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黄麻子张三儿,温屿前去裕和布庄,伙计看到她立刻冲出来,将她客气无比迎了进店堂。

    在柜台后的林掌柜,笑容满面从柜台后出来,抬手一礼:“娘子来了,娘子请去后面坐。”

    温屿笑着还礼,跟着林掌柜到了后院东厢房,等着他去取布。

    林掌柜拿来温屿看好的那匹玄青色轻绫罗,言语中带着熟稔,同时不乏打探之意:“虽说这匹布娘子没下定银,裕和布庄一贯说话算话,还是给娘子留着了。先前有客人要买,我没答应,说是有客人已经定了去,今朝来取。”

    温屿不管他话中的真假,真诚地道谢:“怪不得裕和布庄的买卖能做得这般大,林掌柜是厚道人呐!”

    “过奖过奖,娘子也一言九鼎,说是今朝来,就今朝来。不瞒娘子,先前我这心,总是提着。”

    林掌柜摸着胸口,一副担忧的模样,“东家每朝都会来库房,看到布都会问一嘴。我不敢隐瞒,将与娘子口头约定之事说了。东家听到娘子,很是惊讶,说是很佩服娘子,能这般快就将巧绣坊重新做了起来。东家还说,娘子既然是裕和布庄的熟客,以后打交道的时候多,娘子若得空,东家想请娘子吃杯茶,谈谈以后的买卖。”

    温屿想都不想道:“好啊,我现在就有空。”

    林掌柜被温屿的爽快冲得一愣,他哈哈笑起来,道:“娘子是爽快人,我这就带娘子去见东家。”说着,搂着布朝外走去。

    温屿跟着林掌柜进了正屋,穿过抱厦正屋,来到抱厦后房。

    这里又别是一番天地,抱厦后屋的窗棂全部用可拆卸的方眼格窗。此时窗棂全部卸下,翠绿的纱绡帘垂落在地,入目满眼的绿意,在盛夏时节,仿佛有一股凉意扑面。

    屋中陈设简朴,两面与墙一样高的书架,上面堆满了书籍字画卷轴文书。在东面的书架前,摆着一张宽大的金丝香樟木几案,裕和布庄的东家林裕和正坐在那里,伏案一手翻着账目,一手飞快写字。

    听到动静,林裕和抬头看来,他约莫二十七八岁左右,面容清瘦,眉眼温润。不似商人,倒像是满身书卷气的读书人。

    “东家,这便是温娘子。”林掌柜上前见礼道。

    林裕和放下笔起身,面带微笑与温屿抬手一礼:“原来是温东家,请坐。”

    温屿还礼后在林裕和对面坐下,他亲自提壶倒茶,对林掌柜道:“你且自去忙吧。”

    林掌柜将布放在几案上离开了,林裕和将茶盏递过来,不动声色打量着她,客气地道:“听说昨日温东家来过,我就想着见上一面。未能提前与温东家打声招呼,还望温东家莫要见怪,是在下唐突了。”

    对于温屿来说,以巧绣坊现在的规模,能与林裕和打交道,简直是走了狗屎运。

    “林东家客气了,能得林东家拨冗一见,是我的荣幸。”温屿欠身道。

    林裕和笑起来,他坦诚地道:“我曾见过温东家的扇面图,当时就眼前一亮,深为惊叹。明州府果真是卧虎藏龙,竟然有如此的高人。笔法书法是其次,主要在书画的意境,真是令人拍手称奇。”

    听他的言外之意,应当与拿走她花样的人认识,裕和布庄若非与皇家有买卖往来,也会向皇家进贡。

    不过,巧绣坊只是小鱼虾,绝不去去蹚深海的水。温屿也没打听,谦虚道:“林东家过奖了。”

    林裕和道:“当时我就与老林交代,莫要以衣取人。裕和布庄铺子的掌柜们,我也早有交代,进门皆是客,都要客气相迎。平时我太忙,有疏忽之处,伙计掌柜就懈怠了,若有怠慢之处,还请温东家见谅。”

    温屿笑着道无妨无妨,“说实话,乞儿进门,我也不会觉着他要买东西,只会认为他是来乞讨。不驱赶已经是仁至义尽,比不过林东家的涵养。”

    林裕和微怔,他笑了起来,道:“温东家果真是有趣,传闻误人呐!”

    “的确如此,传闻不可信,亲眼所见也不一定为真。同样一件事,所处的角度不同,看法做法都不一样,所以我从来不听一面之词。可惜,世上能如林东家这般明理之人少之又少,大多是人云亦人,自己的脑子长在别人嘴上之人。”

    温屿见缝插针替她与荀舫正名,无奈地道:“我与夫君这份污名,只怕是难以洗清了。”

    林裕和脸上的笑越来越深,掩饰不住地赞赏,道:“如温东家所言那般,既然好些人的脑子长在他人嘴上,等时日过去,大家认清温东家与荀郎君的为人之后,自会有不同的说法。”

    “惟愿如此了。”温屿叹口气,很是大度地道。

    林裕和没再提这个话题,直接道:“温东家这次来买布,轻容绫虽贵重,但只得一匹,温东家是打算只做精巧贵重的买卖?”

    温屿笑着坦白道:“我也买不起两匹布。巧绣坊当然想像裕和布庄一样,在吉庆街有铺子,里面的货物琳琅满目。只巧绣坊被砸掉之后,连柜台都还破着,没本钱,没客人,开张都困难。我只能有买卖就接,赚点钱买米面,买姜蒜,买口铁锅,最好能买得起毛料棉絮冬日御寒。”

    林裕和听得眉毛不断扬起,真正惊讶了,道:“温东家的情况,竟然窘迫至此?”

    温屿道:“林东家要是得空,来巧绣坊做客,我请你吃瓦罐熬煮的清粥,面片汤。林东家是贵客,再加一份鸡蛋。”

    林裕和哈哈笑着道好,“如此说来,我若不给温东家便宜,我就是王八蛋!”

    温屿跟着笑,忙道不敢不敢,“说实话,裕和布庄的布多,品质上乘,我首先会选裕和布庄。但我也要考虑到本钱,一两银子对林东家来说不算得什么,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月的吃食花销用度,不得不考虑。”

    林裕和道:“我正也要与温东家谈这件事,既然温东家是熟客,以后来裕和布庄买布,皆会有便宜。今朝的轻容绫,温东家九十五两拿去就是。若还要买其他的布,线,不拘何种,皆以九成算。”

    以她现在拿的这点布,线,林裕和能便宜,温屿已经很是满意了。她也不打算做赊欠的买卖,小本生意积欠不起,略过会账之事不提。

    “多谢林东家,那我就不客气了。除去轻容绫,我还要再买些绣线。”温屿道。

    林裕和道好说,与温屿吃了杯茶之后,亲自领着她去挑选绣线。

    除去玄青色青绫罗,温屿再挑了十两金线,五两银线,其余颜色的绣线七七八八加起来五两,这一趟出来,共花去一百一十五两银。

    林裕和妥帖周到,派了马车送温屿回巧绣坊。她坐在宽敞舒适的大车里,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先前吃的茶,茶汤清亮,茶香袅袅。小抿一口,唇齿间微微苦涩,后带回甘,是上等的龙凤团茶。

    来到这个世上后,估计这盏裕和布庄待客之茶,比她一个月的吃食花销都要贵。

    想到初次来裕和布庄的情形,身上虽还是那身寒酸衣衫,却早已,“轻舟已过万重山”!

章节目录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映在月光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映在月光里并收藏古代经营发家日常最新章节