉,心中惶恐不安。
“老师您想多了。在如今这个乱世,儿女情长早就不是我们该憧憬的事了。只是这些年多次身负枪伤,看过不少医生,他们都劝我以修养为主。所以学生谨遵医嘱,还望老师体谅学生的贪生怕死。”盛世宣强装镇定,试图蒙混过关。
听到这儿,何应仁突然大笑起来,打断了盛世宣的话,打趣道:“说别人贪生怕死我还信,说你盛世宣贪生怕死,打死我都不信。罢了罢了,你的那些风流韵事我也懒得管。你留在宣城也好,毕竟这里比南京安全得多。”
何应仁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盛世宣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子弟,他也不想因为一个女人和徒弟起争执。一刻钟后,何应仁拿起架子上的大衣,对盛世宣说:“你去带几个心腹之人,其余的人埋伏在将军府周围。另外,此次行动要严格保密,不能泄露半点风声。”
盛世宣点了点头,吩咐徐副官准备好车子。没一会儿,一行人便乘车朝着将军府疾驰而去。
一路上,何老始终板着脸,沉默不语。他那古铜色的面颊上,一双深邃幽暗的冰眸中,满是难以言说的哀思。盛世宣端坐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乖乖地跟着何老一同进了盛公馆。
关上房门后,何老伫立在窗前,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道:“吴白的死,是你设计的吧?”
盛世宣微微一怔,身子下意识地弓了起来,站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他长叹一口气,说道:“吴白一直想要我的命,我这是为了自保,老师。”
何应仁长长地吁了口气,目光落在盛世宣身上,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知道为什么吴白的案子会由我来接手吗?虽说那根发簪是小林将军妻子的信物,但稍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出这是你在栽赃嫁祸。你以为南京那些高官都是吃干饭的吗?吴白的岳丈是什么人,别人不清楚,你还能不清楚?世宣啊,这些年你在宣城的一举一动,南京那边都看在眼里。只是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又是我最得意的门生,我无论如何都得保你。但这一次,你怎么犯了这么愚蠢的错误?校长那边我已经安抚好了。这次过来,我希望你能配合我,借这个机会逼迫小林将军与国民党合作。”
“合作???”盛世宣满脸惊讶,难以置信地望着何应仁,追问道,“现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老师您不会有别的想法吧?”
“哼,目光短浅!共产党最近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如果在战争结束之前不加以遏制,等小鬼子一撤出中国,恐怕这天下就要变成共产党的了。世宣,这点你应该也深有感触吧。我的意思,就是校长的想法。小林的背景可不简单,当年爆炸案,他几乎丧失了所有生存技能,却被破格提拔为将军,光从这一点来看,要是能拉拢他,共产党就不足为惧了。”何应仁言辞犀利,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可据我所知,他对共产党恨之入骨,我们似乎完全没有合作的必要啊。”盛世宣眉头紧锁,提出自己的疑问。
“他表面上是痛恨共产党,但他真正的目标其实是我们国民党。毕竟,现在我们才是抗日的主力军。”何应仁目光深邃,仿佛看穿了一切。
盛世宣皱了皱眉头,陷入了沉默。他当然明白何应仁的言外之意,只是何应仁是他的老师,对他有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当年他已经辜负了老师一次,放弃了老师的栽培,坚持回到宣城。如今老师千里迢迢赶来,一方面是为了国民党的大计,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来帮他化解眼前的危机。
“世宣,过会儿你跟我去小林将军府邸,别带太多人手。这次我们是去和谈,也是去寻求合作。要是小林愿意加入,这对你今后在宣城的发展可是至关重要的。”何应仁看着盛世宣,语重心长地说道。
盛世宣闭着嘴,没有回应。何应仁见他一副为难的样子,长叹一口气,喃喃道:“世宣,我是看着你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知道这一路你走得十分艰难。我一直都很愿意栽培你,只是你这不通世故的性子,实在让我头疼。前几日,校长跟我聊天时还提到了你,听他的意思,是想把你调回南京。如今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各派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我和校长都想委你以重任,不知你现在是怎么打算的?”
盛世宣抬起头,看着何应仁那充满期待又带着些许焦灼的眼神,停顿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老师一直都体谅我不喜欢政治斗争。如今我在这里过得挺好,也请老师代我转谢蒋委员长的信任。我在宣城一定会帮他守好阵地,绝不丢失一砖一土。”
何应仁摇了摇头,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疑惑道:“阿宣,你老实跟我说,你留在宣城,是不是为了那个女孩?”
盛世宣瞪大了双眼,心中一惊。他曾在何应仁面前提过一次小时候的事,没想到老师竟然记在了心上。他深知何应仁的性格,要是让老师知道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小女孩就是如今的冀明棠,老师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除掉冀明棠。想到这儿,他只觉得脊背发凉,心中惶恐不安。
“老师您想多了。在如今这个乱世,儿女情长早就不是我们该憧憬的事了。只是这些年多次身负枪伤,看过不少医生,他们都劝我以修养为主。所以学生谨遵医嘱,还望老师体谅学生的贪生怕死。”盛世宣强装镇定,试图蒙混过关。
听到这儿,何应仁突然大笑起来,打断了盛世宣的话,打趣道:“说别人贪生怕死我还信,说你盛世宣贪生怕死,打死我都不信。罢了罢了,你的那些风流韵事我也懒得管。你留在宣城也好,毕竟这里比南京安全得多。”
何应仁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盛世宣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子弟,他也不想因为一个女人和徒弟起争执。一刻钟后,何应仁拿起架子上的大衣,对盛世宣说:“你去带几个心腹之人,其余的人埋伏在将军府周围。另外,此次行动要严格保密,不能泄露半点风声。”
盛世宣点了点头,吩咐徐副官准备好车子。没一会儿,一行人便乘车朝着将军府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