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谭溱瑛设宴为景安帝派遣从京城而来的官员接风洗尘,由西安府当地的官员作陪。

    除去顾言卿,京中一行官员还有六人,其中两个是礼部的官员,两个是刑部的官员,最后两个便是翰林院的学士。

    礼部两人,一人是礼部侍郎卢玮,另一人是礼部郎中苏侗熙,两人之间以礼部侍郎卢玮为首。

    刑部两人都是员外郎,一个叫贾观,另一个叫余仲。

    最后一个是长着一张顾言卿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的毛岘,翰林院的侍讲学士。

    加上林翎这个苦主,此行一共八人,说起来算得上声势浩大。

    林翎回到西安府就病了,这次接风宴也没有来。

    顾言卿品阶不显,被安排在靠后的座次,宋介安也是一样,只比她好上那么一点,坐在她对面的斜上方。

    每处座位都有一个婢女端着酒壶上来,摆在面前的案上。

    布政使提着酒壶,倒了一杯对着众人提起,“各位远道而来,今晚由我作东,为各位接风洗尘。”

    银制的酒杯在柔和灯光下浮着磷光,顾言卿随着捏着酒壶为自己倒了一杯,酒液清亮,波颤荡漾。

    布政使指着酒一番解释,“这酒是西安的名酿,名叫西凤酒,十分难得,甘润醇香,我留得几坛今天全都放这了,今日大家放下公事,不醉不归。”随后一口饮下。

    顾言卿轻嗅,确实醇香。

    “这酒确实好酒。”

    攥着酒杯的卢玮眼睛一闪,又倒了一杯。

    这一路上无论见什么都平淡无波,不为所动的卢玮在此刻有了变化,成熟深刻的棱角淡了肃然。

    不同于京中茶道盛行,陕西是以酒带客的风俗。

    酒显然是抓住卢玮的心的。

    布政使受用,提起酒杯敬了卢玮一杯。

    “卢弟若是喜欢,今日那些酒也不算埋没,只可惜林兄喝不到了。”

    布政使当着所有人的面提起林致,面上带着淡淡地忧伤,而后恢复脸色,继续同人寒暄。

    卢玮听到布政使的话,想起林致,“那林兄……”

    布政使打断:“说好今日不提公事,卢弟,来。”

    又是一杯。

    几人推杯换盏,你一杯我一杯,林致的事被遗忘脑后。

    顾言卿浅酌几口,将酒杯放下,发现对面宋介安与毛岘都在看她。

    顾言卿从宋介安脸上移到毛岘脸上。

    宋介安对着她的方向眼神放空,毛岘冲着她微笑致意。

    顾言卿出于礼貌,提着酒对着两人先后一抬,将剩余的酒液一饮而净。

    酒杯对着二人展示空空的内里,顾言卿浅浅一笑视作招呼。

    宋介安在顾言卿敬酒的那一刻就回过神,默默喝下手中的酒,抬头笑得灿烂。

    几日一来,宋介安心情不佳,从早到晚常常是倚靠着东西神色倦怠,连笑容也少的可怜,被顾言卿瞥到几次笑得冷森森的,叫人发寒。

    顾言卿猜测,宋介安是与她一样压力太大,于是她废心思宽慰他,只是好像并没有用。

    宋介安每次都是任由她安慰,看着她发呆,再不走心地说句“顾兄心善”。

    对比此刻的粲然一笑,当真是精神气好了,完完整整地恢复原样。

    顾言卿暗暗在心中记下,宋介安心情不好时,会冷笑,还会敷衍。

    顾言卿刚伸出玉箸向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樱桃酪,就听见酒壶落地的声音。

    知府大人的酒洒了,一个婢女跪在地上连声请罪。

    酒过三巡,除了几位醉酒混沌的大人,视线全部投了过去。

    知府大人没有抬头,自顾自整理自己被酒液染湿的衣裳,不见生气叫那女婢退下。

    知府大人抬头解释,“只是湿了衣裳,扰了大家的兴致,我下去换件衣裳。”

    撒在知府大人身上的是热酒,布政使关切询问:“你的腿?”

    知府大人:“无事的。”

    知府大人被人搀扶着下去,顾言卿看见知府大人抓住那人的手很紧,靠着那人的力道行走。

    不像晌午那般放松。

    陈国禁止身体有疾之人入朝为官,知府大人的腿是怎么回事?

    知府大人的位置空了下来,顾言卿收回目光。

    布政使与几位大人已经兴致寥寥,顾言卿感受到几道若有似无的打量,待她看过去并没人。

    宴饮快要结束,知府大人还没回来,顾言卿意兴阑珊,抬头猝不及防与布政使视线相撞。

    布政使转过头派人去寻知府。

    布政使转过头打量顾言卿时,顾言卿已经是恭敬垂首的模样。

    满月在夜色中高高挂起,在黑暗的夜里,酒宴楼中灯火通明。

    影子落在窗纸上,混沌恍惚,散开放大。

    酒饱饭足,宾主尽欢。

    门扉骤然打开,酒席结束了。

    其他人在布政使的目送下先行离开,卢玮被他叫住。

    布政使同卢玮问起:“那席上的清灰色衣袍的男子是?”

