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王行望向为首的三四十岁中年男子,心中暗忖:原来他叫李继……

    李继一抬手,劝阻道:“王大人,王公子无须向我致歉,理应向其冒犯的姑娘致歉。”

    顺着李继的视线,王大人看见眼前粗布麻衣的女子神色一僵。

    但念及这李继是京都外放而来的官员,王大人咬着后槽牙猛推一把身旁吊儿郎当的王程:“没听见李大人的话吗?还不速速道歉!”

    “爹!我们凭什么给这些个贱民……”

    王程还欲分辨,话音却被王大人又一掌打得咽回肚子里去。

    血沫连带着怨恨直往肚子里咽,王程那双三角眼恶狠狠地扫过姜迎等人,猛得抱拳:“方才多有得罪!还望姑娘见谅!”

    离王程极近的姜迎与若雪能瞧见他眼眸中明晃晃的威胁,也能听见他将指骨按得“咔咔”直响。

    不加掩饰的恶意让若雪惶恐不安地低下了头,匆匆扯着姜迎的衣袖,期盼着姜迎与她一同做小伏低。

    可姜迎偏不是个伏低做小的主儿,哪怕穿来等级森严的古代近十年,也没养成这忍气吞声的毛病。

    不顾王程那心不甘情不愿的道歉,姜迎挺直腰板,旋身回望李继,遥遥行礼:“多谢李大人出言相救,有李大人此等好官坐镇扬州,实乃扬州百姓之福!”

    见姜迎神色真诚,言语真挚,全然未有谄媚之态,李继微微一笑,虚向京都方向行礼:“陛下素以民为本,臣等亦效之!”

    此言一出,四周素极善媚上者齐齐向京都方向行礼:“臣等亦效之。”

    各位要职之人齐齐行礼,言辞正气凛然,令在场无数百姓称赞。

    唯独王行面色铁青,心中郁结。

    姜迎斜睨一眼随众追捧的王大人,冷冷一笑。

    旋即,姜迎望着李继笑道:“昔者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有李继大人此等秉公执法的好官,上行下效,咱们扬州府定不会再发生今日这般官宦子弟强抢民女的恶行!”

    听到姜迎的话,李继一怔,若有所思。

    但李继身后的一行官员本就为了吹捧新上任的李继而费力攒局,如今听到平头百姓夸赞李继,便也顺势而为。

    许是他们全然未细细探究话中深意,又许是王家父子本就树敌颇多,声势竟比姜迎想到还要浩大。

    声势越造越大,便是李继想装聋做哑也不是那么容易。

    李继的目光徐徐落在王家父子脸上,明明不算锐利的目光却让王家父子乱了心神。

    抢在李继开口前,王大人毫不留情地又一巴掌扇在王程脸上,结结实实,毫无手软。

    “啪”的一声巨响,震得四下皆静。

    一片惊叹声中,王程嘴角溢出一丝鲜血,他捂着肿胀的侧脸,难以置信地抬眸:“爹?”

    “逆子!”王大人眼中皆是不忍,但还是拧眉怒骂,“岂敢做出这等荒唐事情,须得静思己过,罚你跪于祠堂三日,抄写我朝律例三百遍!”

    无视王程满脸的讶异与震惊,王大人满眼皆是李继,那双眼眸是藏不住的讨好与探寻。

    王大人整张脸堆满了“李大人,您瞧这般处理可算妥当”的意味。

    还不等李继开口,一道沉稳且熟悉的声音传过人群直穿李继。

    “强抢民女按律当斩,国法昭昭,容不得徇私舞弊!”

    声音低而冷,宛若凝滞无数霜雪,恰如记忆中那道贵不可言的嗓音。

    李继猛然回首,循声望去,人群自然而然地分开,好似密齿梳分缝一般。

    那音调,那声音,那气息……一切,李继都万分熟悉。

    他眼含热泪,唇齿微张,腰背微弯,喉咙间那声“太子殿下”已经蓄势待发。

    自人海深处而走至李继面前的人逆转光,李继看不清他的面容。

    但宽肩窄腰,身姿挺拔,周身皆是挥之不去的冷冽之气。

    普天之下有此气度的能有几人?

    霎那间,李继以额触地,不敢起身,四周一片死寂,只有微弱的抽气声。

    环着李继的一行官员无不震惊,目瞪口呆地盯着步步逼近的王行,心中暗自盘算:能让李大人这一正四品大员行跪拜大礼的定是皇亲贵胄。

    于是,一时之间,所有官员也皆齐齐下跪。

    而随波逐流跪地不起的王大人悄悄耸着眉毛盯着眼前那双穿到发白的布鞋,心如坠冰窟:莫不是哪一个皇亲贵胄微服私访?

    如此想来,身子止不住地发颤。

    见状,姜迎等人也瞠目结舌,茫然无措地望着王行。

    不过王行面对这种众人齐齐下跪的场面却是淡定自若,仿若这世间礼法就是如此。

    王行一双探不见底的黑眸徐徐扫过跪地不起的众官:“尔等既食君禄,当尽臣职,岂能因天子之远而懈怠纵容不法,置律法于不顾?!”

    一字一顿砸得李继冷汗如瀑,才准备起身的李继头垂得更低了几分,连声道:“是臣失职!”

