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乾十年的春日,十五岁的韩穗亦在为找回自己的挎包而焦灼。
那日她在藏书阁为了躲开故意找茬的少年,只顾飞快跑路,却把挎包落在原地。等她有了时间再去找时,包已不翼而飞。
她去找看管藏书阁的牛叔询问,牛叔却称那少年离开时天快黑了,他老眼昏花并未看清其手中是否有东西。
她又问那少年是谁、住在哪里,牛叔却打起了磕巴:“与他不、不太熟,他是……书院的杂役,但平时在先生身边听差,不常来咱们后园的。”
韩穗不觉有异,思忖道:“那他应是与其他的斋夫一样,住在书院的仆役房里。”
“不不,他、他与学子们一同住,住在学舍。”牛叔怕她真找到仆役房里打听,所以故意编了这个说法,心道学舍中年轻郎君那么多,料想这个女扮男装的官家小姐不会好意思去。
只是他想岔了——韩穗一听,说走就走。
可问题是只要她去前院一打听,那小子的身份指定露馅,自己帮他掩盖身份的任务也就算完了,到时候他手中的宝贝鱼竿可就不保了!
牛叔急中生智:“等等,你先别去,我听说那小子这几天下山采买去了,你去找他也是扑空,不如等他回来了再说。”
“他下山了?”韩穗大失所望。
牛叔淡定点头。
她略一思索:“劳烦牛叔一件事,我不便天天去前院堵人,所以想请牛叔帮忙盯着学舍那边,一有他回来的消息就赶紧告诉我。”
牛叔自然是喏声应下,见她终于离开,这才松了口气,摇头自语:“那小子,惹到不好惹的人咯……”
山上天气一日比一日闷热,山桃花、野杏花、杜鹃花忽如一夜绽放,纷叠争艳,布满山坡。
气温急变让来不及换衣衫的人们拭汗嘀咕,难道今年的春天就这么过去了?
纵然天气闷热,却无法阻滞书院早就定好的蹴鞠比赛。这日一大早,蹴鞠赛的锣声响彻书院,所有男丁都跑去赛场看热闹,就连膳夫伙计们都不例外。
韩穗不晓得一堆人抢一个球的好处,懒得凑热闹,照例窝在后园的厢房内。与她同住的两个嬷嬷结伴下山去了,她一人闲来无事,便拎了箩筐去外头采摘香椿芽。
只是人还没走到地方,脚下一绊,直接歪倒在一湾泥潭里,摔了一身泥水。更倒霉的是,她在这儿只有两身杂役的衣裳可换,而另一身她早上刚洗过,还未干透。
别无选择,她只能暂且换上来时带的一套女子衫裙,搬起木盆,到院子一角引来的山泉旁清洗衣裳。
春日融融,光照专门寻着葱茏树木的空隙找到此处,投落在这一方天地间,给桃花的粉、二月兰的紫、琼花的洁、深浅不一的绿,以及少女薄衫的鹅黄,笼上一层蒙蒙柔光,光影掺杂,如梦似幻。
少年寻到她的时候,入目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韩穗终于用鬃刷洗掉衣服上的泥巴,她甩甩手上水滴,又挽了挽快落下去的袖口,拿起木舀去泉井中取水。
等她再回头,眼前忽然多出一抹晃动的蓝色。
她定睛:“我的包!”刚想伸手去捞,那包却往后一闪。
韩穗抬目,只见被故意撤回的挎包旁是一张清致如玉的少年面孔。
好哇,他主动送上门来了!她一手叉腰,一手伸出,声音干脆:“把包还给我。”
少年凤目清湛,含笑道:“你先前果然是女扮男装。”
韩穗大惊,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衫裙,但秘密泄露的无措不过一瞬,她很快又理直气壮起来:“那又如何,还我的包就是。”
“想要回你的包好说,”少年双臂抱于胸前,作出一副无理又强行有理的表情,“但你得先答应我一件事。”
“那算了,不要了。”韩穗扭头就走。
“喂,”少年在其身后着急喊道,“我捡到你的包,好心保管了几日,还亲自送上门来,你不该表示感谢么?”
