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风起
胡县丞算不得多冤枉,何青被她暗算,早在马车上便被晃得晕头转向的,下车后,被吵闹的人群围着,眼见着赴不了约,急气攻心,一下想不开,晕了过去。
不过,胡县丞终究没能牵制住钱梁三人。
孟清许,钱梁,孙佳,李娟四人急匆匆坐马车赶往医馆,胡县丞作为何青以后的亲家,同样去了。
烟尘滚滚,很快来了医馆。
门口坐着好些人,大多穿着粗布衣衫,皮肤略黑,是长期在太阳下暴晒留下的痕迹。
她们都是做些小本生意的摊贩,晒太阳是常事,挣点辛苦钱,打烂的摊子,对何家主这种大财主来说就几两银子的事儿,可对她们这些老百姓来说这可是一家人一个多月的口粮。
城中吃穿住行哪里不花银子的。
一手里攥着扁担的中年女人,她叫大成,底下村子里的农民,此刻蹲在人堆里,沧桑的面上泛起苦色,不发一言地盯着脚下的石板路。
她的身后箩筐中全是些被踩坏了的橘子,破碎的外皮渗出点点芬芳的果味,这些果子是她自家种的,因着香甜,一年到头能给家来带来不少进项。
这筐橘子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批了,一家人忙碌到天黑才将地头的果子摘了,又马不停蹄拿着干净麻布将橘子才干净,天色泛白,才敢回屋睡觉。
清早揣着夫郎做的饼子出门,临走前,两个孩儿围着她嬉笑,求她卖完橘子,带糖葫芦回去。
可天越来越冷,出门的人少了,生意不好,到了黄昏,橘子还没来卖完,寒风吹得人哆嗦,坐在地摊上,没等来买橘子的客人,反而来了一辆四处乱窜的马车,两框橘子就这么被掀翻了。
裹了裹身上破旧的棉衣,大成越发沉默,手指附上胸口藏钱的布兜,这些钱,得存着,糖葫芦买不了了,孩子的新棉衣还没着落……
庄稼人,一年到头忙碌辛苦,风吹日晒地,时不时挑担摆摊,能存几个银钱,就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孟清许率先下车,有人认出她的身份,围拢过来,“孟秀才,何家主不知怎的突然晕倒了可不关我们的事儿,我们可没碰她!”话音一转,讨好道:“你看看能不能把我家摊子的钱给结了?”
“对对,还有我家的,孟秀才,您瞧瞧,天儿也不早了,我们也急着回家,您行行好,就给我们结了吧。”
“是啊,孟秀才,我家的……”
……
人群没一会儿便将孟清许围住。
孟清许对着围在眼前的人温和道:“还请噤声。”身姿笔挺,不同于声音,眸光灼灼,严肃沉静。
被她眼神罩住的人,立马安静下来,心里感叹,秀才就是不一样,有气势得很,看得腿都没先前直溜了。
待四周安静下来,孟清许招手,叫翠竹过来,“翠竹,你先拿银子出来,将大家的损失都结了。”
后又对着人群歉意行礼,道:“今日岳母马车受惊,害得各位摊位受损,清许带岳母给大家致歉,何家在碧水县这么多年,是怎样的人品各位是清楚的,这账定不会赖掉的,还请大家放心。“说完,指了指翠竹,“一会儿大家排队,到我这丫鬟那儿,将损失的银子补上。”
翠竹的算数学了有些时候,也该验验到底如何了。
很快,人群散去,有序地聚集在翠竹身边。
翠竹拿着一只形似木棍的笔,拿着小本本写写画画,没一会儿就将摊贩的损失算出来,拿钱找补。
钱梁三人的目光不自觉被那笔和本子吸引,这木棍笔是何物?她们竟是未曾见过。
不待她们询问,孟清许已经早一步进了医馆。
孟清许面有焦急,快步进去,心中担忧,何青身材略胖,被这么一气,很容易出事,前世她知道不少老人因为生气,脑溢血,或者中风的,两种情况,发生一种在何青身上,夫郎,表弟,大概会后悔一辈子……
跟着药童的指引,孟清许来了病房。
屋内,何未央和许氏哭红了眼,何未怜也在一旁抹泪,宽大的衣袖将眸中的躲闪掩盖,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将消息传给胡家才导致娘受伤。
孟清许进去,就见着昏睡状态的何青,何未央坐在床边,哭红了眼,忙拉住一旁的大夫,急切询问:“大夫,我娘病情如何?”
