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学生早起忙着上学,在中午或者下学时候,学生才会出门有空闲。

    温屿一早就起来烧水洗澡洗头,穿上浆洗得干净的衣衫。待收拾好之后,再去西屋喊荀舫:“快起来,收拾得利索些!”

    荀舫面无表情出来,去灶房舀水清洗。温屿再一旁监督,见他动作慢条斯理,一言不发的时候,沉稳内敛,看上去还颇像个人,便没再搭理他,去搬小杌子。

    “你带着藤筐,再搬张条几,我去赁车。”温屿吩咐着荀舫,一手搂着个小杌子出了角门。

    东西多,他们双手拿不下。温屿花上两个大钱,赁了驴车前去书院。

    太阳高悬,书院前的树荫下,几个货郎在下面躲阴说话。看到有驴车停下,温屿与荀舫往下面搬藤筐杌子,都好奇围了上前。

    “你们这是准备卖甚东西?”一个瘦得跟猴般的货郎上前问道。

    货郎挑子上,大多都卖些新奇的玩意儿,也有人卖笔,果子零嘴。

    同行是冤家,荀舫一脸漠然不做声,温屿笑着道:“与你们不一样,等过会你们就知道了。”

    瘦猴见温屿不答,撇撇嘴,伸长脖子到处乱瞧,伸手就过来揭藤筐盖。手还没摸到盖子,便被荀舫钳住甩开了。

    瘦猴顿时就火了,跳脚欲骂,待看到荀舫狠厉的神色,那股火倏地灭了,讪讪退到了一旁。

    书院门口守着的小童双目灼灼盯着他们,待他们吵闹,便会不客气上前驱赶,以免影响了学生读书。

    货郎们聚在一起小声嘀咕,不时朝他们指指点点,无人再敢上前。

    温屿不过想保留些神秘,待学生先生们出来后,再拿出来。货郎们的货物,与她真不在一个水平层面上,他们的排挤,实属没必要。

    瘦猴荀舫两人之间的动作,温屿看在眼里,心下甚慰。暗道他的饭没白吃,堪比护家犬。

    摆好东西,黄氏秦氏也来了,秦氏带着个约莫三四岁左右的可爱女童,教她见礼喊东家:“放在家中不放心,我将她带来了。妞妞乖巧听话,东家放心。”

    秦氏性格随和,孝顺公婆长辈。夫君在酒楼做小管事,平时不在家,妞妞由婆婆照看。定是把她逼急了,与公婆起了争执,才会把妞妞带在身边。

    温屿也不多问,笑着说无妨,逗着妞妞说笑,前去货郎的挑子上,花十个大钱买了几颗枇杷给妞妞。荀舫搬了张小杌子坐在一边,温屿将自己的小杌子让给妞妞:“妞妞乖,坐着慢慢吃。”

    秦氏忙道谢,她眼眶一下红了,“让东家破费了。”

    温屿只拍了拍她,道:“快下学了,打起精神,我们的买卖要开张了。”

    黄氏在一旁看着不做声,这时也笑着道:“就是,人多,你我要帮着长长眼。”

    “哎。”秦氏拿帕子抹了把眼,挤出一丝笑,前去帮着妞妞剥枇杷皮。

    没多时,书院门口开始热闹起来,学生先生陆续走出来。

    货郎们开始走到自己的挑子前,扯着嗓子叫卖:“糖梨儿,甜姜,蜜枣咧!”

    “蛐蛐儿笼子,只要三个大钱!”

    “上等的狼毫笔咧!”

    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学生走到挑子前,买上一碰零嘴拿着吃,又有人去选小玩意,看货郎口中的狼毫笔。

    黄氏秦氏没摆摊卖过东西,站在那里紧张又局促。荀舫站起身走过来,他肯定不会如货郎那般叫卖,跟哑巴一样看着温屿。

    温屿虽没这样卖过东西,她参加过展销会,与眼下的场景也差不多。她不甘落后,眼睛四下扫过,拿着扇面走到一个穿着金闪闪寺绫长衫少年学生面前:“这位公子,上等精美的扇面咧,公子且看看吧。”

    少年学生昂着头,神色傲然目不斜视走过。府中小厮奔了上前,驱赶温屿:“走开走开!六郎快上车。”

    温屿看到停着的气派华丽马车,哪肯放弃,刷地打开扇面凑到少年学生面前:“公子,天下仅这一把扇面,不同凡响!”