那个鹅黄色的纤挑背影恍若未闻。
“好大的气性。”少年嘀咕了一句,又赶紧喊:“你哥哥是不是叫韩程?”
鹅黄背影兀地止步,紧急掉头,疾步折了回来。
及近,韩穗一双杏眼杀气腾腾,似林间被激怒的小鹿,几乎是咬着牙问道:“你到底想干嘛?”
少年从未被一名鲜活的同龄异性如此逼近,下意识后退一步到安全距离,才答道:“想让你帮个忙。”
“帮什么忙?”
“帮我修复一封旧信。”这次少年不敢再卖关子了。
这下轮到韩穗抱臂于胸前、侧目打量对方:“你觉得我会修复书信?”
“自然,国朝第一圣手、翰林画院总画直韩归的孙女,岂能不会?”
眼看自己被人摸透了底细,韩穗心生警惕:“你听谁说的?”
少年落拓不羁地往身后石凳上一坐,淡笑道:“淮山先生呗。”
“不可能。”淮山先生可没那么嘴碎。
“淮山先生确实不曾直接告诉我,是我自己猜的。前一阵,先生手书一副颇为得意的字画,却有一处错字,苦于不知该如何改正,便一直搁置在旁。昨日我看那画已裱挂起来,且错字亦被挖补改正,我便问先生请的何方高明,先生只笑说‘人不可貌相’。”
韩穗等了等,见没下文,问道:“就这?”
“这还不够明显?”少年手中玩着几根狗尾巴草,不紧不慢道,“先生想找人挖补那错字已久,但书院内无一人会此技。我查过了,那画修正装裱好的前两日,书院刚好来了一个负责整理藏书的小役,正是你。”
“可是我来书院的那一日,还来了十二个学子呢,说不定是他们其中有人会揭裱之技呢。”
“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可当不起‘不可貌相’如此高的评价。”狗尾巴草在少年手中转眼变成一只毛茸茸的小狗,“不过他们也给我提供了线索,其一位名叫韩程的学子,是泰州推官韩大人之子。韩大人是先生挚交,常来山中做客,我早知晓韩家乃书画揭裱世家,但自韩大人一代起改走科考,韩画直便将揭裱一技传给其孙女,而你刚好又是个会看《吴江书画志》的小丫头——这不是很明显么?”
韩穗听完他这一通啰里八嗦的话,怎么推理的没搞明白,但总算是恍悟了一件事:“原来你那时早就知道我是女子了!”
她杏眼含怒,如同一只炸毛的狸猫,方湛心道:这都什么关注点。
他把“小狗”搁在石桌上,起身整了整衣衫,规规矩矩一揖,朗声道:“才俊无分男女,巾帼不让须眉,还请韩姑娘略伸援手,施以长技,帮在下修好书信。”
韩穗闻言看过去,此间春光正好,经过头顶枝叶的筛析,落在少年宽阔劲瘦的肩上,斑驳陆离,一阵微风吹来,将山间林木的清凉送至二人之间。
不知怎的,她直觉他不是坏人。
“但我做活,一向收费哦。”她小小傲娇了一下。
谁料对方比她还干脆,将才的正人君子摸样霎时消失,他直接将挎包背到自己身上,作势要走:“那算了,不修了,我没钱。”
“等等等等!”韩穗没辙了,上前一把扯住自己挎包,瘪了瘪嘴,“不收钱了,我帮你修便是,但你得替我保守身份秘密!”
少年闻言立刻弯起眉眼:“自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二人间的拉扯总算有了和解。
少年将书信交给韩穗过目,后者只翻过来覆过去看了一眼,便说道:“这封信总体完好,但是年头久远,又经常被人反复展开折叠,导致折痕脆弱,几近断裂,或者平日信的主人总把它带在身上,导致边角曲卷磨损。”
“那还能修复如新么?”