大夫瞥了她一眼,暗夸,这孟秀才是个有孝心的,一进来就急着问病情,不紧不慢道:“没什么大事儿,她这是思虑过重,忧心成疾,加之急火攻心,才晕倒的。”
“方才已经针灸喝药了,让她休息吧,睡好了自然会醒,没别围着哭了,多喝两副药便能痊愈。”
听此,孟清许松了口气,没事儿就成。
上前将何未央和许氏扶起,安慰道:“爹,夫郎,别太忧心,听大夫的意思,娘的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手指温柔地拂过何未央沾满泪痕的脸颊,“别哭了。”
“好。”许氏何未央齐声道,顺着孟清许手臂的力量起身。
许氏方才就听到了医馆外的动静,“清许,外头的事儿辛苦你了。”外头皆是些女子,他若出面,一拥而上的,男女有别,终究不妥。
“都是清许应该做的。”孟清许道。
钱梁几人也进了屋。
孟清许介绍道:“爹,这几位是我的朋友,听说娘病了,特意来看看。”
钱梁几人行礼。
许氏连声道:“好好好,多谢你们探望了,我在替妻主代为谢过。”眸子里盛满慈爱,都是跟清许一般大的读书人,看着就不一般,彬彬有礼的。
胡县丞也过来了,“我也来探望下亲家。”
何未怜见到胡县丞,眼睛一亮,行礼。
胡县丞装模做样点点头,夸道:“未怜是个好孩子,孝顺。”
许氏手帕攥紧,何未怜从头到尾一滴眼泪也没掉竟然被胡县丞说孝顺,央儿眼睛都哭肿了,也没见得一句好,胡县丞莫不是眼睛不好,心里再不平衡,面上也只能笑,附和道:“怜儿是不错。”
人也见了,寒暄一会儿,钱梁三人提出离开,胡县丞暗自松了口气,终于是要走了,也跟着提出要走。
孟清许起身相送,离开前瞥了眼始终昏睡着的何青,有些事没有缘分是真的没有,人都主动走到何青跟前了,也没见醒……
就是不知道,事后何青知道这事儿,会是什么反应。
胡县丞最先离开,她一走,钱梁三人自在许多,这碧水县的县丞,总觉着怪怪的。
外边的人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钱梁眼睛一闪,“没想到清许你的丫鬟算数如此厉害,才一会儿的功夫人就快走完了。”
“对了,我见你家那丫鬟手里那的是根能写字的木棍,那是何物?”钱梁好奇问道,孙佳李娟也保持同样的疑问。
孟清许淡定一笑,“不过是只铅笔,我偶然得来一个方子,就是制作这个铅笔的,说是外藩人用的笔。”说完,从袖中掏出一支笔和一个裁好的小本子,“这笔用来书写,方便好用。”
钱梁三人凑上前,结果纸币,尝试性写了写,纷纷点头,“这笔是不错,用着方便。”
孟清许:“你们喜欢,我叫下人给你们送几只过去。”
钱梁莞尔一笑,“好,多谢清许,这笔,我们就不推辞了。”
三人默契地没问笔的制作方法,这样好的东西,价值不小,分寸还是要有。
……
府城
唐家书坊的动静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多番打听,听说是在找一个画师,暗中之人猜测,其中定有她们不知道的细节,画师千千万,为何就紧盯着这一个,定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马不停蹄将消息传回了京城,得到回复:不惜一切手段查清。
两方博弈,开始。
这些日子府城涌来不少穷人,除了乞丐大都是听说了官府发粮食衣物消息的乡下人,跑来城里,想得些东西回家。
李同知占了孟清许的好处,也想给她宣传名声,将这次发的一部分物资,是何家儿婿孟清许所捐的消息放出来。