    少年学生本不耐烦,正准备训斥,温屿打开的扇面凑到了眼底下,他只能勉为其难看一眼。

    “滚......咦!”少年学生接过扇面,拿在手上仔细看了起来。

    这幅扇面是荀舫画的《朝发白帝城》,温屿为了稳扎稳打,先拿他画的花样去叫卖。

    “这笔字写得真是不错,画也笔力深厚。”少年学生很是欣赏,摇头晃脑点评着。

    “若用缂丝,双面刺绣便最好不过,可惜,可惜!”少年学生又惋惜道。

    温屿讪笑,要是买得起缂丝,用得起双面刺绣的绣娘,她何须在这里摆摊。

    少年学生肯定出身世家,非富即贵。温屿听到批评,依然高兴不已。

    有钱人!

    她的目标!

    温屿热情无比地道:“公子,这把扇面只要一两五钱银。若是不够,那边还有各式的花样,公子可要去看看?”

    少年学生朝温屿指的方向看去,已有好几人围在前面好奇观看。他当即大步走上前,道:“让开些。”

    围着的几个学生听到他吆喝,顿时不满道:“杨六,又不是你家的铺子,凭什么让我们让开。有本事,你将扇面都包圆了!”

    被唤做杨六的少年学生也不见恼,倨傲道:“高十一,你休要激将,我又不跟你一般似蜈蚣,需要这么多把扇面。”

    高十一被杨六取笑为像蜈蚣,他骂了句滚你娘的蛋,拿着一幅月下行舟的画问道:“扇面如何卖,怎地没有扇骨?”

    “公子,扇骨分玉竹斑竹棕竹金银铜铁紫檀黄花梨象牙等等,素骨雕工骨镶嵌骨,直头和尚头螳螂退,九幅十幅不拘多少幅,哎哟,实在是太多了,不知公子喜欢哪一种,巧绣坊并不做扇骨,故而未配扇骨。公子要是需要,我倒有个地方推荐公子去瞧瞧。”

    温屿跟说书的女先儿一样,口齿清楚流利,先说了扇骨。

    高十一听得惊奇,道:“你倒口舌伶俐。扇骨铺在何处,你还未告诉我,这幅扇面如何卖呢。”

    “扇骨铺在翠柳巷,我的绣坊也在翠柳巷,名叫巧绣坊。”

    温屿停顿了下,才道出扇面的价钱:“公子,扇面便宜,只要一两五钱银。”

    一两五钱银,在路边摊上卖,绝算不上便宜。有本来喜欢的学生听到,缓缓将手中的扇面放了回去。

    高十一也一样,他皱起眉头,看上去很是犹豫。这时,杨六选了三幅扇面,唤小厮过来会账:“替我拿好了。”

    第一笔买卖开张,还一下卖了三幅,四两五钱银,温屿双眸闪亮无比。她收好小厮递来的银子,选了只笔袋双手奉上,笑盈盈道:“公子买得多,这只笔袋送给公子,祝公子金榜题名中状元,入朝拜相!”

    杨六虽自傲,听到温屿的恭维,还是忍不住笑了,与小厮离去。

    高十一见状,挑选了一会,还是买走了那幅月下行舟的扇面。

    继他们之后,又卖了三幅出去,五只笔袋。人渐渐少起来,温屿吆喝叫卖,许久都没人上前。

    毕竟下午还要读书,要忙着用饭午歇,有些学生匆匆离开,根本没上前看。

    温屿不气馁,安慰有些失望的黄氏秦氏道:“我们清点一下,等傍晚下学时再来。”

    “也对,现在大家都忙,傍晚下学时才有功夫。”

    黄氏秦氏笑着,帮着清点好扇面放回藤筐中。旁边的货郎看得惊呆,瘦猴道:“乖乖,竟然是卖扇面,一两五钱一把,都能买我一挑的货了。”

    温屿笑道:“绣一把扇面都要好几天,何况本钱高,我们卖一天,指不定还没你挣得多。”

    瘦猴明显不相信,不过大家确实卖不同的货,彼此算不得竞争,他没再说酸话,弯腰收拾货郎胆子。

    秦氏牵着妞妞,与黄氏一道告辞离开。温屿赁了驴车,荀舫将藤筐等物搬上去,两人坐车回绣坊。

    上车后,温屿一只胳膊伸展,一只手捂住荷包,笑得眼睛都弯了。

    七幅扇面,五只笔袋,共十两七钱五分银进账。

    虽还未寻到下一笔买卖,不算上次的花样钱。只先前卖的扇面,就将本钱赚了回来。

    真真是好的开端!

    温屿雄心万丈,想象着傍晚下学时,学生先生们哭着喊着求着要买扇面,余下的二十五幅扇面,一抢而空!

    荀舫看着身边温屿笑得一脸痴迷,不禁心下怀疑。

    女先儿莫非中邪了?

章节目录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映在月光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映在月光里并收藏古代经营发家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