“那当然,这很简单,可以直接托一张背覆纸整体加固,也可以用纸条局部补牢。”说着,韩穗将信递还给少年,“不过今日不行,我穿成这样就不乱跑了,明日巳时你拿着信去藏书阁找我。”
“好啊。”少年一口应下,还了挎包,二人就此别过。
那日她在藏书阁为了躲开故意找茬的少年,只顾飞快跑路,却把挎包落在原地。等她有了时间再去找时,包已不翼而飞。
她去找看管藏书阁的牛叔询问,牛叔却称那少年离开时天快黑了,他老眼昏花并未看清其手中是否有东西。
她又问那少年是谁、住在哪里,牛叔却打起了磕巴:“与他不、不太熟,他是……书院的杂役,但平时在先生身边听差,不常来咱们后园的。”
韩穗不觉有异,思忖道:“那他应是与其他的斋夫一样,住在书院的仆役房里。”
“不不,他、他与学子们一同住,住在学舍。”牛叔怕她真找到仆役房里打听,所以故意编了这个说法,心道学舍中年轻郎君那么多,料想这个女扮男装的官家小姐不会好意思去。
只是他想岔了——韩穗一听,说走就走。
可问题是只要她去前院一打听,那小子的身份指定露馅,自己帮他掩盖身份的任务也就算完了,到时候他手中的宝贝鱼竿可就不保了!
牛叔急中生智:“等等,你先别去,我听说那小子这几天下山采买去了,你去找他也是扑空,不如等他回来了再说。”
“他下山了?”韩穗大失所望。
牛叔淡定点头。
她略一思索:“劳烦牛叔一件事,我不便天天去前院堵人,所以想请牛叔帮忙盯着学舍那边,一有他回来的消息就赶紧告诉我。”
牛叔自然是喏声应下,见她终于离开,这才松了口气,摇头自语:“那小子,惹到不好惹的人咯……”
山上天气一日比一日闷热,山桃花、野杏花、杜鹃花忽如一夜绽放,纷叠争艳,布满山坡。
气温急变让来不及换衣衫的人们拭汗嘀咕,难道今年的春天就这么过去了?
纵然天气闷热,却无法阻滞书院早就定好的蹴鞠比赛。这日一大早,蹴鞠赛的锣声响彻书院,所有男丁都跑去赛场看热闹,就连膳夫伙计们都不例外。
韩穗不晓得一堆人抢一个球的好处,懒得凑热闹,照例窝在后园的厢房内。与她同住的两个嬷嬷结伴下山去了,她一人闲来无事,便拎了箩筐去外头采摘香椿芽。
只是人还没走到地方,脚下一绊,直接歪倒在一湾泥潭里,摔了一身泥水。更倒霉的是,她在这儿只有两身杂役的衣裳可换,而另一身她早上刚洗过,还未干透。
别无选择,她只能暂且换上来时带的一套女子衫裙,搬起木盆,到院子一角引来的山泉旁清洗衣裳。
春日融融,光照专门寻着葱茏树木的空隙找到此处,投落在这一方天地间,给桃花的粉、二月兰的紫、琼花的洁、深浅不一的绿,以及少女薄衫的鹅黄,笼上一层蒙蒙柔光,光影掺杂,如梦似幻。
少年寻到她的时候,入目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韩穗终于用鬃刷洗掉衣服上的泥巴,她甩甩手上水滴,又挽了挽快落下去的袖口,拿起木舀去泉井中取水。
等她再回头,眼前忽然多出一抹晃动的蓝色。
她定睛:“我的包!”刚想伸手去捞,那包却往后一闪。
韩穗抬目,只见被故意撤回的挎包旁是一张清致如玉的少年面孔。
好哇,他主动送上门来了!她一手叉腰,一手伸出,声音干脆:“把包还给我。”
少年凤目清湛,含笑道:“你先前果然是女扮男装。”
韩穗大惊,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衫裙,但秘密泄露的无措不过一瞬,她很快又理直气壮起来:“那又如何,还我的包就是。”
“想要回你的包好说,”少年双臂抱于胸前,作出一副无理又强行有理的表情,“但你得先答应我一件事。”
“那算了,不要了。”韩穗扭头就走。
“喂,”少年在其身后着急喊道,“我捡到你的包,好心保管了几日,还亲自送上门来,你不该表示感谢么?”