府城百姓都得了消息,听说这次捐物资的有钱人里头还有个秀才娘子,纷纷惊讶,再仔细着打听,得知是孟清许的岳家何家出的银子,都夸何家心善,街头巷尾不时谈起,赞誉有加。
出门买药的刘氏听了一耳朵,气炸了,匆匆回家,跟金菊花金翠明抱怨,“何青真是小气,才给我们多少银子,就这不愿那不愿的,看看现在,给孟清许银子充脸面多大方,那些粮食衣服多得很,我都打听过了,每个几千两银子下不来。”
说完抚抚胸口,“就说何青不是真心待我们的,俺的个天奶嘞,这么多银子,几辈子都花不完,就这么给出去,哎哟哎哟,当家的,俺有点喘不上来气儿。”
金菊花脸色也变了,自己女儿生病了,何青作为舅娘,也只给了她们五十两银子,没想到对外人那么大方,几千两银子说给就给。
妻夫两人一对视,眼里都含着几分怒意,想起自己辛辛苦苦凑了大半辈子的一千两银子,在何青这样的富户面前,就是洒洒水,心里堵得慌。
刘氏一想到这茬儿便想哭,他的银子啊,养老的银子啊,给明儿娶夫郎的银子啊,就这么没了。
天杀的孟清许,她们跟她一辈子不对付!
金菊花也觉得奇怪,自家人是不是跟姓孟的气场不合?怎么一有她出现,家里人就不顺。
要是没有她,明儿不会去举报!没明儿举报,她们妻夫的银子不会没了!还有何青的银子,没有给孟清许的话,到她们手里的也会多点。
妻夫二人呆在金翠明的病房里不停谩骂数落孟清许,摊在床上的金翠明听了,眼里也激起恨意。
不等三人继续骂人,门忽地被打开,一群蒙面壮女走了进来,将三人绑了,“给我搜!”
不过,胡县丞终究没能牵制住钱梁三人。
孟清许,钱梁,孙佳,李娟四人急匆匆坐马车赶往医馆,胡县丞作为何青以后的亲家,同样去了。
烟尘滚滚,很快来了医馆。
门口坐着好些人,大多穿着粗布衣衫,皮肤略黑,是长期在太阳下暴晒留下的痕迹。
她们都是做些小本生意的摊贩,晒太阳是常事,挣点辛苦钱,打烂的摊子,对何家主这种大财主来说就几两银子的事儿,可对她们这些老百姓来说这可是一家人一个多月的口粮。
城中吃穿住行哪里不花银子的。
一手里攥着扁担的中年女人,她叫大成,底下村子里的农民,此刻蹲在人堆里,沧桑的面上泛起苦色,不发一言地盯着脚下的石板路。
她的身后箩筐中全是些被踩坏了的橘子,破碎的外皮渗出点点芬芳的果味,这些果子是她自家种的,因着香甜,一年到头能给家来带来不少进项。
这筐橘子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批了,一家人忙碌到天黑才将地头的果子摘了,又马不停蹄拿着干净麻布将橘子才干净,天色泛白,才敢回屋睡觉。
清早揣着夫郎做的饼子出门,临走前,两个孩儿围着她嬉笑,求她卖完橘子,带糖葫芦回去。
可天越来越冷,出门的人少了,生意不好,到了黄昏,橘子还没来卖完,寒风吹得人哆嗦,坐在地摊上,没等来买橘子的客人,反而来了一辆四处乱窜的马车,两框橘子就这么被掀翻了。
裹了裹身上破旧的棉衣,大成越发沉默,手指附上胸口藏钱的布兜,这些钱,得存着,糖葫芦买不了了,孩子的新棉衣还没着落……
庄稼人,一年到头忙碌辛苦,风吹日晒地,时不时挑担摆摊,能存几个银钱,就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孟清许率先下车,有人认出她的身份,围拢过来,“孟秀才,何家主不知怎的突然晕倒了可不关我们的事儿,我们可没碰她!”话音一转,讨好道:“你看看能不能把我家摊子的钱给结了?”