    卢玮早先席上的酒壶已经空了,如今是靠着不错的酒量把控理智。

    卢玮顺着布政使的说话想到,“哦,那就是顾言卿。”

    暗色的衣袖在席上窝出褶皱,布政使稍稍低头随手捋直。

    “是吗?不像。”

    卢玮按照额角抵抗混沉感,“谭兄说什么?”

    布政使摇头,“我让小厮送你回家。”

    一个眼神过去,身后的小厮就扶了上去。

    “多谢谭兄了。”“客气了。”

    月光跟着马蹄从酒楼出去,在城内主道奔行,顾言卿与宋介安的马车混迹其中。

    顾言卿酒量差,所以把控极好,一场下来,酒壶只轻了皮毛。

    她喝酒几易让人误会,醉色酒红会早早爬上面颊,醉意却会晚归。

    现在就是这样,明明没有醉意,面上脖子已经红了一片,在一片青灰和莹白中分外显眼。

    顾言卿靠着车厢梳理混乱的思绪。

    宋介安挑开车帘,对着驾车的定平吩咐道:“定平,平稳些。”

    定平收紧马绳,减缓车速,在一众快马中落在后面。

    马车与另一辆马车并驾齐驱,宋介安的手还未放下,那辆马车露出了知府大人的头。

    “宋大人,夜间不安全,还是快马回驿站吧。”

    宋介安顾及醉睡的顾言卿,小声:“大人先行,愚酒饮多了,缓一缓。”

    知府大人没有再行告诫,示意马夫快些。

    马车很快拉开距离,在一转弯处走向另一条路。

    宋介安的话,顾言卿全听到了,反而不好意思睁开眼说她没睡。

    索性闭着眼睛装睡,这一装便是真的睡过去,不知道有人呆呆愣愣,痴痴沉沉盯了她一路。

    马车滞停,顾言卿迷糊醒来。

    眼皮沉重掀起一半,从缝隙中映入一张人脸,朦胧恍惚。

    眼睛一点点张开,宋介安的脸完全清晰。

    意识跟不上理智,面对当前的场景,顾言卿像刚从迷梦中出来,分不清时间的变化,处在漂浮的状态。

    空洞空荡、迷蒙迷茫。

    “辰时了?天没亮?”

    顾言卿被残留的酒意追赶,手指轻揉太阳穴,在凝滞中捞救回思绪。

    “到了。”宋介安安生地等着顾言卿醒神。

    顾言卿抵住额头,生涩地解释:“见笑了,我酒量不行,醉意来得慢。”

    宋介安手直勾勾伸出,“既如此,我扶你。”

    手指拿下额头,即将被包进干净的大掌中,半路骨碌碌推拒开,带着凉意。

    温柔可亲的面孔带出疏冷的拒绝,唇瓣一张一合是明晃晃的禁令。

    “不用,不影响,”

    宋介安自如收回,含糊关切:“那你小心。”

    温度转瞬即散,宋介安别扭怪异地双手交叉。

    醉了,好冷淡。

    顾言卿弯腰挪到出口,撩起车帘停住。

    宋介安本是僵坐,发现顾言卿身影在马车口不动,大胯步上去挡住。

    顾言卿记挂宋介安几日以来的愁态,转身顺手按住他。

    抬头望进他眼睛里宽解:“别担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总会有办法的。”

    宋介安扶住顾言卿,耐心听她慢吞吞一个字一个字蹦出,嘴角忍不住漾开。

    “我信你。”

    怕顾言卿觉得他不认真,宋介安收敛嘴角。

    醉了,好真诚。

    同行的大人们比他们早归,此时的驿站静悄悄的。

    顾言卿与宋介安晚归,不好意思打搅已经睡下的驿卒。

    宋介安推动驿站大门,但门从内打开缝隙。

    是一个叫不出名字的驿卒守着大门,听到马车声停在大门口,从内开个门缝。

    那人露出一点点眼睛,见到是住在驿站的大人,一整个身体放心显露出来,将大门敞开。

    “是两位大人啊。”

    已经戌时了,顾言卿思觉不对,“夜深了,你还未睡下吗?”

    那驿卒侧身将两人迎进来,解释:“驿站有规矩,晚上要将门户上锁。”

    “前头一趟的大人们说两位大人还在后面,小人便在这守着了。”

    顾言卿头痛没有力气,本来是要走掉,不过两步,将信将疑戳了戳身旁的宋介安。

    宋介安若有所思,接着话茬:“是驿站长久的规矩?”

    驿卒背着二人打开一侧的锁,将大门紧扣锁上。

    “怎么会?就去年开始的。”

    驿卒手脚麻利,十分熟练。

    顾言卿与宋介安停在不远处,驿卒诚惶诚恐。

    “大人可是还需要小人做什么?”

    宋介安温言向人解惑:“是有何故?”

    驿卒畏畏缩缩,结结巴巴回话:“城中不安生,关门闭户以防被盯上。

    驿卒的话和知府大人对上了。

    顾言卿也听明白了。

章节目录

长风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多风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多风天并收藏长风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