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许啊,这次去府城一切事宜你许叔都为你提前打点了,府城的院子也整理出来了,门房在那看着呢。”何青一脸慈爱地看着孟清许道,科举大事,不能马虎。

    “届时可带着赵夫子和同窗一起,也有个照应。”许氏也笑着说道,这些人去府城待得久,要花费的银两不少,住一起能省些银子,还能多交流学问。

    孟清许抬手行礼,“这一去便是一月有余,各方事宜,多谢何姨许叔照应,此次院试清许定当竭力。”

    “好孩子,这一路颠簸,小心着身体。”许氏看着孟清许单薄的身体,暗暗心疼,这补品也吃着,怎就不见长,这路上车马急行的,可得注意些身体。

    许氏这是老丈人看儿婿,越看越满意,这孩子哪哪都好,长得俊,温和有礼,文采也出众,关键是与何府有缘,自小便与央儿结识,两小无猜的,是门好亲事。

    “清许记着了,还请许叔宽心。”孟清许也知道这身体需要锻炼,但科举时间太过于紧急,且身体还有些虚,她也只能多吃点东西,先调理着,院试结束就该将这事提上日程了。

    “哒哒哒——”马车驶来,是碧水书院的马车。

    门口

    送别的几人将视线看过去。

    不多时,车帘拉起,探出一个脑袋,是书院的学子,喊道:“清许,时候不早了,该启程了!”

    这边,孟清许再次行礼与何青夫妇告别,“清许这便要离开了,还请何姨许叔安心,在家保重身体。”说着提上书箱,带着翠竹往马车方向走,临别前看了眼大门角落,湛蓝的衣袍露出一角。

    嘴角不自觉勾起,腰间的荷包格外醒目。

    对于孟清许不一般的审美,赵夫子和书院的同窗都习惯了,这荷包和香囊,清许总是换着戴,说是新颖好看,他们虽不理解,但也能猜到一二分,何府的绣男手艺还不至如此,能有此般手艺应是何府那大家少爷,看来,二人感情应该不错。

    马车很是宽大,孟清许上车,翠竹和赶车的大娘坐一起。

    车里,赵夫子坐在上首,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学生,都是今年赶考的。

    赵雪见孟清许上来,“此次去府城得走八日,路途漫长,用品可有带齐。”

    从碧水县里到省里需要三日,再从省里坐船,五日便可到达府城。

    孟清许笑着点头,“都备齐了。”复又道,“这一路多谢夫子和大家照应了。”

    “哈哈,相识几年,清许还是这般客气。”边上年纪大些的同窗开口。

    孟清许记得这人是个老考生了,姓周名宏,已经成家了,做事说话都稳重。

    “就是,也听夫子常说清许文章进步很大,这一路无聊,可得好好探讨些。”挨着周宏的吴宣,笑眯眯道,一身衣裳虽看着朴素,但料子一看就贵,家里是做生意的有些钱财。

    “我们两姐妹,也是想着能与孟姐多多交流。”说话的女子名叫王文,旁边的是妹妹王武,这两姐妹在书院很出名,课业好,考试也名列前茅。

    一时间车厢氛围热闹了起来。

    赵夫子拿起书,轻轻点了点,引起几人的注意,“行了,时候不早了,这一路时间虽得放松,但书本也不能落下。”

    “是,夫子。”几人行礼答道。

    马车渐渐走远,溅起烟尘,何青看了看旁边的许氏,欲言又止,“这清许的荷包可是坏了,怎不给她换一个?”

    许氏默默翻了个白眼,何青这是连自己儿子的手艺也不认得了。

    “这是央儿给清许绣的,花样复杂了些,也戴了些时日了,我让绣房那再做些,好换着戴。”虽对儿子的手艺看不上眼,但许氏言语里还是带着几分维护。

    “是吗?我前些日子去了外地,不知央儿还给清许绣了荷包,就是这男子的手也需要保养,以后这绣活还是让下人来做吧。”何青摸摸鼻子,也想起了自己儿子的手艺,不好拿出去见人,清许这番表现,想来对央儿也是满意。

    许氏在旁点点头,“已经让绣房做了些了。”他虽护着儿子,但也不能太委屈儿婿,眼见这天也越来越冷了,叫绣房多给清许做些冬衣吧。

    夫妻二人说话间回了府,路过一处假山,撇了眼微微露出的蓝色衣角,对视一眼,笑着走开了。

    待两人走远,何未央才带着兰生走出来。

    “少爷,刚刚是不是被家主主夫看见了?”兰生犹豫着说道,脸上还有几分害怕。

    这要是被发现了,他不会被叫去挨骂啊。

    何未央理了理衣摆,想起临别时孟清许看过来的视线,心绪复杂,淡定道:“母亲父亲早已知晓,没甚担心的,天也不早了,回去吧。”

    “好。”兰生安心下来,主仆二人迎着晨风回去了。

    隐约间能看见,蓝袍男子发间碧色的簪子,桃花醒目。

    ……

    后院

    金氏捻着茶点,端着茶杯,慢慢地喝着。身旁刘氏粗肥的手指上拿着一块糕点,一把塞入口中,念念有词,“这何府真是不行,前几日翠明出府,怎不见人相送,就从后门那,提着个包袱走了,真是心疼死我了。”

    抽抽嘴角,金氏眼里闪过几分嫌恶,他一个小侍,金翠明作为他的侄女,在府上有这番待遇已是不错,这刘氏莫不是在打他的脸。

    舒了舒气,冷静了些,才道:“我与未怜皆是去了的,再说翠明那包袱里预备了不少银票,车马也是上好的,何故如此说。”

    刘氏撇嘴,这金氏在府里穿金戴玉又如何,还不是个小侍,自己侄女出门科举都不能让家主相送,哼,还没他地位高呢,他可是主夫。

    何未怜在旁听着,眼里有几分嫉妒,凭什么何未央处处比他过得好,连他的未婚妻都能得到优待,表姐也是童生,就这般无人问津。

    心中祈祷,这次院试孟清许一定不中。

    低头盯着手里正绣着的红布看了会儿,复又笑了起来,再过不久他便要嫁给胡丽了,这可是官家,想来以后的日子会比何未央好过许多。

    刘氏吃着茶点,看了眼何未怜的绣花,几朵牡丹,针线细密,可见用心。

    心里冷哼,这个小子也是个不检点的,攀上县丞小姐又如何,还不是看何府有钱才娶的他,哼,这当官的规矩多着呢,可没有那么好过。

    那些银子要是能给他的翠明,该是多好。

章节目录

科举成家两不误(女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不是海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是海燕并收藏科举成家两不误(女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