“对对,还有我家的,孟秀才,您瞧瞧,天儿也不早了,我们也急着回家,您行行好,就给我们结了吧。”
“是啊,孟秀才,我家的……”
……
人群没一会儿便将孟清许围住。
孟清许对着围在眼前的人温和道:“还请噤声。”身姿笔挺,不同于声音,眸光灼灼,严肃沉静。
被她眼神罩住的人,立马安静下来,心里感叹,秀才就是不一样,有气势得很,看得腿都没先前直溜了。
待四周安静下来,孟清许招手,叫翠竹过来,“翠竹,你先拿银子出来,将大家的损失都结了。”
后又对着人群歉意行礼,道:“今日岳母马车受惊,害得各位摊位受损,清许带岳母给大家致歉,何家在碧水县这么多年,是怎样的人品各位是清楚的,这账定不会赖掉的,还请大家放心。“说完,指了指翠竹,“一会儿大家排队,到我这丫鬟那儿,将损失的银子补上。”
翠竹的算数学了有些时候,也该验验到底如何了。
很快,人群散去,有序地聚集在翠竹身边。
翠竹拿着一只形似木棍的笔,拿着小本本写写画画,没一会儿就将摊贩的损失算出来,拿钱找补。
钱梁三人的目光不自觉被那笔和本子吸引,这木棍笔是何物?她们竟是未曾见过。
不待她们询问,孟清许已经早一步进了医馆。
孟清许面有焦急,快步进去,心中担忧,何青身材略胖,被这么一气,很容易出事,前世她知道不少老人因为生气,脑溢血,或者中风的,两种情况,发生一种在何青身上,夫郎,表弟,大概会后悔一辈子……
跟着药童的指引,孟清许来了病房。
屋内,何未央和许氏哭红了眼,何未怜也在一旁抹泪,宽大的衣袖将眸中的躲闪掩盖,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将消息传给胡家才导致娘受伤。
孟清许进去,就见着昏睡状态的何青,何未央坐在床边,哭红了眼,忙拉住一旁的大夫,急切询问:“大夫,我娘病情如何?”
大夫瞥了她一眼,暗夸,这孟秀才是个有孝心的,一进来就急着问病情,不紧不慢道:“没什么大事儿,她这是思虑过重,忧心成疾,加之急火攻心,才晕倒的。”
“方才已经针灸喝药了,让她休息吧,睡好了自然会醒,没别围着哭了,多喝两副药便能痊愈。”
听此,孟清许松了口气,没事儿就成。
上前将何未央和许氏扶起,安慰道:“爹,夫郎,别太忧心,听大夫的意思,娘的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手指温柔地拂过何未央沾满泪痕的脸颊,“别哭了。”
“好。”许氏何未央齐声道,顺着孟清许手臂的力量起身。
许氏方才就听到了医馆外的动静,“清许,外头的事儿辛苦你了。”外头皆是些女子,他若出面,一拥而上的,男女有别,终究不妥。
“都是清许应该做的。”孟清许道。
钱梁几人也进了屋。
孟清许介绍道:“爹,这几位是我的朋友,听说娘病了,特意来看看。”
钱梁几人行礼。
许氏连声道:“好好好,多谢你们探望了,我在替妻主代为谢过。”眸子里盛满慈爱,都是跟清许一般大的读书人,看着就不一般,彬彬有礼的。
胡县丞也过来了,“我也来探望下亲家。”
何未怜见到胡县丞,眼睛一亮,行礼。
胡县丞装模做样点点头,夸道:“未怜是个好孩子,孝顺。”
许氏手帕攥紧,何未怜从头到尾一滴眼泪也没掉竟然被胡县丞说孝顺,央儿眼睛都哭肿了,也没见得一句好,胡县丞莫不是眼睛不好,心里再不平衡,面上也只能笑,附和道:“怜儿是不错。”
人也见了,寒暄一会儿,钱梁三人提出离开,胡县丞暗自松了口气,终于是要走了,也跟着提出要走。