那个鹅黄色的纤挑背影恍若未闻。
“好大的气性。”少年嘀咕了一句,又赶紧喊:“你哥哥是不是叫韩程?”
鹅黄背影兀地止步,紧急掉头,疾步折了回来。
及近,韩穗一双杏眼杀气腾腾,似林间被激怒的小鹿,几乎是咬着牙问道:“你到底想干嘛?”
少年从未被一名鲜活的同龄异性如此逼近,下意识后退一步到安全距离,才答道:“想让你帮个忙。”
“帮什么忙?”
“帮我修复一封旧信。”这次少年不敢再卖关子了。
这下轮到韩穗抱臂于胸前、侧目打量对方:“你觉得我会修复书信?”
“自然,国朝第一圣手、翰林画院总画直韩归的孙女,岂能不会?”
眼看自己被人摸透了底细,韩穗心生警惕:“你听谁说的?”
少年落拓不羁地往身后石凳上一坐,淡笑道:“淮山先生呗。”
“不可能。”淮山先生可没那么嘴碎。
“淮山先生确实不曾直接告诉我,是我自己猜的。前一阵,先生手书一副颇为得意的字画,却有一处错字,苦于不知该如何改正,便一直搁置在旁。昨日我看那画已裱挂起来,且错字亦被挖补改正,我便问先生请的何方高明,先生只笑说‘人不可貌相’。”
韩穗等了等,见没下文,问道:“就这?”
“这还不够明显?”少年手中玩着几根狗尾巴草,不紧不慢道,“先生想找人挖补那错字已久,但书院内无一人会此技。我查过了,那画修正装裱好的前两日,书院刚好来了一个负责整理藏书的小役,正是你。”
“可是我来书院的那一日,还来了十二个学子呢,说不定是他们其中有人会揭裱之技呢。”
“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可当不起‘不可貌相’如此高的评价。”狗尾巴草在少年手中转眼变成一只毛茸茸的小狗,“不过他们也给我提供了线索,其一位名叫韩程的学子,是泰州推官韩大人之子。韩大人是先生挚交,常来山中做客,我早知晓韩家乃书画揭裱世家,但自韩大人一代起改走科考,韩画直便将揭裱一技传给其孙女,而你刚好又是个会看《吴江书画志》的小丫头——这不是很明显么?”
韩穗听完他这一通啰里八嗦的话,怎么推理的没搞明白,但总算是恍悟了一件事:“原来你那时早就知道我是女子了!”
她杏眼含怒,如同一只炸毛的狸猫,方湛心道:这都什么关注点。
他把“小狗”搁在石桌上,起身整了整衣衫,规规矩矩一揖,朗声道:“才俊无分男女,巾帼不让须眉,还请韩姑娘略伸援手,施以长技,帮在下修好书信。”
韩穗闻言看过去,此间春光正好,经过头顶枝叶的筛析,落在少年宽阔劲瘦的肩上,斑驳陆离,一阵微风吹来,将山间林木的清凉送至二人之间。
不知怎的,她直觉他不是坏人。
“但我做活,一向收费哦。”她小小傲娇了一下。
谁料对方比她还干脆,将才的正人君子摸样霎时消失,他直接将挎包背到自己身上,作势要走:“那算了,不修了,我没钱。”
“等等等等!”韩穗没辙了,上前一把扯住自己挎包,瘪了瘪嘴,“不收钱了,我帮你修便是,但你得替我保守身份秘密!”
少年闻言立刻弯起眉眼:“自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二人间的拉扯总算有了和解。
少年将书信交给韩穗过目,后者只翻过来覆过去看了一眼,便说道:“这封信总体完好,但是年头久远,又经常被人反复展开折叠,导致折痕脆弱,几近断裂,或者平日信的主人总把它带在身上,导致边角曲卷磨损。”
“那还能修复如新么?”
“那当然,这很简单,可以直接托一张背覆纸整体加固,也可以用纸条局部补牢。”说着,韩穗将信递还给少年,“不过今日不行,我穿成这样就不乱跑了,明日巳时你拿着信去藏书阁找我。”
“好啊。”少年一口应下,还了挎包,二人就此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