    听到李继连声认错,王大人心都凉了一半。

    “来人,将王程拖出去杖八十!”李继抬起上半身,才准备与太子相认,“还望殿…………”

    李继才抬眸,看见面前一张陌生的面庞,茫然无措,满脸好似写满了“你是谁”的疑问。

    那句“殿下”要上不上地卡在人喉咙间,如鲠在喉。

    就这般大眼瞪小眼,相持良久。

    李继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眼前人并非是那位失散已久的太子殿下。

    木棍敲击皮肉的闷响交织着王程一声又一声哭爹喊娘的痛呼回荡在夜空,李继回首见王大人已然昏倒在地,身后奉承的官员还齐齐跪地不知所措……

    他颇为无奈地掸掸膝间的尘土,故作镇定地站起身来。

    正衣冠间,李继心中思量万千。

    跪是他要跪的,王程是他发话打的,似乎一切都与眼前这个少年郎无关。

    徐徐站定后,李继面对四方八方探寻不解的目光微微一笑,并未多言,转身就走。

    李继步履匆匆,衣角带风,留下一窝不知所措的众人。

    眼尖的姜迎隐约从李继离开的身影上看出几分落荒而逃的味道。

    此时此刻,采星阁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王行身上,略带着好奇地打量。

    众目睽睽下,费俅轻轻撞了撞王行的肩膀,兴奋道:“兄弟,那些大官为什么都向你下跪?!”

    费俅替众人问出了心中困惑,可身处议论漩涡中心的王行也同样困惑,他微微摇头示意他亦不知。

    两人说话间,采星阁门口的伙计不动声色来至两人身后,恭敬等到两人交谈完才笑着开了口:“公子三楼天子一号房请,咱们掌柜请公子与朋友们吃好喝好,今晚他请客。”

    一听“请客”二字,费俅笑得牙不见眼,王行倒是神色淡淡的,那双琥珀色的眼眸一直落在伙计身上。

    伙计笑得殷切,态度热情,全然不似最初在门口时接见他们的冷酷模样。

    不知为何,看着伙计那层层堆叠的笑意,王行心中好似无数细密的银针狠扎了一番,升腾起细密的疼。

    见王行站在不动,费俅连忙拉着王行向楼上走,一边悄声招呼着姜迎与若雪:“我们将菜单上所有菜都点一遍!”

    “这样不好吧。”若雪以帕掩唇,轻声说,“点那么多吃不完怕是要浪费的……”

    费俅抢先一步开口:“别担心若雪姐,也不全是我们吃,到时候挑几样精致吃食打包送去梅府!”

    又一次从费俅口罩听见梅府二字,姜迎眉头微挑,漂亮的眼眸不动声色地扫过费俅,并未多言。

    “这天寒地冻的,菜点多些也不妨事。”姜迎笑着按按若雪的手示意她不必担心,“这今日吃不完的菜只需用食盒密封好藏于积雪之中,便可延缓食物的腐烂。”

    “对对!还是姜姐会过日子!”费俅连声称赞,“如此便可以想点多少点多少!”

    荔枝腰花,火腿莲子豆腐羹,莲房鱼包……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名品佳肴如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端上桌。

    甚至二三十人合抱大的黄花梨木桌都摆不下四人点下的菜肴,道道不重样,样样皆美味。

    姜迎三人皆是惊叹万分,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未曾见过如此气派的宴席。

    唯独坐在主位的王行神色如常。

    在桌旁随行伺候布菜的伙计见多了达官显贵,如今见王行举手投足间气度非凡,便也生出几分攀附之心──好菜美酒都先紧着王行。

    而王行不动声色地暗中给布菜的伙计比划了一个手势,伙计心领神会,立即转而无微不至地服务着姜迎。

    盯着面前熟悉的炒菜,姜迎微微一愣,漂亮的眼眸波澜顿生。

    她握紧银筷,轻轻夹起一片小炒肉送入口中,还未细嚼,一行清泪便自脸颊迅速滑落。

    耳畔仍旧响起伙计热情的介绍:“这是目前京都时兴的炒菜,我们采星阁可是扬州第一家有炒菜的酒楼……”

    毫无征兆的落泪无人注意,除了王行。

    那一闪而过的泪光划过琥珀色的眼眸,身侧费俅的咂舌称赞成了耳旁风,王行怔愣着望着那盘小炒肉。

    若雪素来心细,虽未瞧见姜迎流泪,但却看出姜迎眉目间的落寞。

    握着姜迎的手腕,若雪轻声问:“姜迎,怎么了嘛?”

    柔声细语,好似每次受尽委屈回到家后妈妈的安抚。

    本来尚可压抑的情绪倒似决堤一般源源不断地冲刷,姜迎眼眶微湿,努力笑道:“没事,就是想家了……”

    “原是如此,之前便听婶子提过你们不是扬州人……”

    若雪不知内情,只当是说起他们无意提及的盛姜村,笑道:“若是想家了,便回去看看。”

    “嗯,会回去的。”

    明明姜迎的声音极轻,掩在费俅咂舌称赞声中明明不甚清晰,可王行却听得一清二楚。

    王行徐徐咽下那块小炒肉,只觉得腻得人心慌。

章节目录

我用百花饼养活太子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京铮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京铮铮并收藏我用百花饼养活太子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