孟清许起身相送,离开前瞥了眼始终昏睡着的何青,有些事没有缘分是真的没有,人都主动走到何青跟前了,也没见醒……
就是不知道,事后何青知道这事儿,会是什么反应。
胡县丞最先离开,她一走,钱梁三人自在许多,这碧水县的县丞,总觉着怪怪的。
外边的人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钱梁眼睛一闪,“没想到清许你的丫鬟算数如此厉害,才一会儿的功夫人就快走完了。”
“对了,我见你家那丫鬟手里那的是根能写字的木棍,那是何物?”钱梁好奇问道,孙佳李娟也保持同样的疑问。
孟清许淡定一笑,“不过是只铅笔,我偶然得来一个方子,就是制作这个铅笔的,说是外藩人用的笔。”说完,从袖中掏出一支笔和一个裁好的小本子,“这笔用来书写,方便好用。”
钱梁三人凑上前,结果纸币,尝试性写了写,纷纷点头,“这笔是不错,用着方便。”
孟清许:“你们喜欢,我叫下人给你们送几只过去。”
钱梁莞尔一笑,“好,多谢清许,这笔,我们就不推辞了。”
三人默契地没问笔的制作方法,这样好的东西,价值不小,分寸还是要有。
……
府城
唐家书坊的动静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多番打听,听说是在找一个画师,暗中之人猜测,其中定有她们不知道的细节,画师千千万,为何就紧盯着这一个,定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马不停蹄将消息传回了京城,得到回复:不惜一切手段查清。
两方博弈,开始。
这些日子府城涌来不少穷人,除了乞丐大都是听说了官府发粮食衣物消息的乡下人,跑来城里,想得些东西回家。
李同知占了孟清许的好处,也想给她宣传名声,将这次发的一部分物资,是何家儿婿孟清许所捐的消息放出来。
府城百姓都得了消息,听说这次捐物资的有钱人里头还有个秀才娘子,纷纷惊讶,再仔细着打听,得知是孟清许的岳家何家出的银子,都夸何家心善,街头巷尾不时谈起,赞誉有加。
出门买药的刘氏听了一耳朵,气炸了,匆匆回家,跟金菊花金翠明抱怨,“何青真是小气,才给我们多少银子,就这不愿那不愿的,看看现在,给孟清许银子充脸面多大方,那些粮食衣服多得很,我都打听过了,每个几千两银子下不来。”
说完抚抚胸口,“就说何青不是真心待我们的,俺的个天奶嘞,这么多银子,几辈子都花不完,就这么给出去,哎哟哎哟,当家的,俺有点喘不上来气儿。”
金菊花脸色也变了,自己女儿生病了,何青作为舅娘,也只给了她们五十两银子,没想到对外人那么大方,几千两银子说给就给。
妻夫两人一对视,眼里都含着几分怒意,想起自己辛辛苦苦凑了大半辈子的一千两银子,在何青这样的富户面前,就是洒洒水,心里堵得慌。
刘氏一想到这茬儿便想哭,他的银子啊,养老的银子啊,给明儿娶夫郎的银子啊,就这么没了。
天杀的孟清许,她们跟她一辈子不对付!
金菊花也觉得奇怪,自家人是不是跟姓孟的气场不合?怎么一有她出现,家里人就不顺。
要是没有她,明儿不会去举报!没明儿举报,她们妻夫的银子不会没了!还有何青的银子,没有给孟清许的话,到她们手里的也会多点。
妻夫二人呆在金翠明的病房里不停谩骂数落孟清许,摊在床上的金翠明听了,眼里也激起恨意。
不等三人继续骂人,门忽地被打开,一群蒙面壮女走了进来,将三人绑了,“给我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